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钢梯及平台设计规范讲座业界特制.ppt

70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9605075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83MB
  • / 7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交流的主要内容:交流的主要内容:                                 Ø一、规范基本情况Ø二、钢直梯基本规范Ø三、钢斜梯基本规范Ø四、工业防护栏及钢平台基本规范1学习浅析 一、规范基本情况一、规范基本情况(一)规范名称:(一)规范名称: 1.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第1部分:钢直梯部分:钢直梯 GB 4053.1-2009 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第2部分:钢斜梯部分:钢斜梯 GB 4053.2-2009 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4053.3-2009(二)适用范围:(二)适用范围:规定了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适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中使用规定了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适用于工业企业工作场所中使用三)材料要求:(三)材料要求:应不低于应不低于Q235-B的钢材,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的钢材,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2学习浅析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一)通则(一)通则1.范围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固定式钢直梯(另有标准规定的除外)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405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学习浅析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3.钢直梯倾角钢直梯倾角规定尽可能垂直水平面当条件限制时,应在规定尽可能垂直水平面当条件限制时,应在75 °~~ 90°范围内4.制造安装制造安装 应采用焊接连接安装在固定结构的下部固定,其上部的支撑与固定结构牢固连接,应采用焊接连接安装在固定结构的下部固定,其上部的支撑与固定结构牢固连接,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相邻支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相邻支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固定,另一对支撑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固定,另一对支撑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5.防锈及防腐防锈及防腐至少一层底漆和一层面漆至少一层底漆和一层面漆持续潮湿条件,镀锌或特殊材料或耐腐蚀材料持续潮湿条件,镀锌或特殊材料或耐腐蚀材料注:黄(注:黄色为警告色)色为警告色)6.接地接地 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 50057的要求7.支撑间距支撑间距 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4学习浅析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二)定义和术语(二)定义和术语5学习浅析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梯高梯宽栏杆护笼梯梁支撑踏棍6学习浅析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三)一般要求1.设计载荷  (1)梯梁设计载荷按组装固定后其上端承受2kN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高度按支撑间距选取,无中间支撑时按两端固定点距离选取)。

      2) 踏棍设计载荷按在其中点承受1kN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 (3)每对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应能承受3KN的垂直载荷及0.5KN的拉出载荷活载荷2KN活载荷=1KN拉出载荷=0. 5KN垂直载荷=3KN7学习浅析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2.结构要求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根据梯梁截面尺寸、梯子内侧净宽度及其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拉拔载荷特性确定当梯梁采用60mm×10mm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00mm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不大于3000mm支撑支撑梯梁:扁钢60×10梯宽400mm≤3000mm8学习浅析 3.梯子周围空间3.1 梯子后侧空间梯子后侧空间未设护笼梯子:未设护笼梯子:3.1.1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不小于760mm对非连续障对非连续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00mm3.1.2设护笼的梯子,参照护设护笼的梯子,参照护笼距离要求笼距离要求非连续障碍物二、钢直梯(GB 4053.1-2009)9学习浅析 3.2梯子侧面空间梯子侧面空间3.2.1未设护笼梯子未设护笼梯子: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均应不小于物体的距离均应不小于380mm。

      3.2.2设护笼的梯子,参照设护笼的梯子,参照护笼距离要求护笼距离要求侧面距离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0学习浅析 3.3梯子前面空间梯子前面空间由踏棍中心线到后侧建筑物由踏棍中心线到后侧建筑物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均应不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均应不小于小于180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离应不小于150mm建筑物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1学习浅析 3.3 梯子顶部空间梯子顶部空间 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端踏棍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或屋面平齐,由中心线到前或屋面平齐,由中心线到前面最近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应面最近建筑物边缘的距离应为为180~~300mm必须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离减少至180~~300mm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2学习浅析 4.梯子高度及保护要求 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m,攀登高度大于10m 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平台的垂直间距宜为6m单段梯及多段梯的梯高均应不大于15m。

       梯段高度大于3m 时宜设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 时,应设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m 时,也应设安全护笼  当护笼用于多段梯时,每个梯段应与相邻的梯段水平交错并有足够的间距,设有适当空间的安全进、出引导平台,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10m > 3m设置护笼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3学习浅析 5.内侧净宽度 梯梁间踏棍供踩踏表面的内侧净宽度应为400mm~600mm,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该宽度应相同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m以下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400mm,但应不小于300mm  400mm~600mm最低300mm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4学习浅析 6.踏棍6.1所有的踏棍垂直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踏间距应相等,相邻踏棍垂直间距应为棍垂直间距应为225 ~~300mm,梯子下,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准面距离应≤450mm S= 225 ~~300mm第一级间距第一级间距≤450mm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5学习浅析 6.2圆形踏棍直径应圆形踏棍直径应≥20mm,其他形状,其他形状其水平方向宽度应其水平方向宽度应≥20mm。

      但均应但均应≤35mm ,以便于抓握,以便于抓握同一梯子踏棍同一梯子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特别潮湿或腐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特别潮湿或腐蚀环境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蚀环境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25mm35mm ≥ D ≥ 20mm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6学习浅析 7.梯梁梯梁7.1应采用为使用者提供一应采用为使用者提供一致的平滑手握表面,不应采致的平滑手握表面,不应采用不便于手握紧的不规则形用不便于手握紧的不规则形状截面(如大角钢、工字钢状截面(如大角钢、工字钢梁等)7.2应采用应采用≥60*10mm的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他实心或空心型钢材他实心或空心型钢材7.3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出平面或平台顶面之上高度出平面或平台顶面之上高度h ≥ 105 1050mm h ≥ 1051050mm h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7学习浅析 7.4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踏棍不应省略踏棍不应省略7.5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扩大,以使梯梁顶部内侧水扩大,以使梯梁顶部内侧水平间距平间距≥600 mm mm,,,, ≤ 760mm760mm。

      7.6对于侧向进出式梯子,对于侧向进出式梯子,梯梁和踏棍在延长段应为连梯梁和踏棍在延长段应为连续的顶部踏棍 顶部踏棍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8学习浅析 8.护笼8.1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8.2水平笼箍采用水平笼箍采用≥50*6 mm mm的扁钢,立杆采用的扁钢,立杆采用的扁钢,立杆采用的扁钢,立杆采用 ≥40*5 mm mm的扁钢的扁钢的扁钢的扁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8.3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起应≥650mm,, ≤ 800mm800mm 8.4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 ~~800mmA=400~600B=650~800C=650~800 二、钢直梯(GB 4053.1-2009)19学习浅析 8.5水平护笼垂直间距应水平护笼垂直间距应≤ 1500mm1500mm立杆间距应间距应≤300mm,均匀分布均匀分布8.6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2100mm,, ≤3000mm。

      ≤300≤300≤1500≤1500二、钢直梯(GB 4053.1-2009)20学习浅析 8.7护笼的底部宜呈喇叭形,其护笼的底部宜呈喇叭形,其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笼箍间在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笼箍间在圆周上的距离圆周上的距离≥ 100mm100mm8.8护笼顶部高度应不小于栏杆护笼顶部高度应不小于栏杆高度顶部护栏顶部护栏≥ 100mm100mm≥ 100mm100mm二、钢直梯(GB 4053.1-2009)21学习浅析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1-踏板;2-梯梁;3-中间栏杆;4-立柱;5-扶手;H-梯高;L-梯跨;h1-栏杆高;h2-扶手高;α-梯子倾角;r-踏步高;g-踏步宽 (一)定义和术语22学习浅析 (二)一般要求1.钢斜梯倾角钢斜梯倾角1.11.1与水平的倾角应在与水平的倾角应在3030°°~~7575°°范围内,优选倾角为范围内,优选倾角为3030°°~~3535°° 偶尔性进入的偶尔性进入的最大倾角宜为最大倾角宜为4242°°经常性双向通行的最大倾角宜为双向通行的最大倾角宜为3838°°1.21.2在同一梯段内,踏步高与在同一梯段内,踏步高与踏步宽的组合应保持一致。

      踏步宽的组合应保持一致 550≤g+2r≤700 g—踏步宽,单位为毫米; r—踏步高,单位为毫米三、钢斜梯(GB 4053.2-2009)30°~~75°23学习浅析 表1:踏步高r、踏步宽g尺寸常用组合(g+2r=600)表2:常用钢斜梯倾角和高跨比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24学习浅析 2.设计载荷2.1 固定式钢斜梯设计载荷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但应不小于本部分规定的数值2.2 固定式钢斜梯应能承受5倍预定活载荷标准值,并不应小于施加在任何点的4.4kN集中载荷2.3 踏板中点集中活载荷应不小于1.5kN,在梯子内侧宽度上均布载荷不小于2.2kN/m2.4 斜梯扶手应能承受在除了向上的任何方向施加的不小于890 N集中载荷中间栏杆应能承受在中点圆周上施加的不小于700 N水平集中载荷端部或末端立柱应能承受在立柱顶部施加的任何方向上890 N的集中载荷以上载荷不进行叠加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2.2KN/m≥1.5KN≥ 890N890N≥ 700N700N890N25学习浅析 3.梯高3.1梯高宜不大于梯高宜不大于5m,大,大于于5m时宜设梯间平台时宜设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分段设梯。

      休息平台),分段设梯 3.2单梯段的梯高应不大于单梯段的梯高应不大于6m,梯级数宜不大于,梯级数宜不大于16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h≤h≤ 5m5mh h>5m5m设设平台平台图一:单梯段图二:多梯段h≤6mh≤6m,梯,梯级数级数≤16≤1626学习浅析 4.内侧净宽度(梯宽内侧净宽度(梯宽 ))4.1斜梯内侧净宽度单向斜梯内侧净宽度单向通行的净宽度宜为通行的净宽度宜为600mm,经常性单向,经常性单向通行及偶尔双向通行净宽通行及偶尔双向通行净宽度宜为度宜为800mm,经常,经常性双向通行净宽度宜为性双向通行净宽度宜为1000mm 4.2斜梯内侧净宽度应不斜梯内侧净宽度应不小于小于450mm,宜不大,宜不大于于1100mm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450≤梯宽≤1100mm27学习浅析 5.踏板踏板5.1踏板的前后深度应不小于踏板的前后深度应不小于80mm,相邻两,相邻两踏板的前后方向重叠应不小于踏板的前后方向重叠应不小于10mm,不大于,不大于35mm5.2在同一梯段所有踏板间距应相同踏板间距在同一梯段所有踏板间距应相同踏板间距宜为宜为225~~255mm。

      5.3顶部踏板的上表面应与平台平面一致,踏板顶部踏板的上表面应与平台平面一致,踏板与平台间应无空隙与平台间应无空隙 5.4踏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至少有不小于踏板应采用防滑材料或至少有不小于25mm宽的防滑突缘应采用厚度不小于宽的防滑突缘应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普通钢板,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普通钢板,或采用由或采用由25mm×4mm扁钢和小角钢组焊成扁钢和小角钢组焊成的格板或其他等效的结构的格板或其他等效的结构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28学习浅析 6.梯梁梯梁梯梁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使梯梁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使结构横向挠曲变形最小,结构横向挠曲变形最小,并由底部踏板的突缘向前并由底部踏板的突缘向前突出不小于突出不小于50mm7.梯子通行空间梯子通行空间7.1在斜梯使用者上方,由在斜梯使用者上方,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物沿梯梁中心线垂直方向物沿梯梁中心线垂直方向测量距离应不小于测量距离应不小于1200mm7.2 在斜梯使用者上方,在斜梯使用者上方,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由踏板突缘前端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00mm。

      ≥2000≥2000≥1200≥12009090°°860≤860≤扶手高扶手高≤≤960960三、钢斜梯(GB 4053.2-2009)29学习浅析 8.扶手8.1梯宽不大于梯宽不大于1100mm两侧封闭的斜梯,应至少一侧有扶手,宜设在下梯方向的两侧封闭的斜梯,应至少一侧有扶手,宜设在下梯方向的右侧 8.2 梯宽不大于梯宽不大于1100mm一侧敞开的斜梯,应至少在敞开一侧装有梯子扶手一侧敞开的斜梯,应至少在敞开一侧装有梯子扶手8.3梯宽不大于梯宽不大于1100mm两侧敞开的斜梯,应在两侧均安装梯子扶手两侧敞开的斜梯,应在两侧均安装梯子扶手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30学习浅析 8.4梯宽大于梯宽大于1100mm但不大于但不大于2200mm的斜梯,无论是否封闭,的斜梯,无论是否封闭,均应在两侧安装扶手均应在两侧安装扶手 8.5梯宽大于梯宽大于2200mm的斜梯,的斜梯,除在两侧安装扶手外,在梯子宽度除在两侧安装扶手外,在梯子宽度的中心线处应设置中间栏杆的中心线处应设置中间栏杆8.6梯子扶手中心线应与梯子的倾梯子扶手中心线应与梯子的倾角线平行,梯子封闭边扶手的高度角线平行,梯子封闭边扶手的高度由踏板突缘上表面到扶手的上表面由踏板突缘上表面到扶手的上表面垂直测量应不小于垂直测量应不小于860mm,不,不大于大于960mm。

      8.7斜梯敞开边的扶手高度应不低斜梯敞开边的扶手高度应不低于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中规定的栏杆高度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31学习浅析 8.8扶手应沿着其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可扶手应沿着其整个长度方向上连续可抓握在扶手外表面与周围其它物体间的抓握在扶手外表面与周围其它物体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距离应不小于60mm扶手宜为外径扶手宜为外径30mm~~50mm,壁厚不小于,壁厚不小于2.5mm的圆形管材对于非圆形截面的扶手,其的圆形管材对于非圆形截面的扶手,其周长应为周长应为100mm~~160mm非圆形截面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截面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57mm,所有,所有边缘应为圆弧形,圆角半径不小于边缘应为圆弧形,圆角半径不小于3mm8.9支撑扶手的立杆宜采用截面不小于支撑扶手的立杆宜采用截面不小于40mm×40mm×4mm角钢或外径为角钢或外径为30mm~~50mm的管材从第一级踏板的管材从第一级踏板开始设置,间距不宜大于开始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000mm中间栏杆采用直径不小于间栏杆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圆钢或圆钢或30mm×4mm扁钢,固定在立柱中部扁钢,固定在立柱中部。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净空间≥60mmd=30~50mm≥40mm40mm××40mm40mm××4m4mm m或或30mm-50mm30mm-50mm管管材材≥16mm或30 ××4mm4mm扁钢扁钢≤ 1000mm32学习浅析 9.防护要求9.1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置防护栏杆9.2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在所有敞开边物品场合,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缘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9.3当平台设有满足踢脚板功当平台设有满足踢脚板功能及强度要求的其他结构边能及强度要求的其他结构边沿时,防护栏杆可不设踢脚沿时,防护栏杆可不设踢脚板 三、钢斜梯(GB 4053.2-2009)33学习浅析 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一)术语和定义1-扶手扶手2-中间栏杆中间栏杆3-立柱立柱4-踢脚板踢脚板H-栏杆高度栏杆高度 1.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永久性安装在梯子、平台、通道、升降口及其它敞开边缘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简称护栏。

      2.固定式工业平台: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供人员工作、休息或通行的钢制平台34学习浅析 (二)一般要求1.防护要求 1.1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 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1.2 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上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在所有敞开边缘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1.3 在酸洗或电镀、脱脂等危险设备上方或附近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敞开边缘,均应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1.4 当平台设有满足踢脚板功能及强度要求的其他结构边沿时,防护栏杆可不设踢脚板2.防护栏杆设计载荷 2.1防护栏杆安装后顶部栏杆应能承受水平方向和垂直向下方向不小于890 N集中载荷和不小于700 N/m均布载荷2.2中间栏杆应能承受在中点圆周上施加的不小于700 N水平集中载荷 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35学习浅析 890N890N700N/m700N/m890N890N2.3端部或末端立柱应能承受在立柱顶部施加的任何方向上890 N的集中载荷 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36学习浅析 3.钢平台设计载荷 3.1钢平台的设计载荷应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并应不小于本部分规定的值。

      3.2 整个平台区域内应能承受不小于3kN均匀分布活载荷 3.3 在平台区域内中心距为1000 mm,边长300 mm正方形上应能承受不小于1kN集中载荷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37学习浅析 4.防护栏杆的结构要求 4.1 防护栏杆应采用包括扶手(顶部栏杆)、中间栏杆和立柱的结构形式或采用其他等效的结构 4.2 防护栏杆各构件的布置应确保中间栏杆(横杆)与上下构件间形成的空隙间距不大于500 mm构件设置方式应阻止攀爬当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距基准面高度小于2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 mm 4.3 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 m并小于20 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 mm  4.4 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 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0 mm 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 500 mm≤2 m,≥9002~20m, ≥1050≥ 20m, ≥1200基准面38学习浅析 5.扶手  5.1 扶手的设计应允许手能连续滑动。

      扶手末端应以曲折端结束,可转向支撑墙,或转向中间栏杆,或转向立柱,或布置成避免扶手末端突出结构  5.2 扶手宜采用钢管,外径应不小于30 mm,不大于50 mm采用非圆形截面的扶手,截面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57 mm,圆角半径不小于3 mm  5.3 扶手后应有不小于75 mm的净空间,以便于手握 扶手末端转向中间栏杆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扶手与墙之净空间≥75mmΦ30~50mm39学习浅析 6.中间栏杆  6.1 在扶手和踢脚板之间,应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  6.2 中间栏杆宜采用不小于25 mm×4 mm扁钢或直径16 mm的圆钢中间栏杆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应不大于500 mm扶手踢脚板中间栏杆(25mm×4 mm扁钢或Φ 16mm圆钢)> 500mm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0学习浅析 7.立柱  7.1 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确保与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结构牢固连接,立柱间距应不大于1000 mm  7.2 立柱不应在踢脚板上安装,除非踢脚板为承载的构件  7.3 立柱宜采用不小于50 mm×50 mm×4 mm角钢或外径30 mm~50 mm钢管。

      立柱间距≤1000mm牢固、可靠连接 Φ30~50 mm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1学习浅析 8.踢脚板  8.1 踢脚板顶部在平台地面之上高度应不小于100 mm,其底部距地面应不大于10 mm踢脚板宜采用不小于100 mm×2 mm的钢板制造  8.2 在室内的平台、通道或地面,如果没有排水或排除有害液体要求,踢脚板下端可不留空隙≥100mm≤ 10 mm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2学习浅析 9.钢平台结构要求  9.1平台尺寸  9.1.1 工作平台的尺寸应根据预定的使用要求及功能确定,但应不小于通行平台和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最小尺寸  9.1.2 通行平台的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 mm,单人偶尔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 mm  9.1.3 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 mm,斜梯应不小于760 mm,两者取较大值梯间平台(休息平台)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 mm,斜梯应不小于850 mm,两者取较大值。

        M≥750mm,单人≥450mm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3学习浅析 9.2 上方空间  9.2.1 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00 mm  9.2.2 对于仅限单人偶尔使用的平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可适当减少,但应不小于1900 mm  9.3 支撑结构  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休息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 ≥2000mm,单人≥1900mm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4学习浅析  9.4 平台地板  9.4.1 平台地板宜采用不小于4 mm厚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铺装,相邻钢板不应搭接相邻钢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应不大于4 mm  9.4.2 工作平台和梯间平台(休息平台)的地板应水平设置通行平台地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大于10°,倾斜的地板应采取防滑措施 防滑δ ≤ 4mm α ≤ 100四、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5学习浅析 五、钢梯及平台安全检查表(样表) 安全检查的最有效工具是安全检查表。

      它是为检查某些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制定的具有合规性的项目清单通常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日期、检查单位、检查人、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依据)检查结果等隐患整改台账,通常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受检单位、问题隐患描述、整改要求、整改时间、责任单位、验证人等信息46学习浅析 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35mm ≥Φ≥20mm护笼不规范  2100mm~3000mm支撑?47学习浅析 3根立杆?喇叭形3000mm ≥h≥2100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35mm ≥Φ≥20mm48学习浅析 伸出高度≥护栏高度,且为喇叭形50/40mm×6/5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49学习浅析 40mm×5mm扁钢50mm×6mm扁钢35mm ≥Φ≥20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50学习浅析 无护笼?(大于3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51学习浅析 此段为单支撑,且与上部支撑间距5余米,远超过3米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52学习浅析 53学习浅析 54学习浅析 扶手末端结构不规范≤500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第一级台阶开始设置立杆55学习浅析 护栏、踏板缺失护栏、踏板缺失栏杆高度?00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56学习浅析 踏板间距宜为225 mm~255 mm中间栏杆?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立柱间距? ≤ 1000mm第一级?57学习浅析 踏板与平台高度不一致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58学习浅析 栏杆变形立柱不规范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59学习浅析 防滑?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60学习浅析 踢脚板?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61学习浅析 踢脚板100 mm×2 mm,室外留空隙,距平台≤10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62学习浅析 应≥ 1050 mm实际550 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63学习浅析 应≤10mm,实际20mm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64学习浅析 实际实际2500mm,,未设护栏未设护栏六、结合现场实例复习65学习浅析 练习题1.请指出下图中不符合要求之处?1.1.立柱间距小于立柱间距小于1000 mm1000 mm;2.积灰未及时清理;3.无中间栏杆;4.踏板与平台高度不一致等等。

      66学习浅析 1.立柱间距小于1000 mm;2.积灰未及时清理;3.中间栏杆;4.踏板间距;5.踏板深度及重叠距离;6.踏板与平台高度不一致等等练习题1.请指出下图中不符合要求之处?67学习浅析 练习题2.请问您对照片中的斜梯有何改进建议?请问您对照片中的斜梯有何改进建议?68学习浅析 处理之后是否更安全?69学习浅析 涉及文字及图片信息仅用于内部学习交流涉及文字及图片信息仅用于内部学习交流70学习浅析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