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课件.ppt
46页1.1. 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 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2.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 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3.3. 午门内外午门内外4.4. 三大殿概说三大殿概说 (台基)(台基) 5.5. 太和殿外观太和殿外观6.6. 太和殿内景太和殿内景7.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中轴线 8.8. 太和殿的用途太和殿的用途9.9. 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10.10. 保和殿位置、用途保和殿位置、用途11.11. 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 12.12. 乾清宫乾清宫 的的 用途用途 13.13. 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14. 后三宫的装饰特点后三宫的装饰特点 15.15. 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 16.16. 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116)(116) 总总 分分 总总(410)(410) 总总 分分(1114)(1114)总总 分分 总总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1-2)(1-2)总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分分前朝前朝( (三大殿三大殿) )(310)(310)太和殿太和殿中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保和殿外形外形内景内景位置位置用途用途内廷内廷(12-15)(12-15)后三宫后三宫御花园御花园(16)(16)总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空空 间间 顺顺 序(南序(南北)北) + + 游游 踪踪(11) (11) 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为了勾画游览故宫的路线为了勾画游览故宫的路线( (游踪游踪) ),作者重点介,作者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哪些地方?画出故宫的平面图绍了故宫的哪些地方?画出故宫的平面图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故故 宫宫 平平 面面 图图 午午 门门金水桥金水桥-太和门太和门东华门东华门西华门西华门太和殿太和殿1东六宫东六宫西六宫西六宫御花园御花园-2养心殿养心殿隆宗门隆宗门3-4-67神武门神武门1.1.中和殿中和殿2.2.保和殿保和殿3.3.乾清门乾清门4.4.乾清宫乾清宫5.5.交泰殿交泰殿6.6.坤宁宫坤宁宫7.7.景运门景运门故故 宫宫 示示 意意 图图5太和殿部分:太和殿部分:1. 1. 为何重点介绍太和殿?为何重点介绍太和殿?2. 2. 内部装饰为何突出内部装饰为何突出“龙龙”?3. 3. 为何把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为何把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4. 4. 为何介绍三大殿的台基?为何介绍三大殿的台基?太和殿太和殿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说明顺序:说明顺序:外外 内。
内 因为太和殿是因为太和殿是“前朝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众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建筑群众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绍的重点2. 2. 龙龙 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1. 1.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故宫的特点:故宫的特点:全文:全文: 以说明故宫的建筑结构布局为主,以历史沿革以说明故宫的建筑结构布局为主,以历史沿革为辅;详写重点的宫殿,略写其他的建筑;详写宫为辅;详写重点的宫殿,略写其他的建筑;详写宫殿的状貌,略写其中的文物殿的状貌,略写其中的文物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通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时流露的通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时流露的感情感情对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历史价值对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历史价值 爱爱 赞美赞美对封建统治中心,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皇帝对封建统治中心,为封建统治服务的皇帝 憎恨憎恨 揭露揭露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宏大壮丽、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独特风格布局统一、独特风格说明顺序: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空间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分类别分类别 列数字列数字 打比方打比方 作比较作比较说明语言:说明语言:准确准确说明类别:说明类别: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故宫御花园平面图故宫御花园平面图拓展训练:拓展训练:1 1、以以“故宫故宫知多少知多少”为话题,列举你所了解的内为话题,列举你所了解的内容。
容2 2、请你设计一条参观故宫的最佳线路请你设计一条参观故宫的最佳线路午门午门 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其前有端门、天安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 (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 )、大清门大清门( (明代称大明门明代称大明门) ),其后有,其后有太和门太和门( (明代称奉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天门,后改称皇极门皇极门,清代改今名,清代改今名) ) 金水桥金水桥金水河金水河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太和殿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太和殿,俗称“金銮金銮殿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永乐十八年(1420(1420年年) )建建成,称奉天殿太和殿成,称奉天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乾清宫乾清宫殿顶殿顶 中和殿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太和殿、保和殿保和殿之间。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之间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员的朝拜 保和殿保和殿 保和殿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中和殿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1420年年) ),初名谨,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清代殿试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 乾清门乾清门 乾清门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乾清门东为内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左门及九卿值房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军机处门前广场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景运门、隆宗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所,清代的“御门听政御门听政”、斋戒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乾清宫,内廷内廷后三宫后三宫之一之一乾清宫建筑规模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永乐皇帝帝朱棣至朱棣至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朱由检,共有1414位皇帝曾在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此居住清代康熙以前,这里沿袭明制,自雍雍正皇帝正皇帝移住移住养心殿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交泰殿:交泰殿:内廷内廷后三宫后三宫之一,位于之一,位于乾清宫乾清宫和和坤宁宫坤宁宫之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清二十五宝玺 坤宁宫坤宁宫坤宁宫宝座坤宁宫宝座坤宁宫坤宁宫坤宁宫内景坤宁宫内景 坤宁宫坤宁宫是内廷是内廷后三宫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面阔阔连廊连廊9 9间,间,进深进深3 3间,黄琉璃瓦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雍正以后,皇帝移住神的主要场所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养心殿,皇后,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祭神的场所御花园御花园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其一、其一、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其二、其二、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 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其三、其三、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 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900余幅不余幅不 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 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御花园御花园后花园后花园神神 武武 门门 神武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1420年年) )建成建成,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改称神武门从景山看故宫从景山看故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