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doc
11页ICS 65.021.01B 60LY中华人民 共禾口 国林业行业标准LY/T 1 662.3—2008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Standard for digital forestry—Part 3:Standard for data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2008-03-3 1发布 2008-05-0 1实施国家林业局 发布LY/T 1662.3—2008前 言LY/T 1662((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分为11个部分:——第1部分: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标准;——第2部分: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第4部分:林业社会经济数据标准;——第5部分:林业政策法规数据标准;——第6部分:林业文献资料数据标准;——第7部分:数据库建库标准;——第8部分:数据库软件规范;——第9部分:数据库管理规范;——第10部分:元数据标准;——第11部分:退耕还林工程数据标准 本部分为LY/T1662的第3部分 本部分提供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加工与组织的标准本部分规定采用经过辐射量校正(粗校正)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及高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
产 品为不同分辨率的几何精校正影像数据文件和不同比例尺的控制点影像数据文件本部分对影像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数学基础、几何精度、生产技术要求、作业规程、技术指标、存储单 位及产品命名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统一的规定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产品的大地基准采用1980西安 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本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武红敢、田永林、李增元、陆元昌LY/T 1662.3—2008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 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1范围 在林业应用领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按空间分辨率可分为三大类,即高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高于5 m,如IKONOS数据)、中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在lo米级左右,如TM数据)和低空间分辨率 (地面分辨率低于100 m,如MODIS数据)LY/T 1662的本部分采用经过辐射量校正(粗校正)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及高光谱影像作为数 据源,对基础影像数据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作业规程等方面作了统一的规定根据林业部门需求特 点,在生产基础影像数据产品的基础上建立林业遥感影像库,本部分对此也作了相关的规定。
本部分适用于林业信息化工作中对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产品的加工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LY/T 166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GB/T 13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4950--1994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 16820 1997地图学术语LY/T 1662.2—2008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2部分: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980西安坐标系Xi’an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80采用1975国际椭球,以JYD 1968.0系统为椭球定向基准,选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为大地原点 所在地,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3.21985国家高程基准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由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 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 m。
1LY/T 1662.3—20083.3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描述地面高程或海拔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3.4几何校正geometric correction为消除图像的几何畸变而进行的处理过程,包括光学校正和数字校正,这里指数字校正数字校正 是通过计算机对每个像元逐个地解析纠正处理完成,一般包括像元坐标变换和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 采样)4基础影像数据生产标准4.1数据源 卫星遥感基础影像数据源为经过辐射量校正(粗校iE)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及高光谱影像影像具有一定分辨率、清晰,无大面积噪声和云覆盖4.2数学基础4.2.1平面坐标系 大地基准;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投影方式和分带方式: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用1:10 000(或大于1:10 000)标准地形图校正影 像时采用3分带,用其他比例尺地形图校正影像时采用64.2.2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3基础产品 基础产品为基础影像数据文件和控制点影像数据文件4.3.1基础影像文件 基础影像数据文件:经过几何精校正,以景为单位存储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和高光谱影像文件4.3.2控制点影像文件 控制点影像数据文件:以单个控制点为单位存储(参见本部分4.5.1),分为不同比例尺系列的控制点影像文件,存储格式为GeoTIFF图像。
控制点文档簿:存放全部控制点影像信息,文档簿名为RSGCP4.4基础产品命名4.4.1基础影像文件命名 基础影像文件命名遵循各自星源的命名规则 示例1:SPOT卫星影像名称由字母S、卫星系列号、轨道号、影像过境日期、字母P或M(全色为P,多光谱为M)顺序组成示例2:LANDSAT卫星影像名称由传感器名称、卫星系列号、轨道号、影像过境日期、字母P或M(全色为P,多光 谱为M)顺序组成2LY/T 1662.3—20084.4.2控制点影像文件命名控制点影像文件名称由1:1 000 000图幅编号、比例尺代码、相应比例尺图幅编号、控制点编号以 及扩展名组成,共17个字符格式如图1所示苎 丛 苎苎羔苎型 型· 幽扩展名 控制点编号相应比例尺图幅编号比例尺代码1:1 000 000图幅列号1:1 000 000图幅行号 注1:扩展名用3位英文字母表示,为TIF注2:控制点编号 以顺序号001~999的数字来区分同一幅图里所选的不同控制点注3:相应比例尺图幅编号用6位字符表示——用GPS采集的控制点影像,依其所处地理位置采用1:5 000的地形图图幅编号;——比例尺为1 t 2 000,自行编号(要在控制点文档簿中说明);——其他情况,遵循GB/T 13989--1992。
注4:比例尺代码——用GPS采集的控制点影像,本部分定为英文字母P;——比例尺为1:2 000的代码,本部分定为英文字母I;——其他比例尺代码,遵循GB/T 13989--1992 注5:1:1 000 000图幅列号用2位数字码表示 注6:1:1 000 000图幅行号用1位英文字母表示图1控制点影像文件命名规则图式4.5生产技术要求4.5.1 控制点影像数据生产要求 控制点影像数据如果由遥感影像或数字栅格影像(DRG)生成,影像大小以控制点点位所在的像元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扩展127个像元,形成一个255×255像元的小矩形影像 如果缺乏地形图资料(如比例尺为1:2 000的地形图),应采用能满足精度要求的GPS实地测量获取控制点坐标数据GPS采集精度按10米级(15 m左右)、米级(1 m~5 m)和亚米级(小于1 m)3 个尺度划分控制点影像数据采用未经正射校正的地面摄影影像作为图示,影像大小为255×255个像 元,其标示点(为GPS实地测量获取的控制点)位于影像中心处4.5.2控制点文档簿填写要求 每个控制点的信息都应在控制点文档簿(RSGCP)中有记录文档簿的结构如表1所示。
表1控制点文档簿结构数据项存储名称 类型 长度 说明 控制点名称 字符型 17 填写控制点影像文件名 比例尺代码 字符型 1 见图1中比例尺代码说明经度 数值型 单位为度 纬度 数值型 单位为度LY/T 1662.3—2008表1(续)数据项存储名称 类型 长度 说明大地坐标x 数值型 单位为米 大地坐标Y 数值型 单位为米影像类型 字符型 1 I表示遥感影像D表示DRG影像,G表示地面摄影影像 影像分辨率 数值型 遥感和DRG影像填写影像分辨率,单位为米/像元填写控制点来源、GPS采集精度(为10米级或米级或亚米 其他说明 文本型级)等有关说明4.5.3控制点选用 对卫星遥感影像校正时,可以根据控制点文档簿提供的信息选取最适宜的控制点,以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参考背景对影像进行校正其精度应满足相应版本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当缺乏所需要的控制点数据时,可采用地形图读点(应满足相应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或采用GPS实地测量进行校正(其定位精度在半个像元之内)4.5.4影像校正精度4.5.4.1影像校正 几何精校正后的影像地物点相对于实地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与接边误差不得大于表2中的规定。
表2影像校正精度 单位为像元 地形类别 点位中误差 接边误差平地 3 3.5 丘陵地 3 4.5 山地 4 5注:最大限差不应超过2倍的中误差4.5.4.2影像对影像校正 如果用较高分辨率影像对较低分辨率影像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精度应能保证两者融合后的同名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表3中的规定表3 影像对影像的校正精度 单位为像元地形类别 点位中误差 平地 1.o 丘陵地 1.5山地 2.o注:最大限差不应超过2倍的中误差4.5.4.3地物点稀疏影像校正 对明显地物点稀疏的影像进行校正,允许误差可按表2和表3中的规定放宽1/3~1/24.5.5影像数据质量 影像数据应纹理清晰、层次反复、易读,视觉效果好4.5.6影像数据接边 影像应与其西边、北边的相邻影像严格接边,其精度要符合相应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的要求dLY/T 1662.3—20084.5.7影像数据偏移量 校正后的影像数据偏移量等于04.5.8影像数据对齐方式 校正后的影像数据按字节边界方式对齐4.5.9元数据填写要求 基础影像产品都应该建立对应的元数据,填写的内容包括基础影像文件名、卫星和传感器的名称、轨道号、过境日期和时间、分辨率,影像行数和列数、左上角坐标、产品交付的单位和时间、数据的权屑和 管理单位、校正影像信息(包括采用的方法、软件、控制点个数及控制点影像文件名)、遇到的问题和处理 结果等。
4.6作业规程4.6.1 生产控制点影像数据 生产不同比例尺系列的控制点影像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