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延安新区基础资料分析.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2401211
  • 上传时间:2018-08-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4.18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新区旅游发展策划 SHANG XI SHENG YAN AN SHI YAN AN XIN QU LV YOU FA ZHAN CE HUA正本(2016.03)CONTENTCONTENT目录一一项目解读项目解读Project UnderstandingProject Understanding二二 项目定位及发展战略项目定位及发展战略Project Positioning &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ject Positioning & Development Strategy三三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Master Plan Master Plan四四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Market Positioning 五五 专项规划专项规划Special Plan Special PlanCHAPTER 1CHAPTER 1CHAPTER 3CHAPTER 3CHAPTER 4CHAPTER 4CHAPTER 5CHAPTER 5CHAPTER 2CHAPTER 2Chapter 1Chapter 1 项目解读项目解读 Project UnderstandingProject Understanding一、规划总则一、规划总则二、大势研判与上位规划解读二、大势研判与上位规划解读三、解读延安三、解读延安四、延安旅游资源禀赋分析四、延安旅游资源禀赋分析五、延安旅游市场分析五、延安旅游市场分析4n (一)规划范围延安新区位于延安清凉山南北中轴线北部,背依主脉,东西护山环绕,面向延河,眺望宝塔,用地规模10.5平方公里。

      一、规划总则n (二)规划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2012)1.2.2行业标准与规范《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国家旅游度假区评定标准》(GB/T26358-2010)《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标牌设立标准(试行)》(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1.2.3地方规划及其他相关资料《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延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11-2030)》;《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5n (三)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延安新区旅游规划要坚持开发与保护相协调原则,首先保障开发所需空间,通过旅游开发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延安新区旅游开发的首要目的;其次,坚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与经营模式。

      2)旅游富民原则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带动周边的居民共同致富,因此,规划应注重为周边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发展前景,提升周边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3)文化为魂原则为更好的提升延安新区品质,本次规划将紧紧抓住“文化”的核心思想,将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作为发展的根基文化为魂,既要在项目中彰显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又要为区域文化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科学规划、安全建设原则延安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时刻紧绷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地勘报告为最核心的规划依据,确保规划项目特别是建设性项目可实施、可安全运营n (四)规划期限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16—2026年,共计10年规划期分为三个阶段:近期:2016——2020年,为开发建设期;中期:2021——2023年,为提升发展期;远期:2024——2026年,为拓展发展期6n (一)政策背景研究1、 国家战略支撑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西部城市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国家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开发,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国家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建成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延安升级为国家能源基地2、 区域经济辐射延安、榆林——将成为带动陕北城镇发展的中心城市全省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框架是:“‘一线两带’,一核多中心,带动南北两翼城镇发展”陕西省核心城镇群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关中及陕南地区,陕北地区缺少具有区域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延安和榆林将成为带动陕北发展的中心城市延安——关中经济圈向陕北辐射的关节点延安处于陕北地理中心位置,在陕西城镇南北轴向发展上,是承接关中经济圈向陕北辐射的关节点,更具有成为辐射区域带动陕北发展的综合性中心城市的条件《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对延安提出的城市职能:陕北南部中心城市,以旅游和化工、轻工业为主的中等城市3、全国能源战略中心西移,陕甘宁革命老区逐步振兴受东部地区煤炭资源枯竭、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增产难度大、西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等因素影响,我国能源产业重心近年来逐渐西移在“优化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能源战略引导下,西部地区能源产业进一步壮大,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宁东能源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依托丰富的资源储量,区际协作不断增强,能源工业聚集效益日益凸显,逐步成长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和我国新的能源战略中心陕甘宁革命老区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11 个重点经济区之一,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计划》,以原西北革命根据地为核心,旨在通过政策支撑、财政支撑等措施,将老区打造成国家红色文化产业基地、黄土高原生态的出台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大势研判与上位规划解读74、 延安在区域联动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延安地处关中——天水和呼包鄂榆两大经济区之间,是推动两区联动发展的关键板块呼包鄂榆经济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陕西省榆林的部分地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列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建设区域,其以陕西关中地区及甘肃天水为主体,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产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龙头示范区和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延安市地处两大经济区之间,是促进二者空间联动、协调二者产业分工的重要连接地带,对于实现区际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延安市是陕西省加强南北对接、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依托富集的能源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榆林已成为继省会西安后的第二大经济中心;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伴随着西咸新区、渭河流域治理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其建设亦取得较大进展,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引领区延安市位于陕西省重要的南北向交通走廊中部,通过包茂高速、210 国道与榆林市、西安市取得联系,对于促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中枢外扩”战略着手实施,城市建设蓄势待发2011 年延安市实施“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新战略,通过“中疏、西控、东扩、北进、南下”拉大城市空间延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限的建设用地空间内分布有多处历史文化保护旧址,导致城市后续建设空间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的开发建设同时,受地形所限制中心城区沿三川带形分布,亦造成较大的城市运营成本为突破城市建设空间桎梏、规避带形城市运营成本,延安市于2011 年着手实施“中疏外扩”的城市发展新战略,通过建设北区、东区和西区,为城市发展谋求充分的建设空间近年来,经开区依托姚店等周边工业区发展快速,形成一定产业基础,未来将与新建的三大片区共同分担老城区压力,拉大城市骨架81、“十三五”与新常态是旅游发展的重大转型契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期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改革的深化年,面临的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任务异常艰巨旅游业同样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深入研究和贯彻“互联网+”和“旅游+”等产业发展新形态,促进旅游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全面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不断创造新业态、新路径和新模式。

      二)旅游发展背景研究融合融合融合融合(二)旅游发展背景研究2、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兴起和创建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全域旅游特征全域旅游的延伸:无景区旅游无景区旅游目的地建设主要包括六大内容:(二)旅游发展背景研究3、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发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二)旅游发展背景研究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延安应该抓住乡镇及农村房地产市场兴起的机遇,引进市场机制,在商业地产开发过程中,遵循“宜居”的人性化规划理念和尊重本地文化的原则,从节能、环保、居住舒适、具有地域文化风格、利于物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延安新区进行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三)城市发展背景研究延安需要新的蜕变,需要文化休闲经济的二次腾飞所以作为延安重要的开发新区延安新城未来必须成为延安市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成为延安市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的休闲会客厅成为延安市休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延安市的CRD(中央游憩区)延安最早源于距今3万年的黄龙人,文化积淀深厚,是黄河中游有名的文化高地131、延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城市规模规划预测2015年延安中心城区人口55万人,2020年65万人,2030年80万人规划延安中心城区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6.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5平方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达到61.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5平方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达到8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空间布局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结构:规划形成 “一体两翼、一主三副、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一体两翼“:规划形成西部城区、北部城区、东部城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城市片区,一体为北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两翼为西部城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主三副“:一主为北区行政中心,三副为三山旅游服务中心、东区罗家坪中心、延安经开区中心;“组团发展“:规划形成十八个城市组团。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规划形成 “一主、三副、十四组团中心“的城市中心体系结构1)主中心:在中心组团规划形成延安市的城市主中心,重点布置行政、文化、商务、商贸等城市中心功能2)副中心:延安经开区副中心:依托姚店镇区形成的以商业、商务、会展、文化功能为主的综合城市副中心,同时也是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三山中心:延安城市老中心,规划为历史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功能为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