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与城市学案.docx
20页专题6 人口与城市 人口和城市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人口部分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容量和人口分布,城市部分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体系和城市化1)从考查内容看,人口部分侧重于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城市部分侧重于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2)从命题形式看,以选择题为主人口部分多以统计图、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信息,例如常见的统计表、折线(曲线)图、柱状图、三角坐标图等;城市部分多以平面示意图、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城市的用地类型、范围变化及人口分布状况3)从能力要求看,人口部分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口数量及结构的比较,考查考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城市部分则通过平面图、统计图的分析考查考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2019年高考复习应注意:①结合具体的资料,学会对比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及分析原因②结合时事背景,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③结合城市圈的建设,理解城市化和城市化问题④结合城市规划图,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⑤通过分析各种图表,提高图表的判读能力01 人口数量增长 1.人口增长模式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若人口结构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会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退休和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加重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3)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3.人口迁移的动因及效应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推力和拉力因素而一地的推力和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下图所示:考向1▶ 结合统计图表考查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2.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国青壮年中男性人口较多,这和当地多青壮年男性从事的产业结构有关政局动荡时青壮年男性所占的比例会下降,自然灾害对男女的影响区别不大,生育观念影响的是0~4岁婴幼儿所占的比例第2题,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多为重工业或采掘工业,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吸引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迁入,具有类似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北美、西欧的国家为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大;南美洲的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答案▶ 1.C 2.B (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区、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3~4题3.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4.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解析▶ 第3题,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也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第4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答案▶ 3.A 4.B考向2▶ 结合统计图表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2018·全国卷Ⅰ)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指具有该行政区域户籍的人口,包括实际在住的和流出的;常住人口指一个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的人口,既包括有户籍且实际在住的,也包括无户籍但实际在住的,即外来人口。
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读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以迁入为主,故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位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以迁出为主,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答案▶ 1.C 2.D (2018·海南卷)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3~4题3.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4.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解析▶ 第3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
第4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说明人口迁入较多,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因此人口回流现象逐渐明显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答案▶ 3.B 4.C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回答1~2题1.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迁入人口的性别比不平衡加剧2.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①行业需求 ②二孩政策 ③交通运输 ④工程建设 ⑤家庭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迁入人口的性别比接近平衡态势第2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与2000年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可能是家庭婚姻、行业需求和二孩政策;工程建设和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
答案▶ 1.A 2.B 读某年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1)上海市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 B.25~29岁C.30~34岁 D.35~39岁(2)上海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迅速上升C.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入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3)目前上海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B.老人跟着孩子的流动阶段C.夫妻带着孩子的流动阶段D.农村流动人口的回流阶段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上海市的外来人口中,20~2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都多于其他年龄段第(2)题,读图可知,上海市流入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从而导致上海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迅速第(3)题,流入上海市的人口中20~39岁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最多,该年龄段人口多已结婚且生育了子女,这些人多数带着子女由图可知,0~4岁年龄段迁移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这一年龄段的儿童主要是随父母迁入答案▶ (1)A (2)C (3)C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以金字塔图为例)(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
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图甲)②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图乙)③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图丙)3)析变化①从年轻型到年老型的正常转变(如上图所示):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而转变②异常变化:a.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如下图①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b.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如下图②处)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原因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下图③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劳动年龄组(男15~59岁,女16~54岁)、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年份变化情况,图中a、b、c表示不同的年龄组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b、c分别表示( )。
A.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B.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C.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D.超过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2)下列年份中,该省社会养老压力最轻的是( ) A.1995年 B.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