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docx
9页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糖类脂类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选取2019年4月1号至30号飞机维修体检人员4394人,通过血清学方法将其分为幽门阳性组和幽门阴性组,比较两组血糖血脂检出阳性率,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选取216人同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①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为31.1%,血糖阳性率为9.4%,血脂阳性率为54.7%;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的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组(均P<0.05);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受试者的婚姻状况、学历、家庭月收入、家庭共同生活人数、接触噪声工龄、刷牙习惯、吸烟年数*每天多少只等个人生活情况有关(均P<0.05);③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总体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总体消化道症状的有无及家族史中有无高血脂、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有关(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影响机体血糖血脂代谢;HP抗体检测操作简单更适合HP感染的初筛,14C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适合HP感染最终的确诊手段;同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受试者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生活习惯及疾病家族史有关。
摘要】幽门螺杆菌 血糖 血脂Hp自1983年由Warren及Marshall发现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有研究显示健康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3.4%,Hp感染与胃肠道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源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4月1日到 4月30日体检人员4394人,填写调查问卷2331人、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将其分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和阴性组,并从中抽取216人同时做14C尿素呼气试验1.2 研究方法1.21 14C尿素呼气试验 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前空腹8h以上,口服14C尿素胶囊,15min后通过呼气口往呼气卡内持续呼气30s至1min然后将卡插入检测仪器计数,得出每分钟衰变指数(disintegration per minute,DMP).DMP>150提示有HP感染,DMP<150则提示无HP感染,14C尿素呼气试验严格按照深圳市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1.22 TG、TC、LDL-C、HDL-C 及FBG水平检测 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ml,3000r/min离心5min后,分离血清备用,采用BACKMAN生产的全自动生化仪(AU5800型)检测TG、TC、LDL-C、HDL-C 、FBG及HP抗体的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血糖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HP阳性组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HP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两组血糖血脂代谢指标比较(`XS, mmol/L)n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HP阴性30264.800.91.581.181.340.262.880.695.331.37HP阳性13684.870.91.641.281.320.272.940.695.441.49t2.171.68-2.22.62.27P0.030.0930.0270.0090.0232.2两种方法比较 H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54.17%)略高于14C尿素呼气试验(51.39%)McNemar检验P>0.05(P=0.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一致性检验0.75>Kappa>0.4(kappa值为0.684),一致性一般。
见表2表2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HP抗体阳性阴性合计14C呼气试验阳性9714111阴性2085105合计11799216McNemar检验P=0.392 ;Kappa值为0.6842.3幽门螺杆菌与基本情况的分析 见表3幽门螺杆菌与基本情况的分析可见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受试者婚姻状况、学历、家庭月收入、家庭共同生活人数及本岗位工龄有关p<0.05HP阳性HP阴性阳性率卡方值P值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14445616246785419123.57%34.81%45.71%66.67%30.340.00学历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本科本科以上3413440746333039218350.75%30.66%30.65%35.66%25.0830家庭人均月收入(元)1000-29993000-59996000-89999000-11999≥1200032155178186645124949034918938.55%38.37%26.65%34.77%25.30%32.3940家庭共同生活人数独居2~3人4~5人5人以上40371182191018523284428.37%30.34%35.69%30.16%14.4980.025接触噪声岗位工龄0~55~1010~2020~30》301191442395344345382407986025.64%27.37%37.1%35.1%42.3%26.90.002.4幽门螺杆菌与个人生活习惯的分析见表4幽门螺杆菌与个人生活习惯的分析可见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刷牙习惯及吸烟年数*每天多少只有关(P<0.05).HP阳性HP阴性阳性率卡方值P值吸烟年数*每天多少只0-5050-100100-150150-200200-300》3005554372729441871409260576322.7%27.8%28.7%31.0%31.3%41.1%21.10.020刷牙情况很少或不规律每天1次每天2次每次餐后刷牙2824633113604488021831.82%35.45%29.21%41.94%28.8050.002.5幽门螺杆菌与现病史及家族史关系幽门螺杆菌与现病史及家族史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总体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总体消化道症状的有无及家族史中有无高血脂、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有关(P<0.05)。
HP阳性HP阴性阳性率卡方值P值总体消化道疾病无有5685012478131.29%38.17%6.0050.05.慢性胃炎无本人有家人有均有5275332101186106281730.76%33.33%53.33%37.04%16.8350.01十二指肠溃疡无本人有家人有均有60794313081314131.70%40.91%22.22%75.00%31.8660总体消化道症状无有5645512517731.07%41.67%6.5940.037高血脂无有52696119414030.58%40.68%10.1790.006糖尿病无有6002213142431.35%47.83%5.7110.05冠心病无有61661332331.62%66.67%5.0960.078肾脏疾病无有596161309631.29%72.73%17.2950.003.讨论消化性溃疡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70%-80%,胃癌患者HP感染率为85.7%,可能由于幽门螺杆菌能很好地在胃粘膜的上皮表面定居,并能引起持续性感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和胃癌感染率存在一定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侵犯胃黏膜,使其黏膜屏障的免疫力下降,粘膜变薄且上皮细胞的类型也会发生改变,一些癌前疾病随之发生。
Hp感染后若不进行系统治疗, 可导致长期持续感染但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些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容易被病人忽视,多项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体检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近期很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地域,年龄,饮食,受教育程度,个人生活习惯等许多因素有关同时胃肠道家族史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本研究同时也表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受试者的婚姻状况、学历、家庭月收入、家庭共同生活人数、接触噪声工龄、刷牙习惯、吸烟年数*每天多少只、总体消化道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总体消化道症状的有无及家族史中有无高血脂、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有关(P<0.05)有研究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脂异常存在关系提示有必要在人群开展HP 的普查工作而且HP阳性组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高于HP阴性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无差别而本研究也显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与血糖血脂代谢存在一定关系,其中HP的感染对血脂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甘油三酯无影响(P>0.05);而且通过调查问卷我们整理信息得出幽门螺杆菌随着接触噪声工龄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增加,提示噪声可能是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个危害因素。
也有文献指出强噪声暴露能对大鼠急慢性胃黏膜损伤产生明显影响,提示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容易产生噪声性肠胃病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C或C与金标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理是Hp能在胃内产生大量的尿素酶,尿素酶水解为尿素,最终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受试者口服标记的C尿素胶囊后,被C标记的终产物二氧化碳呼出,收集呼气卡标本并检测其数值,判断是否为Hp感染但由于成本高而且操作复杂需要时间长不适合同时进行大量体检,血清学方法成本低易大批量检测而且血清Hp免受近期用药及疾病状态的影响,特别是对某些特殊情况,如严重胃粘膜萎缩、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疾病所致细菌负荷量减少及尿素酶活性降低时,尿素呼气实验等检测方法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血清抗体检测则不受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