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节奏训练夯实音乐核心素养.docx
5页刍议节奏训练夯实音乐核心素养 李敏宁摘 要:节奏是音乐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好比整篇乐章的灵魂,是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基石而节奏训练,是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第一步,是以后欣赏、表现和创作音乐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做好节奏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为他们以后真正地理解音乐打好基础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训练;核心素养雅克达尔克罗兹认为:就音乐的所有方面,最确切能够唤起感觉(换句话说,就是最能够直接与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感受)的就是节奏和动作因此,节奏训练应将听觉和身体反应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和释放出一种强大、有力的音乐能量一、节奏训练的概念节奏,简单理解就是音乐中音节的强弱和长短,它就像一个人的心脏跳动一样它包括稳定拍(恒拍)和节奏型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心脏跳动是均匀的,但突然变得兴奋的时候,它跳动的速度就会加快;反之,消极低落的时候就会跳得慢一些,音乐的节奏也是如此最常为我们理解的就是奏鸣曲在奏鸣曲的乐章中,整篇乐章也会有一个基本的节奏但是当它要表达欢快的感情时,整个节奏、速度就会加快,而要表达忧伤的感情时,它的节奏、速度就会缓慢下来这种时而紧凑时而缓慢的节奏变化,会使整篇乐章跌宕起伏,更能引人入胜。
节奏感,是一种感知力,人对声音音响有聚合感知力,听火车运行发出的声音自然聚合成的一种节奏定式,或听钟表运行而发出的声音形成“嘀嗒”节奏型,都是这种聚合感知力的体现音乐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节奏,它好比整篇乐章的灵魂一样,是音乐核心素养中的基石节奏训练,是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第一步,是欣赏、表现和创作音乐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做好节奏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为他们以后真正地理解音乐打好基础二、节奏训练的玩法节奏是音乐的基石,无节奏便无音乐因此,笔者喜欢把节奏融入身体的方式,通过游戏的方法,把枯燥的节奏练习变成趣味游戏去学习,把所有游戏、内容简介都一步步递进,慢慢扩充,变得丰富而灵动跟学生“玩节奏”,简单的节奏搭配不简单的玩法,让学生乐此不疲1. 读脚踏稳定拍,手拍节奏在复习学过的节奏型①②③之后,出示新的节奏型④,待学生掌握了之后,让学生重新排序,如2314或1324……全班按指定顺序拍(读)出来低年级,可按1234的顺序,让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二声部卡农,体验分声部,感知独立和合作高年级,可以从二声部卡农发展到四声部卡农另外,拟出四种组合顺序,全班分四组各读一种,做多声部尝试。
2. 吃在读的过程中,玩“吃掉某种音符”的游戏如:“这回,我们吃掉节奏里的四分音符,请你遇到他的时候不发出声音看似小小的要求,实际上考验学生的注意力,节奏从嘴巴到心里去为免出错,学生会特别认真规则可多变,可让学生来做决定吃掉哪种音符,也可同时吃掉两种音符这样,学生必须专注,保持稳定的节拍,心、手、脚、口并用,充分的参与其中3. 敲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每位学生挑选一件打击乐器,教师站在圆圈的中间,赋予自己不同的部位代表不同的乐器比如:教师的左脚穿上红袜子代表鼓、没穿袜子的右脚代表木制乐器、拍手代表闪响乐器、捻指代表铁質乐器学生需要集中精神,观察教师的举动,按其动作和节奏同步敲响相应乐器这样师生合作敲奏出来的节奏因为有了乐器的不同音色,所呈现出来的音响效果更立体、更迷人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致更高涨4. 拍拍打声势,感受节拍声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节奏表现手段有拍手、捻指、拍腿、跺脚等多种形式,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可以从拍打肚皮、胸脯到拍打髋部两侧所发出的不同节奏和音色感受节拍运用声势,无须借助抽象的概念,复杂的逻辑思维,高难度的技能技巧,更无须任何教具、乐器,每个儿童都会自然地使用,没有任何负担,因此会兴趣盎然。
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5. 念有韵律的念儿歌,通过学习用多声部节奏朗诵(二-三声部)轮说,并加律动(声势)为其伴奏,体验其乐趣比如:用听说法教说粤语童谣:①先念两小节,再增至四小节边教边用手拍节拍 │,基本会连起来说儿歌②边念边围成圆圈走,手也跟着拍节拍③围成两个圆圈轮说(需两个教师各带一组,如只有一个教师可分两组轮说)④分三个组轮说(分三组边念边走圆圈)⑤将拍手改为念儿歌节奏,不必顾及脚,学生会自然地按节拍走⑥分三组:一组拍手│ │一组踩脚│ │一组读儿歌《落雨大》(交换声部)⑦每个学生用三种节奏说和律动(拍手、踩脚)⑧围成两圈(或三圈)轮说和律动(拍手、踩脚)具体的进度要根据学习对象的接受能力、上课时精神集中的情况以及不同的情绪等来掌握,切不可只按预订的教学方案硬教,适度的简化和增加难度都是允许的,具体尺度视经验来掌握经验越丰富的教师,教学方法就越灵活,教学手段就越丰富三、结语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石只有掌握了音乐中的节奏,学生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体态律动、情景教学等方法,促使学生舞动身体,融入音乐的世界中,进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探索音乐世界,掌握音乐中的节奏,真正地理解音乐。
参考文献[1]徐洪帅.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