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古诗75首测试题.doc
1页班级 姓名 学校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邳州市实验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古诗文检测试卷 一、诗句接对36分) 1、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 4、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________ 5、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 6、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______ 7、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唯有蜻蜓蛱蝶飞 8、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孤帆一片日边来 10、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也傍桑阴学种瓜 11、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12分) 1、诗人杜甫人称( )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2、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 A、高适 B、岑参 C、王维 D、孟郊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乃翁”指的是( ) A、陆游 B、王安石 C、杜甫 D、苏轼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赵国名将廉颇 D、三国名将赵云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佳节”是指( ) A、春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6、选出全是宋诗的一组:( ) A、《绝句》、《泊船瓜州》、《池上》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西林壁》、《元日》 C、《观书有感》、《示儿》、《游园不值》 D、《枫桥夜泊》、《咏柳》、《题临安邸》、 三、写出含有下列字的诗句(各写两句)。
12分) 1、月:“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20分) (1)说明好上加好,更进一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生命力强,比喻烈火是扑不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在节日对亲人无限思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来教育孩子要珍惜劳动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喻因位置、出发点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用来形容“当局者迷”的情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比喻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的,它必能冲破束缚,蓬勃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久我们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同学,我们会用这些诗句告别亲爱的同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们现在还把西湖称作“西子湖”,因为苏轼曾经在诗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学问多20分) A.《望庐山瀑布》《风》《乡村四月》《忆江南》 B.《渔歌子》《芙蓉楼送辛渐》《山行》《赠汪伦》 C.《题西林壁》《咏柳》《蜂》《元日》 (1)指出全是唐诗的一组,将序号填在后面括号里:( )(2分) (2)写出你所选这组唐诗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5分) (3)古诗《望庐山瀑布》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江南》中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在以上三组诗中挑选两首咏物诗,默写下来8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