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静”是养生要术.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0363274
  • 上传时间:2023-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静”是养生要术 入静是儒释道医各家都很重视的养生方法广成子授黄帝以长生之道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可长生”(《庄子·在岩》)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养生观,在《道德经》中强调“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为修道根本佛家主禅定,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修49天而顿悟儒家主张:“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礼记·大学》)药王孙思邈曰:“乐者长生,静则延年”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古以来的养生大家,都强调要在静字上做功夫   清静无为,才能达到修真、养性和悟道的目的   “生命在于运动,长寿在于宁静”,运动是必要的,但修静亦是健康长寿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平均寿命最高的是高道、高僧、养生家、画家、书法家等,这里有“静”的功劳   动静其实是一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动功修炼中要保持宁静的心态,全神贯注于运动之中,可以注意身体的感受,也可以配合呼吸,做到意到气到总之要在动中求静,才可以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黄帝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入静就是养神,心静则神安。

      在静态中,可以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提升免疫力;可以降低能量消耗,积蓄能量,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紧张,竞争激烈,人们为“房子、票子、车子、孩子……”耗尽心机心猿意马,一静难求人们都知道宁静之可贵,但怎样才能宁静呢?调整心态是第一要务,不要有不切合实际的妄想,知足常乐,平安是福但还要有点进取精神,有个奋斗目标老年人研究养生之道,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也是一种奋斗目标有条件还可以搞点写作,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生活就更加充实了适度的压力能催人奋进,对健康有益二者相辅相成,才符合养生之道   静修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静坐养生法和冥想法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长期修炼静坐养生法,至晚年仍精力过人年近九旬时,在《戏遣老怀》中说:“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郭沫若早年修炼“冥想法”,治愈了严重失眠等多种疾病,后来就数十年如一日,坚持静坐养生他说:“我们以静养为手段,不以静养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   “冥想”通常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点上,以排除杂念,达到人静的目的如:关注呼吸:观想蓝天白云、自然风景;听有节奏的蝉鸣、鸟叫、钟声、水流和海浪声印度的瑜伽冥想法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美国政府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一年来,在十一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参加冥想,全国大约有二千万人参加,他们认为冥想能抑制焦虑,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使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被称为“千古绝学”的道家内丹养生长寿术,就是全神贯注于呼吸之中,修炼内气运行,净化心灵,进而人静和进入清静无为的高级境界,它提倡“性命双修”,兼顾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健康,可全面提高生命质量,与静坐养生法、冥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与道家养生长寿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逆境中,它帮助我度过了难关(严重失眠),后来又帮助我从未老先衰走上了全面康复之路在修习道家养生长寿术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静养的妙用静的确是养生要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