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汐的变化规律(DOC).doc
17页潮汐的变化规律(DOC)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个月的阴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阴历初六至十二(或阴历二十一至阴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这样循环往来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照满潮时间=(阴历日—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写潮汐预告表的简称它预告沿海某些地址在未来一准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址和时间,就必定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中文名潮汐预告表外文名/Tidalpredictiontable作 用预告沿海某些地址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件《海涛志》包 括主港每天预告表,附港差比数等目录1简介2文件本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略算法6潮汐时间1简介编写cháoxībiǎo潮汐表tide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远展望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 文件本源编写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依照月相计算高潮时辰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告方法的最早的文件,大概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停解析方法,此后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计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获取迅速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计算工作中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每天预告表(平时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辰的潮高计算等内容主港每天预告表潮汐现象可视为由好多不相同周期的分潮叠加而成,故任意时辰的潮高可表示为图片中A为平均海平面在潮高基准面上的高度,表示分潮的圆频率,为交点因子,d为格林威治开始时的天文相角,H和为分潮的调停常数──振幅和迟角这样,应用已求出的该港的潮汐调停常数,就能算出该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潮时和潮高以及每小时的潮高, 作出每天预报表3 港差比数编写差比数包括潮时差、潮差比和潮高比,是依照主港和附港的潮汐资料统计获取的,也可由主港和附港的潮汐调停常数算得差比法是利用主港的潮汐预告来展望附港潮汐的方法。
欲求得某附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只须将主港的高潮或低潮的时间加上此附港的潮时差即得;欲求得附港的高潮和低潮的潮高,可利用潮差比或潮高比进行计算4 潮汐信息编写大潮景观港口的在半日潮占优势的港口,平时列有各港的平均高潮缝隙、平均大潮升(大潮平均高潮高)、平均小潮升(小潮平均高潮高)等潮汐特色值;在整天潮占优势的港口,一般列出回归潮和分点潮的潮汐特色值,可用以计算各港口大概的潮时和潮高 ,并认识附港的潮汐特征等任意潮时或潮高的计算 在潮汐表中,平时附有便于计算的图卡和表,应用于已知高潮和低潮的情况下, 计算高潮和低潮之间任一时辰的潮高或出现任一潮高的时辰其他,有的潮汐表还附有各港口主要分潮的调停常数, 或大体介绍附近海区的潮流5 简略算法编写潮汐影响表示图人们经过长远的实践、观察,发现海水有规律的涨落,而涨落的时间和高度又有着周期性的变化,由此人们把这种海水涨落的现象叫潮汐而随着海水的涨落、水位的起落,出现了海水的水平流动,这种海水流动的现象叫潮流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规律,如在每天里出现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经过长远实践、观察、发现每天的高潮大多出现在月亮的上、下中天(即过当地子午线时1前后低潮时间则在月出月落前后,并且每天的高(低)潮时间逐今后程约48分钟,即每天晚48分钟(0.8小时)。
每个月的两次大潮是阴历初一、十五周边几天,两次小潮是在阴历的初七、八和廿二、廿三周边几天人们还发现,潮汐现象同月亮、太阳、地球的相对运动有亲近的关系地球在必然轨道上绕太阳运转,月亮又在必然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它们之间有必然的吸引力和离心力,这种力就是产生潮汐现象的基本因素但实质潮汐涨落的主要成因倒是月球对地球(表层)的吸引力,其次是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太阳的乍用较小,约为月球的2/5,因月球离地球较近,故此月球的乍用较大据科学推测是:月球绕地球转,每一个月( 29.5天多一点)转一圈,当月、日、地三者成素来线时,潮涨落的最大,这时是新月和望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当日、月、地三者成直角三角形时潮涨落的最小,这是月上弦(初七、八)和下弦(廿二、廿三)的时候但在实质上形成大潮和小潮的时间,其实不正好是上述时间,由于地球形状很复杂,因此各地发生最大潮和最小潮的时间要比理论上拖后几天如:山东半岛沿海每个月的初三和十八潮的涨落最大,而初十和廿五前后潮的涨落又最小由于地球自己的自转,使地球上某点与月球的相对地址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每天(太阳约24时48分)为一周期每24时48分,发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由高潮到低潮约经过 6时12分,由第一个高潮到第二个高潮约经过 12时24分6 潮汐时间编写潮汐的时间,在理论上应该与月球的上中天或下中天的时辰相吻合,但实质上常常推迟发生高潮和月球上中天相差的时间叫高潮缝隙但各地的高潮缝隙又大不相同如:威海是 10时50分,烟台是10时25分,龙口是10时20分,足见解理地址的不相同,而以致高潮缝隙的差目高潮时和低潮时的大概计算法:高潮时=(日差)08×(阴历日子)7-16(上半月-下半月-1,16)+高潮缝隙,低潮时=高潮时-6时12分,山东威海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以下:高潮时 =0.8)×(5-1)+10:50′=3:12′+10:50′=14:02′(即为第二个高潮)14:02′-12:24′=1:38′(即为第一个高潮)低潮时=14:02′-6:12′=7:50′(即为第一个低潮)以上这样的算法固然)正确,但很繁琐,很难张口就说出来,我们经过多年的海上实践,考据,探究出一种很有规律的简单计算法其方法是阴历日子(上半月-3,下半月-18)x0.8,即为当日的高潮潮时如计算威海阴历初五的潮时以下:高潮时=(5-3)×0.8=1:36′(即第一个高潮)。
低潮时=1:36′+6:12′=7:48′(则则第一个低潮)如计算威海阴历量五的潮时:高潮时=(25-18)×0.8=5:36′(则是第一个高潮)低潮时=5:36′+6:12′=11:48′(则是第一个低潮)潮流也叫潮汐流,这是水位起落起伏的潮信现象,是由于海水碰到引潮力的作用发生了水平流动后所以致的结果因此潮流和潮汐相同拥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但海水流动碰到地形条件的影响,故常表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往来性,一种是辗转性这里就不说辗转流的成因,只介绍一下近海的往来流往来流(即东流和西流—就是涨潮流和落潮流,它是在两个相反方向上作周期性变化的潮流叫往来流经多年实践证明,山东半岛沿海它的变化大概在起流从前两个钟头左右是平流 (无流),一般是在高潮前约两个钟头西流起,即涨潮流,高潮时流速最大,高潮后约两个钟头西流完,低潮前约两个钟头东流起,即落潮流,低潮时流速最大,低潮后约两个钟头东流完从流完到流起,这其中大概有两个钟头的平流(无流)即转流时间以上所述,在广阔的大海上不用然能合用,特别是航海人员必然不能够按此法拟订航行计划,这种方法只合用于沿海,特别是山东半岛更为正确,对近海垂钓爱好者很有合用价值。
主港潮汐表目录编号省份城市港口名称北纬东经9036澳门澳门澳门港22°13'北113°33'东7038福建东山县东山港23°44'北117°32'东7004福建福安市赛岐26°58'北119°40'东7013a福建福清市福清湾(松下港)25°41'北119°35'东7021a福建福清市郎官25°34'北119°18'东7017福建福清市平潭(娘宫)25°28'北119°50'东7017a福建福清市竹屿25°31'北119°44'东7013福建福州市马尾港25°58'北119°28'东7024福建惠安县崇武°北°东2453'11857'7026福建晋江市深沪港24°37'北118°40'东7026a福建晋江市围头°北°东2431'11834'7007福建连江县黄岐°北°东2620'11953'7010福建连江县闽江口(川石岛)26°08'北119°40'东7011a福建连江县闽江口(琯头)°北°东2608'11934'7033福建龙海市石码24°27'北117°49'东7006a福建罗源县罗源湾(迹头)°北°东2628'11941'7028福建南安市石井°北°东2438'11825'7004a福建宁德市帮门°北°东2645'11935'7021福建莆田市三江口°北°东2525'11907'7023福建莆田市梯吴25°08'北119°02'东7022a福建莆田市秀屿港25°12'北118°58'东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