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框架与逻辑切入点ppt课件.ppt
54页第三章 财务分析框架与逻辑切入点,指引人们认知企业价值及创造价值所依据的基本分析架构、分析路径,或整套分析规则与大体分析方案目录,第一节 财务分析框架概述,第三节 “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第四节 财务分析的逻辑切入点,第一节 财务分析框架概述,一、财务分析框架的含义 二、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一、财务分析框架的含义,对“框架”的认识 财务分析框架的重要性 什么是财务分析框架,对“框架”的认识,高夫曼指出,所谓“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框架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框架”则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即人们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框架”是指帮助人们解释并了解周围世界的大体方案,也就是将个人生活经验转变为进行认知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人们借助“框架”建立了观察事物的基础架构,由此用来处理和分析外在世界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财务分析框架的重要性,财务理论和财务框架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的财务理论(分析)框架,指财务分析内在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它通常是由财务分析所涉及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构成的。
财务分析框架的建构是财务分析学科存在的基础,也是指导和推动财务分析所对应的实践的发展依据什么是企业财务分析框架,企业财务分析框架,是以发现企业价值及创造价值为目标,以战略分析为起点,并将它贯穿于企业价值信息真实性分析、价值驱动因素与价值源泉分析、企业前景分析等始终的,以帮助财务分析信息使用主体透视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结果,指引其认知企业价值及创造价值所依据的基本分析架构、分析路径,或整套分析规则与大体分析方案二、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的内核是“四要素”分析 其所借助的分析方法,基本上都是比率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类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的缺点,随意性强,彼此之间缺乏逻辑关系; 没有整合成一种系统、全面的分析体系 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的直接的后果:会使财务分析人员过分关注分析的细枝末节,忽视了以宏观的、整体的观点来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分析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下,主要以财务比率为分析工具,导致分析人员明显偏爱财务性的量化分析,相对忽视了非财务性的定性分析 分析结果通常无法与企业战略大视野相契合,无法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对企业整体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风险做出准确的预测 (由于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指导下的现有财务分析通常是细节性的、分裂性的、微观性的以及结果性的)。
比较常见的有代表性的财务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 “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切入点(或称框架),第二节 哈佛分析框架,美国哈佛大学克蕾沙G.帕利普(Krishna G.Palepu)、维克多L伯纳德(Victor L.Bernard)和密歇根大学的保罗M希利(Paul M.Healy)三位教授在其著作经营分析与评价有效利用财务报表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一、战略分析,合理的财务分析必须以企业战略分析为逻辑出发点,而且战略分析贯穿于哈佛分析框架指引的会计分析(即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的全过程,对财务全程分析起着导航作用一、战略分析,企业战略分析的内涵 公司战略分析的基础与目的,企业战略分析的内涵,企业战略分析的焦点:围绕着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展开 战略分析一般包括行业分析、竞争战略分析和公司战略分析公司战略分析的基础与目的,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 企业战略分析的目的,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第一,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主要是企业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 第二,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指对于企业内部条件(包括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企业主要的利润动因、经营风险,以及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二、会计分析,会计分析的目的 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中的会计分析的作用 会计分析的步骤,会计分析的目的,通过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分析,评估企业财务报表质量,消除会计信息噪音,还原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有效的财务分析提供保证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中的会计分析的作用,第一,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披露的评价,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 第二,通过对会计灵活性、会计估计的调整,修正会计数据,为财务分析奠定基础,并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Step 3: 评价会计 策 略,Step 1 辨认关键 会计政策,Step 2: 评估会计 弹 性,Step 4: 评价披露 质 量,Step 5: 辨别危险 信 号,Step 6: 消除会计 信息失真,财务分析,,,,,,,,,,,,,会计分析的步骤,三、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旨在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全面而有效的财务分析是前景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之一财务分析的目的,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的分析,揭示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和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在认清企业的优势和弱势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策略,提高企业价值。
财务分析要素,现有公司财务分析框架的内核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公司财务分析的衍生性要素归纳起来主要有:预算分析、信用分析、投资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和财务危机预测分析等 对于衍生性分析要素的安排,很多都是随意性的,很少显示前后要素间及与基本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财务分析方法,对“四要素”的分析内核所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三类财务分析常用的方法还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现金流量分析法等 财务分析讲究分析技巧,强调分析的系统性、效率性和财务分析人员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来解决企业的具体业务问题 财务分析不能理解为就是计算几个财务指标或比率那么简单四、前景分析,前景分析是哈佛分析框架中的最后一步,着重预测公司未来 财务预测和估价是前景分析中常用的两个技术工具 关于前景分析的具体内容请看本书第四篇内容使用哈佛分析框架应当注意,第一,四个步骤要结合使用,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 第二,进行财务分析还必须有效吸收其他财务分析框架的精髓,从而使财务分析的结论更可靠 第三,恰当使用哈佛分析框架,需要熟悉与具体环境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考虑与具体环境相关的经济因素、制度性因素、文化因素等。
第三节 “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源于阿尔弗洛德拉帕波特(Alfred Rappaport,1986)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及卡普兰(Copeland等,2002)公司价值评估与衡量思想的启发,由汤谷良和杜菲于2004年提出,后经汤谷良教授完善形成“汤三角”分析框架及经钱爱民教授改进和拓展形成“财务状况质量”三维平衡理论分析框架本节内容,一、“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的理论溯源 二、“汤三角”分析框架简介 三、“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的三维动态平衡理论分析框架,一、“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的理论溯源,阿尔弗洛德拉帕波特(Alfred Rappaport,1986)运用自由现金流量估价模型(Rappaport Model)阐述了公司的价值数量表示该模型(Alfred Rappaport, 2002)的表述为:,,如假设预测期结束后扩张型投资仍然能带来超过资本成本 的收益率,则终值的现值公式转化为(Copeland等,2002),,上述模型显示,公司价值模型是由增长、盈利、风险三个维度构成的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图,二、“汤三角”分析框架简介,“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分析框架指标,二、“汤三角”分析框架简介,从增长的维度分析 从盈利的维度分析 从风险的维度分析,从增长的维度分析,增长:资产规模,营业规模。
增长的必要性:盈亏临界点(保本点)、保利点,规模效应 没有规模就是最大风险 财务学中可持续增长原理明示了企业科学的“增长观” 规模的风险性: 速度陷阱 财务理念、理论: 稳健与保守内部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从盈利的维度分析,从VBM和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对盈利追求应基于: 强调立足于全体投资者,尤其是公司股东 高于资本成本的超额收益率 基于一定、可接受的风险的盈利(立足于现金) 在盈利的结构上关注反映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营业务收入和盈利质量 在盈利的计量上,要立足于持续经营,解决好短期和长期的矛盾立足于持续(在手,在林) 立足于相对数(投入产出) 立足于适度风险 常见的盈利指标: ROA(资产报酬率)=EBIT/总资产 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杜邦分析体系: ROE(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1(1-资产负债率) EVA,从风险的维度分析,风险管理的角色应该是在“增长”和“盈利”之间进行权衡(tradeoff)时杠杆的支点 从战略的角度,对风险的关注应包括制度风险、信息风险、业绩风险、财务风险、 “数字”速度风险等二、“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的三维动态平衡理论分析框架,钱爱民教授在对公司财务状况和财务状况质量等重要概念界定及“汤三角”的基础上,以公司价值创造为理论依据,突破传统的基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财务报表静态分析模式,提出了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的“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动态平衡”理论分析框架,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的三维动态平衡理论分析框架,引自:钱爱民著.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增长、盈利、风险三维平衡视角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4.,第四节 财务分析的逻辑切入点,一、盈利质量分析 二、资产质量分析 三、现金流量质量分析,一、盈利质量分析,收入质量分析 利润质量分析 毛利率分析,收入质量的分析,收入质量分析侧重于观察企业收入的成长性和波动性。
成长性越高,收入质量越好说明企业通过主营业务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越强 波动性越大,收入质量越差,说明企业现金流量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越不稳定 分析收入成长性和波动性的有效办法是编制趋势报表利润质量的分析,利润质量的分析也是侧重于成长性和波动性 成长性越高波动性越小,利润质量也越好,反之亦然毛利率的分析,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销售税金)销售收入 毛利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了销售收入和利润含量,而且决定了企业在研究开发和广告促销方面的投入空间 激烈竞争环境中,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二、资产质量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可从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这两个角度进行资产结构的分析,资产结构是指各类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 分析资产结构,有助于评估企业的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 一般而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越高,企业的退出壁垒就越高,企业自由选择权就越小 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越高,表明企业面临的技术风险也越大现金含量的分析,首先,资产的现金含量越高,企业的财务弹性就越大 其次,资产的现金含量越高,企业发生潜在损失的风险就越低,反之,发生潜在损失的风险越高。
最后,在分析公司资产质量时,还应考虑未在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软资产” 特别是账外的“软资产”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和核心竞争力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知识经济型的企业,其他未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软资产”还包括在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三、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可从经营性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这两个角度进行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分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当于企业的“造血功能”,即不靠股东注资、不靠银行贷款、不靠变卖非流动资产 企业通过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就能独立自主地创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金流量 如果经营性现金流入明显大于现金流出,表明其“造血功能”较强,对股东和银行的依赖性较低 反之,如果经营性现金流量入不敷出(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且金额较大,表明企业的“造血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