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DOC 19页).docx
19页印染厂废水处理工程方案--.目 录一、 生产概况 1二、 设计依据 1三、 设计条件 1四、 工艺选择 2五、 工艺流程及其说明 6六、 主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 10七、 主要设备及材料 12八、 工程概算 14九、 技术经济指标 16十、 工期安排 16十一、 结论 17--.一、生产概况染织厂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染色废水,其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为保护环境,按该厂的需要,需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达到地表水质五类标准二、设计依据(1) 厂方提供的水量、水质、用地等有关设计原始资料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3) 《地表水水质标准》(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 《排水工程设计手册》(6) 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三、设计条件1. 设计处理水量:日处理量 150m 3 /d按每天 24 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小时处理量 6.25m 3 /h--.2. 生产污水水质:COD Cr =3000~4000mg/L ;BOD 5=1000~1500mg/L ;硫化物 =6~10mg/L ;色度 =500~600 倍3. 设计处理后排水水质:处理后废水要求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五类标准:COD Cr ≤25mg/L ;BOD 5≤10mg/L四、工艺选择染色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一些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染色废水,其污染物的浓度也不断提高,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开发经济有效的染色废水处理技术日益成为当今环保行业关注的课题目前,国内的染色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国外也是基本如此由于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染色废水,给处理增加了难度针对上述问题,配合近年来国内外所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我们着手于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的探索和应用研究,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高效脱色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70 年代以来,国内对染色废水以生物处理为主,占 80% 以上,尤以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从现有情况看,我国染色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 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但由于好氧微生物对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 50% 左右,所以当出水色度要求较高时,需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对 BOD 去除效果明显,一般可达 80% 左右,但色度和 COD 去除率不高,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出水难以达标;此外,好氧法的高运行费用及剩余污泥处理或处置问题历来是废水处理领域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
由于上述原因,染色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探求高效、低耗、投资省的染色废水处理新技术已日显重要在生物处理方面,都是利用生物的分解能力对废水进行处理,但因大多仅靠存在于废水中的自发菌超作用,菌种不全,数量不足,分解能力欠佳,达不到应有的处理效果因此,对微生物进行必要的筛选、培养及驯化后,将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菌群构成分解链,种植在生化处理池内,以达到高效处理的效果目前国外已有大量成功的工程实例,并--.且将优势菌种的投加作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一种主要控制手段 所以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开发,筛选、分离出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因此,本方案着重点在于:(1)生化处理工艺采用缺氧 -厌氧 -好氧处理工艺2)专性菌群的培养与驯化1. 生化处理工艺为了探求高效、低耗、低投资的染色废水处理新技术,在厌氧法与好氧法的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此时与好氧法结合的厌氧处理已不是传统的厌氧消化, 它只发生水解和酸化作用这一工艺流程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染色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一些高分子物质,期望它们在厌氧段发生水解、酸化,变成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为好氧处理创造条件。
这一流程的另一大特点是,好氧段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厌氧段, 厌氧段有较长的固体停留时间,有利于污泥厌氧消化,从而显著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剩余活性污泥量因此,厌氧、好氧系统中的厌氧段具有双重的作用:一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改善其可生化性能,吸附、降解一部分有机物;二是对系统的剩余污泥进行消化2. 专性菌群废水的生化处理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来完成,微生物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座小型的化工厂,并且自备酵素,将水中的有机物摄食后,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而得到能量与细胞构成质,同时,有机物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由于其特殊的遗传组成,微生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很大, 可以从分解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获取碳源和能源来维持其自身的生存,从而在环境的净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的废水处理系统中,不同类群的微生物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处理的效果近几年来,优势菌种的筛选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越来越多国外生产的微生物菌种进入我国,其中有的价格昂贵,有的质量不能保证,造成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因此,有针对性的筛选和培育难降解微生物的高效、优势微生物种群,以满足工业废水处理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筛选和培育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优势菌种,并逐步建立优势菌种库,以污水处理系统为试点,完成该污水处理工艺小试,试验优势菌种的投加和工业性扩大培养方法等,继而进行优势菌种驯化和在工程实施中投加优势菌种,进行整个生化工艺调试,以获得工程良好的处理效果。
本方案利用多种不同的菌群,分解不同的污染物,使处理器内的菌--.群互相依赖而形成一个特殊的分解链,专门处理染色废水经过特殊驯化后的微生物群,其特点如下:(1) 无毒性,不造成二次污染2) 去除 COD 、BOD 等污染物的速度快、效率高、能力强3) 具备除氨、氮、硫、磷等特性,适用于染料中的难降解物质4) 污泥沉降性能好,紧密度高,稳定性好5) 污泥产量少五、工艺流程及其说明经以上分析研究,研结合多家染色厂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运行经验,本设计方案采用如下的工艺流程:废水 格栅 格网 调节池 泵厌氧池 一级曝气池 中沉池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反应池沉淀池 砂滤池 清水池 现有氧化塘 排放--.染色行业产品的种类、染料的成分变化很大,产生的废水水质也变化大,特别是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学染料和各类表面活性剂,可生化性较差,传统的染色污水处理工艺很难适应和达到处理回用的要求, 此外,采用单一的处理工艺也难以使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采用上述工艺流程,提高处理效果,确保达到回用水标准1. 调节池在处理系统前,设置污水调节池及预处理系统,调节池前设置粗格栅、细格网,大量去除原水中的布屑、漂浮物和无机沙砾等影响生物处理和污泥处理运行的杂质。
进入调节池,设置曝气搅拌系统,使水质水量均和,保证后续处理系统连续正常运转如果水中水温较高,高于35 o C,需进行降温处理2. 厌氧池选用优势专性菌群, 该菌群在缺氧的条件下, 进行水解、酸化反应,优势水解菌将不溶性的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同时,在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和生物难降解的物质,如各种化学染料和表面活性剂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并除去部分 COD ,从而提高BOD/COD 的比值3. 一级曝气池、中沉池针对进水浓度高的特点,设置一级生化处理一级曝气池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高效处理污染物,使污染物浓度大幅度降低4. 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工艺比较成熟,处理效果比较稳定,本工程拟选用已在纺织系统使用的半软性填料,该填料安装方便,填料性能比较好5. 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