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平法施工图.ppt

64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1813712
  • 上传时间:2017-07-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4M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平法施工图的识读,平面整体表示法,是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一次整体直接地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并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形成一套表达顺序与施工一致且利于施工质量检查的结构设计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般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且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直接表示了各构件的尺寸、配筋和所选用的标准构造详图1柱的平法识读,,,2 梁的平法识读,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2.1、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2.1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2.1.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标注的内容,包括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 五项必注值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一项选注值为梁顶面标高高差。

      1、梁编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几项组成注:( ××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yc2表示(其中c1为长,c2为高);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同b×h1/h2表示(其中h1为根部高,h2为端部高)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用 例 10@100/20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均为双肢箍; 13 Φ 10@150/200(4)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150mm,梁的中部间距200mm,四肢箍; 8@100(4)/15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mm为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mm为双肢箍。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例 2 ф 22用于双肢箍;2 ф 22+(4 ф 12)用于6肢箍,其中2 ф22为通长筋,4 ф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 例 2 ф 14;3 ф 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 ф 14的通长筋,下部配置3 ф 18的通长筋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符合规范规定的纵向构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G4 ф 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ф 12的纵向构造钢筋,两侧各配置2 ф 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例 N6 ф 18,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ф18的受扭纵向钢筋,两侧各配置3 ф 18。

      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但此时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规范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6、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楼面标高时,需要将梁顶面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高于楼面为正值,低于楼面为负值2.1.2原位标注,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1、梁支座上部纵筋 原位标注的梁支座上部纵筋应为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在内的所有钢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6 ф 25 4/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两排,上排4 ф 25,下排2 ф 25; 2 ф 25+2 ф 2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四根一排放置,其中角部2 ф 25,中间2 ф 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否则,须在两边分别标注,见图7.2.2~7.2.3次梁的构造,一般构造同受弯构件要求纵向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根据弯矩包络图确定附加横向钢筋与附加吊筋2、梁下部纵筋 与上部纵筋标注类似,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同排纵筋有两种不同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 6 ф 25 2/4表示下部纵筋共两排,上排2 Φ 25,下排4 Φ 25,全部伸入支座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 6 Φ 25 2(-2)/4表示上排纵筋2 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4 Φ 25,全部伸入支座3、附加箍筋或吊筋 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 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图中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说明不一致者,再原位引注,见图7.2.4~7.2.52.2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7.2.1框架梁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7.2.6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7.3 剪力墙的平法识读,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有两种: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7.3.1、列表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梁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柱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一)墙柱编号 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见表 (二)墙身编号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排)注:1、在编号中,如若干墙柱的截面尺寸与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墙柱号; 若干墙身的厚度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墙厚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或墙身长度不同时,也可将其编为同 一墙身号 2、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 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不大于160 时,宜配置双排 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当剪力墙厚度大 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各排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与间距应保持一致 当剪力墙配置的分布钢筋多于两排时,剪力墙拉筋两端应同时勾住 外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还应与剪力墙内排水平纵筋和竖向纵筋绑扎在一起3.2、截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在相同的编号中选择一根墙柱、一道墙身、一根墙梁,放大到适当的比例,直接注写墙柱、墙身、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见图 3.23.3 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一)在剪力墙平面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在标注洞口中心的平面定位尺寸二)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洞口编号;洞口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共四项内容具体规定如下: 1、洞口编号:矩形洞口为:JD××(××为序号)             圆形洞口为:YD××(××为序号) 2、洞口几何尺寸:矩形洞口为洞宽×洞高b×h           圆形洞口为洞口直径D 3、洞口中心相对标高,系相对于结构楼(地)面标高的洞口中心高度当其高于结构层楼面时为正值,低于结构层楼面时为负值4、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分以下几种不同情况:(1)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如果设置构造补强纵筋,即洞口每边加钢筋≥2ф 12,其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50%,本项免注见图1.3.3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 例:JD3 400×300,+3.100,表示3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口每边钢筋按构造配置2)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此项注写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数值。

      例:JD2 400×300,+3.100,3ф14,表示2号矩形洞口,洞宽4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口每边补强钢筋为3根143)当矩形洞口的宽度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须设置补强暗梁,此项注写为洞口上、下每边暗梁的纵筋与箍筋的具体数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该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当洞口上、下边为剪力墙连梁,此项免注;洞口竖向两侧按边缘构件配筋,亦不在此项表达,见图7.3.4矩形洞宽和洞高均大于800时,洞口补强暗梁构造 例:JD5 1800×2100,+1.800,620,8@150,表示5号矩形洞口,洞宽1800,洞高21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1800,洞口上下设补强暗梁,每边暗梁纵筋为6ф20,箍筋为8@1504)当圆形洞口设置在连梁中部1/3范围(且圆洞直径不应大于1/3梁高)时,需注写在圆洞上、下水平设置的每边补强纵筋与箍筋连梁中部圆形洞口补强钢筋构造注:圆形洞口预埋钢筋套管,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5)当圆形洞口设置在墙身或暗梁、边框梁位置,且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此项注写洞口上、下、左、右每边布置的补强纵筋的数值。

      图7.3.6 剪力墙圆形洞口直径不大于300时,补强纵筋构造(6)当圆形洞口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800时,其加强钢筋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系按照圆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方向布置,设计仅需注写六边形中一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板平法施工图识读,,板的配筋实例,,板的计算简图及弯矩图,1. 受力筋:与板的短边平行,直径在6到12mm之间,直径不多于两种;布置形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满足一定条件时(等跨、等厚度,活载与恒载之比小于3等),可直接按构造要求进行钢筋的弯起或截断,否则应作包络图板的配筋构造,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局部放大,2. 板中构造钢筋(1)分布筋:平行于长跨,垂直布置于板底部受力钢筋之上,如下图:,板的配筋构造,2. 板中构造钢筋(2)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构造钢筋: 如下图:,,,,,,,,,,,,,,,,,,主梁,,,,次梁,A,A,,,,附加钢筋,2. 板中构造钢筋(3)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板角破坏,,4. 板的平法识读,4.1 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4.1.1 坐标方向的规定 当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方向,从下至上为Y方向; 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 当轴网向心布置时,切向为X方向,径向为Y方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