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制史课件第1章.ppt
36页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1世纪世纪—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世纪)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第三节第三节 商朝法律制度商朝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夏朝法律制度夏朝法律制度一、早期国家的产生二、法制文明的起源三、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一、早期国家的产生国家形成的四个标志:国家形成的四个标志:1.王位世袭制的建立王位世袭制的建立2.公共权力的设立公共权力的设立3.按地域划分国民按地域划分国民4.向国民征税向国民征税 ——恩格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载于载于《《马克斯恩格斯选集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四卷,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72版1.夏朝有了地域上的划分和居民,如将国家划分为九州等2.夏朝有公共权力机关设立,如作为行政机关的六卿、九牧,作为司法机关的士等3.原始的礼由习惯演化成法4.刑起于兵 二、法制文明的起源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刑“始于兵”•黄帝“五刑”•苗民“五刑”•皋陶 象刑 •黄帝“五刑” (黄帝时代)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鉆笮,薄刑用鞭扑。
——《国语 · 鲁语上》•苗民“五刑” ( 蚩尤时代)苗民弗用灵,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尚书·吕刑》 •皋陶 象刑 所谓象刑,一种观点认为,象是象征之义,象刑是让受刑人穿着不同色质的衣巾服饰,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示耻辱与惩戒;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象是画像之义,象刑就是绘制受刑人身着不同衣巾服饰的画像,象征处以不同刑罚,以公之于众引为鉴戒礼源于祭祀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说文解字 · 示部》禮—豊豊=豆+玨jué同“珏”祭祀礼器—典礼仪式—礼仪规范豆玨三、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一)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明显的宗法伦理性质(二)主要是以刑始于兵和礼源于祭祀的形式完成的(三)与家族和宗族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备相一致,以宗族国家所有制为基本内容一、法律思想二、法律形式三、法律内容四、司法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夏朝法律制度夏朝法律制度一、 “天罚神判”的法律思想有夏服天命——《尚书 · 召诰》(夏禹)致孝于鬼神 ——《史记》卷二《夏本纪》 夏代的神权法思想 受命于天 行天之罚《甘誓》 中有两段话:•启宣布有扈氏的罪状有两条:首先就是“威侮五行”,所以“天用剿绝其命” 。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改天立罚二、法律形式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一)刑罚体系 (二)主要罪名 (三)刑罚原则三、法律内容三、法律内容(一)刑罚体系夏后氏之王天下也,则五刑之属三千——《晋书》卷三十《刑法志》夏后氏正刑有五,科条三千——《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大辟二百,膑辟三百,宫辟五百,劓、墨各千——《周礼 · 秋官 · 司刑》郑玄注(二)主要罪名 不孝、不用命及昏、墨、贼•“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左传· 昭公十四年》引夏书)•“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叔向)(三)刑罚原则(虞舜时代)眚shěng过错灾肆赦,怙hù终贼刑——《尚书 · 舜典》对因过失造成的犯罪或危害减免刑事责任,对故意犯罪或惯犯从重处罚四、司法制度(一)司法体制 行政、军事、司法不分体制(二)司法特色 “天罚”、“神判”(三)监狱 皋陶yáo造狱法律存。
——《汉书》卷六十一《张敏传》引《急就篇》 监狱发端于夏朝 一、法律思想二、法律形式三、法律内容四、司法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商朝法律制度商朝法律制度一、神权法律思想 有殷受天命 ——《尚书 · 召诰》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 · 商颂 · 玄鸟》 有娀sōng方将,帝立子生商——《诗 · 商颂 · 长发》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二、法律形式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左传》昭公六年三、法律内容(一)刑罚体系(二)主要罪名(三)刑罚原则(一)刑罚体系殷因于夏,有所损益 ——《晋书》卷三十《刑法志》刑名从商 ——《荀子 · 正名》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韩非子 · 内储说上》引《七术》(二)主要罪名继续沿用不孝、违命等罪名同时也规定了一些新罪名:乱政、疑众、职务犯罪(三)刑罚原则(商代)殷罚有伦 ——《尚书 · 康诰》有了依据特定规则适用刑罚的制度四、司法制度(一)司法体制(二)司法特色(一)司法体制(二)司法特色神判廌廌古同“獬豸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禹刑 、汤刑、“率民以事神”、炮烙、内服、外服二、简述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三、论述题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哪些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