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复习-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10页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20XX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绽开(dìng) 吮吸(shǔn) 栖息(qī) 忧心忡忡(cōng) B.剽悍(piāo) 嗔视(zhēn) 秕谷(bǐ) 浑身解数(jiě) C.谰语(lán) 迸射(bèng) 挑衅(xìn) 吹毛求疵(cī) D.告罄(qìn) 镂空(lǒu) 椽子(chuán) 销声匿迹(nì)2.(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真谛 烦燥 通霄达旦 一代天骄 B.隐密 陨落 眼花瞭乱 大庭广众 C.箫瑟 藩篱 来势汹汹 因地治宜 D.瓦砾 沉湎 相形见绌 一泻千里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5.(2分)填入文段空格中相应的句子,最贴切的一项是( )其怡情也,①;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②A.①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B.①最见于处世判事之时 ②最见于独处幽居之际 C.①最见于杂处群居之时 ②最见于读书演算之际 D.①最见于读书演算之时 ②最见于杂处群居之际6.(2分)对下列文段的理解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A.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所以发水时从未出事 B.文段是按照由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卢沟桥的 C.文段用了列数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卢沟桥 D.文段介绍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等7.(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B.《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文中人物杨志是一个憨厚鲁莽、天真任性的人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儒家经典《孟子》,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三、标题8.(6分)默写填空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3)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6)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一联写出了塞外风光的壮丽雄浑。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9.(10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何异断斯织乎?10.(4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时值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奉命赈灾,途经潼关潼关,地势险要,扼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1)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11.(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有绿色国民才有美丽中国刘毅①笔者老家的村子里,水塘上曾经漂浮着各种垃,水体发黑,污染严重家里条件好一些的村民都不敢喝井水,而是买桶装水喝②媒体曝光后,当地政府很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一年后回到家乡,发现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水塘已经彻底被填平了村干部说,虽然村里增设了垃圾集中堆放点,经常组织打捞水塘里的垃圾,但水塘周围的群众仍然经常乱丢乱倒,环境卫生难以保持,不得已才采取了这个办法。
③“填水塘堵污染”的事例告诉我们,没有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将阻碍重重,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的目标也很难实现④开电动车绿色出行的市民,拒绝烹饪珍稀野生动物的绿色厨师,为生态环保鼓与呼的环保达人……近年来,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但很可惜,这样的人还太少在一些农村地区,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食品源头污染,垃圾随处乱扔,“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不少城市里,一些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过低,无证烧烤摊烟熏火燎,倡导多年的垃圾分类形同虚设,有人长时间停车时不熄火⑤我们都是污染的制造者,也应该是环境的维护者,公众踊跃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或缺亿万公众能否践行绿色生活,这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显著成效,关系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的蓝图能否实现⑥要让践行绿色生活蔚然成风,应当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环保宣传,不断吸环保“同盟军”,汇聚环保正能量⑦在学校教育中“从娃娃抓起”,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回家后督促父母和长辈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保“小手拉大手”⑧不过,这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促进社会风气的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
例如,我国多个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几无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处罚不到位而在韩国,对于不按规定丢弃垃圾的人,通过丢弃物品或摄像头找出丢弃者后,会处以20万到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70韩元)的罚金;在日本,如果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所在街道的志愿者会追踪到户并将垃圾退回,进行口头教育,按照法律规定,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还可能会被警察拘捕并罚款⑨在期盼蓝天碧水的同时,我们既要问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也要问问自己为社会、为子孙后代做了些什么让我们“起而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减少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和铺张浪费现象,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样,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才会呈现在世人面前选文有删改)(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认为“践行绿色生活”需要采取哪些举措?请分点概括3)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出来,并加以说明4)请结合文章内容,以“绿色国民应该是……而不应该是……”的句式,写出你对“绿色国民”的理解12.(16分)文学作品阅读与草化为友陈立明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
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⑪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