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数学、物理、英语知识点和习题.pdf
82页化学平衡专题总结-、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具体表现为“一等六定”:一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六定:物质的量一定,平衡浓度一定,百分含量保持一定,反应的转化率一定,产物的产率一定,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一定除了上述的“一等六定”外,还可考虑以下几点: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消耗量与生成量相等不同物质间消耗物质的量与生成物质的量之比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或产物的产率最大对于有颜色变化的可逆反应,颜色不再改变时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变的可逆反应,还可考虑以下几点:反应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再改变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不再改变反应混合物的压强不再改变还可以从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的关系去判断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二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1、等速标志:指反应体系中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 (正)=V(逆)2、各组分浓度不变标志:因为V (正)=V(逆)翔,所以在同一瞬间、同一物质的生成量等于消耗量总的结果是混合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质量分数;转化率等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3.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1)从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考虑:M=m(总)/n(总)若各物质均为气体:当气体 n(g)W时,若M一定时,则标志达平衡。
如2 s C)2(g)+O 2(g)2 s C M g)当气体n(g)=O时,若M为恒值,无法判断是否平衡如H 2(g)+k(g)2 H I(g)若有非气体参加:无论n(g),O a R A n(g)=O时,当若M 一定时,则标志达平衡如C(s)+O2(g)8 2(g)、C O2(g)+C(s)2 C 0(g)(2)从气体密度考虑:密度=质量/体积若各物质均为气体:A.恒容:密度总为恒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B.恒压:a.4 n(g)=O时,密度总为恒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b.4 n(g)R 0时,密度为一定值,则可作为平衡的标志若有非气体参加:A.恒容:密度为一定值,则可作为平衡的标志B.恒压:门 值 尸时,密度为一定值,则可作为平衡的标志3)从体系内部压强考虑:因为恒温、恒容条件下,n(g)越大,则压强就越大若各成分均为气体时,只需考虑n(g)n(g)=O时,则压强为恒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n(g)#)时,当压强为一定值,可作为平衡的标志4)从体系内部温度考虑:当化学平衡尚未建立或平衡发生移动时,反应总要放出或吸收热量若为绝热体系,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则标志达到平衡例 1:(1995年全国高考题)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A.C 的生成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 mol A,同时生成3 mol BC.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 的分子数比为1:3:2mA(g)+n B(g)=p C(g)+q Q(g)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百分含量一定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的百分含量一定各物质的浓度一定 平衡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单位时间内生成m 摩A 同时也消耗m 摩A单位时间内消耗n 摩 B 同时也消耗p 摩 C平衡平衡不一定平衡平衡平衡VA:VB:VC:VD=m:n:p:q不一定单位时间内生成n 摩 B 同时也消耗q 摩 Q若 m+nWp+q,总压力一定(其它条件一定)若 m+n=p+q,总压力一定(其它条件一定)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一定,只有当m+nWp+q时.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一定,但 m+n=p+q时不一定平衡不平衡不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它不变)平衡若 m+n=p+q,密度一定若 m+nWp+q,密度一定转化率恒定不平衡平衡化学平衡图像专题一、物质的量(或浓度)一时间图象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 L 的容器中,A、B、C 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则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 S内用A 的浓度变化和用B 的浓度变化表示 的 平 均 反 应 速 率 分 别 为、o1 2 A 3 B+C;0.08mo 1 /(L s);0.12m o2 图 2 表示800时 A、B、C 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 l 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 反 应 的 反 应 物 是;(2)反 应 物 的 转 化 率 是;(3)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1)A;(2)40%;(3)2 A B+C.二、速率一时间图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 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3 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关于X、Y、Z、W 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 均为气体,X、Y 中有一种是气体B.Z、W 中有一种是气体,X、Y 皆非气体C.X、Y、Z、W 皆非气体D.X、Y 均为气体,Z、W 中有一种为气体3 A.4.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 O,、Oz、S 0 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 S。
2 +O 2 2 S 0 3 (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增大0 z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4 C A D B1 /(L s)电(g)+3%(g)T2,Q 0 B.T1T2,QT2,Q0 D.T109C.10 现有可逆反应 A(g)+2B(g)=n C (g)+Q (Q 0),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pl p2,n3 B.pl 3C.pl p2,np2,n=310B.五、质量分数一时间图象11.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s)p C(g)+qD (g)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物D 的质量分数D%与温度T 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9 所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使用催化剂可使瞅有所增加C.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m p+qD.B的颗粒越小,正反应速率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1 A、C12.反应2X(g)+Y (g)2Z(g)(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温度(T i和 T?)及 压 强(Pl和 P2)下,产物Z 的物质的量(11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0所示。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T 1 T 2,p,T z,pipz12:CB.T P2D.T T 2,p p +qm+n p +qm+n p +qm+n p +qm+n p +qm+n p +qC正反应放热正反应吸热正反应放热正反应吸热T1 6.有可逆反应(1)A%(2)(3)(4)压强占比鸟一体积3+占)比(c+4)温 度T J C比T z 正反应 热(吸,放)填(大、小)一(填大、小)(填高、低)1 6 (1)P!P2o (2)(a+b)(c+d)o(3)TiT2o(4)吸热反应必考点力、牛顿定律题型选择题考法设置考法:一个 物 体(或多个物体)平衡的情况下求力(以及与力有关的动摩擦因数,角度、质量等)或超重、失重现象例:.(H N 0 0 2 8)如图,质量为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 斜 面的倾 角 为0.斜面上有一质量为卬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A.C.答案:(M+m)g(M+m)g+Fsin 0DB.(J H-z z?)g-FD.(/+R)g八in 9直 线 运 情 况1:考 法1(0 9高频):两个运动物体的图像动 选择题例:/=0 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 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
一,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 第 1 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C.在前4 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 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答案:BC考法2(历年低频):考查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例: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tA.vt B.2 C.2vt D.不能确定情况2:大题答案:B考 法 1: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求解位移(距离)、速度、加速度、时间;例:己知/、8、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间 的 距 离 为 间 的 距 离 为 勾 一 物体 自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速运动,依次经过/、B、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段 与 8 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 与 4 的距离.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通过AB段和B C 段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Vgt+aV./1 +/2=+2at联立式得:/?/=a?.=sin 0 B.tan=cos 0 C.tanp=tan 0 D.tanp=2tan 9答案:D 考法2:直接考查平抛运动水平和竖直分解后的简单计算与判断例:如图,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和“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h后落到与两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
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tatb,vath,vavbC.为 町 D.t/tb,V/Vb答案:A情况2:考 法 1 (难点):涉及多个运动过程,其中平抛过程利用斜面考查运动的速度、位移、大题 时间例: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o=8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口=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 g=10m/s2)解:如图选坐标,斜面的方程为:y=xtan0运动员飞出后做平抛运动x=vot y联立式,得飞行时间t=1.2 sX落点的x坐标:X!=vot=9.6 m 落点离斜面顶端的距离:5.=-=12 mCOS落点距地面的高度:二(-sJsine=7.8 m 接触斜面前的x分速度:vx=8 m/sy分速度:vv=gt=12 m/s沿斜面的速度大小为:以=匕cos 6+匕,sin 6=13.6 m/s设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运动的距离为S 2,由功能关系得:1 2mgh+mvB=fltng cos 8(L-环)+mgs?解得:s,=74.8 m考法2:与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综合,其中平抛过程就是简单的水平竖直分解例:如 图 11所示,半径R=0.4 0m 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o 一质量m=0.10k g 的小球,以初速度v =7.O m/s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Om/s2的匀减速直线运 FOR h -R由两式得v-7g 由式得 2 按题的要求,N-5m g,由 式 得v-R h 5 R由式得 h5R h的取值范围是 2 考法2:多个有关物体在一个运动过程中,综合考查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公式+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或动能定理)例:如图所示,质量如为4.0k g 的木板4 放在水平面C 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侬为1.0k g 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
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 2 N-s 的瞬时冲量,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片为&0 J,小物块的动能为0.5 0J,重力加速度取l Om/s Z,求瞬时冲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