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4年公务员国考数学题.pdf

41页
  • 卖家[上传人]:T****m
  • 文档编号:217201330
  • 上传时间:2021-12-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27.15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 两岸型S=3S1-S2 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 米处相遇 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 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 1120 米B 1280 米C 1520 米D 1760 米解析: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 (距离较近的甲岸720 米处相遇、 距离乙岸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 选 D 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 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 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2.漂流瓶公式:T=(2t 逆*t 顺)/ (t 逆-t 顺)例题: AB 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A B,从 A 城到 B 城需行 3 天时间,而从 B 城到 A 城需行 4 天,从 A 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 城需多少天 ? A、3 天 B、21 天 C、24 天 D、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 城解析: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 3。

      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2t1*t2)/ (t1+t2 )车速/人速=(t1+t2)/ (t2-t1)例题: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 ,没隔 6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 10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 )倍 ? A. 3 B4 C. 5 D6 解析:车速 /人速 =(10+6 )/(106)=4 选 B 4往返运动问题公式: V 均=(2v1*v2)/ (v1+v2)例题 :一辆汽车从A 地到 B 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 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 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A.24 B.24.5 C.25 D.25.5 解析:代入公式得2*30*20/(30+20 )=24 选 A 5.电梯问题:能看到级数=(人速 +电梯速度)* 顺行运动所需时间(顺) 能看到级数 =(人速电梯速度)逆行运动所需时间(逆) 6.什锦糖问题公式:均价A=n / (1/a1)+(1/a2)+(1/a3)+(1/an) 例题: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有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每千克费用分别为4.4 元, 6 元, 6。

      6 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多少元?A4.8 元 B5 元 C53 元 D5.5 元7十字交叉法: A/B=(r b)/(ar) 例: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解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 12X 1.2X 75X 1 75 = X 1.2X-75 18 得 X=70 女生为 84 8N 人传接球 M 次公式 :次数=(N1)的 M 次方/N 最接近的整数为末次传他人次数,第二接近的整数为末次传给自己的次数例题 : 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 ,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 A. 60 种 B. 65 种 C. 70 种 D. 75 种解析:(41)的 5 次方/ 4=60.75 最接近的是61 为最后传到别人次数,第二接近的是60 为最后传给自己的次数9.一根绳连续对折 N 次, 从中剪 M 刀,则被剪成(2 的 N 次方 M+1)段10方阵问题:方阵人数 =(最外层人数 /4+1)的 2 次方N 排 N 列最外层有 4N-4 人例:某校的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96 人,问这个学校共有学生?解析 : 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96/4+125,则共有学生2525=625 11。

      过河问题: M 个人过河,船能载 N 个人.需要 A 个人划船 ,共需过河(M-A )/ (NA)次例题(广东 05)有 37 名红军战士渡河,现在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载5 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 ) A.7 B 8 C10 解析:(371)/(51)=9 12.星期日期问题: 闰年(被 4 整除)的 2 月有 29 日,平年(不能被 4 整除)的 2 月有 28 日,记口诀:一年就是1,润日再加 1;一月就是 2,多少再补算例: 2002 年 9 月 1 号是星期日2008 年 9 月 1 号是星期几?解析 : 因为从 2002 到 2008 一共有 6 年,其中有4 个平年, 2 个闰年 ,求星期,则:4X1+2X2=8, 此即在星期日的基础上加8,即加 1,第二天例: 2004 年 2 月 28 日是星期六,那么2008 年 2 月 28 日是星期几?解析:4+15,即是过5 天,为星期四08 年 2 月 29 日没到)13.复利计算公式:本息 =本金* (1+利率)的 N 次方 ,N 为相差年数例题:某人将10 万远存入银行,银行利息2 /年,2 年后他从银行取钱,需缴纳利息税,税率为 20%,则税后他能实际提取出的本金合计约为多少万元?()A。

      10.32 B.10.44 C10.50 D1061 解析:两年利息为 (1+2%)的平方 10-10=0.404 税后的利息为0404*(120%)约等于 0.323,则提取出的本金合计约为10.32 万元14牛吃 *问题:场原有量 =(牛数 -每天长 *量)天数例题: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 台抽水机需抽8 小时 ,8台抽水机需抽12 小时,如果用6 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A、16 B、 20 C、24 D、28 解析:(10X)*8= (8X)*12 求得 X=4 (10-4)*8= (64)*Y 求得答案Y=24 公式熟练以后可以不设方程直接求出来15植树问题:线型棵数 =总长 /间隔+1 环型棵数 =总长/间隔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例题 :一块三角地带,在每个边上植树,三个边分别长156M 186M 234M ,树与树之间距离为 6M,三个角上必须栽一棵树,共需多少树? A 93 B 95 C 96 D 99 1. 数量关系部分:9 大问题为高频考点数量关系分为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部分,共 20 道题(5 道数字推理、 10 道数学运算 )。

      数字推理常涉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幂次数列、质数数列等,数学运算主要是对应用题的分析,考察考生的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高频考点包括:路程问题、价格问题、工作效率问题、浓度问题、概率问题、比例问题、集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利息问题等2. 判断推理部分:图形重组为难点,结论型试题为核心判断推理部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四类,题量较大 ,一般为 4045 题,图形推理5 道左右,定义判断10 道,逻辑判断10 道,类比推理10 道. 图形推理涉及的类型有一组图形、图形类比、九宫图形、 图形的重组; 逻辑判断大部分为结论型题型,其他题型如削弱型、加强型比例也在慢慢增加,应加强此类试题的练习此类题型虽然看似很难,但是规律性极强. 定义判断一般包括单定义辨析和多定义辨析两种题型,且以法律概念为主在回答多定义判断时,一定要看清题目,把握好定义项、被定义项、定义连项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选准选对 .而且近些年的试题在这一部分上难度有所下降,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好理顺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题定胜负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量很大,每年都在40 道题左右,其中分值较多的题目都集中在片段阅读部分, 而片段阅读部分的分值又都集中于主旨类题上,所以在备考时一定要认真的复习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试题给考生的感觉是很模糊,但其实这部分考试是比较好得分的一个环节,因为题干中会提供很多的线索,随着题型框架的锁定,每种题型的解法和规律也会一目了然 ,所以同数学部分试题相比较易得分,但前提是考生是否能把握到规律所在 资料分析部分:国家统计局各类图表须会读一般为五个大题,每题设 5 个问题, 资料分析部分各年之间的差别不大,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就是文字材料、图形材料、表格材料这三大类,考生按常规思路准备即可. 历年国考及省考都曾出现引用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信息出题的情况,所以,各类型图、表考生须提前熟悉,只有认识了图表才能学会应对此外,在金融危机的大前提下,省考资料分析题很可能会以金融危机中各类经济指标为统计对象设计试题,所以,考生应对经济领域的相关术语有所了解,比如信贷、工业增加值、GDP、同比、环比、产业增长值增长率等等这对考生沉淀这部分试题的知识储备有着非常直接和有效地意义.5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部分:熟练的掌握试题特点是唯一方法虽然公务员的试题看上去千变万化,但是应试考试就一定存在规律和技巧,就是矛和盾一样,但是规律是通过的练习和训练才能总结出来的,只有充分的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所以要坚持在规范的题型框架下去练习各种题型,通过同等的大量的训练去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反应特点,最终在考试极高的强度下快速的分辨出相应题型和它们的技巧 ,做到最大胜算。

      希望各位考生在深入了解国考招考及试题特点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应用题一直都是考生比较头痛的问题,甚至很多考生会想到放弃.其实该类型的题难度并不是很大,只是做起来就很难同时保证速度和准确率,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解答好数学应用题必须应用题各种题型搞清楚,了解了各种题型,我们还要清楚解题思路方法,寻找解题捷径,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题目数学应用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题型:一、浓度问题 ;二、植树问题; 三 、行程问题;四、年龄问题 ;五、流水问题;六、工程问题;七、比例分配问题;八、利润问题等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一下这些经典的数学运算应用题型一、浓度问题【例题】浓度为70的酒精溶液100 克与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400 克混合后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 A 30 B 32% C. 40 D. 45% 【解析】 A100 克 7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10070%70 克;400 克 20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400 20 80 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中含酒精的量70+80 150 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总重量100+400500 克;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浓度150/500100 30, 二、植树问题选择A. 【例题】在圆形的花坛周围植树,已知周长为50 米,如果每隔5 米种一棵树的话,一共可以种多少棵 ?( )A.9 B.10 C 。

      11 D12 【解析】 B.此题是完全封闭的圆形上标点,其数量容易想到,即一个线段围成一个封闭的几何图形的话, 其中的起点与终点重叠在一起,即比原来少了一个点,在未封闭的图形种的点的数量是比分段比例多一个,比如ns 米的线段,在每段s米点一个点,那么一共有n+1 个点,这与图形的形状是没关系的.在解这一类型的题时,只要注意一下有没有封闭,然后的具体计算就比较简单了三、路程问题【例题】一艘轮船从河的上游甲港顺流到达下游的丙港,然后调头逆流向上到达中游的乙港,共用了 12 小时已知这条轮船的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 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 千米,从甲港到乙港相距18 千米则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A44 千米B.48 千米C.30 千米D.36 千米【解析】 A.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又顺流速度=2逆流速度,可知顺流速度=4水流速度 =8 千米 /时,逆流速度 =2水流速度 =4 千米 /时设甲、丙两港间距离为X 千米,可列方程X8+(X18)4=12 解得 X=44 选择 A.四、年龄问题【例题】爸爸、哥哥、妹妹现在的年龄和是64 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的3 倍时,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