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制度的好坏.docx
26页死刑制度的好坏 篇一:浅谈新刑法对我监行刑的认识 浅谈刑法修正案(八)对监狱行刑的影响及对策 《刑法》修正案(八)已于20XX年2月2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20XX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刑法修改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相当于前7次修改的总和共修改了刑法50个条款,涉及49个问题曲江监狱在认真学习掌握执行《刑法》修正案(八)的基础上,超前谋划相关对策措施,充分认识《刑法》修正案给监狱工作带来的系列影响,找准着力点,打好主动仗,积极应对修正案施行后监狱规范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一、刑法修正案(八)相关法条对监狱行刑产生的直接影响 刑法修正案(八)中对监狱行刑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涉及第五十条、六十九条、七十八条、八十一条和八十五条: (一)原刑法第五十条修改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变动之一: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实际服刑时间延长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判处死缓的罪犯,两年考验期内只要没有故意犯罪的话,就应该对他进行减刑一般情况下减到无期徒刑,如果有重大立功的话,可以直接减到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按照此次修改,死缓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即使有重大立功表现,也只能减为二十五 年有期徒刑,实际执行期至少要二十七年与原条款相比,最大服刑时间相差十年之多 变动之二:五十条增加第二款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修改和增加本条内容,立法原意是把死刑减少、把生刑坐实,一方面是适应现代刑罚趋势的需要,加大对死刑的控制,逐步减少死刑;另一方面是贯彻刑法宽严相济的精神加重重刑犯刑罚”,体现法律的严惩性此外,依法延长死缓罪犯服刑时间,从一定意义上,也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少数罪犯减刑过滥过快等不正常现象 (二)原刑法第六十九条修改为:“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此处修改对重刑犯必然会产生影响,即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判刑二十年以上,直至二十五年,罪犯的执刑期将延长 (三)原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减刑以后实际执行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3、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 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被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变动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实际执行刑期延长三年; 变动之二: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经过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作出强制性规定即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被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这是新增加条款现行刑法中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数次减刑,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二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即原死缓罪犯最低服刑十四年变动为最低二十二年或二十七年。
这一变动对监狱刑罚执行工作影响极大 (四)刑法第八十一条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变动之一: 原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必须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原 是十年以上),其它条件符合,方能办理假释; 变动之二:增加不得假释的罪名,原指“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现修改为“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变动之三:将假释条件中“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改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此处的改动,蕴涵着“监狱工作首要标准”、改造质量科学评估的精神。
对拟报假释的罪犯,原规定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笼统且难以考量,现在要求考察入监以来整个改造表现,结合犯罪基本情况,出狱后谋生、家庭状况等要素进行科学综合评定通过科学评定,才能作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的结论 (五)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明确规定将假释罪犯纳入社区矫正的范围,这是将各地关于假释罪犯管理监督工作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弥补了法律上的空白进一步规范了假释罪犯的刑罚执行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的监禁矫正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的规定,是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的一次重要改革,目的是对部分服刑人员采取更加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法,有利于降低行刑成本,也便于这些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完成从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二、刑法修正案(八)对监狱行刑产生的影响 (一)监狱押犯人数逐年增多,监狱将人满为患 由于新法延长了重刑罪犯的实际服刑时间,限制了部分罪犯的减刑,这些人只进不出或者多进少出看守所也不再关押短刑犯,例如判刑六个月或十个月的短刑犯将全部送至监狱服刑,而此类短刑犯不受计分考核的限制,没有制约力,也无法减刑,容易出现不服管、混日子的现象,对这类罪犯如何管理和教育,是当前和今后摆在刑罚执行机关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实际工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国家不可能无限制地多造监狱,所以如何保持监狱收放人员的平衡,对监狱执法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监管安全压力显著增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我监目前押犯中原判死缓的罪犯人数为9人;原判无期徒刑的罪犯人数为20人由于此类重刑罪犯实际执行刑期的加重延长,重刑罪犯在监狱会越集越多,在押犯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更多的高危重刑犯将在高墙中渡过漫长人生,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采取自杀手段;还有极少数罪犯,自身恶习深,凶残性超过其它类罪犯,必会更加伪装,更加狡猾,只要一有机会,极易实施暴力袭警、暴狱等脱逃行为,甚至是教唆、策划和指挥他人掀起群体事件,进行集体抗改,制造监管事故,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我监目前的警囚比例为8%,与司法部18%的警囚比例规定差距甚远,随着押犯的增加,警力将严重不足,干警长期超负荷工作这都从客观上增大了监管难度,安全压力明显增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奖惩制度的激励作用将弱化,罪犯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死缓、无期徒刑罪犯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延长、规定最低实际执 篇二:学生安全知识考试答案 丰南区初高中学生20XX年法治安全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学校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l、《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D )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五年级学生王某的妈妈为了解女儿的学习与生活,经常私自拆看王某的信件,王某妈妈的行为( B ) A、可以理解 B、是违法行为 C、不受法律干涉D、是母亲的应尽职责 3、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A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任何组织和个人B、国家机关 C、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村委会、居委会 D、武装力量 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 ) A.监护职责和扶养义务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 D、培养义务 5、适龄未成年人( C )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A、在自愿原则下 B、在父母同意后C、必须 D、可以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有的( C )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 B、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C、中小学校园周边可以设置网吧 D、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7、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C ) A.经济责任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8、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的(A ) A.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B.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 C.侵犯了李某的人身安全 D、没有侵权 9、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 B )时间,不得加重学习负担。
A、阅读 B. 体育锻炼C. 社会实践 D、学习 10、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 D ) A、行政处分 B、刑事处分 C、刑事处罚 D、行政处罚 11、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可由( C )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A、社会保障 B. 社会团体 C. 民政D、司法 12、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 B ) A、处置权 B. 受遗赠权 C、占有权D、所有权 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 (A ) A.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B.不承担责任 C.视情况而定 D、由未成年人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14、下列做法中,不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B ) A、书店给未成年人出售恐怖内容的图书 B、商场给未成年人出售战争题材的影碟 C、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凶杀内容的光碟 D、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赌博内容的光碟 15、《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C )。
A、国防教育 B、纪律教育C、纪律和法制教育 D、法制教育 1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实行( A )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A、教育 B、尊重C、爱护 D、惩罚 1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 )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 A.鼓励 B.不鼓励 C.阻止 D、反对 18、( A )、妇联、工会、青联、学联、少先队及其他有关的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