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八年级物理下册暑假作业 苏科版(通用).doc
106页第一天 声现象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 法获得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2.董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一不小心将手指甲刮到黑板,发出了非常刺耳的声音.这种声音刺耳是因为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C.音色差 D.速度快3.下列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 A.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C.工人用电钻钻墙D路旁安装隔音壁4.下列实验分别探究的是声现象的什么知识?(1)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 (2)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说明: 。
5.如图所示,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今年I临近 过年时,小英买了各种爆竹、烟花.她注意到郑州市对烟花燃放有时间的规定,请你说出无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爸爸告诉小英,炮纸里装有硝、硫磺、炭粉,点燃时可引起 振动发出巨大的声音.6.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而产生的.7.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8.202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 作迅速展开.4月2 日下午 ,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铛铛”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9.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昕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r1制的土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卢;耳朵贴在铁轨上, 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10.小雨在课外活动中制作 了一种发声装置.他在纸筒的开口端打两个孔,并用一根绳子穿过这两个孔后系紧.如图所示,他抓住绳子的一端。
以平稳的速度在头的上方转动此装置.筒中空气柱由于 发出声音.、当转速增大时,他发现纸筒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了,这是由于 (填“振幅”或“频率”)变大的缘故.11.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12.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波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l03m/s和9.1×103m/s_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问为 s.13.如图所示,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其声音是通过 传人人耳的14.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所示).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15.奶奶喜欢拿收音机听评书.这天调皮的小 林看到奶奶把打开的收音机放在屋里去厨房做饭了,就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人了一盆水里,他想这样奶奶就听不到收音机的声音,也找不到收音机了.你认为小林的恶作剧会成功吗?响尾蛇“响尾”之谜在南美洲的某些地区,有一种毒性极强的蛇一响尾蛇.它的尾巴剧烈地摇动发出流水似的声音,引诱在炎热天气里口渴的小动物上钩,从而捕食之.响尾蛇为什么能发出响声呢?观察裁判员吹的“裁判哨”可以得出结论:金属壳子里装上了一层隔膜,形成了两个空泡,当人用力吹时,空泡受到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响尾蛇的尾巴与哨子有类似的结构.它的外壳不是金属,而是由坚硬的皮肤形成的角质轮,轮内的空腔叉被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当响尾蛇剧烈摇动尾巴时,就像人吹哨子一样,空泡受空气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第二天 物态变化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O℃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2.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B.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汽化后,油沸腾3.运动员关节扭伤后,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的东西.那是什么呢?原来那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作麻醉剂可使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吸热 B.升华吸热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4.取去开水瓶盖,将陶瓷板盖在瓶口,陶瓷板里面会凝结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于 ( )A.陶瓷板里的水升华形成的B.瓶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陶瓷里的水汽化形成的D.瓶里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5.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c.玻璃 D.石蜡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足( )A.灯泡用久r,灯丝会变细 ---------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 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7.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 ,但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8.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 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而使油污 的缘故.9.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这些“哈气”,下列方法合理的是(多选题) ( )A.冬天,打开暖风B.冬天,打开冷风 C.夏天,打开暖风D.夏天,打开冷风10.火山爆发喷出的炽热温度可达1200℃,岩浆流人海水巾产牛大量的“白气”,如图所示.关于这些“白气”的形成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B.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 蒸气c.海水遇到炽热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又遇到低温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11.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该晶体的熔点为℃,该晶体从开始 熔化到全部熔化完,共持续了 min这一过程是 (填“吸”或“放”)热过程.12.请根据下表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同答问题.(1)考察团剑南极考察时,测最气温应该使用 温度计.(2)处于一265℃的氢是 态.(3)如果纯金戒指不小心掉进钢水中, (填“会”或“不会”)熔化.(4)白炽灯发光时的温度达到2000 ℃以上,因此白炽灯的灯丝应选用金属 制成.13.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面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乙中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 ℃.(3)小丽同学评估小字同学所面的图像时指出:图像中的EF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清你帮小丽陈述其中奥妙.14.冬天在室外,气温很低,手冻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呵气,会使手暖和些。
从锅里取刚出笼的馒头,手烫得难受,这时往手上吹气,又觉得不太烫了.那么,为什么呵气时感到暖和,而吹气又会解除烫感呢?为什么说“雹打一条线”冰雹是在相当强烈的积雨云中形成的,是冰雹胚胎和云中的小冰晶、雪花、过冷却水滴反复粘合、碰并的结果.因此,云中必须有的上升气流、丰富的含水量和足够的低温.当冰雹云在山谷和河面上经过时,由于河上的气温比两岸的气温低,山谷中的气温山坡上的气温低,这样,河面上和山谷中的气流较弱,支托不住下落的冰雹,故冰雹沿山谷和河流下落.有时冰雹也沿冷暖空交汇的锋面降落.因为山谷、河流都是狭长地带,因此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第三天 光现象1.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3m处,当他向平面镜移动1 m时,则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 )A.离镜面1 m,像的大小不变B.离镜面l m,像变大C.离镜面2 m,像的大小不变D.离镜面2m,像变大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0时,反 射角也为20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的夹角也增大50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光年是 的单位.6.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如图所示,将一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红光的外侧,过一会儿,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将 .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以上现象说明它具有 效应.7.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