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及效果对比研究_1.docx
5页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及效果对比研究 王成强【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关节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5.56%、4.4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5.56%、17.7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疗效比中药饮片更佳,不良反应更少,服用更为方便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主要特点;临床疗效我国中医历史悠久,在治疗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辨证分型,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更佳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中药饮片需长时间煎煮,服用不便,而中药配方颗粒将中药直接制成颗粒剂,使用开水可直接冲服,服用方便[1]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及效果,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关节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关节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7.5±6.2)岁,其中21例为上呼吸道感染,24例为慢性关节炎;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5±6.2)岁,其中19例为上呼吸道感染、26例为慢性关节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慢性关节炎患者药方如下:细辛3g、川芎10g、甘草6g、防风10g、制川乌10g,秦艽12g、川牛膝12g、当归15g、白芍12g、熟地黄15g、党参15g、桑寄生30g、茯苓15g、独活30g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药方为:柴胡20g、黄芩12g、党参15g、大枣12g、半夏9g、生姜3g对照组患者采取直接将以上中药饮片加水煎煮,每次150mL,每天3次,每疗程为3d;观察组将以上药物碾磨成粉,通过现代制药技术将其制成中药颗粒,每次150mL,每天3次,每疗程为3d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显效:患者臨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表现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无改善。
总体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45)4例出现轻微恶心,4例出现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n=45)1例出现轻微恶心,1例出现肠胃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中药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并于201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2],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传统中药主要以中药汤剂为主,根据患者病情,通过手抓戥称方式有针对性的配置中药饮片进行治疗,但在手抓戥称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称重缺乏准确性另外,中药饮片不仅煎煮时间长,且流程繁琐、复杂,煎煮过程中易出现污染情况,影响治疗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中药饮片难以满足人们治疗的实际需求。
而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可根据处方准确称量,并对中药饮片进行加工,将其制成标准化、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患者可直接冲服,避免了长时间煎煮问题,服用方便、快捷,更适合上班群体中药配方颗粒属于新剂型,经临床试验证明,中药配方颗粒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各方面[3-4]:1)质量控制更佳传统中药饮片包装简单,易产生发霉、受潮、虫蛀等问题,储存要求高;而中药配方颗粒制成后往往采取铝箔袋或其他包装进行包装,并对使用日期进行明确标准,储存要求低,质量把控更便利2)用药量更准确单味饮片经碾磨、提取,最终制成中药颗粒,减少了药物中存在的无效成分,用药量更好控制,治疗效果更佳3)服用方便中药饮片剂量相对较大,需患者自备煎煮容器,在家长时间煎煮,煎煮过程中不仅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且用药量大,患者如需出门,携带不方便,对于上班族群而言,用药较难而中药配方颗粒,经研制包装小,携带、服用方便,避免煎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但目前,我国在质量控制上尚无明确统一标准,包装较为单一,无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且部分颗粒溶解难度高,对药效具有一定影响[5]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关节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不同用药方案,结果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临床有效率(95.56%)远超中药饮片临床有效率(75.56%),且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中药颗粒用药更方便,临床疗效较好,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参考文献[1]祁金花,赵荣.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与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38-39.[2]张天灵,余小红,曾昭渊,等.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以及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3):29-31.[3]曲栋梁.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8):109-110.[4]张朝晨,张婷.浅析本院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J].北方药学,2016,13(06):154-155.[5]刘法锦,孙冬梅,任薇,等.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04):598-60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