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X塔吊附着(珍藏完整)23317.pdf
6页塔式起重机附着(锚固)装置的构造、内力和安装要求在使用说明书中均有叙述,因此,在塔机安装和使用中,使用单位按要求执行即可,不需再进行计算,只有当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书规定,需增长附着杆(支承杆) ,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进行附着计算 塔式起重机的附着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 附着支座连接计算和附着框架计算三个部分 (1 )附着杆计算 附着杆按两端铰支的轴心受压杆件计算 1 )附着杆内力 附着杆内力按说明书规定取用;如说明书无规定,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 则需进行计算 其计算要点如下: ①塔机按说明书规定与建筑物附着时, 最上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图 14-44) ,因此,应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图 14-44 塔式起重机与建筑物附着情况简图 1-最上一道附着装置;2-建筑物 ②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承连续梁, 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简图如图 14-45所示, 计算方法参见本手册第2章:施工常用结构计算及《建筑结构力学》有关内容 图 14-45 塔身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简图 Q1、Q2- 风荷载;M-力矩;N-轴向力;T (T ‘)- 由回转惯性力及风力产生的扭矩 ③附着杆的内力计算应考虑两种情况: 计算情况 I :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 X-X轴或 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如图 14-46(A )所示; 计算情况 II:塔机非工作,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方向,风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如图 14-46(B )所示。
图 14-46 附着杆内力计算的两种情况 (A )计算情况 I ; (B )计算情况 II 1-锚固环;2-起重臂;3-附着杆;W- 风力 ④附着杆内力计算方法附着杆内力按力矩平衡原理计算 对于计算情况 I (图 14-47A) : 图 14-47 用力矩平衡原理计算附着杆内力 (A )计算情况 I ; (B )计算情况 II 式中 T 、T ‘——塔身在截面 1-1处(最上一道附着装置处,见图 14-44, 以下同) 所承受的由于回转惯性力 (包括起吊构件重、塔机回转部件自重产生的惯性力) 而产生的扭矩与由于风力而产生的扭矩之和风力按工作风压 0.25KN/M2取用T|=|T‘| ,但 方向相反,系考虑回转方向不同之故; VX、V ‘X——塔身在截面 1-1处在 X轴方向的剪力,|VX| =|V‘X| ,方向相反,原因同上; VY、V ‘Y——塔身在截面 1-1处在 Y轴方向的剪力,|VY| =|V‘Y|,方向相反,原因同上; A 、L1~L5——力臂,见图 14-47A 对于计算情况 II(图 14-47B)同样用力矩平衡原理,由ΣMB=0 、ΣMC=0 、ΣMO‘=0 ,分别求得塔机在非工作状态下的 RAC、RBC和 RAD之值。
需注意的是,此计算情况下无扭矩作用,风力按塔机使用地区的基本风压值计算 ,VX1、V ‘X1为非工作状态下的截面 1-1处的剪力 2 )附着杆长细比计算 附着杆长细比Λ不应大于 100实腹式附着杆的长细比按Λ=L :R计算 (L ——附着杆长度; R ——附着杆截面的最小惯性半径) ;格构式附着杆的长细比Λ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这里从略 3 )稳定性计算 附着杆的稳定性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N ——附着杆所承受的轴心力,按使用说明书取用或由计算求得; A ——附着杆的毛截面面积; Φ——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按《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 F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按上述规范取用 (2 )附着支座连接计算 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连接, 目前多采用与预埋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相连接预埋螺栓的规格、材料、数量和施工要求,塔机使用说明书一般也有规定如无规定,可按下列要求确定: 1 )预埋螺栓(以下简称螺栓)必须用 Q235镇静钢制作 2 )附着的建筑物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 3 )螺栓的直径不宜小于 24MM 4 )螺栓埋入长度和数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0.75NΠDLFΤ=N (14-35) 式中 0.75——螺栓群不能同时发挥作用的降低系数; N ——螺栓数量; D ——螺栓直径; 1 ——螺栓埋入混凝土长度; FΤ——螺栓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 对于C20混凝土取1.5N/MM2;对于 C30混凝土取 3.0N/MM2; N ——附着杆轴向力,按使用说明书取用或计算求得。
5 )上述计算结果,尚需符合下列要求: ①螺栓数量,单耳支座不得少于 4只;双耳支座不得少于 8只; ②螺栓埋入长度不应少于 15D; ③螺栓埋入混凝土的一端应作弯钩并加焊横向锚固钢筋; ④螺栓的直径和数量尚应按 《钢结构设计规范》 验算其抗拉强度 6 )附着点应设在建筑物楼面标高附近 (3 )附着框架计算 附着框架按方形钢架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 14-48所示;为便于计算,可将其分解,如图 14-49所示图中 P为作用于附着框架的荷载; 根据最大单根附着杆内力计算, 作用点为顶紧螺栓 (附着框架与塔身连接用)与附着框架的接触点具体计算方法可参阅建筑结构力学有关内容,这里从略 图 14-48 附着框架计算简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