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doc
16页“大大亦亦庄庄”的的前前世世今今生生亦庄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最初人们印象中破落的 村镇,到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新城, “亦庄”一词的概念早已不可同日而 语在亦庄新城规划落实、亦 庄线轻轨通车、区域内各项生活配套设施完 善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下, “亦庄”早已不是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概念, 而是一个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的大亦庄生态宜居新城 起步:从村落到经济技术开发区 “最早的亦庄,在上世纪 50、60 年代,可以说只是北京郊区的一个村 庄一位在亦庄居住了多年的老人告诉记者,经济慢慢发展后,亦庄周边 陆续建起了供销合作社,又先后成立了亦庄乡、亦庄镇后,亦庄的人流才慢 慢开始多起来 但令早期的亦 庄真正开始崛起并被世人所认识的,还是1991 年北京经 济技术开发区的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称亦庄开发区,1991 年开始 筹建,1992 年开始正式建设并对外招商自此亦庄开始快速发展 1994 年 8 月 25 日,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1999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的7 平方公里被确定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亦 庄科技园。
记者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获悉, “十五”期间,北京经 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由 2000 年的 29.14 亿元提高到 2005 年的 235 亿元, 翻了 3 番多,年均增长 52%;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到 1102 亿元,销售收入 增长到 1267 亿元,两者都以年均增长 67%的速度迅猛增长,双双达到各自 2000 年水平的 13 倍 飞跃:从经济技术开发区到重点发展新城 “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刚开始建设的几年间,亦庄这个词指的只是开 发区据资深人士介绍,在经过了多年发展后,亦庄这个词的内涵渐渐 “大”了起来,也渐渐有了 “大亦庄城”的概念 2005 年,在国务院审议通过的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年)》 中,亦庄首次被定性为北京市未来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城之一 “亦庄首次被定性为 ‘城’的概念,意味着其已不仅仅是经济技术开发 区的代表,而是一个卫星新城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中心原主 任、研究员牛凤瑞告诉记者 2007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 《亦庄新城规划 (2005-2020 年)》,指出 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
2009 年北 京市发布《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 》,更推动亦庄新城发展 驶入快车道仅 2010 年全年,亦庄新城就建成 22.5 公里市政道路,亦庄 轻轨线正式通车,北京第二机场也将落户大兴区域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年)》及《亦庄新城规划 (2005-2020 年)》,亦庄新城在居住用地的规划上,主要划分了6 个片区:其中,亦庄核心区西北部居住用地包括开发区的配套居住用地、亦庄镇区和 鹿圈四村 其中,沿凉水河一带以 一类住宅为主,其它地区以二类住宅为主或发 展高、多、低层混合的住宅区;河西区居住用地为新建居住区,主要满足近 期新城发展对居住配套用地的需求;马驹桥镇中心居住用地以旧村改造为主, 原则上为二类居住用地,加强各类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居住水平和环境质 量;路东三羊地区居住用地建设为中、高密度居住区和单身公寓等大大亦亦庄庄的的规规划划亦庄是世界 500 强企业的聚集之地在众多的企业入驻以后,亦庄的土 地饱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亦庄的周围就形成了一个配套协作区,渐渐地 形成了一个大亦庄的规划 从居住层面来说,国际国内 500 强的企业进驻,推动了亦庄高层 次居住需求的产生,也拉动了整个区域的价值。
这些企业的进驻把整个区域 带动起来,并逐步形成了相互依托、相互发展的格局,同时区域内的产业可 以辐射环渤海经济圈,周围的经济区形成了一个传动的链条,亦庄这个京 南生活圈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的优惠政策,成为了京津发展带中的 一个核心区位,未来潜力不言而喻产产业业亦亦庄庄 ::北北京京惟惟一一的的国国家家级级经经济济技技术术开开发发区区开开发发区区目目前前不不仅仅有有 7 72 23 3 路路、、7 73 32 2 路路、、3 32 24 4 路路、、运运通通 1 11 15 5 路路、、9 92 27 7 路路等等公公交交 车车途途经经亦亦庄庄到到市市区区,,建建设设中中的的地地铁铁9 9 号号线线和和京京津津轻轻轨轨也也经经过过这这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