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考点集训)2021届中考地理考点练习 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含13年中考试题).doc
6页中国地理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 1.(2013•湛江)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主要原因( ) A.地势西高东低B.地形复杂多样C.山区面积广大D.南北跨纬度广1.A.解: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2.(2013•随州)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粗实线表示山脉),对其有关分析不可信的是( ) A.甲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兰新线经过其省会城市 B.乙省(区)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其东北方向 C.丙省(区)简称晋,其山脉是高原与平原分界线 D.丁省(区)中山脉是南岭,四省中丁省气温年较差最大2.D.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兰新线经过其省会城市乌鲁木齐;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山西省的简称是晋,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福建省西部的山脉是武夷山,图中四省区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气温年较差最大,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3.(2013•自贡)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比较温暖,是因为北面有高大的( ) A.天山阻挡冬季风B.横断山阻挡冬季风 C.秦岭阻挡冬季风D.祁连山阻挡冬季风3.C.解: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比较温暖,是因为北面有高大的秦岭阻挡冬季风.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产生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4.(2013•广安质检)下面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数字排列顺序与文中表达顺序一致的是( )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③①D.②③①④4.D.解:从图中看出,②线是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③线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①线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④线是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地方.故选项D符合题意.5.(2012•齐齐哈尔)接近我国农耕区与牧区分界线的是( )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200mm年等降水量线D.1600mm年等降水量线5.B.解:400mm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地区.东南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西北气候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 6.(2013•株洲)“黑河是条内流河,从高大的祁连山北麓蓬勃去流经戈壁、盐泽收纳万川之水神奇的点化了荒芜沙漠.”根据材料分析黑河流域的特征,你认为可信是( ) A.降水丰富,水源充足B.水土流失严重 C.位于二、三阶梯的分界处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6.D.解:黑河流域降水较少,土地沙漠化严重,该河流流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7.(2013•宁夏)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按﹣定顺序排列的是( ) A.武夷山、雪峰山、台湾山脉B.半干旱区、干旱区、湿润区 C.亚热带、中温带、暖温带D.湟水、汾河、渭河7.D.解: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最东边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一个特殊的高山高原气候区.黄河自上源注入的支流分别是洮河、湟水、汾河、渭河、等.8.(2013•龙岩)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①是我国第二长河,注入东海 B.河流②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C.河流③含沙量大,注入黄海 D.河流④冬季无结冰现象8.B.解: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注入渤海,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9.(2013•衡阳)图中“黄河流域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9.C.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在黄河的上游,丙在黄河的中游,丁在黄河的下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一遇雨天,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项A.B.D.都不符合题意.10.(2012•株洲)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10.D.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雨天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选项D符合题意.11.(2013•滨州)读“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2)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武到山东省的青岛输电线路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高原、 山脉、 平原.(3)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人口密度 (大、小).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阶梯.(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B.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力度C.国家政策的调控 D.自然条件的差异.11.(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2)黄土; 太行; 华北; (3)大; 一; (4)D.解:读图可知,(1)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该图中西电东送经过的地形区有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青藏地区人口密度最低;(4)主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2.(2012•枣庄)如图1为我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可以推测我国的地势总体特征是 .这种地势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 .(2)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是我国 (季节)气温最低的地方.(3)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图2是黄土高原某地多年来的气候资料,据图分析产生该生态问题的气候原因是 .治理该生态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4)华北平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包括燕山以南、 山以东、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属于 (温度带)和 (干湿地区),耕地类型以 为主.(5)①是 海.12.(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2)4000;夏季;(3)水土流失; 夏季降水集中;植树种草;(4)太行;暖温带;半湿润;旱地;(5)黄.解:(1)据图可以推测我国的地势总体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这种地势对水电开发的影响是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2)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3)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产生该生态问题的气候原因是夏季降水集中.治理该生态问题的生物措施是植树种草;(4)华北平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包括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属于暖温带和半湿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5)①是黄海.13.(2013•攀枝花)图是沿北纬32纬线的我国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2)请分析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提示:从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方面影响分析回答,)13.(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2)①对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多自西向东流,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落差大,水流湍急,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③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解:从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14.(2013•成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的疆域图材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其原因一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量大,集中夏季且多暴雨;二是上中游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江河、湖泊淤塞;三是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湖泊利用,导致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降低.(1)将下列地理事物的字母填在我国疆域图中恰当的位置A.东海B.台湾海峡C.印度D.俄罗斯E.朝鲜(2)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与我国其他省区比较,其最突出的自热特征是 (3)图中②省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主要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名称).(4)阅读材料二,请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提几条建议(至少3条) .14.(1)(2)藏;一;高寒;(3)贵阳;云贵高原;(4)植树造林、兴建水利枢纽工程、退耕还湖.解:(1)结合相关地图,据其位置填图即可;(2)图中①省区的简称是藏,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我国其他省区比较,其最突出的自热特征是高寒;(3)图中②省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贵阳,主要位于我国的云贵高原;(4)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措施有植树造林、兴建水利枢纽工程、退耕还湖等.15.(2013•攀枝花)图是长江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是图中A、B、C的 .(2)图中M、N、P三个城市均位于两江汇合处,其中M城市是 ,流经该市的雅砻江建有著名的 水电站.(3)以N为中心形成长江上游城市群,以P为中心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则N、P两个城市分别是 、 . (4)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洞庭湖,容水量减少,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请分析原因.15.(1)B;(2)攀枝花;二滩;(3)重庆;武汉;(4)由于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其蓄洪能力下降,长江带来大量泥沙,又在湖中淤积,湖床抬升,致使洞庭湖容水量减少,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解:(1)图中A、B、C三个区域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区域.其中B华中酸雨区目前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2)从图中看出,M是攀枝花,N是重庆,P是武汉,流经攀枝花市的雅砻江建有著名的二滩水电站; (3)从图中看出,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城市N是重庆,以重庆为中心形成长江上游城市群,汉江与长江交汇的城市P是武汉,以武汉为中心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 (4)由于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其蓄洪能力下降,长江带来大量泥沙,又在湖中淤积,湖床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