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第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zh****71
  • 文档编号:238288907
  • 上传时间:2022-0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9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第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陈众议马尔克斯走了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这样的情况在他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又一次达到高潮面对各色不速之客,马尔克斯不得不“退避三舍”1983年初至1985年中,他离群索居,在卡塔赫纳一个面向大海的书房里,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早晨8点到下午3点。

      如果因事致使工作被耽误,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马尔克斯热情谦和、平易近人,是难得的古道热肠他与巴尔加斯· 略萨的恩怨情仇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然而,他从未在略萨走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上使绊2007年,适逢《百年孤独》诞生40周年、自己80岁生辰,他主动向略萨示好,请后者为新版《百年孤独》作序上世纪50年代,他曾流亡巴黎,寄居在一家小客栈的阁楼中当时他穷困潦倒,不仅付不起房租,就连一日三餐也无法保证后来,当他不得不离开巴黎、流亡墨西哥时,房东放了他一马万万没想到,这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30年后会带着一大沓钱连本带息加倍地专门回来补交房租当时,房东已经过世,房东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接待了马尔克斯这个唯一记得来补交房租的人,并说她不想也不能收这个钱,因为她被来者的诚信感动,同时也要替天上有知的丈夫做一件大事:对世界文学尽一份力!1982年,他辗转联系上心仪已久的嘉宝嘉宝是电影史上的“默片女皇”,他青年时期的偶像,但那时已然是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老妪马尔克斯的造访使她喜出望外,他们促膝长谈见马尔克斯不断用手揉他的眼睛,嘉宝便戴上老花镜、取来放大镜。

      原来是一根睫毛掉进眼睛里了马尔克斯从文60余年,屈指算来,大约有十几部长篇小说、数十篇中短篇小说和各色脚本、随笔、评论及新闻稿若干这么一个作家,从地球的另一端旋风般进入中国,不仅风靡一时,而且落地生根这不可谓不魔幻上世纪80年代,中国读者对马尔克斯没有理解得那么深,他们更关注他作品的形式,比如结构、技巧直到90年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拉美文学更为本质和深层次的精神诉求:《百年孤独》及其所代表的拉美文学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触动了中国作家中国受马尔克斯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作家何止莫言、阎连科或阿来、陈忠实,其中尤以“寻根派”为甚然而,当终于有中国出版方斥百万美元巨资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时,它同时也成了中国不少年轻人“死活读不下去的作品”年轻读者正渐行渐远,他们不再关注马尔克斯及其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除了《百年孤独》,其实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甚至中短篇小说也乏人问津斯人已矣文学的伟大传统呢,如今安在?作家的丰富遗产呢,也许只是聊作谈资、偶尔被人一提罢了有删改)相关链接:①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文中称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8日,病逝于墨西哥城,享年87岁②略萨与马尔克斯可以说是一生的朋友和敌人早年略萨与马尔克斯是亲密无间的好友,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两人开始决裂,决裂的原因也一直被认为很诡异1976年马尔克斯到墨西哥参加电影首映时巧遇略萨,马尔克斯上前打招呼,略萨一记老拳将马尔克斯打倒在地2007年,两人和好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马尔克斯的作品进入中国后风靡一时,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是作品的形式被关注,后是作品的精神本质被关注B. 流亡巴黎时,马尔克斯穷困潦倒,房东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30年后,马尔克斯回去报恩,房东太太没有接受,但大为感动C. 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马尔克斯声名鹊起,门庭若市,为躲避各色不怀好意的拜访者,他不得不离群索居,寻找安宁D. 马尔克斯去世了,以他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后继乏人,他留下的作品也乏人问津,在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经典往往被忽略5. 马尔克斯为什么能够成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作者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4. A    5.①抓住灵感,埋头创作:当马尔克斯突然产生了创作《百年孤独》的灵感时,他把自己关了整整18个月,期间,他明显瘦了,而且胡子拉碴②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即便在成名之后,他仍然按照自己惯常的时间表工作,如果当天的工作中断,他总设法在第二天予以弥补③坚守民族使命:在借鉴西方现代文学形式技巧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④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梅塞德斯为了不影响他的创作,变卖了家里所能变卖的一切,咬牙坚持了18个月    6.不矛盾自《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功成名就,各色人物各种荣誉蜂拥而来,马尔克斯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成为世界上最不孤独(最热闹)的人之一但是,那些关注他的人都怀着各自的目的,他们并不关注马尔克斯内心的需求和他内心的孤独,他们需要的只是马尔克斯头上的光环;马尔克斯的一切都被暴露在公众之下,作为平凡人的幸福一去不复返了表明态度,分析不孤独,分析孤独,言之有理即可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本题中,B项材料中说房东只是放了马尔克斯一马,选项中“給予了他极大的帮助”夸大事实C项《百年孤独》上市后,马尔克斯就开始声名远扬,而不是等到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是所有的拜访者都不怀好意,马尔克斯要躲避的也不仅仅是不怀好意的拜访者D项,在中国,马尔克斯所代表的伟大的文学传统不再被年轻人关注,不能就理解为“拉美文学后继乏人”,更不能说“这个只需要浅显的时代”点睛: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答题之前要先对题干进行分析,比如本题,“成功的原因”,对于这类原因题,考生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析,内因包括传主的兴趣、天赋、付出,外因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家人朋友的支持帮助本文中,从内因角度来看,可以找出马尔克斯在写作方面的付出坚持,文章第四段直接提到“一分灵感,九分汗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这正是马尔克斯成功的秘诀”,文章倒数第三段借助对《百年孤独》的评价间接提到“并没有放弃民族大道;没有放弃替一个民族,甚至整个美洲大陆代言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些内容都是他成功的内因;至于外因,房东“放他一马”可以算上一点,至于妻子的支持在文中找不到。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说马尔克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解答本题,应先明确态度,即“孤独”或“不孤独”,一般依从作者的观点,即“不孤独”;然后结合文本解答“最不孤独”和“最孤独”所指的内涵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说“于是,马尔克斯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之一”,考生可以先到第二段寻找“不孤独”的表现,“《百年孤独》上市不足一周后,马尔克斯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大声嚷嚷起来:‘瞧,他就是《百年孤独》的作者!’书刚上市就被人认出自己,那天,马尔克斯生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第三段“各种文化出版机构争相邀请”,这些内容说明表面上的马尔克斯是热闹的;第三段又提到“同时,他又矛盾地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紧跟着后面就解释了原因“只有到了这时他才真正懂得:做个凡人是多么幸福!从此往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关注之下,他将不得安宁他们怀着各自的目的,毫不客气地侵占他的时间,把他变成了歌星一样的公众人物”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的境界”人生之初,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的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和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识;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生,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C.现实的人生中,这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7.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