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必修一专题七—光合作用学生.docx
7页《分子与细胞模块》专题七 光合作用【知识梳理】解读: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①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类囊体堆叠成基粒的方式增大了光合作用膜的表面积;②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光反应的顺利进行;③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还含有DNA、核糖体、矿物营养等物质一、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例1】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 叶绿体的外膜上 B 类囊体的薄膜上 C 叶绿体的内膜上 D 叶绿体的基质中二、光合作用过程1、 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总结: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的阶段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区别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 中条件 和酶不需色素和光,需 反应底物反应产物反应时间短促较缓慢光的影响必须在 下进行在提供ATP和[H]条件下, 都能进行物质变化元素去向H218O→18O214C514CO2→14C3 → (14CH2O) 总反应式 能量变化 → → 实质光能 活跃的化学能,暂时储存在ATP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1)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整体,二者紧密联系。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能量ATP和[H],暗反应产生的NADP+、ADP和Pi为光反应提供原料2)自然条件下,没有光反应,暗反应缺少ATP和[H],暗反应不能进行;若暗反应受阻,光反应没有原料NADP+、ADP和Pi,光反应也不能顺利进行意义(1)为地球生物提供有机物和化学能2)维持大气中CO2和O2含量的相对稳定例2】下列各项中,既是植物光反应产物,又是植物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是( )A CO2和酶 B [H]和ATP C O2和[H] D ATP和O2【例3】(2010天津)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 )① 叶绿体基质 ② 类囊体薄膜 ③ 线粒体基质 ④ 线粒体内膜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例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1)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C3化合物 ;C5化合物 ; (2)如果突然中断光照,短暂时间内:C3化合物 ;C5化合物 ;三、光合速率及其测定方法1.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真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产生O2量 或 CO2量 或 有机物量。
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释放O2量 或 CO2量 或 有机物量真光合速率 = 净光合速率 + 呼吸速率:[呼吸速率测定]将植物置于黑暗中,测定容器内CO2的增加量 或O2的减少量 或植物有机物的减少量[净光合速率测定]将植物置于光下中,测定容器内CO2的减少量或O2的增加量或植物有机物的增加量光合产生O2量=光合释放O2量 + 呼吸消耗O2量光合固定CO2量=光合 CO2量 + 呼吸 CO2量光合制造有机物量=光合 有机物量 + 呼吸 有机物量【例5】(07山东理综)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 因素 曲线 影响原理 应用 光照强度 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ATP及NADPH([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 ①适当提高光照强度②延长光合作用时间③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④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光合作用强度最强) CO2浓度 大气中CO2浓度过低时(OA段),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化合物生成 ①施用有机肥(农家肥) ②温室栽培植物时,可以适当提高室内CO2浓度如施用干冰等③大田生产“正其行,通其风” 温度 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①适时播种②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③植物“午休”现象的原因之一 必需元素供应矿质元素可通过参与构成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重要化合物对光合作用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合理施肥水分水是光合原料之一,缺水时可导致叶气孔关闭,致使CO2供应不足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合理灌溉【例6】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 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 CO2 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左移 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 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 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例7】将某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在含低浓度NaHCO3的培养液中,并用石蜡油覆盖液面先照光一段时间,然后在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时间测定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测定时间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是( )【例8】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五、化能合成作用1、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某些微生物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某些无机物的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这些微生物称作为化能自养型微生物2、代表生物:硝化细菌【例9】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后分泌到细胞膜上的 B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所以它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硝化细菌能把CO2和H2O转变成糖类,所以它能进行光合作用D硝化细菌能把氧化氨释放的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糖类的稳定的化学能,所以它属于自养型生物 【能力提升】1光合作用发生的部位是:A.叶绿素B.叶绿体C.类囊体的薄膜D.叶绿体的基质。
2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几个步骤,它们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①CO2的固定 ②释放O2 ③叶绿素吸收光能 ④H2O的分解 ⑤C3被还原A.③②④①⑤ B.③④②①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③②⑤①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 B.在光反应、暗反应中都能合成ATPC.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中都能合成ATP D.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4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点相符的是 ( )5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在光下CO2吸收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图中c点与b点比较,c点叶绿体中ATP的含量较少,三碳化合物含量较高C.b点为光补偿点,影响b点左右移动的外界因素有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D.d点为光饱和点,增加二氧化碳浓度d点将向上移动6下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7(2011福建卷)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8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的是 ( )A.光反应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暗反应 D.丙酮酸分解为CO2和氢9(2015安徽卷,2,6分)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10(2015重庆卷,4,6分)4. 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 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 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 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11(2010四川)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B光强(mmol光子/m2·s)00.10.20.30.40.50.60.70.80.9龙眼光能得用率(%)-2.302.202.001.801.601.501.401.301.20净光合速率(umolCO2//m2·s)-0.602.505.106.557.457.908.208.508.508.50茫果光能得用率(%)-1.201.050.900.850.800.750.700.650.60净光合速率(umolCO2//m2·s)-2.101.103.705.406.507.257.607.607.607.60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少B.光强小于0.5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