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二物理-比热容供参考.doc
7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初二物理—比热容教案l 知识精解(一)、比热容1、物理意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的是物质容热本领的大小,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难点剖析: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热学性质,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相等的性质,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相同只要是相同的物质在同一状态时,不论质量大小、形状如何、温度高低、放热或吸热的多少,它的比热容都是不变的,但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联想发散: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3、单位:焦/(千克℃),读做焦每千克摄氏度,用符号J/(kg℃)表示如水的比热为4.2103J/(kg℃),意思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深化升华:对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得小,利用这一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如以比热容较小的砂石为主的内陆地区,气温变化明显,而沿海地区,水的比热容较大,气温变化就不明显。
二)、热量的计算1、用t0表示物体的初温,用t表示物体的末温,当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时,Q吸=cm(t-t0);当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热量时,Q放=cm(t0-t)2、若用Δt来表示物体吸热后升高的温度(t-t0)和物体放热后降低的温度(t0-t),则吸热公式:Q吸=cm(t-t0)和放热公式Q放=cm(t0-t)可统一表示为:Q=cmΔt3、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比热容的单位要用:焦/(千克℃)(J/(kg℃)),质量的单位要用千克(kg),温度的单位要用摄氏度(℃),热量的单位则用焦(J)4、这两个公式解题的一般步骤是:(1)根据题意是吸热还是放热找出相应的公式;(2)明确要求的物理量;(3)根据所给已知条件求解要点提示:应用热量公式解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质量的单位要用千克;(2)注意识别和恰当地使用有关“温度变化”的用词,一定要分清初温、末温,升高了、升高到(或降低了、降低到)的温度含义,要根据题意作出正确的判断;(3)对于两个物体间发生热传递过程或两次热平衡问题,首先要分清谁吸热,谁放热,同时要定准各个物体的t0与t,把数据代入公式时要一一对应;(4)应用热量公式的条件是物质的状态不能改变,若不考虑这个因素,计算结果就会出现错误。
l 经典例题【例1】下面哪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 (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0C的水变成4C的水 D、铁块加工成铁板★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要物质状态不变物质的比热容就不会变化A、C、D中物质状态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比热容都没有变化;B中发生了物质变化----水变成了冰,所以比热容发生了变化答案:点评:比热容描述物质的吸热本领,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因此判断物质的比热容有没有发生变化,只要看物质的状态有没有发生变化即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比热容就变化;否则就不变例2】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C,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C★解析 考查热量公式Q=cm△t由公式得Q1=c1m1△t1,Q2=c2m2△t2 Q1 = Q2,故c1m1△t1 = c2m2△t2,代入数量条件C1:c2=3:1,m1:m2=2:1得△t1:△t2=1:6,所以△t2=60℃.点评:热量公式在中考当中是必考点,可能是定性分析,也可能是定量分析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例3】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例4】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都有关【例5】(1)一滴水和一盆水,哪个比热容大?(2)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每段和整根铁丝相比,其比热容有无变化?【例6】沿海和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有明显的不同,沿海地区气温变化较小,而沙漠地区则气温变化很大,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例7】质量是100g,温度是10℃的铁块,温度升高30℃,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c铁=0.46103J/(kg℃))【例8】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 比较合理.(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二),分析第1、2 次或第3、4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 有关;分析第1、3 次或第2、4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 有关.(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 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控制变量法和实验数据的分析1) 题目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书本中的“物质吸热本领的探究”实验,可以知道热量与物质种类、温度变化、物质质量都有关系因此在提供“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适量的水和煤油”外,还要控制相同的质量,要用到仪器天平 (2) 电加热器和酒精灯相比,电加热器较易掌握提供的热量多少,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我们选择电加热器3) 分析数据知道第1、2次或第3、4次数据都满足物质种类、温度变化相同,物质质量和加热时间不相等,联系物质吸热本领的探究实验可得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 有关 ;同理得到第二小问为“种类”。
4)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应用极为广泛,相关实验有研究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研究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重力势能大小和质量、举高高度的关系等等答案:(1)天平 (2)电加热器 (3)质量 种类 (4)只要是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即可点评:1、在物理实验中当研究的物理现象涉及多个变量时,控制其他变量相同只研究现象与其中一个变量的关系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2、实验数据的分析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入手: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描述出来即可l 课堂练习题型一 比热容的概念1、关于比热容的概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B.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等于它的比热容C. 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D. 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块铁的比热容比一个铁定的比热容大B.50℃的水的比热容比100℃水的比热容小C. 把一桶水由地球移到月球上比热容会改变D.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质量和温度无关题型二 用比热容解释生活现象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的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冬天的暖气没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4、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A.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B. 白天的海风多少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少从陆地吹向海面C.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D. 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少从海面吹向陆地5、“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年代,人们已经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和农村,这种现象叫做“热岛效应”,请你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
梯形三 探究比热容的大小6、新疆地区有句谚语叫“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请说明其中的道理,沿海地区会出现这种现象吗?为什么?7、如下图甲所示是教科书上提供的“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下图乙所示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__________相同2)图8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 _______相同BA1008060402005101520时间t/s温度t/℃8、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得较慢, 液体的温度的比热容较大题型四 热量的计算9、质量为100g的铁块,放在炉子上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来,立即放入质量为250g、温度为20℃的水中,水的温度最后升到60℃,求炉子的温度[c铁=0.46103J/(kg℃)]题型五 拓展创新10、(河北中考)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比热容J/(kg℃)物质比热容J/(kg℃)水银0.14103沙石0.92103水4.2103冰2.1103A. 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测温物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 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 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比0℃的冰效果好11.唐朝有一种“省油灯”,这种煤油灯的灯盏是铜制的,在灯盏下增加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如右图所示,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
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的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