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平市省质检反馈教研室.ppt
57页2011年南平市省质检反馈南平市教研室 2011年4月27日主要议题 一. 我市本次质检总体情况 二. 各学科命题的简要评析 三.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 下阶段备考建议一.我市本次质检总体情况分析1.文科项目总分语文 数学 英语文综 政治 地理 历史平均分403.594.571.2273.95165.555.8448.9060.82标准差85.2612.0626.0824.7832.9711.7613.6312.51区分度0.180.430.410.430.260.310.30难度值0.540.630.470.490.550.560.490.60全省文科平均数据项目总分语文 数学 英语文综政治 地理 历史平均分409.5 95.0273.5676.20169.257.0448.9060.55标准差85.26 13.127.727.013.511.7613.6314.2难度值0.560.630.490.510.570.560.490.612.我市理科数据项目总分语文 数学 英语理综物理 化学 生物平均分410.5 95.2471.4980.43164.2267.2848.0148.9849标准差108.0911.5727.6624.8654.1724.7418.8616.05区分度0.170.460.410.440.510.460.50难度值0.550.630.480.540.550.560.480.61全省理科平均数据项目总分语文 数学英语理综物理 化学 生物平均分417.595.5675.3582.53172.0369. 450.5750.51标准差86.2612.529.026. 854.324.719.416.5难度值0.560.640.500.550.580.580.510.63二.本次测试各科命题的评析本次省质检命题的主要特点:重视基础,突显能力遵循考试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选材精良,内容效度高文字表述简洁,题干精练各学科测试凸显其诊断功能和导向功能语文:试题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五种能力层级比 例合理、难易适中数学:三基内容全面考,主干内容突出考,思想方法处处考,应用创新适量考,潜能素养渗透考英语:命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难度充分照顾各类学校,没有难题、怪题 政治:注重问题情境,考查核心知识,体现能力立意,难度适中,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历史:注重基本能力、方法考查,突出新史观的应用,着重考查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地理:试题结构稳定,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突出考查主干知识,试题呈现形式新颖,体现学科特色 物理: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以能力立意命题,难度合适,有较好的区分度 化学:试题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试题新颖,原创成分高,试题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 生物:严格遵守考试说明,突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重探究 (请参考南平教育信息网/教育研究/高考园地) mailbox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阅卷中发现的问题:部分考生对考试说明的基本题型学习研究不全,造成答题失误;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不到位,存在知识盲点,出现答偏、答漏、答错等情况 ,影响得分 ;不能认真审题,领会题意,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判断,导致失分;心理紧张,影响答题的速度和效度;答题不规范,未形成良好的文字表述能力及养成良好的书写规范,答题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具体学科答题存在问题语 文 鉴赏评价能力、探究创新能力、表达应用能力不足,特别是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类文本鉴赏能力亟需加强。
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比较薄弱,特别是论说类文本阅读和语基薄弱分析比较法运用水平不够,概括综合法运用水平相对较低 数 学学生对选修2-1、选修2-2、选修4这三个模块知识的掌握还有缺漏 存在的主要问题(理科数学)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一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应用意识较弱实施专题的测试) 文科数学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应用意识较弱英 语 存在的主要问题语言输入量不足,影响理解和表达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判断和推测能力较低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中,综合运用能力最薄弱; 一、一、词汇辨析,运用能力差词汇辨析,运用能力差二、篇章能力差二、篇章能力差三、语用能力和产出能力差三、语用能力和产出能力差 ( (听说写能力听说写能力) )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政 治 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能力、评价能力、探究能力等较高层次的能力总体还较较弱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根据问题情境从相关模块知识中综合调动多个知识全面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难以适应如39题(2)其得分率只有0.26,成为全卷的最难题试卷直接考查了比较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和抽象法等五种逻辑思维方法, 运用分析法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分析缺乏层次性和系统化,得分相对较低。
历 史 存在的主要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较弱 学生运用概括和演绎推理法较好;运用分析、论证方法有待提高 地 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地理的得分率偏低,考生初中地理知识不够扎实,与近年来教师在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教学上的淡化有关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推理论证问题能力较差 推理思维上表现的较差,这也反映出文科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给地理科学习带来的困难物 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实验能力、推理能力稍弱,分析综合能力更弱选考模块的思考)思维方法中的分析综合较弱,学科方法中的等效替代更弱化 学 存在的主要问题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较弱思维方法中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学科思维中的逆向思维、有序思维较弱生 物 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较为一般分析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四、问题与反思 教学建议一千次的跳跃只为了这一次的飞翔?! 让学生扎实掌握学科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素质、潜能,培养信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回归课程标准有效备考的前提:正确的方向科学的安排团队的合力师生的信心学生的信任自信心和成就感与知识同样重要专业+敬业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有序的备考计划、措施心中有“考纲”备考的依据备考的关键:备考的关键:不利于能力培养的满堂灌-减少重要的和薄弱的环节巩固-增加备考原则:备考原则: 有序有序 有度有度 有效有效有有序序复习,把握备考节奏复习,把握备考节奏有有度度复习,提倡科学备考复习,提倡科学备考有有效效复习,提高备考实效复习,提高备考实效有有序序复习,把握备考节奏复习,把握备考节奏4月底5月中旬: 综合训练提升能力综合训练提升能力5月中旬6月初: 补缺补漏调整心态补缺补漏调整心态有有度度复习,提倡科学备考复习,提倡科学备考有度:进度不赶不拖,难度和高考接轨;注意特高分、临界生补短的达成度;知识层面达到“广度”、“深度”、“力度”。
考点复习:广度: “横向覆盖,滴水不漏”;深度: “纵向挖掘,难易得当”;力度: “重点内容,反复敲打”有有效效复习,提高备考实效复习,提高备考实效 关注学生学习实效,关注训练材料使用实效,以训练的数量少,质量高为原则, 明确教学目标达成度; 仿真训练、 限时训练和综合训练的目的和作用:训练速度、脑耐力,培养自信心,增强承挫感原则:适度!)l l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复习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复习; ;要结合本校情况要结合本校情况 安排练习,切忌脱离实际、一味模仿他人的做法;安排练习,切忌脱离实际、一味模仿他人的做法;l l对全年级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全年级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制定制定“ “培优补差培优补差” ” 计划计划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再次进行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再次进行“ “扫荡式扫荡式” ”的复习的复习; ; 不不简单地、重温式地复习各个知识点;简单地、重温式地复习各个知识点;l l讲解注意三个必讲:核心内容必讲、思路方法讲解注意三个必讲:核心内容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二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必讲、疑点难点必讲;二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针对普通校生源)(针对普通校生源)注意教学材料的选择策略:对各地高考试卷和模拟试卷的态度:对各地高考试卷和模拟试卷的态度: 高考试卷是教师研究的重要材料,但教师应高考试卷是教师研究的重要材料,但教师应避免不顾效度地使用现成卷,应在研究的基础避免不顾效度地使用现成卷,应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组拼整合以适合自己的学生:上进行组拼整合以适合自己的学生: 仿真训练应避免将难题、好题随意拼凑;模拟仿真训练应避免将难题、好题随意拼凑;模拟训练应依据考试说明,注意难度、梯度、区分训练应依据考试说明,注意难度、梯度、区分度、知识点、问题类型的分布等;对教学材料度、知识点、问题类型的分布等;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应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性的态度的选择应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性的态度练习的效度强调训练的重点应是中档题训练的重点应是中档题; ;不做怪题、偏题,少做难题让不做怪题、偏题,少做难题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与准确性; ;要特别重视有一定灵活性的测试学科能力的试题并利用这要特别重视有一定灵活性的测试学科能力的试题并利用这类试题进行思路点拨;类试题进行思路点拨;练习要适度适量,注重做后的纠错、反思和总结,让学生练习要适度适量,注重做后的纠错、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学会分析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及能力点,把握命题意图。
学会分析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及能力点,把握命题意图建议:集中力量开展专题作业研究,明确作业的功能,切实改变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引导教师明确习题与作业训练的目的,促进教师加强针对学科重点、难点知识精选、编制习题的研究,摒弃题海战术建议学校备课组认真研究近6年高考题,在此基础上编写本校的系列练习每次测后,依据学生对试题的答题情况,分析出错的原因,商讨解决的方法,依据教学目标编写相应的巩固练习题-发挥集备课的作用重视三年的教学,关注基础的夯实高一、高二明确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高三教学与复习准确把握考试说明教学过程确保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备考过程促进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达到提升能力的实效 Thank Yo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