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坑开挖土钉支护护坡喷毛专项方案.doc
30页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二章 施工组织、劳动力计划第三章 主要施工设备、材料计划第四章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第五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六章 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七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 基坑安全预防措施 第九章 基坑监测 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道路,西侧为规划中道路,现状空地,南侧为该项目拟建高层,现状空地拟建工程为8栋高层和地下一层地下车库地下室基础埋深-5.600m本工程基坑平面大致呈矩形,南北宽约232.96m,东西长约236.83m,基坑周边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下-5.60m二、工程环境条件拟建**项目工程基坑,边环境条件较为复杂具体如下:基坑东侧:已建成使用中道路和围挡,基坑上口距离围挡6.0m,道路红线6.65m基坑南侧:拟建本工程一标段基坑西侧:拟建道路和已建成围挡,基坑上口距离围挡4.8m基坑北侧:拟建本工程三标段三、场区地形、地层情况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型态属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内地形基本平坦,最大地面相对高差0.25m2、地层构造本区位于华北台块东南偶,秦岭~昆嵛纬向构造带东侧北支的南侧,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隐伏背上部,构造线方向呈北东、北北东。
①层:粉土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振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反应,顶部0.6m以上为耕植土,含较多根系,场地普遍分布②层:粉土浅黄色,湿,稍密~中密,含有锈黄色条纹,振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场地内普遍分布③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可塑,刀切面光滑,具有光泽反应,干强度高,无振摇反应,韧性高局部夹有粉土薄层,灰褐色,稍密,场地内普遍分布③-1层:粉土浅灰黄色,湿,中密,振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场地内该层分部不均匀,局部缺失④层:粉质粘土浅灰黄色,软塑~可塑,见有少量黑色铁锰质斑点,局部含有钙质结核,刀切面稍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振摇反应,场地内普遍分布⑤层:粉土褐黄色,湿,中密~密实,见有锈黄斑,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振摇反应迅速,局部含有夹薄层粉砂,场地内该层分布不均匀,局部缺失⑥层:细砂黄褐色,饱和,密实砂质均较纯,颗粒级配均匀,分选性好,主要成分为石英、云母、长石及暗色矿物,场地内普遍分布四、基坑支护方案选择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基坑深度、土质条件,充分考虑安全、经济、可操作性等因素,对本基坑支护选用土钉墙支护方案。
1、基坑1-1剖面支护做法:编钢筋网:钢筋采用配Φ8螺纹钢筋,间距250mm,双向铺设;C20喷射混凝土厚度80mm土钉墙:共四排土钉,各排土钉距±0.0分别为:-2.3m、-3.5m、-4.6m、-5.9m,水平间距1.3m,最后一排土钉距离基坑底部0.81m处,成孔直径为110mm,倾斜角度为10度土钉采用Φ20的三级钢制作;土钉长度分别为:9.0 m、12.0m、12.0m、11.0 m开挖方式:进行放坡开挖,放坡比例1:0.3搅拌桩:单排深层搅拌桩,有效直径500mm,间距300mm,桩长12.0m后插钢管: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立刻插入直径60壁厚2.7mm钢管,间距1.3m,长度7.5m2、基坑2-2剖面支护做法:编钢筋网:钢筋采用配Φ8螺纹钢筋,间距250mm,双向铺设;C20喷射混凝土厚度80mm土钉墙:共三排土钉,各排土钉距±0.0分别为:-2.9m、-4.2m、-5.5m,水平间距1.3m,最后一排土钉距离基坑底部1.21m处,成孔直径为110mm,倾斜角度为10度土钉采用Φ20的三级钢制作;土钉长度分别为:9.0 m、10.0m、11.0 m开挖方式:进行放坡开挖,放坡比例1:0.3。
搅拌桩:单排深层搅拌桩,有效直径500mm,间距300mm,桩长12.0m后插钢管: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立刻插入直径60壁厚2.7mm钢管,间距1.3m,长度7.5m3、基坑3-3剖面支护做法:编钢筋网:钢筋采用配Φ8螺纹钢筋,间距250mm,双向铺设;C20喷射混凝土厚度80mm土钉墙:共三排土钉,各排土钉距±0.0分别为:-2.9m、-4.2m、-5.5m,水平间距1.3m,最后一排土钉距离基坑底部1.21m处,成孔直径为110mm,倾斜角度为10度土钉采用Φ20的三级钢制作;土钉长度分别为:9.0 m、10.0m、11.0 m开挖方式:进行放坡开挖,放坡比例1:0.3五、基坑支护的安全等级根据JGJ120-2012和GB50202-2002的规定,综合考虑基坑深度、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各剖面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六、工程特点该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下-5.11~-5.41m,开挖深度较深,基坑面积较大,基坑开挖面积约为23140m2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土建施工需要,不能大放坡,须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基坑壁组成:(1)粉土、(2)粉土、(3)粉质粘土、(3)-1粉土、(4)粉质粘土、(5)粉土、(6)细砂,物理性质一般。
需采取轻型井点降水结合管井的降水方式第二章 施工组织、劳动力计划一、施工现场项目部组成机构施工员土钉墙施工组长安全员项目经理 质检员 降水施工组长二、劳动力配备计划 (一)土钉墙施工人员配备现场技术员1人喷射班2人成孔班2人制锚班、钢筋班2人注浆班2人(喷射班兼顾)电工1人合计10人(二)基坑降水施工人员配备现场技术员2人机电工1人井点安装工10人(安装完成后退场)值班人员2人合计14人第三章 主要施工设备、材料计划一、土钉墙施工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 号设备名称单 位数 量规 格1空压机台2P375WCV2混凝土喷射机台2ZPC—V3注浆机台2UBJ-26砂浆搅拌机台2JB—2507电焊机台2BJ3008钢筋调直机台19切割机台110洛阳铲把20二、基坑降水主要施工设备、材料计划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污水泵1.5-2.5吋2台(1台备用)2真空泵7.5KW18台(2台备用)3冲枪Ø50 L=6.0m4只4集水管Ø75~Ø100 L=2m500根5井点管Ø38~Ø110 L=5.0m400根6粗砂滤料12m37米石滤料12m3第四章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一、方案简述1、土方开挖:本工程施工应先进行土方开挖。
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23140m2,开挖土方约129584m3,属于大型基坑故土方开挖需遵从以下几点进行:①开挖前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有关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②土方开挖时应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原理,分层开挖,每层开完深度不超过设计土钉下0.5m,开挖工况应与设计工况匹配,随挖随支护③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④挖土过程中,严禁挖机碰撞或损坏已施工面层、土钉和搅拌桩⑤开挖过程中发现基坑位移超过报警值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开挖,待处理后再进行开挖⑥土方开挖完后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浸水和暴露,并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2、土钉墙支护:土钉梅花形布置,土钉直径为110mm,俯角10度,水平间距1300㎜,注浆体采用纯水泥浆,护坡水平均采用M20a型槽钢与土钉端部焊牢,喷射混凝土施工应符合《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土钉面层厚度80mm,细石混凝土的等级为C20,分二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厚度30mm,第二次喷射厚度50mm护顶混凝土宽度1.00m,混凝土厚度、强度同面板水泥选用P.C32.5级普硅水泥,碎石最大粒径应不大于10mm,喷射压力为0.30~0.50Mpa,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3~7天。
土钉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采用二次注浆,水灰比0.50,注浆压力0.30~0.50mpa,第二次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1.50Mpa土钉遇水或流砂无法成孔时,可采用50钢管花管注浆替换土钉,钢管花管长度同相应的土钉长度个别土钉遇障碍物或地下管网时,土钉的长度和倾角可适当调整3、深层搅拌桩:深层搅拌桩,桩径500mm,有效桩长12.0m,P.O32.5水泥,桩与桩间相割200mm,水灰比0.5-0.55,设计水泥土强度应不小于2.0 MPa4、插入钢管:直径60mm,壁厚2.7mm,长度7.5m,间距1.4m5、基坑降水点井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及道路铺筑→定位→开挖沟槽→冲孔→插井点管→填粗砂→粘土封口→主、支管连接→接真空泵→试抽及检查→不间断降水→检查水位本工程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5.60m,场地内水位距离自然地面为-3.3m,需采取降水措施,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结合管井的降水方式共布置降水井21眼,8套轻型井点井点管,用直径38~110mm的钢管或PVC管,下端为长1.0m的同直径钻有Ø10mm梅花形孔(4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网两层,缠20号铁丝、间距40mm。
轻型井点孔深8.0m,井点管长7.0m,水平间距1.5m,孔径300mm;管井施工成孔直径不小于650mm,井管内径不小于300mm对砂层要求在井管外包裹80~100目滤网井管外滤料要求采用2~4mm级配石英砂;管井降水期间,定期取样测试含砂量,含砂量不应大于0.1%;施工期间应连续降水,并在坑内设置水位监测点使地下水位浸润线低于开挖基底标高0.5m以下;轻型井点及管井施工前应对照结构施工图,避开桩位、承台、基础梁 井点管布置详见附图《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6、排水系统(1)降水排水:所抽地下水排入小沉淀池,经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主沉淀池,经沉淀后通过砖砌暗沟或直接使用抽水设备排入建设方指定排水地点2)基坑内排水:开挖过程中,基坑内明水以及雨水等应及时排掉3)护坡的护顶以外基坑四周的地面应垫高,且应里高外低,便于径流远离边坡应防止地表水流入支护结构土层内,造成土体含水量过大,土体失稳、支护结构破坏二、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一)土钉墙施工1、土钉墙支护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修坡→初喷厚30㎜→成孔→安装土钉→注浆→挂钢筋网→焊接加强筋→焊结锚头→喷射第二层砼厚50㎜→养护→监测2、土钉墙施工工艺(1)基坑开挖和放线修坡:为保证土钉墙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基坑土方开挖要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挖深不超过2.0m,不可一挖到底,每层开挖纵向长度不超过20.0 m,随开挖随支护,跟进作业。
工作面开挖出来后,要放线修整边坡,使之平整2)凿孔:采用钻机凿孔,按设计的孔位布置,进行测量画线标出准确的孔位,按设计要求的孔长、孔的俯角和孔径进行凿孔,严格注意质量,逐孔按土钉墙支护指标进行验收记录3)土钉安装:按照设计的各排土钉的长度、直径,加工成合格的土钉 为使土钉体处于孔的中心位置,每隔2.00m焊结一个居中支架,将土钉安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