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doc
9页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苏联实行教育改革后的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因为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原则,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使师生普遍感到负担过重,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劳动训练,即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教育此外,在前苏联学校历史上,曾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即当出现一种新教学法时,大家都追求这种“时髦”的教学法,而无视本校A学生、教师以及教学条件的可能性这样,在评价教师和学生工作时往往出现形式主义为此,前苏联很多教育思想家十分注重如何提升实际效率的问题,他们持续探索教学与教育的最正确方案,解决怎样从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中,选择最适合本身条件的那些形式和方法,也就是说,使大家知道要如何寻求一种能最恰当地考虑到具体教育情境,能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取得最好效果的方法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Ю•K•巴班斯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活动和实验工作,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977年,他首先发表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以后又陆续发表了《教学论方法论的若干迫切问题》(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78年第9期)《现代普通学校的教学原则》(苏联《国民教育》杂志1979年第2期)《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苏联《苏维埃教育学》杂志1980年第12期)以及《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一一方法论原理》《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等很多论著和文章,进一步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一条新的教学论原则,即教学最优化原则,阐述了现代普通学校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实质、准则和研究方法,并较为系统地指明了将最优化思想贯彻到学校实践工作中去的途径学习和借鉴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会有益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本章拟从四个方面介绍巴班斯基的这个思想理论一、最优化理论的科学方法论前提任何一种新的学说的提出,都具有自己的基础、依据和源泉巴班斯基认为,他的最优化理论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分析了工作方法、管理理论、一般系统论、教育过程的一般法则之后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研究最优化的方法论前提巴班斯基认为,在有规律的相互联系中详细研究教育过程所有组成局部的教学系统论方法,是制订、选择最优教育决定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只有采用系统的方法,教师才能考虑到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过程的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以及实现这个过程的条件科学管理社会过程的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组织劳动的理论的发展,促动了最优化思想的深入研究教育学能够从描绘科学地组织教师劳动的外部条件(专用教室的装备、合理地安置仪器、节省地编制各种教学文件等等)转入到分析最优化设置教育过程本身的程序,即转入到分析教育工作的内在观点上来。
真理具体性的辩证论点,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具体条件的必要性,所以,巴班斯基认为,这也是最优化的重要方法论基础,由此他得出结论,要想找到适合一切条件的万能教学法、教学手段或教学形式是不可能的,必须在每一具体情况下评价受教育者的可能性、教学物质条件、学校卫生条件、道德心理条件、实行美育和其他的条件,必须选择正是该情境下最好的教育与教学过程的方案在研究最优化理论时巴班斯基还考虑到了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最优化与理想地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不同的但是在找到最优方案的同时,就逐渐地在向最好地发挥职能的过程靠近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阶段上都能够提出,最优化的更高准则以及持续地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武库,然后再从中选择这些方法、手段和形式的最优结合二)深入研究最优化思想并把它贯彻到学校工作实践中去的心理学基础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是教育学发展中的一个逻辑阶段;它直接依据教育学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心理学所取得的成就也促动了最优化思想的发展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教育过程最优化就是最合理地完成某种教育任务所采取的理智和意志的行动采取决定”包括这样一些阶段:提出任务(例如,选择对于该班来说是最好的课堂教学方案等等,认为必须从完成所提出任务的几个可能方案中选择对于该条件来说是最优的方案;熟悉为完成某任务或类似任务的几个可能方法的相对效率的资料;将几个可能的方案缩小到两个最可能的方案;比较这两个方案的可能的效果和预计的时间消费以及与此相关的精力消耗;选择一个最适合最优化标准的方案。
选择最优化方案要求教师具有特别擅长从教育角度思考问题的本领,即要实行问题探索思维,而不是复现思维只有在创造性思维的条件下,教师才会从一系列可能的方案中挑选最接近该情境的一种方案巴班斯基认为,除了理智行为外,“采取决定”的过程还伴随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因为经常会发生几个动因的斗争,比方:是不加特别思索只图节省时间,便匆匆忙忙采取决定呢?还是花费这些时间去选择最好方案呢?当教师要考虑是熟悉一种教学法的源泉好,还是熟悉多种教学法的源泉好的时候,类似这样的动因斗争也会发生在采取决定时,教师往往处于紧张的状态教师的思维独立发展愈少,他表现出的调和性愈高,即易受别人影响的水准愈大,那么,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愈强烈即使在选定了教育决策后,教师也要常常继续感受到怀疑和担忧,所以,巴班斯基认为,采取最优决定与坚强的意志力相联系最优化要求教师实行顽强的意志力的自我锻炼巴班斯基指出,最优化不能靠死记纲要的方法来掌握它要求改变个人的心理观点--克服会给将来带来巨大损失的眼前利益的动因,摒弃教育行动中的公式化和刻板化,并在工作中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二、最优化的实质和准则(一)最优化的实质巴班斯基认为,在现代学校中,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就是指选择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
最优化不是什么特别的教学法或教学手段,而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基础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而不是自发的、偶然的选择),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方案用这种观点来考虑教学方案时,教师不是简单地从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案中选出一种实行试验,而是信心十足、深信不疑地选择最恰当的课堂教学方案或课堂教学方法二)最优化的准则评价教学过程的优化水准倘若没有明确的标准,那么关于该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最优化的任何评价和争论都是毫无意义的最优化”这个术语意味着:从一定准则看,是最好的所以,需要首先定出明确、具体的准则,根据这些准则来评价教学或教育措施的系统是否最优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的四个准则:1.在现代条件下,在形成知识、技能、技巧和形成某种个性特点方面,在提升学生教养水平方面,取得最大限度可能的结果巴班斯基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只要能最优化地安排教学过程,任何班级的任何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掌握都能达到该时期可能达到的(实际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优、良或及格),同时在教育和发展水准上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2.为达到一定的效果,师生花费的必要时间最少。
巴班斯基认为,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能在没有过重负担的情况下取得最优效果,对于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尤其要明确地加以限制教师花在课业(包括上课、备课)上的时间也应是最少的3.为达到一定的结果,师生花费必要的精力最少教学过程假如安排得过紧,就可能使学生无法在后几节课上充分地掌握教材所以,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最优化,能够用师生耗费的精力是否合理和最少来衡量4.为在限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结果,花费的经费最少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条件、取得同样效果的情况下,哪种方案最能节省教学经费,那种方案就是该情况下最优化的方案在明确这四条原则的基础上,巴班斯基进一步说明衡量教学过程是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①教学过程的内容、结构和活动逻辑能保障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完成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一般发展的任务,使之符合国家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使每个学生达到最大学习可能性的水平(但不能比“及格”还要低);②在不超出学校和劳动卫生学规定的家庭作业时间标准的情况下,达到预定目的所以,最优化的前提是:从所提出准则的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该班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地)发挥效能。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准则之一就是在给定的条件下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教育的结果那么根据什么能够得出结论说这些结果比起过去来不单是好的或是比较好的,而对于该生来说,这些结果恰恰是今天可能达到的最正确结果呢?巴班斯基认为,最正确结果的结论是在教师对学生的可能性实行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即协助学生在他最近的发展范围内把教养水准提到对他来说尽可能高的高度假如学生达到教师所预计的结果,那么,这些结果就能够认为是当时最大可能的结果,也就是最优化的结果不预测可能的最优结果是不可能判断是否达到了最优化的目的的三、最优化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最优化要求教师在备每一节课时都必须依靠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创造性地选择最好的方案来讲新课,课堂教学的设计切忌公式化、陈规旧套和千篇一律,既不可夸大某些工作方法和工作形式,也不可平均使用这些方法和形式,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把它们最好地结合起来.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就是选择最优化的教学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即教学过程的所有基本成分)和必要的速度,保证良好的教学条件所以,讲最优化不能只谈个别方法,而必须谈现实最优化的方法系统,把一整套方法合在一起才能包括教学过程的全部特征。
最优化的方画法系统是教学论上的新概念教学最优化要求把教(教师的活动)的最优化和学(学生的活动)的最优化结合起来巴班斯基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最优化的方法:(一)教的最优化方法选择课堂教学最优方案要求教师事先做一系列的有逻辑联系的工作,这就是:1.综合拟定教养、教育和学生发展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具体化巴班斯基认为,假如能认真考虑全部任务而不是个别任务,那么教学活动就能较为迅速、顺利地完成例如,教师假如只考虑课堂教学的教养任务,而对教育和发展任务的完成听其自然,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下降综合拟定任务,才能使这些任务在同一时间内都得到完成而无需增加时间例如,假定在课堂教学时要提出的任务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实行比较的技能,那么这也将直接推动基本教养任务的完成,还能促动更好地掌握本课的主导教育思想其它教学、教育任务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综合拟定和完成教学任务,是最优化的第一个方法最优化地安排教学,还必须在研究该班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的基础上使教学任务具体化同时,教育影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反响,能促使学生努力完成既定任务但巴班斯基也明确强调,在实施教学最优化时,理应尽量考虑学生的特点,但不能盲目地适合他们,像主张“自由”教育理论的人所要求的那样。
最优化要求教育影响应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可能性为依据,一定要把学生的发展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教学任务的具体化也同找出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相关在实验性的课堂教学计划中,不能罗列教学、教育和发展性质的各种可能的任务最优化的本质恰恰在于从中选出该场合下最主要的任务2.使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突出其中主要的、实质性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还不能恰当地区分主要教学内容,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来,而在次要例子和事实上却花了很多时间;对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一整套必要活动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考虑欠周,很多教师仅仅把教材划分为若干章节,拟定一些测验题目等,却很少考虑他们赖以达到既定目的的学生的活动,因而很多事情全凭偶然性,效果很差针对这些情况,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理论理应协助教师克服当前教学上的这种要害假如不是坚持不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去,那么,不管使用何种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也无法防止学生负气与负担过重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但要着重考虑按传统方法传授某些科学知识,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还要注意学生的活动内容:掌握新教材的要点,掌握相关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