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pdf
17页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九年级上册 一、岳阳楼记(范仲淹) (一)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 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二)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 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 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字词解释 记: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庆历四年:公元 1044 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滕子京谪(zhé )守巴陵郡(jù n) :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古时朋友间多以字相称 谪戍: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在这里作为<动>被贬官,降职解释。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 越,到了,及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政,政事;通,通顺;和,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具,通“ 俱” ,全,皆兴,复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属(zhǔ )予(yú )作文以记之:属,通“ 嘱” ,嘱托、嘱咐作文,写文章以,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用来,连词记,记述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 那” 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xiá 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没浩浩汤汤(shāng) :水势壮阔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 (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 唐贤今人诗赋” 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 了” 。
之,的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 ,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乎 若夫淫(yí n)雨霏霏(fēifēi)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 至若” 同此 若夫” 近似“ 像那” 至若” 近似“ 至于” 淫(yí n)雨霏霏,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阴风怒号(há o) ,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yà o)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商旅不行:走,此指前行 樯(qiá ng)倾楫(jí )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樯,桅杆楫,船桨倾,倒下摧,折断 薄暮冥冥(mí ng mí ng) :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冥冥:昏暗的样子。
斯:这,在这里指岳阳楼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则,就有,产生……(的情感)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国,国都,指京城去国,离开京都,也即离开朝廷忧,担忧谗,谗言畏,害怕,惧怕讥,批评指责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萧然,萧条的样子感极,感慨到了极点而,表示顺接者,代指悲伤感情,起强调作用 至若春和景明:如果到了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至若,至于春和,春风和煦景,日光明,明媚 (借代修辞) 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惊:这里有“ 起”“动” 的意思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岸芷(zhǐ )汀(tīng )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空: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 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互答,一唱一和 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宠辱偕(xié )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宠:荣耀辱:屈辱 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临,面对 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嗟(jiē )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心,思想感情(心思)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 或许”“也许” 的意思,表委婉口气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 悲” 与“ 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 以,因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 进” ,对应“ 居庙堂之高” 进:在朝廷做官。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处江湖之远: 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 退” ,对应“ 处江湖之远”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退:不在朝廷做官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那一定要说“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 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 古仁人” 而,顺承必:一定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 与谁归” 归,归依 (四)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明: (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 以: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直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 此乐何极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 (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 (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 (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 (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一: (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全部:在洞庭一湖 则: (1)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词类活用 ⒈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⒌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⒍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⒎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⒏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⒐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古今异义 ⒈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⒉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 竖” 相对】 ⒌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⒍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 那” ;今:丈夫,夫人】 ⒎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⒏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⒐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⒑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 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⒓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⒕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 ⒖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⒗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⒘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⒙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 嘱” ,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 俱” ,全,皆,都) 句式分析 ⒈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 谁” 作宾语,宾语前置。
语序应为“ 吾与谁归”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⒉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也” 表判断语气 ⒊省略句 例:属(zhǔ )予(yú )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 滕子京” ⒋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⒌定语后置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宾语前置句 例:吾谁与归? 二、醉翁亭记(欧阳修) (一)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翻译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 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 山林里的雾气散了; 烟云聚拢来, 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 用酿泉造酒, 泉水香并且酒也清; 野味野菜, 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三)字词解释 环:环绕 皆:副词,都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山谷 尤:格外,特别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流水声 而:表承接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然:......的样子 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于:在 作:建造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 辄:就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当于“ 于” 得:领会 寓:寄托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 归:聚拢 暝:昏暗 晦:阴暗 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芳:香花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发:开放 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繁茂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这里名词作动词,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临:靠近,这里是“…… 旁” 的意思 渔:捕鱼 酿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 洌:水(酒)清 山肴:野味 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陈:摆放,摆设 酣:尽情地喝酒 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非丝非竹:不在于琴弦管箫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 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 苍颜:苍老的容颜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倒下的样子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归:回家 已而:不久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蔽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乐②:快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谓:为,是 (四)文言现象 虚词注解 “ 而” 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 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 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 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 临” 为动词时,表顺接 Ⅱ.当“ 临” 为介词时,表修饰 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 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 之” 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名之者谁:代词,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5.山水之乐:助词,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 山水之乐” 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 8.宴酣之乐:助词,的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词类活用 1. 山行六七里 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 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3. 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5. 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6. 杂然而前陈者 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7. 太守宴也 宴:设宴,名词作动词 古今异义词 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 一词多义 1.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暮而归:回来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2.谓: 太守谓谁:为,是 太守自谓也:命名 3.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临溪而渔: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的样子 5.乐 山水之乐: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 乐” 】 6.而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 于途歌”“于树休” 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2.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也” 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 也” 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者,…也” ,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 也” 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心” 和“ 酒” 前面都省略了介词“ 于” ,应为“ 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 三、湖心亭看雪(张岱) (一)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 裹着细毛皮衣, 围着火炉, 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 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三)字词解释 俱:都。
绝:消失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拏:通“ 桡” ,撑(船) 拥毳(cuì )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 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而已:罢了 毡:毛毯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 拉:邀请 强(qiǎng )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莫:不要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翻译和字词解释汇总 (四)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围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 非” 相对) 一词多义 是: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 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 gè ng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通假字 拏:通“ 桡” ,撑(船)、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