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语文上第三单元.doc
19页第三单元"真伪〔现象与本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真伪〔现象与本质〕的主题,选编了主体课文《狼和小羊》《狐假虎威》,"快乐读书屋"《三打白骨精》《熊说什么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辨别真伪,分清现象与本质."能说会写"板块安排了口语交际"讲故事",写话"我的同学",在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训练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了识别假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常识和做法,很具实用性和现实意义."语文七色光"板块围绕单元主题安排了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教学重点] 1. 认识双格内的43个字,会写22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本单元内容并不难,课文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朗读.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来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辨别真伪,分清现象与本质. 2.对寓言故事,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抓住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狼和小羊的角色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辨别真伪,分清现象与本质.2. 认识双格内的43个字,会写18个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4. 能较生动、流利地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搜集故事、教学课件.[课时安排] 5.《狼和小羊》 2课时 6.《狐假虎威》 2课时 《三打白骨精》 1课时 《熊说什么了》 1课时 能说会写 2课时语文七色光 2课时课 题5 狼和小羊教材分析《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狼看见小羊在小溪边喝水.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小羊据理力争,驳倒了狼,但狼最终还是凶狠地扑向小羊.文章通过对狼、小羊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狼的凶残、蛮不讲理,小羊的软弱、温顺,结构凝练,寓意深刻.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敌人〔坏人〕的本性和虚伪的一面,增强学生辨别好坏的意识.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阅读篇章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理解课文的能力较弱.像文中的"找碴儿"、"背地里"、"上游"、"下游"、"倒流"等词语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狼"在文中不仅仅指动物狼,还蕴含着像狼一类的坏人;"羊"在文中也不仅仅指动物羊,也指像羊一样的软弱、不敢抗争的人.如此的深刻内涵,让孩子们理解难度很大.为此,教者要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悟、理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字.教 学 过 程预习设计:1.读熟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自作识字卡片,正面写生字,背面写组词3.标出小节,圈出认的字,先用拼音读一读,再用课后字条考考自己,直到生字读会为止.4.试着向家长讲述课文,说说知道了什么?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听狼和小羊对话的录音,并出示狼和小羊对话的媒体投影.2.听后师导入:狼是一种很残忍的动物,吃兔、鹿等,也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板书:狼〕;羊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吃草,对人没有伤害〔板书:小羊〕.狼和小羊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把课题连接起来.[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听录音、看投影,导入形式新颖,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二、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读通句子,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试着理解新词,不懂的做上记号.认读生字、词,汇报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指导写"温"和"流".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记住生字的办法.[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注重知识的习得.三、 细读课文,指导朗读.逐段练读课文,重点检查学生字音读得是否正确,文句读得是否通顺.[设计意图]在汇报、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四、品读课文,感悟提升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后,讨论:这一段讲的是什么?〔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是谁先来到小溪边的〕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⑴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读出狼盛气凌人的语气.师抓住"故意找碴儿"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什么叫"找碴儿"?〔"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挑毛病的意思.〕"故意找碴儿"又是什么意思?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师板书:故意找碴儿〕[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儿童朗读课文的兴趣,课前准备头饰,鼓励登台朗读,学生在真实的角色体验中不知不觉地理解内容.⑵狼为了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第一次找的碴儿是什么?小羊又是怎样据理驳斥狼的?让学生对照投影,说出狼和小羊所处的位置.抓住狼蛮横无理、故意找碴儿,小羊温和而又据理驳斥的特点来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师板书:申辩上游下游〕.⑶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从小羊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羊的什么特点?〔单纯、善良、温和、聪明〕狼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爱憎情感.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⑴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通过朗读,继续抓住"故意找碴儿"来理解:狼第一次找碴儿被小羊反驳后不得不承认小羊没有把水弄脏〔从"就算这样吧"可以看出〕,但狼并不罢休,继续找碴儿.这第二个碴儿是什么呢?小羊又是怎样驳斥的呢?狼为什么不再争辩了?先设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师板书:背地里说坏话我还没生下来〕[设计意图]有了第一次师生的合作学习体验,再放手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⑵抓住"气冲冲"和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再抓住"喊"和一个感叹号引导学生边读第五自然段边感悟可怜的小羊惊讶、害怕、极力申辩的形象,指导朗读:读狼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怒气冲冲的语气.4.学习第六自然段⑴小羊又一次以事实驳斥了狼的借口,狼会到此罢休吗?⑵分角色朗读狼和小羊的第三次对话.⑶讨论:狼为什么不再争辩了?⑷狼最后对小羊的态度怎样?又找了一个什么样的借口?〔让学生分组读,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师板书:反正都一样〕5.拓展延伸:师读"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讨论:⑴结果会怎样呢?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像狼一样的坏蛋,我们应怎么做?聪明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谈谈吧.[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讨论,学生的爱憎分明,再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为小羊怎样脱险出谋划策,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一件什么事.2.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认读生字. 1.检查、巩固认读生字<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可再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词语卡.>2.结合生字在文中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然后,运用生字再造语境,加深记忆.三、指导书写1.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归类,5个左右结构的,2个上下结构的.左右结构的字,以"温""流"两个字难写和易错.其他结构的字,可以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上下结构的字,"背"是上下相等,写时注意"月"字做底撇变竖;"争"是上小下大,写时注意长横出头.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练写.四、习题处理讨论:这只狼要吃小羊,为什么还要找借口?五、自选词语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自选词语",引导学生选择有积累价值的词语进行抄写.板书设计 狼和小羊 想吃 找碴儿 温和 弄脏 不会 说坏话 没出生 蛮不讲理 讲道理 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 题6.狐假虎威 教学重点1.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体会角色的特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13个生字.教学难点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3.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预习设计:1.读熟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自作识字卡片,正面写生字,背面写组词3.标出小节,圈出认的字,先用拼音读一读,再用课后字条考考自己,直到生字读会为止.4.试着向家长讲述课文,说说知道了什么?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2.学习字词.〔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