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季繁育技术.doc
3页1月季繁育技术月季繁殖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多用于培育新品种或生产砧木无性繁殖有扦插、分株、压条和组培等方法,扦插繁殖不仅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而且简单易学、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春季在 4 月下旬至 5 月底,此时气候温和,枝条活力强,插后一个月即可生根,成活率高 插床拌入腐熟的农家肥(猪粪、牛屎)200 千克、过磷酸钙 25 千克作基肥,再拌入 20 至 30 千克火土灰或谷糠灰,以利透气为减少扦插苗发病,插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用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500至 800 倍液喷洒土壤,再用塑料薄膜覆盖 3 至 4 天,揭膜后 1 周扦插 从优良品种的中幼龄母树上选择粗壮、饱满、生长势强、无病虫害的 1 至 2 年生春梢或当年生秋梢作插穗将其下部 5 厘米浸入100ppmGGR6 号溶液中 1 至 2 小时,可提高扦插成活率 尽可能做到随剪枝、随处理、随扦插扦插时千万不要伤及皮部,一般先用小木棒或用手指在插床上插出一个小洞,再将插穗放入洞内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 1/2 至 2/3,株行距为 10x15 厘米插后用手将士压实,浇一次透水,使插穗与土壤紧密结合。
21.架拱棚、盖遮阳网塑料棚可调节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遮阳网可防止阳光直射,降低温度月季生根的最佳温度为 20℃至25℃ ,温度过高,除覆盖遮阳网外,还可浇水降温和通风降温 2.浇水扦插前期,插穗尚未萌发叶片,供水不宜太多,一般7 至 10 天浇一次即可一个月后,穗条开始生根、抽梢,耗水量逐渐增大,应 3 至 5 天浇一次浇水量应依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来定,做到土壤干湿适度扦插后最佳的水分条件是:苗床的田间持水量保持在 8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80%至 90%湿度过大,可控制浇水量和加强通风;湿度过小,可增加浇水量和喷水次数 3.施肥插条需肥量不大,在整地时已施了基肥,故在成苗移栽前无需再土壤施肥,但要进行叶面施肥即在扦插一个月后,每半个月轮流用 0.3%尿素液肥和 0.2%的磷酸二氢钾液肥进行一次叶面施肥,以促进生根扦插繁殖月季数量大,管理简便,成活后的小苗还具有不萌发砧芽的特点秋末结合月季的修剪打插繁殖,则取材容易、成活率高秋插月季的时间以北京地区为例,选在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为好,过早则月季植株仍在生长,修剪后会促使下部休眠芽的萌发,过晚则由于气温过低不利于插条生根。
扦插条应选用健康的上部枝条,下部过份木质化的枝条则生根较难插条长度选 5——10 厘米(含三个芽)为好扦插入土深度3为 3—5 厘米下部削成斜口,插条可留 2 张小叶,但秋冬扦插也可不留叶片,这一点与月季生长期扦插不完全相同插床应选向阳温暖处,坑深 50—80 厘米坑顶做成斜面,以利阳光照射,并覆以透明的塑料薄膜坑的大小视扦插数量而定,扦插间距为 5 厘米扦插的介质一般采用干净的细砂,砂层厚约 15——20 厘米;砂层以下应铺腐植土,以利扦插成活后小苗生长为保持插床的温度,晚间应盖以草帘等保温材料,要保证在最冷的条件下,苗床也不发生冻害除阴天、下雪等恶劣天气外,每天坚持掀开草帘,即使最冷的天气也不要间断保持扦床内温度的相对稳定,十分有利于扦插苗的生长要注意刚扦插时苗床内温度不宜过高,因为此时插条处于愈合阶段,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在 10 月底以前苗床应适当遮荫如苗床较浅,又处于高燥地区则应注意苗床补水;特别苗床后部,太阳直晒,水分容易蒸发,初春更应注意补水月季成活后,由于砂土缺少营养,初春(2 月)以后可以适当施些淡尿素溶液,以满足小苗生长的需要正常管理,插条可望 12 月上、中旬长根,嫩叶也逐步放开,但“冬至”以后气候转为寒冷,此时更应注意防冻。
4 月以后天气转暖,为避免小苗受害,要注意通风直至 5 月份小苗根系已较发达,此时可以移苗、分栽但分栽后的小苗要特别注意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