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doc
3页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 摘要阐述了设施栽培草莓灰霉病、白粉病、轮斑病、叶斑病、蚜虫、红蜘蛛和盲蝽象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方法,以为草莓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近几年,草莓设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效益迅速提高,但栽培设施内高温多湿,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草莓品质下降,影响草莓设施生产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提高草莓设施栽培的品质,加强草莓设施栽培病虫害的防治,对草莓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1草莓常见病害 1.1灰霉病 属真菌病害,是草莓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全国各草莓产区均有发生[1] 1.1.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花和果开花后即发生,造成花序干枯早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梗浆果发病常在近成熟期,果面出现灰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变黑褐色,造成果实变软腐烂 1.1.2发病条件适温高湿条件下易大量发生,病菌通过伤口侵入,造成发病 1.1.3防治方法控制氮肥和浇水过多,防止徒长,注意密度不要过大,以免形成高湿环境;及时摘除病果和枯叶,集中带出设施外烧毁和深埋现蕾前用50%速克灵或50%多满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喷雾防治,一般7~10 d喷药1次,共喷2~3次,交替使用几种药物,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开花前可用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严重时每隔10 d喷1次 1.2白粉病 属真菌病害,是草莓设施生产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2] 1.2.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浆果、果柄和叶柄发病初期,叶背面局部出现薄霜似的白色粉末,此后很快扩散到全株,随病情加重,叶向上卷曲,呈现汤匙状 1.2.2发病条件该病属于低温型病害,适宜发病条件为温度15~20 ℃的高湿环境病菌靠空气传播,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发生 1.2.3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控制氮肥施用;及时清除老病叶、病果,带出集中深埋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1周喷药1次,交替用药开花后停药 1.3轮斑病 属真菌病害,是草莓设施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1.3.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柄和匍匐茎感病初期,叶面上形成多个紫红色小斑,随病斑扩大,变成椭圆形,沿叶脉构成“V”形病斑;病斑进一步扩展,中心部分变黑褐色,周围黄褐色,边缘呈现红色或紫红色,病斑上有明显的轮纹。
1.3.2发病条件该病属于高温型病害,28~30 ℃的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病菌靠空气传播 1.3.3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老病叶、病果,带出集中深埋,清除病原;注意通风换气,降温降湿发病初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1周喷药1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开花后停药 1.4叶斑病 草莓设施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1.4.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表面出现淡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成圆形病斑,中央棕黄色,后变灰白色 1.4.2发病条件该病属于高温型病害,28~30 ℃的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 1.4.3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老病叶、病果,带出集中烧毁,清除病原;加强水分管理,减少氮肥施用量,避免设施内出现湿度过大的环境条件发病初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花前可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每隔2周喷药1次,以上药剂交替使用[3] 2草莓常见虫害 2.1蚜虫 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和棉蚜。
2.1.1危害特征蚜虫主要群集在草莓的嫩叶上,刺吸汁液,吸食后成褪绿的斑点,造成叶片卷缩变形,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另外,蚜虫还是多种病害的传播者 2.1.2发生规律蚜虫在草莓植株的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棉蚜1年繁殖20~30代,桃蚜1年繁殖10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危害严重秋末,随温度降低,叶片枯萎,以有翅蚜迁到附近植株的老茎或枯叶下产卵越冬或直接在草莓茎和老叶下产卵越冬 2.1.3防治技术及时摘除老叶,铲除杂草,清洁田园,减少蚜虫的越冬虫源和场所;在设施内放养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等红蜘蛛的天敌,防治效果较好花前喷药1~3次,花后尽量不喷药,采果前15 d一定要停药所用药剂有50%敌敌畏1 000倍液、40%的抗蚜威1 500倍液、50%避蚜雾2 000倍液、40%蚜螨净1 000倍液(可兼治红蜘蛛)[4] 2.2红蜘蛛 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为害草莓的叶片 2.2.1危害特征主要刺吸草莓未展开嫩叶中的汁液,使组织和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发育迟缓,长出后皱缩,严重时叶片呈现铁锈色,叶片发红 2.2.2发生规律红蜘蛛主要发生在春旱、伏旱、秋旱严重的地区,1年可发生8~10代,在温度较高的干旱环境下发病较重。
多以雌成虫栖息在草莓的老叶、土块缝隙和匍匐茎上越冬 2.2.3防治技术及时摘除老叶,铲除杂草,带出田园集中烧毁,减少红蜘蛛的越冬虫源和场所;加强水分管理,避免出现干旱的环境;在设施内放养瓢虫、草蛉等红蜘蛛的天敌,抑制红蜘蛛的大量发生,效果较好开花前喷洒40%三氯杀螨醇乳剂2 000倍液、40%蚜螨净1 000倍液(可兼治蚜虫)、0.2~0.3 °Bé石硫合剂;采果前,喷洒残留度低的药剂20%增效杀灭菊酯5 000~8 000倍液和阿维菌素采收前15 d停药 2.3盲椿象 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为害草莓的果实主要以牧草盲椿为害 2.3.1危害特征盲椿主要吸食草莓幼果顶部种子的汁液,形成空种子,造成果实畸形,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 2.3.2发生规律盲椿在华中1年发生3~5代,成虫飞翔力强,越冬寄主多,第1代幼虫在越冬寄主上生活,羽化为成虫后,飞到草莓上危害在潮湿的环境下危害严重 2.3.3防治技术及时摘除老叶、病果,铲除杂草,清洁田园,减少盲椿的越冬虫源和场所;发生严重的地段,可在秋末、春初在向阳背风的越冬场所捕杀越冬的盲椿开花前,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25%鱼藤精2 000倍液喷洒防治成虫,每10 d喷1次,连喷2~3次。
3参考文献 [1] 齐立志.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地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134-135. [2] 王缓,吴庆丽,秦刚.大棚草莓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09(8):43-44. [3] 刘金权.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防对策[J].现代园艺,2009(1):28-29. [4] 王彩君.大棚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7(3):25. (本文来源:《论文资料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