
浅析网络财经类新闻专题的特点.doc
3页浅析网络财经类新闻专题的编辑特点——财经微博专题的策划北京地区新闻编辑培训2011年第一期 和讯网社区中心贾梦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承载信息的最好平台,备大综合性门户随着信 息化的发展逐渐发展成熟,其财经类新闻专题也显示岀介理的编辑部局不仅在内容上呈现 了网络媒体的海量性、实时性、多媒体、互动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微博客传入,网络 新媒体也口趋显示出受众媒体化、先行性、迅时性的特点,同时,与新闻网络专题报道、纸 媒报道比较起来,更具有准确性和深度,从而深化和发展了财经类新闻的专题结构关键词】财经类新闻专题版面编辑微博发展财经类新闻专题,与一般新闻专题趋同,是互联网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常常用 到的新闻资源整合方式,集中体现了一个网站的新闻制作水平也凸显了网站的文化精神内 涵几乎财经界每个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发生,各个主流新闻网站都会推出白己的专题,新 闻最主要追求的是客观性、全面性,而财经类新闻更加追求准确性和讯网财经微M新闻专 题更主张在客观、全面地叙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也要体现网络编笹的策划思路、对客观素 材的報合、排版,观点上的制衡及代表中产阶级立场的财经态度。
一、 财经类网络新闻专题的构成和编排规律普遍的新闻专题一般是由若干个栏忖组成利用栏比 将最新的新闻、事件发展、全程 实录、备方态度、事件影响等以文字叙述、音视频肓播或录播、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在专 题的策划中最突出的表现除了梳理新闻的历史脉络,介绍新闻的历史背景,表述策划思路以 及增加网友互动、评论Z外,还需给予网友一定美的呈现呈现新闻专题美感可以从以下儿 个方面着手:第一、把握新闻专题整体的色调第二、财经类新闻专题的头图制作第三、 海量信息的分类和梳理第四、多媒体手段的运川以财经微博每口话题专题为例,财经类 新闻以准确、客观为宜,所以色调适宜使用冷色调,灰色、蓝色,偶尔会使用暖色调红色、 金黄色其次,财经微博财经类新闻专题的头图,有三种表现形式,例如拉登遭袭身亡新闻 专题,由于拉登所代表的恐怖主义主体夺人眼球、拉登遭袭身亡时效性强、木拉登新闻号召 力强、众所周知所以,头图以拉登头像配以大标题文字给人以清晰的美感另一种表现形 式,容易引起热议这种头图样式不但突出新闻的主旨,且抓住本拉登Z死的财经核心问题 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利用黄金分割法,将三分Z—的头图放置木拉登头像,另外三 分Z二可放置代表美国形象的总统奥巴马及全球背景配以大标题文字,引人思考。
第三种属 于比校常用的头图表现形式,以迅时性较强的图片背景配以大标题文字,直击财经类新闻专 题主旨在财经类新闻头图的制作中要把握以下原则蘇题力求准确、清晰;构图简洁、表 意明确;色调符合在符合整个网站定位、主题立意的基础上做到美观和抢眼二、 财经微博专题内容的编排在财经新闻专题的排版方式上,新媒体网站多数采取中规中矩的排版方式,排版体现编 辑的逻辑思维,梳理新闻索材的能力首先编辑要掌握新闻事件的背最、起因、事件发展以 及全程细节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分类、梳理后,根据白己掌握的与信息相关的新闻资源、 受众群体、媒体的条件,进行确定选题,设计并合理布局以和讯网为例,和讯网立足于财 经领域,在财经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管、政要较多,而每一个微博上认证的投资专家,基 木受过高等教冇,有财经相关知识,并了解财经领域、经济运行所以,每一个认证用户都 可以成为财经专题的有力评论者、表达的意见多数是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一定的代表性除 了吸取传统媒体简练的导语和背景介绍外,利用网络新闻专题不受版血容量限制,可以采取 多种媒体形式比如:组图、视频、罗列意见领袖观点或评论等川导语概括新闻事件的核 心事实、并囤绕核心事实,列举或聚合意见领袖评论、重要观点。
而在重要观点的下方可以 有针对性地放网友互动内容,比如博客观点、投票、微博观点等等在次要位置、栏目介绍 相关事实、相关知识以及多媒体手段补充介绍事实,偶尔可以加上其他媒体的不同新闻观点 基木框架是如此,要保持主次分明、言论轻重区别以业内人士的权威性观点为重,网友互 动和内容评价为辅,以文字性触及新闻事实的木质的内容为主,集中于新闻主题、新闻财经 论点海童信息的分类、梳理、有益地补充为辅这样逻辑思路清晰、权重分明、观点简洁 明确的专题,才能做出财经新闻专题乃至普遍新闻专题的独家视角、独家特色页血设计上, 根据所持素材,突出表达专题内容的重点和亮点,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用尽量丰富而不 冗余的多媒体手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标题立意遵循,备家网站的文化定位、受众定位 头图和新闻专题标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报道、评论分类理解正确,更重要的是评论观点 的陈列之外,也要注意专题互动性,将网民创造的内容纳入其中除了财经类新闻专题的排版,在内容上,新闻报道的组织方式也值得注意在微博中更 多地是观点的分类,可以参考报道的组织方式,分为组合式、受众参与式,网友评论穿插 坚决避免客观评论与主流媒体意识形态标准不符合而不采纳、编辑主观评价过高、新闻资源 开发失当。
编辑认识片血、肤浅导致新闻资源浪费、逻辑性不强、专题深度不够财经类新闻专题的组织过程是:新闻事件一一新闻事件进展一一全程报道一一网友评 价、互动、反馈——略微调整专题布局——展现新闻事件本质一一揭示新闻事件影响通过 新闻专题的策划、布局,做到再现新闻事件脉络、实证新闻事件主题、表达意见领袖及受众 言论新闻事件如果正在发展和变化中,则专题的表达方式会有相应变化专题组织内容不 可高度一致,造成资源浪费,采取各家网络媒体优势和特点,不可小题大作,反复宣传、夸 大细节共至虚构,造成新闻炒作之嫌但重大的新闻专题策划,纟H•织脉络、框架可趋同,采 取由表及里、辩证、对比的形式等新闻标题要注意符合前期索材的分类和梳理,大标题、 栏目标题、重要新闻标题要在整合相关新闻稿件、微博评论的基础上展示这些新闻信息的内 在相关性,减少读者的事件成木新闻标题必须客观、准确地交代新闻事实,帮助读者了解 新闻真相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选择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 和观点,有效提炼标题文字而策划、组织专题中,标题命名体现了专题编辑制作曲龙点睛 的作用标题文字要押韵、可运用一定表现手法、删除可有可无的字词、改变叙述方式、适 当地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来提高标题的准确性、观点明确性及提高对读者的吸引力。
而网 友互动和评论耍注意与整体新闻专题的连贯性、符合专题策划、组织的有效次序、可重复关 键词、连接词,有效表达新闻主题、新闻的逻辑性,来有效整合网民言论以陈晓与黄光裕国美大权Z争为例此新闻事件涉及陈晓与黄光裕个人背最、经历介 绍、多次董事会议、国美内部大股东、中小股东利益纠纷新闻事件进展的不同阶段,新闻 专题策划都佶不同立意陈晓与黄光裕关系梳理,可以从国美收购永乐、陈晓联合大股东夺 权、到示期多次股东会议、条件置换,股东会议结果、最后陈晓黯然收场这样的时间轴为线 索梳理也可以以陈晓与黄光裕的矛盾为核心,矛盾产生、发展、结束,主要矛盾、次要矛 盾来分析,其中次要矛盾可以梳理陈晓、黄光裕、张大中三者的关系,以及黄光裕与杜鹃的 关系等等不同立意点,网友互动和评论焦点则不同,从看好国美報体、利益纠纷、夺权结 果的猜测、到对不同结果影响的猜测财经微博的新闻专题,力求做到观点客观、数据准确、 观点丰富、明确,定位站在中产阶级立场,分析事件带给消费者、受众的影响,着力再现事 实的基础上,预测财经新闻事件带给专题读者和事件受众的影响三、财经微博新闻专题的特点微博客传入,以200字以内、简短、便捷、观点明确著称,微博是信息流。
所以, 微博专题则更具战略性高度行效地策划专题、组织布局,使微博更具有深刻性、延展性 因为微博的媒介可以是电脑、等,所以新媒体的发展,在于微M财经类新闻专题受众媒 体化,毎个使用微博的新闻当事者,都可以成为记者、编笹或独立的媒体,新闻专题的实时 性、微博媒介的特点使得微博客博主,作为财经新闻专题的报道者,具备了天然的先行性、 迅时性、实时性因此,也打破了专题的局限性,报道及素材的地域局限性,新闻报道更具 有的全球化特点、包括受众及多媒体的联动也是如此网友的互动、评论性强也是财经微博 财经类新闻专题的一大特点当然,微博客属于新鲜事物,财经微博新闻专题,也要避免微 博的劣势,避免新闻报道的碎片化、信息量太大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财经微博财经类新闻专题,要具有新闻媒体的危机传播管理意 识,对于在言论前期阶段的分类、梳理、掌握,乃至危机言论的负面影响消除、立意相关者 良性互动关系的重建、组织内部经验的总结都非常必要因为微博的信息量大,所以议论的 自发性与互动性强,意见的多元化与情绪性强、形式的多样性与随意性强,乃至新闻评论的 及时性与随意性也很强有效地整合微博评论,确立危机言论处理的一般程序,主导舆论, 多方沟通,加速化解,有效行动,转危为机相当重要。
更要确立负责人以编辑群体、负责 人为先发,依托白身平台提供真实信息、邀请专业人士做出专业分析、借助权威机构发布权 威意见,乃至有选择性地发表意见领袖公正看法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在财经类新闻专题、一 般新闻专题的策划与制作规律Z上,探索出更适合微博发展的道路,言论导向的合理方法, 总结出财经微博新闻专题的编辑特点综上所述,财经类新闻专题力求客观、准确有独特的观点所以,从财经类新闻专题、 财经类微博新闻专题的策划思路、报道、内容、素材组织到报道的组织过稈、组织形式,都 要遵循一般新闻专题的普遍特点在内容和素材的处理上有多种技巧,尤英对整体美工、头 图的编辑形式上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和谐、美观、抢眼标题的命名更要掌握特点 和前人的经验文中特别提出了微博客的财经类专题编辑,在微博的特点总结基础上,探讨 了微博互动传播、言论整合的危机意识从概括到具体地叙述了财经类新闻专题的普遍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