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律.长征.doc
7页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红军长征故事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4、教师课准备:①百度搜索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巧渡泸定桥的录像②百度搜索“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③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知识方面: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3、指导学生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方面: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培养学生坚韧顽强的的意志品质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长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一首七律诗全诗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56个字却是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七律诗,距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在内容的理解上结合注释并不困难而诗的背景和赞颂红军的精神则是重点和难点。
基于此,本课有机地与课外相结合,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形成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出毛主席豪迈的诗风,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增强读书的兴趣教学之前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长征的相关教学材料(如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视频),也找了很多教案课堂实录作参考,并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到了长征的路线图及《长征组歌》中的《长征》的录音,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利用百度上搜索的教学资料制作多媒课件四、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设计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教学资源优势来突破重点、难点,体现了参与式学习,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等现代教育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讲所熟悉的故事,加入吸引学生的电影片段,不仅增强他们对长征的感官认识,同时也使他们理解并掌握了长征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谈体会、模拟导游等学生活动来巩固升华,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真正理解长征精神五、教学过程(一)揭题,通过课内外资料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谈话揭题,读通诗歌:同学们,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然而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那么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嘛?2师小结: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百度图片】 现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首气魄宏伟的七律诗长征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首诗,能够把这首读通、读准让学生自由地读3分钟)2、指名读3、根据资料,再读诗歌:请同学们根据投影以及书中的相关资料,再次初步感知诗歌内容,说说诗歌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例如:(投影)当我读到 时,我仿佛看到(感受到) 3、同学间读诗心得,交流感受:4、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红军在长征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与豪情读诗(二)细读鉴赏,领略诗境【百度声音】欣赏名家朗读 【百度视频】 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把困难当作平常事的气概通过诗句再次来感受齐读: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4、播放歌曲,烘托气氛,再读诗歌,提升情感百度歌曲】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
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 一、首先介绍有关长征的资料,使学生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二、特别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因此,读诗对语言要进行咀嚼,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还要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