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新教材学案全册.pdf
120页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案0“-友---情--提---示--:-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 最富于创造性的中心学科之一.【 学习目标】1. 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说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2. 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3 .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前预习】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0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有 、、、, 增 、_ _ _ _ _ _ _ _ 两种工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所作的贡献 自主探究】阅读课文内容及有关插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知识点1什么是化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的变化的,物质中要研究的内容有很多,而化学则是研究物质的、、、以及 的科学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的物质及其变化,还 要 根 据 需 要 研 究 和 制 造 自 然 界 不 存 在 的 知识点2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1 .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①利用化学生产,以增加粮食的产量;② 利 用 化 学 合 成,抑制,保障人体健康;③利用化学开发 和,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和,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2 . 学习化学以后,你不但能知道物质的,还会进而知道它们的内部—— 、以及,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以及人类 化学、化学和 化学的历史和方法知识点3化学发展简史1 .古代化学(1)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_、纸、火药、酒、印染等3)我国人民的贡献:① 我 国 劳 动 人 民 在 商 代 就 能 制 造 出 精 美 的 春秋战国时期就能 和 o② 我 国 古 代 四 大 发 明 中 的 两 项 化 学 成 就 是 、.2 . 近代化学( 1)和 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 . 现代化学(1)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探索, 并正在探索利用 技术制造出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2 )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的方向发展 3 )中国在现代化学方面对世界的贡献不菲,如:① 1 9 6 5 年 我 国 科 学 工 作 者 第 一 次 用 化 学 方 法 合 成 了 具 有 生 物 活 性 的 蛋 白 质②2 0 世 纪 8 0 年代,我 国 科 学 工 作 者 在 世 界 上 首 次 合 成 了,为人类揭示生命的奥秘作出了贡献。
③1 9 9 3 年,中国科学院运用 技术和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手段,通过操纵硅原子写出“"两字,说明了人类已经进入了操纵原子的时代 知识拓展】.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 2 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 )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 )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 现 “ 零排放 ” ;( 4 )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有效训练】1 . 钢铁是我们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 有关钢铁的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的是(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制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过程中,化学将起到重要作用B.利用化学研制火箭发射所需的高能燃料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3 . 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②绿色化学的提出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④火的利用和发现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①④③⑤ C . ④①③⑤②4 .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D . ④①⑤③②( )A .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信息技术5 .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 吨 〜 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 )A . 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 . 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C .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 . 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6 .用 制成的用品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如纳米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高温下可拉长5 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 .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 .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3 .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4 . 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课前预习】1 . 日 常 生 活 中 水 的 常 见 状 态 有 、、三种2 .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课堂探究】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 . 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①液态的水液态的水②蓝色块状的胆研粉末状的胆研③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④颗粒状石灰石二氧化碳气体等⑤银白色的镁条白色的氧化镁交流讨论:( 1 ) 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实验步骤:( 1 )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问题思考:( 1 )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3 . 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然后填表(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外在表现形式_ _ _ _ _ _ _ _ 或 _ _ _ _ _ _ _ _ _ 的改变经常伴随有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S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等现象以及—的转化根本区别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_ _ _ _ _ _ _ _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_ _ _ _ _ _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有效训练】1 .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激凌融化 B .苹果腐烂 C .玻璃打碎 D .海水晒盐2 .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 .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生成新物质 B. 生成沉淀或气体 C. 发生颜色变化 1 ) . 发光发热4 . 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 C .烛炬成灰 D .滴水成冰5 . 人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 .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煤燃烧发电【 课后提升】1 .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西瓜榨成西瓜汁 B .铝块压制成铝箔C .石蜡熔化成蜡油 D .玉米酿制成酒精2 . 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则这种变化( )A一定是升华 B一定是化学变化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3 .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 蜡烛燃烧;蜡烛熔化C. 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B . 酒精挥发:酒精燃烧D .铁生锈:铁被腐蚀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 .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 ,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 .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课前预习】1.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 课堂探究】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思考:( 1 )你所列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 2 )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 3 )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举的更多吗?( 4 )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2. . 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实例区别4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独立完成习题,然后交流讨论:( 1 )仔 细 辨 别 下 列 描 述 中 属 于 物 质 的 物 理 性 质 的 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 于 物 理 变 化 的 是 ,属 于 化 学 变 化 的 是分别说明理由A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B .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C .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 D .酒精易挥发5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 )你的猜想:( 2 ) 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气瓶中,(3 )探究结论:氧气可,二氧化碳可用来,说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了物质的性质。
有效训练】1 .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铁能传热导电 B .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 .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2 .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酒精可作燃料 B .铜丝可做导线 C . 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3 . 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 .水和食醋 B .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 .铁粉和食盐4 . 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中,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 课后提升】1.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配等多种物质 酒精易燃烧可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是酒精的用途是 o*2 . 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
1)2 )o(3 )修正液除当心火灾使用方法:使用前须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 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 严禁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2、知道到蜡烛的物理性质,掌握对蜡烛燃烧及其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3、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各成分含量有何不同 课前反思】1、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化 学 变 化 过 程 中 常 常 伴 随 着 、、、、等现象发生 课堂探究】一、探究实验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1、蜡烛燃烧实验探究的目的: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并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2. 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的实验过程: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结论与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_ _ _ _ _ _ _ _ ,外壳_ _ _ _ _ _ _ _ 蜡烛由_ _ _ _ _ 和_ _ _ _ _ _制成点燃前观察蜡烛的色、态、形、昧石蜡的_ _ _ _ _ _ _ 性质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石蜡的硬度_ _ _ _ _ _ _将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石蜡的密度_ _ _ _ _ _ _ _ _燃烧时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及火焰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上,Is后取出_ _ _ _ _ _ _ _ _ 层 处 先 变黑,被碳化温度最高用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_ _ _ _ _ _ _ _蜡烛燃烧有一生成用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 清 石 灰 水 变蜡烛燃烧有 生成熄灭后将蜡烛熄灭烛芯上有_ _ _ _ _ _ _ 冒出石蜡蒸汽被_ _ _ _ _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白烟_ _ _ _ _ _ _ _白烟具有_ _ _ _ _ _ _ 性【 思考与交流】 :讨论下列问题。
1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2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所能得出的主要结论:蜡 烛 硬 度 , 溶于水,密度比水燃烧时火焰分三层,温度最高、次之,温度最低是燃烧产物有 和 .熄灭后的白烟为二、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完成下列探究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目的: 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 不 同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中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没有溶于水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 放 ( 填正或倒)在桌面上气体—色呼出的气体是_ _ _ _ 色的2. 收集空气由将空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气体—色空 气 为 _ _ _ _ _色3. 对比项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八澄清的1金石灰水向一个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中 澄 清 石 灰 水 变_ _ _ _ _ _ _,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_ _ _ _ _ _ _ _ _ _O氧气含量是否相同燃着的_/小木条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燃着的木条在盛有 空 气 的 集 气 瓶 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 在盛有呼出 气 体 的 集 气 瓶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对着呼气的玻璃【 思考与交流】 :同学们如何去收集一瓶商城里的空气?§气,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片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而置于 空 气 中 的 玻 璃 片 上O【自我测评】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在集体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就 “ 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I)、推理2、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3、某实验测出的人呼吸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X78%75 %氧气2 1 %1 5 %二氧化碳0 . 0 3 %3 . 6 8%水0 . 0 6 %5 . 44%其他0. 9 1 %0. 8 8 %请你回答:( 1 )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一( 2 )请你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验证方法是_ _ _( 3 )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小了,原因是 o【 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2、我还存在的问题:课 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 ) 学案【 学习目标】1 、认识化学实验室的设备,切记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2 、了解常用仪器名称、特点和用途;3 、练习并初步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课堂探究】 :一、阅读教材P1 7 页,认识化学实验室、常用实验仪器二、初中化学常用仪器的用途与使用注意事项 教材P1 5 1 -1 5 2 )三、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 、对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要做到“ 三不” ,即: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 1 2 m L )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 .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 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 ,要立即用水冲洗( 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四、药品的取用实验室里有很 多 药 品 是 易 、易、有 性或有 性的为了保证安全, 同学们一定要听从老师指导, 遵守实验室的规则, 规范操作.1 、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中,取用一般用_ _ _ _ _ _ _ _ ( 或用纸槽) ,块状药品可用_夹取 用过的钥匙或镜子要立刻一 , 以备下次再用。
学习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和块状固体 1 )往试管装入固体药末时,可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药匙( 或纸槽)小心送至,然后 o( 口诀:一斜二送三直立)( 2 ) 把 密 度 较 大 的 块 状 药 品 放 入 玻 璃 容 器 时 , 应 该 先 把 容 器 , 把块状药品放入 以后,再把容器,使块状药品 容器的底部,以免 o ( 口诀:一横二放三慢立)2 、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 _ _ _ _ _ _ _ _ _ 里取用不定量的较多液体时可以直接倾倒,需要添加少许液体药品时常用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要用 和( 1)液体的倾倒:练习向试管中倾倒液体①取下瓶塞,—放在桌面上 ( 为什么?)②拿起试管,瓶 上的标签朝向手心, ( 为什么?)③试管; ④ 瓶 口 试 管 口 , 让 液 体 沿 试 管 内 壁 缓 缓 流 下 为什么) ⑤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为什么) « 2、液体药品的取用:( 2)液体的量取:【 思考】 如 果 有 1 OmL>50mL. 100mL量筒可供选择, 量取8mL液体应该选用 mL量筒,量取38mL液体应该选用 mL量筒,量取88mL液体应该选用 mL量筒。
选择量筒时尽量一次量完,然后考虑量程,选择与所量液体体积量程最近的取液时,选择合适的量筒,先倾倒液体,接近所需量时,将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是,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 讨论】仰视或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时,数值产生怎样的偏差?( 3)胶头滴管的使用吸取试液时先将滴管提出液面,挤出胶头中的空气,再把滴管伸入试液中吸取滴入试管时,不能把滴管伸入试管中,要将胶头滴管悬于试管的正上方,以免滴管碰到试管壁而被污染吸有试剂的滴管不可倒置,以免试剂流入滴头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它药品 思考】下面的操作哪个是正确的()【 有效训练】1、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液,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拿出实验室 B 、放回原试剂瓶C 、倒入废液缸 D 、留在实验台上,为下次用2 、要把试剂瓶里的食盐放进试管,正确的方法是()A 、用镜子夹取送入试管 B 、直接向试管中倾倒C 、先倒在手上,然后再塞进试管 D 、用药匙或纸槽将食盐放进试管3 、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A .量筒 B .集气瓶 C .试管 I ) .烧杯4 、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 )A、烧杯 B 、广口瓶 C 、试管 D 、细口瓶5 、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
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可 以 用 镶 子 取 用 的 是 ,可 以 用 滴 管 取 用 的 是 »6 、向试管里添加稀盐酸时,先将瓶塞拿下,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的标签要— , 瓶口要— —试管口, 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稀盐酸,倒完后,立即 ,并把瓶子7、用下列序号填空:① 烧 杯 ② 试 管 ③ 胶 头 滴 管 ④ 燃 烧 匙 ⑤ 量 筒 , 能 直 接 加 热 的 玻 璃 仪器;吸 取 或 滴 加 少 量 液 体 的 仪 器 ;取用6 . 8ml某溶液的操作所用到的仪器»【 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2 、我还存在的问题:课 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二 ) 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2、掌握仪器的连接方法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课前反思】 :1、对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要做到“ 三不” ,它的内容是什么?2、简述向试管内取用粉末状药品和块状药品的操作过程?3、怎样向试管内倾倒液体药品?【 同步学习】 :二、给物质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燃前:①检查灯芯是否平整;②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是否合适;( 不得超过酒精灯溶解的,不得少于)点燃后:③绝对禁止;( 以免失火)绝对禁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为什么?)④ 给 物 质 加 热 时 要 用 酒 精 灯 火 焰 的 ;用完熄灭时,必须用_ _ _ _ _ _ _ 盖灭,不可;平时不用时,必须将灯帽盖好。
为什么?)意外事故处理: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该 o2、给物质加热:可以直接加热的容器:试管、玷烟、蒸发皿、燃烧匙;可以垫在石棉网上加热的容器:烧杯、烧瓶;不能用于加热的容器:量筒、集气瓶( 1)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①试管口应略( 为什么? )②试 管 夹 ( 或铁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加热前须将试管外壁的水擦干 为什么? )④加热时首先进行预热,然后再固定加热⑤必须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不能用内焰,更不要接触灯芯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注意:① 液 体 体 积 最 好 不 要 超 过 试 管 容 积 的 ( 为什么? )②加热时使试管倾斜约4 5 °,并不是移动试管③另外加热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有人的方向 为什么? . )三、洗涤仪器一利用试管刷1、洗涤方法:倒净废液一用自来水震荡洗涤一用试管刷洗涤一放在指定位置2、试管刷的使用方法: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3、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 即形成水膜) ,则表明仪器应经洗涤干净二、连接仪器装置:1、化学仪器装置的连接的基本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2、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 小心!不要使玻璃管折断,以致刺破手掌) ,使它插入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4、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如果装置漏气,必须找出原因,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注意先后顺序! )【自我测评】 :1、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2 、 用 5 0 m l 的量筒量取4 5 m l 水时, 采用俯视的读法, 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A 、4 5 m l B 、大于4 5 m l C 、小于4 5 m l D 、无法确定3 、请把下列相关内容用短线连接起来:刚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加热时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加热时玻璃容器离灯芯太远给不固定的试管加热给已固定的试管加热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对着自己或别人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液体喷出伤人移动酒精灯玻璃容器炸裂烫坏实验台影响加热效果取用固体粉末C读液体的体积D5 、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
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 、②④ C、②③⑥ D ③④⑤6 、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先将天平放在_ _ _ _ _ _ _ _ _ _ ,然后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再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了 5 . 1克某物质( 1 克以下使用游码) , 称后发现误将祛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所称物质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5 . 3 克 ( B)5 . 1 克 ( C)5 . 0 克 ( D)4 . 9 克【 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2 、我还存在的问题:第二单元课题1空 气 ( 一) 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 过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练习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2 .记住空气中的各种组成成分及其含量;3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 ( 学习难点)【 课堂探究】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用2分钟阅读课本巴6 "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讨论交流: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 【 实验探究工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 注意对红磷在燃烧前、 中、 后的现象进行观察)①燃烧前:②燃烧时:③熄灭后,冷却打开弹簧夹:【 讨论交流】仔细分析下列儿种情况:①红磷的量不足;②燃烧匙插入太慢,塞紧瓶塞前空气受热逸出;③装置漏气,红磷燃烧时空气受热逸出集气瓶; ④装置漏气,冷却时空气进入集气瓶:⑤燃烧前未将弹簧夹关闭,导致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⑥未等完全冷却就观察; ⑦容器内有没反应完的氧气;⑧导管里未事先装满水; ⑨用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试回答:⑴可能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体积的1/5的原因有⑵可能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体积的1/5的原因有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o3、认识相似的装置:4、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空 气 中 最 多 的 成 分 是 ,其次是 o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为:7 8 % , 2 1 % , 0 . 9 4 % ,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和杂质二、纯净物和混合物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纯净物: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混合物: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完成下表:混合物纯净物组成是否固定性质是否固定有无专用的化学符号联系【 有效训练】 :1 、法国化学家 首先用实验的的方法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空 气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气 体 是 , 它 的 体 积 约 占 空 气 总 体 积 的 ;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它 大 约 占 空 气 体 积 的 百 分 比 是 2 、 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 与生物课上向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原理是一样的) ,可 证 明 空 气 中 含 有 少 量 的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 说 明 空 气 中 含 有 ;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1)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 1 %4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 . 1 : 4 B . 5 : 4 C . 4 : 1 D . 5 : 15 、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 “ 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蒸储水 C红墨水 D 自来水【 课后反思】1、我的收获:2 、我还存在的问题:第二单元课题1空 气 ( 二)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3 、理解绿色化学的涵义,能够体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课前反思】 :1 .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2 . 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试举两例3 . 在 “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什么?【 课堂探究】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人落入水中很容易溺水身亡,是因为人在水中. _ _ _ _ _ _ _ ,因此氧气的一项重要作用是: 燃着 的 红 磷 很 快 在 密 闭 的 容 器 内 熄 灭 时 因 为 , 因比氧气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是在医疗、潜水、登山中用到氧气,利用了氧气的;在炼钢、气焊、宇航中用到氧气,利用了氧气的2 、氮气. 阅读课本P 2 8 - 2 9 与氮气有关的内容,完成P 2 9 页讨论我发现:氮气性质: 氮气是一种 色 味 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氮气用途: ①氮气是制 和 的重要原料;②氮气可做保护气( 列举三个具体方面) 、 、 这些用途是利用了氮气的性质,因此通常物质的用途是由_ _ _ _ _ _ _ _ _决定的。
3 、稀有气体. 阅读课本P 2 9 - 3 0 与稀有气体有关的内容,我发现:稀有气体包括,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最大特点是o 稀 有 气 体 的 用 途 : ① 可 做 保 护 气 , 例 如 :_、_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③其他 O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治1、阅读课本P 3 0 - 3 1与保护空气有关的内容,填空: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厂排放到空气中的. 和 …_ _ 引起的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的项目暂定为 等 有效训练】 :1 、在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①、悬浮颗粒②、氧 气 ③ 、二氧化碳④、一氧 化 碳 ⑤ 、氮 气 ⑥ 、二氧 化 硫 ⑦ 、稀有气体⑧、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氮) ()A 、① ④ ⑥ ⑧ B② ④ ⑦ C③ ④ ⑥ D①②③④2 、许多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防止( )①、污 染 空 气 ② 、噪 音 污 染 ③ 、酿 成 火 灾 ④ 、产生粉尘A② ③ B①② C ① ② ④ D①②③④3 、现代人正进入以“ 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 、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氢C 、水果散发的香味 D 、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4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包装,下列气体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 、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5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 . 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 D .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6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提醒人们要关心环境,保护环境。
以下提供了两组数据,请按要求分析:( 1 ) 、2 0 0 6 年元月某一天,首都北京、全国重工业基地兰州、海滨城市威海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如下悬浮物( T SP) 氮氧化物( NO2 )二氧 化 硫( S0 2 )空气质量标准北京2 5 02 0 88 4四级兰州3 0 12 5 17 6五级威海3 54 03 7. 级注:各成分值与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一 级 〈5 0 , 二 级 5 0 —1 0 0 , 三 级 1 0 0 —2 0 0 , 四级 2 0 0 —3 0 0 , 五级 3 0 0 - - 4 0 0 , 六级 4 0 0 - - 5 0 0 空 气 质 量 最 差 的 城 市 是 ;空气质量标准确定依据是( 填序号)①、三项数 据 综 合 考 虑 ② 、看 最 大 的 数 据 ③ 、看最小的数据7 、燃烧的蜡烛,为什么放入氨气和氮气中就会熄灭?在灯泡里,为什么要充入这两种气体的混合物?【 课后反思】1 、我的收获:2、我还存在的问题:课题2氧气【 学习目标】1 .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 . 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 . 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4 . 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 课前预习】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 _ _ _色 一 味 的 气 体 ,密度比空气,氧气 溶于水,液态氧为_ _ _ _ _ _ _ _ _ _色 ,固态氧为 色 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3,完成下表:气体名称颜色常温状态气味标况密度沸点凝固点是否易溶于水以上是对该气体 性质的描述二、观察思考1.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 2-2] ,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及结论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若置于空气中会有何现象)氧气:空气:小贴士:此方法通常用于氧气区别于其它气体的鉴别2.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 2-3] 及[ 2-4] ,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空气中氧气中硫的燃烧木炭的燃烧铁的燃烧思考]1其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又怎样解释物质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不同吗?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自学] 阅读课本P3 5 ,找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定义并识记。
有效训练】:1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时,应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氧气时,应 O2 .( 如图所示装置, 有洗气、 储气等用途,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 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储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 . 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 .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之所以可以采用此装置, 是利用了氧气 性 质 ( 物理/ 化学)中性质3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有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葡萄糖+ 氧气一水+ 二氧化 碳B .高镒酸钾f镒酸钾+ 二氧化钵+ 氧气C .镁+ 氧气一氧化镁D .氢气+ 氨气f氨气4、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 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是它具有的性质是( 1)2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A .铁丝 B .木炭 C .红磷6、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 .铁制品锈蚀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A .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1 ) .蜡烛C .食品腐烂D .电灯发光. 放热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 放热现象D . 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课 题 3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重点)2 、记住分解反应的概念并会判断分解反应( 难点)【 课前预习】1 、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有: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分离出氧气。
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 —除去杂质等,然后在— 的条件下,使 空 气 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 — 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____ 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2 、 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偏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 B.C.D .⑵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倾 斜 ( 填 “ 上”或 “ 下”),原因是;⑶收集氧气通常采用 法, 当集气瓶口处有 冒出时. ,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 排 空 气 法 ( 填 “ 上”或 “ 下”),这是因为⑷用高锦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课堂探究】1 、分解高镒酸钾制取氧气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高铳酸钾,其物理性质:⑵观察老师演示【 实验2 - 5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镒,将其物理性质记录:⑵通过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锦的作用实验编号现象原因( 1 )⑵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在试管中加入5 m L 5 % 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1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几乎无__________ 产生2 、加热上述盛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2 、 加热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__o3、在另一试管中加入5 m L 5 %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镒,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3、 过氧化氢溶液在加入二氧化镒的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待实验3中的试管中无气泡产生时,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4、用过后的____________ 可重复使用,好像用不完5、单独加热二氧化镭固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5、二氧化锦_______ 分解出氧气( 填 “ 能”或 “ 不能”) 小结: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镒起 作用,作 剂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o3 .通过制氧的三个原理分析分解反应的特点【 有效训练】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 .二氧化锦 B .氯酸钾 C .空气 D .氧化镁2 .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镉制氧气C .蜡烛燃烧 D .粗盐提纯3 .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 .加热氯酸钾 B .加 热 高 镒 酸 钾C .分 离 液 态 空 气I) .加热二氧化保4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5 .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 使空气转化为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气与液态氧气的 不同,因此 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剩余物是—( 填 “ 纯净物”或 “ 混合物”)6 . 下图是探究二氧化镒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的过程;③( 1 )实验①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2 )实验②中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如果此实验中不加干燥剂会产生的后果是 o( 3 )实验③中看到的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说明( 4 )在实验③中,等试管内无气泡冒出时・ ,再加入过氧化氢,发现,说明在该过程中二氧化锦的化学性质 5 )实验③完成后,将试管中的二氧化钵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发现其质量与反应前«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 、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
2 、能 说 出 的 主 要 物 理 性 质 ,结合木炭、铁丝等在中燃烧的现象,记 住 的 化 学 性 质 ,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3 、掌握实验室制备的原理、装置和操作;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 2 的含量 重难点)知识点一: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1 、 空气的组成⑴对空气组成的研究:法国的化学家 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 / 5 ⑵空气的成分及含量: 按体积计算, 氮气, 氧气—, 稀 有 气 体 , 二氧化碳―,其 他 气 体 和 杂 质,其 中 氮 气 和 氧 气 的 体 积 比 约 为⑶氮气: ①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颜色_ _ _ _ _ _ 气味的气体,—溶于水;通常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②用 途 ;作 灯 泡,作 粮 食 瓜 果 的 ,用于制 等⑷稀有气体: ①性质:通常都是 颜色,气味的气体,通 常 化 学 性 质,被称为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气还可用于填充气球等2 、 人类需要洁静的空气⑴污染物:目 前 计 入 空 气 首 要 污 染 物 的 有 、、 、 等。
⑵危害:可形成酸雨;可导致“ 温室效应” ⑶防治措施:研制和开发:工厂的废气要 ;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3 、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宏观组成由 一 _ 组成,组成固定由 一 _ 组成, 组成不固定微观构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 同种 分子构成由 不同种 分子构成性质有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固定的性质, 其中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联系纯净物混合得到_ _ _ _ _ _ _ ;混合物分离得到_ _ _ _ _ _ _ _ _ _ 知识点二:性质活泼的氧气1 、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应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木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发出_ _ _ _ _ _ _放出一 生成能使一 _ 的气体硫发出明亮的一色火焰,生成有_ _ _ _ _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铁剧烈_ _ _ _ , _ _ _ _ _ _ _ _,放出_ _ _ _ _ __生成—_ 色固体石蜡发出— 光, 放出_ _ _ _ _ _ , 集气瓶内壁有_ _ _ _ _ ,有能使澄清石灰水_ _ _ _ _的气体生成石蜡+ 氧气一__ _ _ _ _ + _ _ _ _ _ _2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性质用途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化学性质供给呼吸炼钢、切割金属等由上述表格信息,反映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知识点三:氧气的制法1、 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这一过程为 变化 填”物理”或 “ 化学” )2, 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常有以下三种方法,请结合下面的装置图完成下表:反应原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制取装置注意事项发 生装置收 集装置加热KMnO,①加热KMnO” 管口处放_ _ _ _ _ _②试管口要略_ _ _ _ _ _ _ _ _ ③用排水法收集时要等到管口出现_ _ _ _ _ 才收集;④结束时应先_ _ 再_ _力 口 热 KC 103 与Mn( ) 2常温分解与 MnOz长颈漏斗下端要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检 验 02方法:把 伸入集气瓶中, 若 则证明是氧气验满的方法:若用排水法收集时当看到 时,表明已收集满( 注意:氧气瓶应竖直放置) ;若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则 用 带 火 星 的 木 条 放 在 ,若木条 ,说明氧气已满4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⑴催化剂: 在 化 学 反 应 中 能 反应速率, 但本身的 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的物质⑵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所起的的作用第三 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 习 目 标 】1 .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 .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 . 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4 .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4 8 - 5 0 , 完成下列各题:1 . 物质是可分的,都是由微小的_ _ _ _ _ _, 构成的。
2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分子在不停地;分子之间存在着»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 ( 填 “ 越快”或 “ 越慢” ) 3 . 回顾教材中分子分解示意图,在氧化汞分解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 _ _ _ _ _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 o【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情景: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探究成果:物质是由微小的 构成,如、等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粒子的特点1 . 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X l ( ) r 6 k g ,一 滴 水 ( 以2 0 滴水为1 m L 计)中约有1 . 6 7 X 1 0 " 个水分子探究成果一:分子具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特点流 j ) 的2 . 活动与探究:浓氨水与酚陆的实验探究如图设计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 £探究成果二:分子具彳i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特点。
HTlpnM|i拓展: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所 以 水 受 J L[热时蒸发会加快,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速率会加快3 . 实验探究:5 0mL 水与5 0mL 酒精的混合实验现象:混合后液体体积 100mL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探究成果三:分子具有 特点拓展:温度升高,粒子间隔变大;压强增大,粒子间隔变小活动三:理解分子的定义分析要点:物理变化中,:化学变化中,定 义 分子:«活动四:观察教材P 5 0- 5 1页图3 - 5 , 3 - 6 , 3 - 7 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分析: ( 1) 在化学变化中,分成更小的粒子一_ _ _ _ _ _ , _ _ _ _ _ 又重新组合成新的一( 2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_ 没有发生变化探究结论:原子的定义是 典 型 例 题 】1 .判断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分子的哪条性质解释?( 填序号)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1)闻到花香 ( 2 ) 一滴水约含1. 6 7 X l ( f个水分子( 3 )品红扩散 ( 4 ) 100克水的体积比100克水蒸气体积小很多( 5 )衣服晒干 ( 6 )糖溶于水 ( 7 )热胀冷缩 ( 8 )氨水挥发( 9 ) 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 0毫升 ( 10)干冰升华2 . 化学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 .原子的质量很小 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 .原子的体积很小 D .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当 堂 演 练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的本质区别【 课 后 提 高 】1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 2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因此水具有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 )( 3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不变 ( )( 4 )过氧化氢( H 2 O 2 )的化学性质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共同保持 ( )2 . 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苯分子照片图,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A .物 质 确 实 是 由 微 小 粒 子 构 成 的B .分子是用肉眼是看得见的C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 .分子是静止的,不运动的3 ,下列对-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事实解释A电解水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的运动C温度计中汞柱受热上升汞原子的体积变大D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分子发生改变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液氧5、 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 表示混合物的是_ _ _ _ _O o O OO ° • •O O O O • O• o d - dD .过氧化氢( H 2 O 2 )表示纯净物的是_ _ _ _ _ _ _ _8 d【 课 后 反 思 】课 题2 原 子 的 结 构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 习 目 标 】1 .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2 . 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 .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各题:1 . 原 子 是 中的最小粒子, 它一般由_ _、 、三种微粒构成( 注意:氢原子由、构成)2 .质子带 电, 电子带 电, 中子 质子和中子构成,3 . 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规定的:4 . 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探究:原子的构成2 0 世纪初, 卢瑟福为了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 曾用a粒子轰击金伯( 金伯由原子构成) ,结果发现: ①大多数a 粒子能穿透金钳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少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问题探究: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原子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猜想与假设:( 1 )( 2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结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 构成反思:1 . 原子很小,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它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那么原子核也可以再分吗?原子显电性吗?活动二:问题探究: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提出问题:( 1 )为什么要引入“ 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概念?( 2 )公式表达式: A r ( 原子) = 卅( 某原子)m ( 某碳原子)1/12归纳: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 学生记)( 1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2 )质子数+ 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3 )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 4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5 )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典 型 例 题 】1 .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原子都是由质子、 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 . 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C .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2 .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 /1 2 ;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千克” ;C.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D.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当 堂 演 练 】1 . 1 999年化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 “ 飞秒化学”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的是(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 .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2 .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 ) 能 保 持 物 质 化 学 性 质 的 粒 子 是 ; ( 2 ) 化 学 变 化 中 的 最 小 微 粒 是 ;( 3 ) 能 直 接 构 成 物 质 的 粒 子 是 ; ( 4 ) 构 成 原 子 核 的 粒 子 是 ;( 5 ) 带 正 电 的 粒 子 是 ; ( 6 ) 带 负 电 的 粒 子 是 ;( 7 ) 不 带 电 的 粒 子 是 ; ( 8 ) 质量与氢原 子 质 量 近 似 相 等 的 粒 子 是 ;( 9) 质 量 最 小 的 的 是 ; ( 1 0) 在 同 一 原 子 中 数 目 相 等 的 是 3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 k g , 另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 k g ,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 m/1 2 n B . mn /1 2 C . 1 2 n /m D . m/n【 课后提高】1 . 中科院的全超导的“ 人造太阳” ——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
笊和氟是核聚变的原料( 笊、鼐原子核内都只有1 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 ,聚变发生后,笊、氤原子核转变为氯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笊原子和瓶原子属于不同元素C.笊原子和鼐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 . 笊原子和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2 . 2 01 0年 4月 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 1 7 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 1 6 号 和 1 1 8 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 1 7 号 元 素 的 依 据 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3 . 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 T i ) 金属板已知T i 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T i 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 T i ” 核外有26 个电子C . T i O z 中含有氧分子 D . C a T i O 3 属于金属氧化物4 . 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 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 有 1 个质子和2 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该原子核带2 个单位的正电荷【 思维拓展】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原子学说中, 包括以下三个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 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 课后反思】第 2 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 习 目 标 】1. 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会 画 1- 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 . 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3 . 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 5 4 - 5 5 , 思考下列问题:1 . 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2 . 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①圆圈表示、 ②圆圈内+表示、③数字表示、④弧线表示、⑤ 弧 线 上 的 数 字 表 示 3 . 仔细研究1 - 1 8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 第一层最多排一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排一个电子, 第一层 后排第二层, 第二层 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4 . 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离子的形成我们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数关系密切。
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 数决定的思考: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离子的形成:教材P 5 5 图 3 - 13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小结:L离子的形成:原子 一 阳 离 子 一带 电原子 一阴离子一带 电2 . 离子: 带电的 或 叫离子 带 正 电 的 离 子 叫 ; 带 负 电 的 离 子 叫 3 .离子符号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 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 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 个单位的负电荷时,“ 1 ”省略不写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 或一个离子),如:M g" ——表示一个镁离子( - 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 M g2 , :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 典 型 例 题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 发 生 变 化 的 是 ( )( 1 )元 素 种 类 ( 2 )化 学 性 质 ( 3 )相对原子质量( 4 )原子的电性( 5 )原 子 核 ( 6 )电子层数( 7 )最外层电子数A . ( 1 ) ( 3 ) ( 5 ) B . ( 2 ) ( 4 ) ( 6 ) ( 8 ) C . ( 2 ) ( 5 ) D . ( 1 ) ( 5 )【 当 堂 演 练 】1 .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 于 原 子 的 有 ( 填序号,下同) ,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 课 后 提 高 】1 .我市发展将有六大特色, 其中之一是“ 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 。
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 如 0=) ,0 户 与 0 2 不相同的是( )A. 质子数 B. 电子数C. 含氧原子个数 D .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 .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右图所示)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 厂、A . 9 B . 1 0 C . 1 2 D . 1 73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铜B. 氯 化 钠 C. 氧 气 D . 金刚石4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 .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5 .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1 _A . I U ) ——1 个水分子 B . N a ——1 个钠离子C . 3 F e" - - - - 3个铁原子 D . 2 H - - - -2个氢元素6 .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 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 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 ) 图 中 表 示 的 阳 离 子 是 ( 用离子符号表示) , 表 示 的 阴 离 子 是 ( 用离子符号表示) ,二者 形 成 的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为 。
7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 D【 课 后 反 思 】课 题3 元 素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2 .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 些其他信息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9—P 60 ,完成下列各题:1 .元素是具有 的总称2 . 元素符号都能表示两个意义 以元素符号F e为 例 ⑴ ( 宏观) 表示⑵( 微观) 表示 某些符号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 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或固态非金属) ,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如F e还能表示⑶ 3 .原 子 序 数 = = =元素的分类:、、—【 课堂探究】活动一:问题探究:什么是元素?不同的元素通过什么来区别?1 . 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同桌交流)2 . 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填空: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 …、 _ _ _ _ _ 、 _ _ _ _ _ _ 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o交流学习:1 . 讨论思考: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会不会发生变化呢?2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 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 补铁” 、 “ 补钙” 、 “ 补锌” 、 “ 加碘”的广告,这里的“ 铁” 、“ 钙” 、“ 锌” 、“ 碘”指的是什么?3 .元素亨原子的区别与联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原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元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区别联系 - -活动二:元素符号阅读课本61-62页,完成下列问题:1 . 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识记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2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思考交流: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活动三:元素周期表简介阅读课本62-63页,完成下列填空: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 个 横 行 叫 做 一 个 ,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典型例题】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2C .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 2 1)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4 .【 当堂演练】1 .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 .质 子 数 不 同B .中 子 数 不 同C .电 子 数 不 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 .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 里 所 说 “ 铁质”指的是( )A .铁原子 B .铁离子 C .铁元素 D .铁单质3 .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A .电子 B .离子 C .原子 D .分子4 .按要求写出符号的意义或填写适当的符号:( 1 ) 2个碳原子( 4 ) 8 M g _ _ _ _ _ _( 2)硫元素.( 5 ) H( 3)磷原子【 课后提高】1 . * * 0 ( 质子数为8 ,相对原子质量1 8 )是一种与普通氧原子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它与普通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被用作示踪原子。
与普通氧原子相比是( )A .相同的分子 B .相同的原子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 .相 同 的 元 素D .相同的单质A .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C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3.下列概念含有宏观意义的是(A .原子 B .分子 C .电子(B .D .D .)分子由原子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的元素)4 . 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 丰 富 的 是 ( )A .铝B .氧 C .铁 D .硅5 . 人体就是一座元素的“ 仓库 ” ,地壳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大多数在人体内都存在,其中人体所占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A、氧 B、碳C、氢D、铁6 . 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的名称 1 )( 2)( 3)( 4 )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支持燃烧的氧气是由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N a Cl晶体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构成的―构成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构成的构成的8 .用元素符号填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液态金属中含有的元素【 课后反思】,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水中含有的元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温馨提示:快 乐 化 学 放 松 心 情 相信 自 己 我会成功! 测试时间:20分 钟 满 分 :6 0分一 、选 择 题 ( 本 题 包 括1 1小 题 ,每 小 题2分 ,共2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 ( 20 1 2兰州)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 .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 5 0 m l水和5 0 m l酒精混合,液体总体积小于1 0 0 m l - - -分子之间有间隔D.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2 . ( 2 0 1 2佛山) 今 年1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
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 制造“ 锲一镉”充电电池镉( C d)的原子序数为4 8 ,相对原子质量是1 1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 .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 8B .镉原子的质量为1 1 2 g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 83 . ( 2 0 1 2宿迁)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 加碘食盐" 、" 高钙牛奶" 中的” 碘、钙" 应理解为A.分子 B .原子 C.离子 D.兀素4 . ( 2 0 1 2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5 . ( 2 0 1 2百色)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硅 B .铝 C.氧6 . ( 2 0 1 2福州) 根据图3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6r 磕IS子 的 相 对 而 工 席 曷 为207 aI 16 s |2 8 8' J )A B C D8 . ( 2 0 1 2苏州) 下列符号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 . 2 H+ B . 2 H C . H2 D . H 2 O 29 . ( 2 0 1 2河南)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 B .黄金 C.金刚石 D.干冰1 0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粒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1 1 . ( 2 0 1 2 上海) 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汞的元素符号是A . A g B . H e C . H g D . M g1 2 . 若 用 表 示 氢 原 子 ,用 “ O”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A . • B . O C . " D . 七 P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6分 )1 3 . ( 1 0 临沂) 请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 ) 4个硫原子; ⑵金元素;⑶3 个水分子; ⑷氧气;⑸碳元素; ⑹铁元素:⑺ 地 壳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金 属 元 素 ;⑻氮气1 4 . ( 08江西)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 B . C .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9.00 40.08m g A B C D请你回答:( 1 ) 氟 元 素 的 相 对 原 子 质 量 为 ,钙 元 素 的 原 子 序 数 为 ;( 2 ) X=;( 3 ) A . B . C . D 属 于 同 种 元 素 的 粒 子 是 ( 填序号) ;( 4 )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 . C . D 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1 5 . ( 2 01 2 东营) 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请从“ 构成物质微粒” 的角度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氢气、金刚石、氯化镁、水、铝、氯化钠、铁、二氧化碳、碳酸钠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③1 6 . ( 2 01 2 泰安)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是物质构成的知识网络图,请你填写图中空白第四单元 课题1爱护水资源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习目标】1 .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2 .初步掌握节水的一些基本方法3 . 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重点)【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 6 8 - 7 2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各题目:1、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着,其中海洋是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约 有8 0多种,其中、、、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1、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而且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爱护水资源的原因J 2、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储量的2 . 5 3 %,其j中大部分还分布在 和, 可利用的只占其中的。
3、有限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 1 )工业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I( 2 )生活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爱护水资源5 ( 3 )农业上/ 、要节约用水如:生活中可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I爱护水资源的措施v 农业上改漫灌为 或工业上可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防止水污染7 ( 1 )工业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农业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生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自主体验】1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存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D .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2 . 下列工业、 农业、 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园林喷灌 B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C . 口杯接水刷牙 D .不间断地边注水边洗衣3 .下列污染因素中会对水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①频频发生的沙尘暴②大量使用化肥、 农药、 含磷洗衣粉③造纸厂排放污水④乱砍乱伐森林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①④6.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A.取之不尽,用 之 不 竭 B.总量大但人均水量少C.主要是贫困地区缺水D .目前还没有地方因缺水而影响生产生活7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 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A.大气 B.河流、湖泊 C.耕地 D .食品8 . “ 赤潮”是水质恶化的一种表现,在我国沿海多次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下列可能造成 此 现 象 的 是 () A.鱼虾的大量养殖B.沿 途 建 水 电 站 C.工业废水排放D .大量含磷物质的使用排放入海1 1 .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 亿多立方米长江水人太湖以治理污染. 教育家在肯定“ 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衣粉,能改善太湖水质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全部1 2 .每年的6月 5 日为“ 世界环境日” . 作 为 “ 地球村”的 “ 村民” ,你保护水资源的行动是( 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 人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自然资源有和.1 3 .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利用植物的净化作用,井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 方案( 填序号) . 不同意其他方案的理由是.1 5. ( 201 0,天聿) 201 0年天津市科技周的主题是 “ 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表是水资源紧缺指标表.人 均 水 量/( m 'a ) ( a为 年 的 符 号 )表 3 -1 水资源紧缺指标表紧缺性极度缺水重度缺水中度缺水轻度缺水人均水量/( n? • a1)<500500— 10001000—17001700—3000请回答:( 1 ) 根据图3 -1 1 和表3 -1 的数据,分 析 天 津 市 的 水 资 源 紧 缺 程 度 为 .⑵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 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 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 1 m L 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L.( 计算结果保留1 位小数)【 课外拓展】思考:根据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 课后反思】课题2水的净化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习目标】1 . 会说出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2 .会总结出吸附、沉淀、过滤和蒸储等净化水的方法3 . 总结两种基本操作的方法:蒸发和过滤 课前预习】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 . 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2 . 天然水:含有许多 杂质和 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3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天然水一加-沉淀一 一 吸附一-自来水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o4 、吸附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研溶于水生成的 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②活性炭吸附:能吸附水中 杂质和少量 杂质,除去5 、硬水与软水( 1 )硬水:含有 较多的水 2 )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 的水实验探究:【 实验4 - 3 】水的种类实验现象硬水软水( 1 ) 讨论与交流:硬水的危害有哪些?a . 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b . 锅炉烧水时,易形成,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c . 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2 )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采用 法实验室:采川 法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②实验时应注意:a . 烧瓶需垫.b . 烧 瓶 中 水 的 体 积 约 为 其 容 积的c . 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是« d . 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防。
e .弃去开始储出的部分液体 课堂探究】1、水的净化方法原理作用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与水分层除去不溶性杂质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一些可溶性杂质和臭味物质吸附在表面除去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蒸储通过加热使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分解生成沉淀硬水软化2、过滤,可用于分离过滤的注意事项:“ 一贴”( 1 )“ 二 低 "(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三靠” ( 4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6)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⑶⑸,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问题讨论: 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要使滤液变澄清, 怎么做?【 达标检测】1A2A3AC4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静置 B .吸附 C .过滤 D .蒸储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矶,搅拌 C .溶解食盐 D .加肥皂水搅拌下列物质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 B .将 粗 盐 ( 含泥沙)提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D .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下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图,试回答:( 1 )有标号仪器的名称是a . ; b .( 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c.( 3 )小王同学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 经过两次过滤, 滤液仍浑浊, 请你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 课外拓展】1、如图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
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2、实验探究:如何鉴别蒸储水、食盐水?①此过程中要用到哪些仪器?②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下表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 电松福实验步骤现象蒸懦水食盐水【 课 后 反 思 】课 题3水 的 组 成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 习 目 标 】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了解氧化物的概念;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填写下列问题:1、. 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 颜色_ _ _ _ _ _ 气味的一体2、氧气的检验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氢气的检验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氢气的验纯方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课堂探究】活动一:水的组成右图为电解水实验,请你回答:( 1)接通电源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2)接 负 极 的 试 管 中 产 生 的 气 体 是 ,可以用检验,现象是接 正 极 的 试 管 中 产 生 的 气 体 是,可以用检验,现象是■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为3)上述分解反应的化学表达式是 o( 4 )上述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活动二: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定义1、完成下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元素组成从属关系单质、化合物从属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氧化物从属于纯净物中的 一 一 3、物质的简单分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种物质)物 J「质 纯 净 物 ( _ _ _ _ _ _ _ 种物质) < 单 质 ( 由_ _ _ _ _ _ _ _ _ _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I 化 合 物 ( 由 种元素组成) Y- 酸.碱.盐【 典型例题】1、电解水的实验中,从正极得到的是 气,从负极得到的是 气,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也可以证明在化学变化中 O2、 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 空 气 ② 水 ③ 河 水 ④ 液 氧 ⑤过氧化氢溶液⑥ 二 氧 化 钵 ⑦ 硫 粉 ⑧ 氮 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3 、下列反应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 )A、电解水 B 、分解过氧化氢 C、加热高镒酸钾 D、硫在氧气中燃烧4 、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氨分子和氧原子组成C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当 堂 演 练 】1 、下列气体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是( )A、.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氮气 D、氢气2 、下列关于氢气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臭 B 、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3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氢气 B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C 、空气 D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4 .A .C .5.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双 氧 水 ( H202)氯 酸 钾 ( K C l f 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臭 氧 ( 0 3 )D . 氯 化 钠 ( N a C l ))A. 氧化物中必定含氧气B .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 由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4 、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 空 气 ② 水 ③ 河 水 ④ 液 氧 ⑤过氧化氢溶液⑥ 二 氧 化 镒 ⑦ 硫 粉 ⑧ 氮 气 ⑨ 铁 丝 ⑩高镒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其 中 ( 1 )属于混合物的是一 _( 2 )属于纯净物的是一( 3 )属 于 单 质 的 是 ( 4 )属于化合物的是( 5)属于氧化物的是【 课 后 提 高 】1 、( 0 8年中考)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 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 。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 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②C管中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 ) 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3 ) 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实验拓展] :电解水实验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不为2 : 1 ,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课 后 反 思 】课 题4 化 学 式 与 化 合 价1课时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2、化学式的写法,意义,读 法 等 ( 重点)【自主学习】阅读:P83〜P 84完成练习1、 化学式是用 和 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 每 种 纯 净 物 的 组 成 是 ,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__个3、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A BCD【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化学式的意义意 义以H 2为例宏观表示_ _ _ _ _这种物质表示水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组成微观表示一个_ _ _ _ _ _ _ _ _ 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构成讨论:符号II、211、Hz、2Hz各具有什么意义? 3H,S()4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A A /h /hI—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J -L - 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 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活动二:化学式的写法 । - - - - - - - - 3个硫酸分子1 .单质:单原子——稀有气体:就用 表示,如:氧气 气气 氨气;金属、固态非金属:就用 表示,如:铁—汞 碳 硫—磷:双原子——非金属气体: 就用 表示, 如氧气— 、 氢气— 、 氮气— 、 氯气—;2 . 化 合 物 ( 两种元素)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四 氧 化 三 铁 、五 氧 化 二 磷 、氧化汞、二氧化铳、氯化钾 等。
3 . 化学式的读法: 化 合 物 ( 两种元素) :从 到 ,读 作 “ ”4、即学即练写出下列化学符号:2 个铜原子—、4 个二氧化碳分子—、3 个氧分子氢气、四氧化二氮一、2 个氮分子 o【 典 型 例 题 】1 . 指出下列符号中“ 2” 所表示的意义20 02 2sos2 .说一说符号“ Fe” “ NaCl” 所表示的意义【 当 堂 演 练 】1 . 用元素符号或者化学式填空:A. 4个二氧化碳分子 B. 3个氢原子 C. 6个水分子D. 1个氧分子 E. 3个铝离子 F ,氮元素2、下列符号各具有什么意义?0、2002、22【 课 后 提 高 】1 . 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中 的 “ 2” 表示2 个氧原子 B. 2Fe中 的 “ 2” 表示2 个铁原子C. 3Hq中 的 “ 2” 表示 个氢分子中含有2 个氢原子D. 2N中 的 “ 2” 表示2 个氮分子2 . 五氧化二磷的正确写法是( )A. 502P B. P205 C. 05Pz D. 2P5 01 .不能表示 ( )A .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B .氧分子 C .氧气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氧原子()A .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C .二氧化碳是2个碳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D. 一个氢气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3.下列化学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H2 B. Cu C. NaCl4 . 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 2H (B) H2 (C) 2H2 (D) H20D. IkO( )【 课 后 反 思 】课 题4 化 学 式 与 化 合 价2课时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 习 目 标 】1、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重点)【自 主学 习 】阅读:P83〜 P 8 4完成练习1 .化合价的概念:的数目2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⑴化合价有 价和 价①氧元素通常显_ _ _ _ _价,氢元素通常显_ _ _ _ _ _价②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 价、非金属元素显_ _ _ _ _ _ 价③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的化合价⑵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一,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利为一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探究记忆元素即原子团化合价的规律;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镁钢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化合价为零活动二: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比较+3 Q比较F e和Fe3活动三:根据化合价推求化学式⑴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看P86页例题小结写法:一排顺序二标价,三是关键要交叉;下标能约要化简,最后一步是检查 写、标、交、简、查)活动四:利用化学式推求化合价例:试确定KC1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钾为+1价,氧为一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求氟元素的化合价。
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l+x+ ( —2 ) =0 x-+2— 1=+1则:KC10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练习:KC1 中 C1 价 KMnO,中 Mn____价 KJUnOt 中 Mn____价IhSOi 中 S______价 N a 2 c中 C 价 Ba ( 0H) 2 中 Ba 价【 典 型 例 题 】1 .己知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你能判断其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吗?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H2S O4 N a C 1 04 K M n O4 C a C O32 .已知下列各元素的化合价,试着写出它们与氧结合成氧化物的化学式:+ 3F e+ 5N+ 1N a+ 4C【 当堂演练】1、许多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化学上通常把同一种元素的高价化合物按正常的方法命名,而把低价的化合物在命名时加上“ 亚”字,如铁的氧化物有以下几种: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它 们 的 化 学 式 依 次 是 、、氯 化 铁 和 氯 化 亚 铁 应 分 别 写 成 和 2、硝 酸H N O3、硫酸、碳酸、 磷酸这类物质的读法:把氨、氧去掉,剩什么叫什么酸3、氢氧化钠N a O H、氢氧化钙、氢氧化亚铁、氢氧亚铁这类物质的读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硝酸银A g N O3,硝酸钾 、硝酸铁、硫 酸 钠N a 2 s。
4、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铝碳 酸 钾K 2 c o 3、碳酸亚铁、 碳酸铁、碳酸铝这类物质的读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课后提高】1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其化学式是C 6 H86 ,维生素由____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有 个原子,各原子的个数比是2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它的化学式是—,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3 .市场上出售的消毒水中含有一种叫次氯酸钠的物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1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A . N aC lO3 B . N aC 102 C . N aC lO D. N aC 1044 .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亚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亚铜离子5 .氮气N 2中氮的化合价是( )A . —3 B . + 5 C . + 4 D. 06 .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 Mg O2 B . K2C 1 C . Z n C l3 D. C a( N O3)27 .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 S B. S02 C. H2SO4 D. H2S8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 N aN C h )误作食盐,会使人中毒死亡。
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 + 2 B . + 3 C . + 47 .下列含氯的化合物:①HC 10D. + 5②C b ③N a C l ④K C IO 3 ⑤H C IO 4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 填序号)【 课后反思】课 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课时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学习目标】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2 、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旧知回顾】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尿素的化学式为[ C O ( N H2 ) 2 ] ,请回答:①尿素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②尿素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 课堂探究】活动一:.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 相对原子质量:H— 1、C — 12 、0 — 16 、N —14 > S — 16 )① N 2 的相对分子质量=② C 0 2 的相对分子质量=活动二: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① 水 ( 出0)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②硝酸筱( N H4N O3)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活动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① 水 ( 氏0)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②硝酸铁( N H4N 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活动四: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尿素[ C O ( N H2)2 ]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典型例题】1. 2 0 0 3 年 10 月,中 国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圆了中华民族的升天梦。
神舟五号”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朋(C2HXN,)»( 1)偏二甲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碳、氢、氮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1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例如:计 算 10 0 K g 硝 酸 佞 ( N H4 N O 3 ) 中氮元素的质量?2 .计算物质的质量例如:计算多少克硝酸佞( N H4N 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7 0 g ?【 课后提高】1 . 装修时, 装饰材料会释放出一种叫甲醛( CH2 的有害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 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 2: 1C .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 D . 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2 . 相同分子数的下列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A. B. H? C. Cl? D. N?3 . 吸烟危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吸入多种有害气体,其中有一种是氧化物,在它的组成中氧元素与另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 3 , 它是下列气体中的( )A. CQ, B. CO C. SO2 D. NO4 .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 非典”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为防治“ 非典” ,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常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 ■ 代 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O 代表氧原子,(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相对分子质量是—(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 ) 碳 氢 氧 三 种 元 素 的 质 量 比是;(4 ) 过 氧 乙 酸 中 氧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是o5 . 在某公共场所有如下广告: 请通过计算判断此广告是真实广告,还是虚假广告化 肥 广 吉........国际首创........优质化肥:硝酸锭( NH4NO3)含氮量全球最高:37.5%6 . 星期天小明与爸爸•起去农、 业公司购买化肥,已知当时化肥的价格表如下:化肥品种尿素CO(NH2) 2碳酸氢镂NH4HCO3硫酸镂(NH4)2SO4每吨售价1080 元330元450元小明爸爸只带了 5 0 0 元,但不知道买哪种化肥能达到最好的肥效( 即购买的氮元素最多) ,想到小明上初三了,学了化学,就让小明帮助解决问题,小明通过计算很快就选好了化肥,小明选的是哪种化肥?物质【 课 后 反 思 】构成第四单元 知识网络一组 成 一元素一 分子― 匚单质化合物之示符号一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化§价 」 一意义■ 表示符号—化学5 rLi^ 据化学式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原 子 ~ 匚结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相对原子质量L—离子」 分类一纯净电। —阴离子阳离J金属। —单质T —非金属-1—稀有气体化合物一一 氧化物■ 一 酸一 碱— 盐1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练习题1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 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 .试管a 、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 1D . 试管a 、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2、“ 02 ”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分子;③二个氧元素;④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⑤每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⑥二个氧原子 )A.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 ①④⑥3 . ( 1 ) 用化学用语表示:① 两 个 硝 酸 根 离 子 ; ② 五 氧 化 二 磷 中 磷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③ 保 持 氢 气 化 学 性 质 的 最 小 微 粒 ;④ 世 界 年 产 量 第 一 位 的 金 属 2 ) 写出下列化学符合中数字“ 3 ” 的含义:①3 Cu 表示;②N% ( 氨气) 表示 o4 . 一种氮的氧化物是早已被发现的古老分子, 但 自 1 9 8 7 年发现它在人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后,才备受青睐,被学术界评为1 9 9 2 年的明星分子,经测定在9 0 g 这种氮的氧化物中含氮元素4 2 g , 计算求此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5 . 在预防“ 非典”时,常使用一种叫过氧乙酸的消毒剂( 其化学式为C2 H 4 O3 ) 可以有效杀死空气中和物体表面上的S A R S 病毒。
1 )C2 H 4 O3 中共含有 种元素 2 )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 ) 该物质中C : H : O 的 元 素 质 量 比 : :( 4 ) 该物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5 ) 多少g 过氧乙酸含2 . 4 g 氧元素? ( 写计算过程)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1 )【 学习目标】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 .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自主学习】1 . 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 _ _ ,祛码放_ _ _ _ _ =祛 码 要 用 _ _ 夹取 课堂探究】活动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猜想:O实验探究1 :课本P9 2 - 9 5 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反应前总质量反应后总质量分析结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反思评价:1 . 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2 .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筝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3 . 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 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猜想:实验探究2 :观察教师演示% 实验5T和 5 - 2 , 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体系中进行阅读& 思考1 .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 . 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注意: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 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典型例题】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例:1 2 . 4 g 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 8 . 4 g , 消耗氧气 g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例: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 生成水、 氧化铜和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 元素 当 堂 演 练 】1 . 在 A+ B - C + D 反应中, 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 : 2 , 若反应生成的C和 D总质量为2 8 g , 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 的质量为( )A. 1 4 g B . 8 g C . 2 0 g D . 1 6 g2 . 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C . 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D . 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3 . 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课 后 提 高 】1 . 加热a g氯酸钾和b g 二氧化锦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e g ,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A. c -( a + b ) B. a + b -c C. a -c D. a + b + c2 . 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小红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 2 . 1 6 g 该物质, 使其充分燃烧, 测知只生成2 . 1 6 g 水和5 . 2 8 二氧化碳 请通过计算填空:( 1 )该物质中含氢元素一g , 含碳元素 g ,( 2 )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 g o ( 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3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 、Y 、Z 、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 g41 012 5反应后质量/ g未测2 11 09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 X中未测值为零 D . 若 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4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 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 变 化 的 是 ( )【 课 后 反 思 】课 题1质量守恒定律( 2 )【 学 习 目 标 】 备课:谭 利 俊 陈 长 海1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 .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旧知回顾】1 .内 容 : 爹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 .解 释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 学 反 应 前 后 有 “ 五个 不 改 变 ,两个一 定 变 ,一个可能 变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一Y‘宏观 〔 元素的 不变「 五 个 不 改 变 V 「原子的_ _ _ _ _ _ _ _ _ 不变〔 微 观1原子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r宏观:物质的 变不本质原因二 个 一 定 变1〔 微观:分子的 变【 一个可能变: 可能改变自 主学 习 】阅 读 课 本P96、9 7 ,完成以下问题:1 . 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 化 学 方 程 式 提 供 的 信 息 ( 意 义 ) :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②—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 化 学 方 程 式 的 读 法 ( 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⑴ 物 质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⑵质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T。
十 02“ 反应条件” “ 一点燃/====to2生成物⑶ 粒 子 :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典 型 例 题 】某 物 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 R + 2 H20 + 7 & = 2 Fe S 0 t + 2 H £ 0 “贝ij R的 化 学 式 是 ( )A . F e S B . F e 2 s 3【 当 堂 演 练 】C . F e OD. F e S 21. 对 于 化 学 方 程 式“ C+()2 = C 0 2 ":表示的意义,下 列 叙 述 错 误 的 是 ()A .在点燃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C .每1 2份的碳和3 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能生成4 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在点燃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2 .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 可以推断石蜡( 蜡烛的主要成分) 的组成里一定含有()A .碳一种元素 B .氢一种元素C .碳和氢两种元素 D .碳、氢、氧三种元素3 .将A、B、C各1 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 8 g C ,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 . 1 : 5 B . 1 : 4 C . 4 : 1 D. 5 : 14 .现有m g K C l Q ,跟Z g M n O ?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 ,则生成氧气的质 量 是 ()A . ( m —n ) g B . ( m + 2 —n ) gC . ( m —2 —n ) g D. ( n —2 ) g【 课后提高】1 . 对于化学方程式C + C) 2 ——CO2的正确读法是(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 .碳加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C .碳和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D .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2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 . 8 g C H 4完全燃烧生成8 g C O 2C.一定条件下,S O 2和0 2生成S 0 3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 0 2和H 2 0 ,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氧、氧元素3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需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 Q-O + o-O。
飞 2 ( 说明: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4 .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 )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 表 示氧原子,则A表示( 填化学符号) ;( 2) C1O2是新•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1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感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的物质是 o③在0 0 2 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o ( 精确到0.1 )【 课 后 反 思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 学 习 目 标 】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 通过尝试配平化学方程式,知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2 . 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等方法,知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巧自 主学 习 】阅读教材P 9 9 T 01, 填空1 . 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 定律, 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 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 和 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2 .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 . ; ( 2) —3.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写” 、 “ 配 ” 、 “ 等” 一标” 一注 ” 、 “ 查“ 写” 是指,“ 配”是 指 “ 标”是 指 —, “ 注 ”是指—【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交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 _ _ _ _ _ _ _ 连接, 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 如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物中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 固 体 物 质 的 化 学 式 右 边 要 注活动二:练习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C +_ _ _ C O 2 一—C O( 2)―A 1卜 _ _ _ _ _ _ 2 一―A l 2O 3( 3)—C u O+ — c —_ _ _ C u + _ _ _ C O 2( 4 )C2H .I+ _ _ _ _ _ _ 2 -C 02 + _ H 2O( 5 )—N2 + _H2 一—NH3( 6 )—N H 3 +_ _ _ C 12 -—N2 + — H C 1( 7 )― H 2s +_ _ _ 02 一—S + — H20( 8 )—C 2 H 2 +一。
2 -_ 4 0 + _ C 02总结配平技巧: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当 堂 演 练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课 后 提 高 】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 1)_ F e + — .H Q —F e a O i + _ _ _ H 2( 2)N F L + 0:2 — N O + _H20( 3)KCIO3 —K C 1 + 02( 4 )_ H 2O + —_ C — _ _ _ _C O + _ _ _ _ _ H2( 5 )_ A l +.F e a O d — —F e + _ _ _ A l 2O 3( 6 )_ _ _ F e z C h + _ _ H 2s 0」—_ F e2 ( S O ” ) 3 + ― 1( 7 )―A l + —H 2S O . 1 ——A l 2 ( S O ) 3 + — H z( 8 )—C H 30H + __ O 2 — _ _ C 02 + _ H20点燃A . S + O2= = = = S O2岫0?C. 2KC1O3=T=2KC1+ 3O2 t点燃B . M g + O 2====M g O 2占燃D. 4P+ 502===2P2052.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使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成为一条酸河,其反应方程式为:2R + 2H z O + 7 0片 蜷e S 04 + 2临 。
4 ,则R的化学式为( )A . S B . F e C . F e S z D . F e S2. 法医常用马氏试种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R + 8 H C I + 4 Zn = 4 Zn C l2+ 3H2O+ 2A s + H2 t ( R表示砒霜的化学式) ,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A . A S 2O 2 B . A s ? C . A s O D . A S 2O 33 . 物质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202=C 02+ 2H20 ,推求X的化学式为( )A . C H4 B . C 2H 5 O H C . C H 3O H D . C H 3C O O H点便4 . 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方程式为M + 302. . . . . 2C 02+ 3H20 ,则该化合物是(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分子式为C 2H 5 0H2 .下 图 形 象 地 表 示 某 反 应 前 后 反 应 物 与 生 成 物 分 子 及 其 数 目 的 变 化 , 其中“•9” “ OO”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D . 3 : 1 : 35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 _ _ C u +―02——C u 0(2 )_ _ F e S ? +_ 02一F e z O s + _ _ _ S O 2(3)_ _ C i H 10 +_ 02—H 2 O + — C 02(4 )_ _ A S 2 O 3 + _ — Z n + — H C 1 — ASH3 + _ Z n C L + — H20(5 )—A l (O H ) 3 +H2soi ——A l 2 (S 0 i )3 + —出0(6 )—CXHY + __ _ 。
2 __ _ C 02 + _ _ I l 2 0【 思 维 拓 展 】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 H N 0 L T笈4 N 02 f +t + 2 H 0⑴ ------中物质的化学式为⑵ 请你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 N O s的下列认识:从组成上,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从性质上,从贮存上,【 课后反思】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学习目标】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通过分析例题,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2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书写规范,力争完美 自主学习】1.回顾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意义, C +3 —C C )2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每—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 一份质量的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_ _ _ _ _ _克二氧化碳;生成4 4 克二氧化碳,需要 克氧气 课堂探究】活动一:学习教材P 10 2 例 1, 了解计算的步骤和格式,完成下表活动二:找出下题的错误,并改正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 现在要制取16 k g 氧气, 需要电解多少水?小花的解题过程如下: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改正:题目加热31. 6 g 高镒酸钾,理论上可制得多少氧气?解题步骤解答过程( 1 ) 设未知量( 2 )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相关量( 4 ) 列比例式( 5 )求解( 6 ) 作答设未知量通 电H , 0 & t + 02118 16X 16 k g18 /X =16 k g /16X =18 k g答:需电解水18 k g 。
请改正小花的解题过程 当堂演练】1 .某工厂需要10 0 k g 氧气做原料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 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 .锌与盐酸(H C 1)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6 . 5 g 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课后提高】1 .实验室需要1.6 g 氧气进行实验若这些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 用二氧化钵做催化剂)来制取,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至少含有过氧化氢多少g ?2 .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 Nz H O 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 N20, )助燃, 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 + N2O 」 = 3 +4 H?0 ,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 . 6 g N N 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 的质量3 .将 24. 5g 氯酸钾和4g 二氧化铳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等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 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小刚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 K C1 的质量. 请你帮他检查是否正确.解:设生成的K C1 为 x2K C1 03 = 2K C1 + 0> t2X 1 22. 5 2X 7 5. 524. 5 xx = 1 5. 1 g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 5. 1 g .上述过程是否有误? ( 填 “ 是”或 “ 否”)若有,请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 C1 的质量。
思维拓展】1.计 算 【 课后提高】第 3 题中a的值( 选用至少两种方法)【 课 堂 感 悟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 学 习 目 标 】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 同 建 构 】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1 . 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2 . 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的质量或反应物的质量;【 典 型 例 题 】1 .密度公式 的应用实验室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I L 2L ( 标况下,氢气密度为0. 08 9 g /L ), 至少需要锌多少g ?2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加热•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称量固体,发现比反应前减少0. 9 6 g , 则原混合物中含有氯酸钾多少?3 .数据表格的处理某同学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 取 2. 5g该样品和0. 5g二氧化镒混合 加热该混合 物 L 时间后( 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得到t2、t3、t ”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如下:加热时间tlt2taU剩 余 固 体 质 量( g )2 . 1 22 . 0 82 . 0 42 . 0 4( 1 )加热t 3 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反应完全?( 2 )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 )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 当 堂 演 练 】1 .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在此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三者的质量比是( )A . 3 : 2 : 5 B . 2 : 1 : 2 C . 2 : 3 : 5 D . 2 4 : 3 2 : 4 02 . 将 1 6 g 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实 验 I实验n实验n i给 定 的 质 量1 . 5 g1 6 g2 0 g生成S O ? 质量3 . 0 g3 2 g3 2 g分析数据回答:( 1 )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 )在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g ;( 3 )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 课 后 提 高 】2 .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 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 1 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 0 g 稀盐酸的烧杯中, 其中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反应原理为:C a C 0 3 + 2 HC 1 = C a C l2 + H20 + C ( ) 2 t , , 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1 1 . 3 4 g , 请你计算:⑴每片钙尔奇中碳酸钙的质量⑵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钙 尔 奇 ca l t r a t e主要成分: C a C O3规格:每片2 . 0 g用法:口服用量:一日2 次,每 次 1 片【 课 后 反 思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
第 1课 时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学 习 目 标 】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2 .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物质;3 . 通过实验,认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06 T09,填空1 .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 —透明的— —形状的固体, — ―是其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做一2 . 石墨是一种— —色的有一 —而不透明的— —状固体 石墨质软, 能_ _ _ _ _ _ ,具有润滑性对应的用途是— 一、 、 3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o4 . 木炭和活性炭具有_ _ _ _ _ _ ,利用该性质,木炭可以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_ _ _ _ _,活性炭可做 的滤毒剂 课堂探究】活动一:完成教材实验6 -1,填空1 .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 的结构,因此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2 . 小组讨论: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1)金刚石、石墨、木 炭 利 活 性 炭 的 物 理 性 质 有 很 大 差 异 的 原 因 是 .( 2 )一般物质的 决定物质的 典型例题】关于同种元素组成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能是化合物B.可能是单质C.可能是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当堂演练】1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 .金刚石 B .石墨 C .焦炭 D .活性炭2 . 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 C eo B . C O C . C 2 H 2 D . C H 3 0H3 . 金刚石、石墨、C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正确叙述是( )A .都是黑色固体B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 .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4.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 .用天然气做燃料C .用金属铜制作电线D .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课 后 提 高 】L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 e 、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纳米管A .B .C .D .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2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所有物质中金刚石最硬,石墨最软石墨是优质绝缘材料3 . 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 e。
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 N s和附都是氮元素的单质B . N g相对分子质量是8 4 0C . N a中含有3 0个氮分子D . N s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4 . 如图所示,先 在a、c两支相同的大试管中充满红棕色的N 0 ?气体然后分别向a、c试管中加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石墨和活性炭,塞进胶塞,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A . c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c管流,a管无明显变化B . a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a管流,c管无明显变化C . a、c两支试管中的颜色都消失,水往两支试管中流D . a、c两支试管都无明显变化【 思 维 拓 展 】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CM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课 堂 感 悟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通过碳原子结构分析和碳的化学性质实验,掌握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和高温下化学性质的活泼性,了解稳定和活泼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 . 通过碳与氧气、氧化铜等反应的实验探究,掌握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1 1 0 T 1 1 ,填空1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2 . 碳在点燃条件下, 具 有 氧气充足时生成_ 化学方程式是氧气不充足时生成_ —,化学方程式是_3 . 较高温度下,碳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 具有— —性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堂探究】活动一:1 .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较高温度下,碳 能 夺 取 某 些 含 氧 化 合 物 中 的 _ 是 _ _ _ _ _ 剂,具有_ _ _ _ _ 性,发生—反应在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氧化铜是——剂,具有— —性,发生一 —反应2 . 写出碳还原氧化铁( 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活动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观察、记录、完成下表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装置图见 教 材 图6 - 9装置特点①试管口略向_ _ _ _ _ 倾斜;②反应需操作步骤①检查一 _②装药品固定试管③点燃④ 先 _ —, 再 _实验现象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②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生成③生成的气体―实验中应注意:1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一3 .酒精灯火焰处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4 . 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典型例题】已知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
图I I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烘干、夯实于试管底部, 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 右图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田 口①为什么要把木炭粉和氧化铜烘干?②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 u 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③实验时,酒精灯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④刚开始预热, 烧杯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当堂演练】1 .北宋绘画大家范宽的水墨画《 洗衫行旅图》流传至今,风采依旧,其原因是碳在常温下具有 ( )A .稳定性 B .氧化性 C .还原性 D .可燃性2 . 下列关于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碳和氧气的反应时化合反应B .碳和氧气反应时,可生成二氧化碳,也可生成•氧化碳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炽热的碳和二氧化碳作用可生成一氧化碳3 .乂、C O、C , 一样也具有还原性,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 ) C + C u O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上 + CuO ( 反应条件为加热)( 3 ) H2+ F e。
反应条件为高温)( 4 ) C O + F e 反应条件为高温)4.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A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B .含碳元素的物质C .含碳元素的单质 D .无法判断【 课后提高】1 .用木材做电线杆时,常把埋在地下部分的表面微微烤焦,这是因为( )A .表面生成的碳不吸水B .碳易于土壤中的物质反应C .烧掉木材表面的水分以免毁坏D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墨导电 B .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C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 .木炭还原氧化铜3 .有关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 C u O具有还原性B . C发生了还原反应C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变D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4 .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A .氧气 B .木 炭C .氮气 D .二氧化硫【 思维拓展】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①在D中加热B ,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②C与①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③向①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 1 )试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名称:A ; B ; C ; D( 2 )写出有关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课堂感悟】课 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 1课时 实验室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学习目标】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 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 . 通过实验,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1 1 3 , 填空L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是:一 —和—2 . 反应原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课堂探究】活动一: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填空 相关信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标况下的密度为L 9 9 7 g / L , 空气密度为1 . 2 9 g / L )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氧气高锦酸钾_ _ _ _ _ _过氧化氢溶液——密度_ _ _ _ 于空气一溶于水二氧化碳碳 酸 钙 _密度—于空气溶于水稀盐酸—气 体 发生 装 置图AAB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左边装置中的—气 体 收集 装 置图WWCD E收集方法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 、 b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 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
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 、b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 如图)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 如图)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 如图_ _ _ _ _ _ _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_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 典型例题】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锌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写装置代号,下同),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4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气体是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取甲烷,发 生 装 置 可 选 ,收集装置可选—【 当堂演练】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A . 长颈漏斗 B .广口瓶 C .酒 精 灯1 ) .集气瓶2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A . 一定比空气的大C.可能比空气的大也可能比空气的小)B . 一定比空气的小D.应与空气的密度接近3 .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加热分解制取0 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 O?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 B .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C .都是分解反应 D .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 .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是( )A. 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下部C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D .用一小虫放入瓶中观察【 课后提高】甲图是实验室制备C O2的装置图。
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 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上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 Oz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A、B、C、D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甲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 填写编号) 【 课 堂 感 悟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CO?【 学 习 目 标 】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制取药品的选择原理,了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2 .通过合作探究,能对二氧化碳制取装置进行简单设计和评价自主学习】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验满02(1)检验:验满:(2)(3)C02检验:验满:A B C DE【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 反应讨论: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步骤现象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碳酸钠稀硫酸反应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4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活动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仪器的探究与实践1.观察教材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思考:( 1 ) 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2 ) 锥形瓶能否用别的仪器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组讨论,设计制取装置【 典型例题】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认真研究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 如下图甲) , 对其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改进( 如图乙)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_ b _ c d( 3 )说明该同学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 4 )写出检验b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课后提高】2 .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A .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B. 使 用 碱 石 灰 ( 主要成份N a O H和生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E灰C .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D .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37次引石 灰 石小红同学位善于动脑筋学生,他将②进行一系列改进创新( 如A和B )B装置的优点是 A装 置 显 示 的 化 学 反 应 状 态 为 ( 填 “ 进行中”或 “ 已停止” ) .若用, 铜网上放药品应为 ,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思维拓展】设计•套制取并验满二氧化碳的装置,仪器及药品:玻璃片、燃着的小木条、大理石、稀盐酸【 课堂感悟】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 时CO?的性质、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备课:谭利俊陈长海2 .通过学习,会写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准确认识其实验现象3 .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相关环境问题【 自主学习】1 .二氧化碳是一种 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_ _ _ , _ _ 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 o2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说明二氧化碳_的化学性质。
3 . C O ?的用途:( 1 )用 于 ( 利用其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 )作气体肥料( 利用其可供给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 3 )干冰可作,用于人工降雨( 利用干冰升华 的性质)( 4)制碳酸饮料( 利用二氧化碳 的性质)( 5)作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制纯碱等5. 温室效应成因:( 1 ) ________燃 料 的 大 量 消 耗( 2 ) _______遭到破坏防止措施:减少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课堂探究】活动一:完成实验6 -3、实验6 -4,填写下表活动二: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 ( 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将第一、四朵小花分别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完成实验6 -5,填写下表( I )(II)(III)(W)现象分析交流讨论:( I )(IV)现象分析( 1 )通过对比分析, 可 知 道 二 氧 化 碳 的 化 学 性 质,化学方程式为—( 2 )第四朵小花由红色重新变回紫色, 说 明 , 化学方程式为—实验:操作:将玻璃片移开少许,向装C O 2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现象:澄清石灰水分析:C O ?能与C a ( O H ) z反应产生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小结:1 . C 0 2的物理性质:2 . C 0 z的化学性质:【 当堂演练】1 .二氧化碳和氧气物理性质上的相似点是(A .常温下都是无色有味的气体C .都不易溶于水2 .区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方法是(A .看能否燃烧C .看能否支持呼吸)B .D .)B .D .密度都比空气大加压降温后都变成无色液体看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入气球能否上升3 .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
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矿石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具体生产过程如下:»回 T9 . 回矿 石 高 温 , bA- a—_____________CaCO: ! -H20-'试回答:( 1 )写出A: B:C; D o( 2 )写出a , b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ci ( ) ; b ( ) o【 课后提高】L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种不容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是,产生这种物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示)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 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 .某校化学探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该镇石灰石矿石中开采出来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 他们称取2 5 . 0克石灰石样品,将其全部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8 . 8克二氧化碳气体( 假设杂质不反应,气体无损失)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思维拓展】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桂林七星岩洞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过高,游人进去有没有生命危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写出你的方案,如果想要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需要降低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课堂感悟】第 2 课 时 CO的性质【 学习目标】知道co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1,填空备课:谭利俊陈长海1 .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 _ _ _ _ _ _ _2 .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 _ 燃 烧 , 放出大量热, 火焰呈_ _。
化学方程式: —3 . 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易与_ 结合,使之不能很好地与_ —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暧时, 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 .【 课堂探究】活动一:观看CO燃烧和CO中毒事件的视频交流:1 . 利用co的可燃性,可 用 作 co点 燃 前 要 否则可能会—2 . CO中毒后如何处理?轻 度 的 应 严重的立即—有毒尾气需处理后再排放,CO尾气处理方式为活动二:观看CO还原CuO的视频,了解其还原性现象:氧化铜由_ _ _ _ _ 色变为_ _ _ _ _ 色,澄清石灰水化学方程式:分析:C0_ _ 氧 ,被 _ 作— —剂,具有— —性CO的用途:用于写出CO还原氧化铁( 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活动三:氧化还原反应了 反应 氧化剂具有 性即一氧的性质; 还原剂具有 性即一氧的性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发生了 反应;失去氧,发生反应物特点表现性质变化过程发生反应还原剂得氧氧化剂失氧小 结 :得 氧 ,氧化反应,本身充当还原剂。
典型例题】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1 )该 装 置 存 在 的 一 个 主 要 问 题 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2 )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原因?( 3 )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一( 4 )实验过程中,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 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 化学式为C uzO) .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当堂演练】1 .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 气C .二氧化碳 D . 一氧化碳2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 )A .淡蓝色 B .蓝色 C .黄色 D .苍白色3 . 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A . C 02 B . C O C . I i2 D . C4 .宣传伪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 .用液氢作燃料发射火箭B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 .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D . C O气体可以来冶炼金属【 课后提高】L C 0和C O?相 同 的 是 ()A .物理性质相同 B .化学性质相同 C .组成元素相同 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2 . 请分析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C O ( C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C O, ( C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尾气判断:混合气体水蒸气、C O、C O2、附、&依次通过灼热的C u、灼热的C uO、石灰水、浓 硫 酸 ( 有吸水性)后,剩 余 的 气 体 是 ( )A .水蒸气 B . N2 C .⑩ 、M I ) .无法判断4 .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 O、C O2及N的氧化物( 如NO) ,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治理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 催化转化器” ( 用伯、 钿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使C 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 其中一种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请写出C 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 思维拓展】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像挛生兄弟,这是因为A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B .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C .它们都有毒D .它们都能溶于水( 2 )也有人认为, 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 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 3 )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课 堂 感 悟 】第 六 单 元 《 碳 和 碳 的 氧 化 物 》 复习学案【 学 习 目 标 】( 1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备课:谭利俊陈长海(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3 ) C 0 2、C 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 )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前 延 伸 】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r物理性质:化学性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二 氧 化 碳J 「原理:装置:Y实验室制法 验满:氧 化 物 ] I收集方法:. 物理性质: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I一氧 化 碳\ 化学性质:I用途:【 课 内 探 究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项目氧气二氧化碳原料氯 酸 钾 、高 镒 酸 钾 、过氧化氢溶液石 灰 石 ( 或 大 理 石 ) 、稀盐酸原理装 看 :收集检验验满【自我检测】1 、1 9 8 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 60 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C 、它与金刚石一样具有很大的硬度 D 、它的一个分子由60 个碳原子构成2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 )A、木炭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C 、金刚石 D 、铅笔芯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A 、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没有加热C 、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较少 D 、加入的是稀硫酸4、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A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二氧化碳用来制二氧化碳5 .有关H 2 、C O 、C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 .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D .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6 .赎给C a C 0 3 ) 煨烧后得C a O , C a O 加到海水( 含有M gC 1 2 ) 池中得M g( 0 H ) 2沉淀, M g( O H ) 2与盐酸反应得M gC 1 2 溶液。
上述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分解反应7 继 “ 分子足球” C 60 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 分子足球” N 60 一定条件下N 60 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 60 属于A.金属单质 B .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8 . 某厂用石灰石高温燃烧制得生石灰,若每天消耗含杂质5%的石灰石原料3 0 0 吨请根据计算回答下列问题:⑴理论上每天可生产氧化钙多少吨( 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⑵ 若每吨石灰石以1 0 0 元的价格买入,制得的生石灰( 含原杂质)以每吨2 50 元卖出,扣除每吨石灰石原料生产的加工费3 0 元,则该厂每天可获利润多少元?9 . ( 1 0 分)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 g , 把 4 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g剩余物质的质量/ g第 1 次1 05. 5第 2次1 03第 3次1 01 . 6第 4次1 0m( 1 ) 第4 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g( 2 ) 石灰石样品中C a C O,的质量分数为。
( 3 ) 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D【 学习目标】1 .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2 . 培养自身的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3 . 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 2 8 ,完成下题1 . 燃烧是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 o2 .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1 ) ( 2 )(3)o【 课堂探究】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7 —1 ”,并讨论1 . 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2 .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下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 一3 .热水下的白磷在通入Q 或空气后, 能燃烧, 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总结:燃烧的条件活动二:阅读教材P1 2 9 ,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归纳灭火的原理实例方法原理熄灭酒精灯扑灭森林火灾纸箱着火总结:灭火的原理:( 1 ) ( 2 ) . ( 3 )【 典型例题】例 1 . 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A . 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B . 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 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 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例 2 . 小明在实验室里做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帮他解决一下问题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一小石块和一小木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将燃着的两支蜡烛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将一小木炭和一小纸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当堂演练】1 .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
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 .提 供 可 燃 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 . 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 .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 B .纸比煤着火点高C .纸比煤着火点低 I ) .纸比煤密度小3 .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 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 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使可燃物隔绝氧气4 .在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最合理、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 .用嘴吹灭 B.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 .用湿抹布盖灭 D .用水冲灭【 课后提高】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 是 ( ) A .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 .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C .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D .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2 ..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A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C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 D .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大3 .杰克用铜丝编织成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4. . 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①使炸药在大火上爆炸②用液态氮。
试回答:方法①②灭火的原理分别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思维拓展】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 0℃,红磷着火点为2 4 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A B C(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为 ① 铜 片 上 的 红 磷 ②铜片上的白磷③水下的白磷 o( 2 ) B装置中a仪 器 的 名 称 为 ,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 ,其中Mn a的作用是_ 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3 )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和( 4 )你猜想一下, 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中 课堂感悟】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 )【 学习目标】1 . 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1 3 1 ,完成下面问题1 .灭火器有、、2 . 爆 炸 是 在 的空间内 的燃烧,短时间要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而就会爆炸3 .写出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A ® (g ) F B【 课堂探究】活动一:探究泡沫灭火器的原理1 .阅读教材P 1 3 0 ,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2 .泡沫灭火器的化学方程式为活动二:有些燃烧很平静,有些燃烧却能引起爆炸,爆炸的条件是什么?实验探究“ 粉尘爆炸实验”讨论:( 1 )为什么金属筒要加盖?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为什么要鼓入大量的空气? _ _ _ _ _ _( 3 )面粉为什么要干燥?( 4 )为什么需要根点燃的蜡烛? .总结:爆炸的条件是什么?_ _ _ _ _ _ _【 典型例题】例1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氨气( 2 ) 汽油蒸气( 3 ) 液化石油气( 4 ) 煤气( 5 ) 天然气A 、⑴B、( 1 ) ( 2 ) ( 5 )C、⑴ ⑵ ⑶ ⑸ D、⑴ ⑵ ⑶ ⑷ ⑸例 2 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 . 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 .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当堂演练】1 、 根据你生活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 禁止烟火”的标志C.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不慎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2 .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 )①酒精②白磷③氢气④石灰⑤食盐⑥液化石油气⑦硫⑧镁带A.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⑥⑧C.只有①②③⑥⑦⑧D.全部都是3 、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o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4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求救B .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C . 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 .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课后提高】1 . 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
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 液化气”气味后,他立即去厨房检查,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装置进出火花,引起了剧烈的爆炸如果是你,首先应该做的是, 如果是夜晚— —, 能否开灯检查?为什么?2 . 1 9 9 5 年 1 2 月 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 8 8 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① 沿 楼 梯 迅 速 下 楼 ()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 跳 楼 ()3 . 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 范雨同学放在操场上的自行车车胎突然爆炸了,请你分析原因?你还能举出这种变化的爆炸例子吗?4 . 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如果我们住房室内着火, 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 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 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上网查找一些火灾时的安全逃生知识 思维拓展】某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防火意识, 保证生产和安全,想制定一个安全防火制度,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们提几点建议( 答出三点即可) 。
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课堂感悟】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 )【 学习目标】1 . 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 通过学习,了解化石燃料及其不可再生性,增强节能意识。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 1 3 7 T 4 1 ,填空1 . 、、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再生的能源2 . 化石燃料都是( )A .单质 B .化合物 C .纯净物 D .混合物3 .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 -是,二是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_而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课堂探究】活动一:完成教材实验7 - 3 ,填表现象手的感觉化学方程式交流: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 的改变,通常表现为 和 现象,例: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 _ 吸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活动二:天 然 气( C H4)观看视频:天然气的燃烧O b的物理性质:_ _ _ _ _ 色、_ _ _ _ 味气体,密 度 比 空 气 , 溶于水C H ,的化学性质:具有_ _ _ _ _ _ _ _ 性,点燃前需_ _ _ _ _ ,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典型例题】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和石油的形成B .天然气燃烧C .分离石油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D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2. 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犹豫瓦斯爆炸所致。
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明火即燃烧爆炸 为避免灾难发生, 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 是 ()加强安全管理, 杜绝明火源泉 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③提高通风能力 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出去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当堂演练】1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 .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B .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验C .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D . . 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2 .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 下列变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家中用煤取暖B .使用干电池照明C .利 用 水力能发电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3 . 下列各化学反应过程中,需吸收热量的是( )A .天 然 气 燃 烧B .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C .铝 片 与 盐 酸 反 应D .蜡烛燃烧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干冰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B .硫燃烧需要先加热,所以它燃烧是吸收热量C .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这是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D .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5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 、 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人们常把— —称 为 “ 工业的粮食” ,把 _ _ 称 为 “ 工业的血液” 。
煤主要含有_ _ _ _ _ _ 元素,石油主要含有 元素6 . 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许多公交车易压缩天然气( C NG )为动力燃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 是 ( )A . C NG的主要成分是C H ”B . C NG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 C NG是纯净物D .使用C NG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课后提高】1 .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C .氢气 D .甲烷2 .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A .水蒸气 B .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 .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C .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D .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4 . 煤 是 “ 工业的粮食” 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 将煤干烟所得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 主要成分是C O和 %) 。
1)利用水煤气中的C O和H ?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 甲 醉( C H :,OH ) 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2 )利用水煤气中的C O和也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可以制得气体燃料甲烷( C H J,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 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历了从“ 煤球”至 “ 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些孔 1 ) 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2 )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为了减少煤燃烧是对环境的污染, 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 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 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6 .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期( NA)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1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 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3 )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工程中,“ 西气东输”是其中之一,“ 西气东输”中 的 “ 气 ”指的是( )A. 水煤气 B. 裂解气 C. 天然气 D. 电石气( 4)2 0 0 1年 2月 2 4 日, 中央电视台报道: 近年来北京的空质量提高, 己石家庄I I 级标准.这主要得力于搬迁一此超标排放的工厂和大量使用燃燃料• ,减少了 S 0 ? 和粉尘的排放,特别是使 用了许多的环保型汽车,排 放 污 染 值 大 大 降 低 .试 写 出 甲 烷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思 维 拓 展 】最近,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 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 可燃冰” 的蕴藏量也很可观.“ 可燃冰” 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FHQ ).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序号).A . C H ” • n f M 晶体中水是溶剂B . C H ” • n I W 的组成元素有3 种C . C H4 • n H a O中 C H , 和 H20的质量比为1 : 1D . 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2 ) “ 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用“ 可燃冰”做燃料, 你认为有哪些优点。
课 堂 感 悟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2)【 学习目标】1 .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2 . 了解酸雨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42-146,填空1 .煤燃烧会排放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2 . 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燃料中一些杂质如硫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_ ― , 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 _;未燃烧的_ 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3 .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 可节约— , 减少— 的污染4 . 乙 醉 俗 称 化学式为_ 是 资源,它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5 . Hz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它来源广泛,、但制取成本高、运输困难,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6 . 新能源除氢能源外, 还有 等 课堂探究】活动一:看视频,了解酸雨的危害交流讨论:酸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哪些?( 1 ) 损坏植物叶面,破坏( 2 ) 腐蚀建筑、雕像等,其原材料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为( 3 ) 腐蚀铁、铝等_ _ _ _ _ _ _ _ 制品。
活动二:看视频,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验满氢气点燃前需—燃烧的化学方程式—A BCD E【 典型例题】1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 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 .温室效应 B 白色污染 C .酸雨的产生 D .农药、化肥的污染2 . 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有关部门2 004 年 10月作出决定, 扩大“ 乙醇汽油”的试点范围' ' 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储制得同时. ,由于能源价格上涨,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昔日常用的蜂窝煤因为价格低廉又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 1)煤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 2 ) 乙醉是一种绿色能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 为减缓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当堂演练】L 下列情况: ①煤的燃烧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氢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2 .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根据氢元素在臼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性质分析, 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 )①探索廉价的制氢气的方法②研究氢气燃烧产物的处理技术③开发安全、 高效的储氢技术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 ①和② D . ①和③3 . 某同学设计了一些准备在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的方案,其中合理可行的是( )A. 加热氯酸钾与高镒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B. 用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C. 用稀盐酸与生石灰反应制二氧化碳D . 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4 . 随着“ 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作为家庭成员,我愿将下列有关天然气的化学知识告知父母:(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 )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
我知道填充氮气的目的是3 )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 课后提高】1.2 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 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B.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关掉不用的程序,启用电脑的“ 睡眠”模式C. 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D. 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交通,少开车2 . 2 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A .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 . 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式D. 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3 . 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 节能、环保、低碳”理 念 的 是 ( )A . “ 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B . 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C . 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 . 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4 . 下列措施: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④改用压缩天然气;⑤改用液化石油气;其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5 . 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含有硫的煤炭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z,它遇到雨水成为酸雨降落到地面会带来很大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三个方面的危害实例:①②③( 3当 SO2 污染严重时, 目前有一种有效的方法,用直升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 % ,其化学方程式为:2 C aC 03 +2 S0z+( ) 2 —2 C aS0,+2 C ( ) 2 . 实验证明石灰浆[ C a ( Oil) 2 ] 在空气中可吸收SO? 生成C aSO,和其他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 维 拓 展 】成都市大多数家庭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为了探究天然气中含有哪些元素( 即探究天然气的组成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与推断在玻璃尖嘴处点燃天然气再用一个干冷烧杯罩住火焰( 如下图所示)天然气/天然气有可燃性天然气中含有_ _ _ _ _ _ _ 元素2 . 迅速翻转烧杯,立即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烧杯—天然气中含有_ _ _ _ _ _ _ _ 元素结论: 综合上述推断, 说明天然气中一定含有_ _ _ _ _ _ _ _ _元素, 可能含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元素 课 堂 感 悟 】课题1 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I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理解合金的概念自主学习】1 .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地 壳 中 是 ;海水中是—;人 体 中 是2 . 人类使用金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石器时代一青铜器时代f铁器时代f铝和铝合金时代一钛和钛合金时代【 课堂探究】活动一:几种重要的金属1、世 界 上 年 产 量 最 高 的 金 属 是 ,其次 是,再次是2、 金属的物理性质共性:① 常温下,大部分为 体 (是液体) ,有 光泽;②大多数金属呈_ _ _ _ _ _色,( 铜为_ _ _ _ _ _ _ _ _ 色,金为_ _ _ _ _ _ _ 色 ;③ 有 良好的 性、性、性;④ 密度,熔点。
特性:① 导电、导 热 性 能 最 好 的 金 属 ;②硬度最高的金属:Cr铭③熔点最高的金属:铝;熔点最低的金属:④密度最大的金属:钺;密度最小的金属:SU活动二:合金1、金属材料包括 以及它们的2、 合金的定义: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 _ _ _ _ 或, 而制得的3、生铁和钢都是 的合金生 铁 的 含 碳 量 为 ;钢 的 含碳量为 4,合金的特性: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强度和硬度—,抗腐蚀性能 o【 典型例题】1、在我们日常生活接触的金属:香 烟 内 包 烟 纸 上 的 金 属 是 ,热水瓶胆壁上的金属是,温 度 计 中 填 充 的 金 属 是,白铁皮表面、 自来水管表面镀的金属 课后提高】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纯铁质软,可用来制造机械 B . 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C . 铜的导电性高于银 D . 钛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轮船外壳2、利用铝合金制作钥匙是利用铝合金的( )A .熔点低 B .不易腐蚀 C.硬度大 D .密度小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铜线 B .不锈钢 C.硬铝 D. 18 K黄金4、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合金中至少含两种金属: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生铁是主要成分为碳的铁合金;⑥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⑥5、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或多种金属( 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便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一一合金, 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 请根据下表数据判断,不宜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 )金属NaKAlCuFe熔 点C C )97.563.666010831535沸 点 ( 七)883774246725672750A. F e- C u 合金 B. C u - A l 合金 C. A— Na 合金 D. C u - N a 合金6、将10.0 g含碳的铁合金放在氧气流里充分灼烧,得到0.176 g二氧化碳,问此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它是生铁还是钢? ( C - 1 2 , 0 - 1 6 )【 本 课 小 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1 . 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情况,通过某些金属与酸的反应初步了解金属的活泼性;2 . 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运用该表判断相关置换反应能否发生3 . 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通过实验认识金属的活泼性;置换反应的判断。
自主学习】1 .旧知回顾⑴金属一般有良好的 性、性、性⑵导电、导 热 性 能 最 好 的 金 属 是 : 硬度最高的金属是—;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一⑶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强 度 和 硬 度 ,抗腐蚀性能 课堂探究】活动一:(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 . 阅读:( -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 建构:⑴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 O 2 --- A1 + 2---Cu + O 2 --- Fe + O2---⑵金属的活动性:Mg, Al Fe, Cu Au3 . 即学即练有一著名的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 经历这么长的时间, 该铝制艺术品不易锈蚀的重要原因( )A 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 铝不易氧化 C 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D 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活动二:(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1 . 阅读:活动与探究部分【 学生实验】镁、锌、铁、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2 . 建构:⑴完成金属与酸反应的相关表格;⑵通过实验比较Mg、Zn、Fe、Cu的活泼性:;⑶置换反应定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演示实验】铝与硫酸铜、铜与硝酸银、铜与硫酸铝的反应⑷金属活动性顺序:.阅读——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③ 在 金 属 活 动 性 顺 序 里 ,位 于 的 金 属 能 把 位 于 后 面 的 从它们的里_ _ _ _ _ _ _ _ _ _ _ _出来。
3 . 即学即练:一般情况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速度越快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 :实验步骤:① 取 A、B、C 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 m L浓度相同的盐酸溶液②分别加入足量的、大小相等的Mg、Zn、Fe立即把三个相同的气球分别套在各试管口上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气 球膨胀速度最快的是 填试管编号)( 3)该实验表明,实验室一般用锌而不选用镁、铁制取氢气的主要原因是( 4 )步骤②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4. 金属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置换反应)的书写规律 课后提高】1、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A和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的做法是:( 1)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祛码使天平平衡;( 2)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 -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涨大,最终如图C 所示;( 3)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等天平平衡后,两同学的天平所处的状态是( )A .甲、乙都不平衡 B .甲不平衡,乙平衡 C .甲平衡,乙不平衡 D .甲、乙都平衡2 , 等量的镁和锌分别与两份足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体A .甲物质为镁,乙物质为锌 B .反应所消耗的硫酸相等 积C .镁比锌活泼 D .反应速率甲快,乙慢。
n0 时同高温3、对 汽 23 + 2 4 /二 ^4/23 + 2 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4、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西汉刘安著《 淮南万毕述》中 “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可用硫酸铜表示,试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5、X、Y、Z 三种金属中,只有Z 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丫放入X 的盐溶液中时; 丫表面有 X 析出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A. X >Z>Y B. Y >X >Z C. Z>Y >X D. Y >Z>X6、为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 AlCb 溶液、FeCb 溶液、CuSCU 溶液 B. Fe> Cu> AlCb 溶液C. Fe、AIQ3溶液、CuSO4 D. Cu、FeCk溶液、AlCb溶液7、把铁片投到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且其溶液质量减轻也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A. H2SO4 B. Ab( SC) 4) 3 C. Z11SO4 D. C11CI28、 氯化铜和氯化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 )A .只有 Fe B .只有 Cu C. Fe、Cu D. Fe、Mg^ Cu9、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欺诈活动。
黄 铜 ( 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课 后 反 思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 1课时)【 学 习 目 标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 铁、铜、铝等)矿物2、了解用铁矿石炼铁的方法自 主学 习 】1 .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 .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规律: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 如金、银等)以 形式存在,大多数以 的形式存在( 2)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前二位的是:、【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 一)铁的冶炼1 .阅读:P16 ( 一、铁的冶炼)〜P17结束2 .建构:铁的冶炼:⑴原料:、、、0⑵设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⑶原理:活动二:( 二)CO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分析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⑴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后加热的原因是⑵实验后先撤酒精灯后停通一氧化碳的原因是 o⑶尾气处理办法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⑷该实验的现象:o⑸化学方程式 O活动三:( 三)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1 .阅读:P18例题2 .建构:归纳例题的解题步骤( 与纯物质质量计算的不同)3 .即学即练⑴将下列不纯物质的质量转换成纯物质的质量。
①lOOOt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②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③多少吨铁的质量分数为9 6 % 的生铁中含5 6 0 t 铁?⑵炼3 0 0 0 吨含4 % 杂质的生铁,需要含F e304 8 0 % 磁铁矿石多少吨?小结: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简单计算原则:化学方程式计算一定要用纯物质的质量代入计算公式:纯物质质量= 纯物质百分含量( 又叫纯度)X 不纯物质( 又叫样品)质量不纯物质质量=纯物质的质量+ 纯物质百分含量【 课后提高】1、炼铁的主要原料是( )A . 石灰石、焦炭、生铁 B . 焦炭、氯酸钾、二氧化镒C . 石灰石、焦炭、铁矿石 D . 铁矿石、氧气、二氧化镒2、工业上大量冶炼金属常用到的一种氧化物还原剂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 . 一氧化氮3 、下列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 FeO B. Fe2( ) 3 C. FeCC>3 D.4 、炼钢的主要原料是生铁,在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最终可使生铁转化为钢,这也就是成语“ 百炼成钢”和 “ 千锤百炼”的来历。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上述最关键一步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根据如图所示关系回答问题( 1 )写出上图各物质化学式AB( 2 )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_5、某炼铁厂利用含F e D 80 % 的赤铁矿2 0 0 0 t 可炼得铁多少吨?6、用 l O O O K g 含杂质2 0 % 的赤铁矿石可炼出含铁96% 的生铁多少千克?7、某炼铁厂每天生产纯度96%的生铁2 2 4 0 t,问该厂每天最少需要含FeQ, 80%磁铁矿石多少吨?【 课 后 反 思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 2课时)【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防止钢铁锈蚀的办法:2、了解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自 主 学 习 】1 . 旧知回顾:c o 与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探究】活动一:(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 . 活动与探究:视频——铁钉生锈: 分析:易生锈和不生锈的铁钉,概括生锈的条件2 . 建构:阅读P19全页(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 和 直接接触 两者)即: 铁+ + _ _ _ _ _ _ ► 铁 锈 ( 主要成分是)( 2)铁和铝在空气锈蚀的不同情况3 . 即学即练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 .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呈酸性的土壤中C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小结:⑴探究铁生锈因素时措施与控制变量的方法⑵归纳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②覆盖保护层——如涂油、涂漆、镀上其它金属、生成致密氧化膜等;③改变铁的组成——如制成不锈钢活动二:( 二)金属资源保护1 . 阅 读 : P20第 1 段〜 P212 . 建构:金属资源保护的方法:( 1)( 2)( 3)( 4)等 0【 课 后 提 高 】1、某学生将沾有清水的细铁丝放在下图的装置中( 铁架台略) ,经过数小时后能观察到的现象 是 ( )A .铁丝不变,导管中b 水面上升 B .铁丝不变,导管中b 水面不变 1 J UC .铁丝生锈,导管中b 水面上升 D .铁丝生锈,导管中b 水面不变 H R 82、家庭中的下列做法不能防止菜刀生锈的是( ) 电A菜刀使用完后,用水洗净并擦干 B久置不用时在菜刀表面涂一层使用油C把菜刀存放在潮湿的地方 D用不锈钢菜刀取代普通菜刀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 O ? ,碱石灰是常用干燥剂) :发现问题:带眼镜的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
提出问题:这种物质“ 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收集证据:( 1 )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o( 2 )查阅有关资料: “ 铜锈”主要成分是C u z ( O H ) £ 0 3 ( 俗称铜绿) 3 )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下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4 )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进行填空: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课 后 反 思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 . 认识溶液、溶剂、溶质三者的关系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1 】食盐、蔗糖溶于水的情况步骤食盐加入水中蔗糖加入水中现象结论质量关系解释:«【 课堂探究】活动一: 溶液的定义1 . 溶液:溶液的特征: _ _ _ _ _ _ _;;2 . 溶质:如食盐、蔗糖等溶剂:o如 水 ( 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中) 溶质、溶剂、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o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 u S 0 4 为蓝色 F e S 0 4 为浅绿色 F e 2 ( S O 」 ) 3 为黄色b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t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 、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f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溶剂溶质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硫酸铜溶液碘酒活 动 二 :溶液的形成特点【 实验 探 究2】2向 镌 酹t甲 «~r高 辐 酸4甲一一水, 同 一 汽 油【 步骤及现 象 】3 4编号溶剂溶质现象1234结 论 :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高镒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这说明:思考: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解决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用汽油洗。
用谁洗效果更好呢?结 论 :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因此衣服上的油滴用汽油洗效果更好 当 堂 演 练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溶液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C.海 水 、汽水2 .可 以 作 为 溶 质 的 是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B.液氧、稀硫酸D.氯化氢气体、盐酸C.只有气体 D.气体、液 体 、固体都可以3 . 一 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 得 它 的 密 度 为a g/cm%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 得 它 的 密 度 为b g /c n ? ,则a与b的 关 系 正 确 的 是 ( )A.a=b B.ab D.无法确定4 . 下列物质充分搅拌后属于溶液的是()A.碳酸钙与水 B.油脂与水 C.酒精与水 D.MnCh与水5溶剂有多种,可以是水、汽 油 、酒精等,但在一般情况下都指的是 ,除特殊说明 外 . 如 :盐酸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碘 酒 中 的 溶 质 是 溶剂是【 课 后 提 高 】6 .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 以 得 到 溶 液 的 是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蔗糖7 .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o ( 填序号)① 啤 酒 ② 水 ③ 泥 水 ④ 澄 清 石 灰 水 ⑤ 盐 酸8 . 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_ _ _ _ _和 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_ _ _ _ _ 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溶剂指的9 . 在食盐水里,溶质是,溶剂是—;7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10 . 把10克 酒 精 和5克水混在一起,形成,其中溶质是,溶剂是—,溶液的质量是 克 .11.2011年 年3月2 2日是“ 世界水日” .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 ( 要求写化学式) .( 2)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 务 .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课后反思】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了解悬浊液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自主学习】’【 实验探究4】油脂怎样溶解在含有洗涤剂的水中试管内加入的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震荡前震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分层浑浊分层否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分层浑浊浑浊但不分层是乳浊液: 课堂探究】活动一:乳浊液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的混合物,静置后会分层实验结论:1 . 人们把能使• 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乳化是乳化剂把大的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 使大集团化解为“ 个体户”2 . 汽油洗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现象两者效果相同但原理不同活动二:悬浊液特征1 . 悬浊液:2 . 特征:活动三: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与探究】N H 4 N O 3 、NaQ、N a O H 分别溶于水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步骤: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水的温度;0 向烧杯中分别加入N a C l 、N H 4 N O 3 、NaOH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实验现象:溶质加溶质前水的温度/ ℃加溶质后水的温度/ ℃N a C l2424N H 4 N O 32420N a O H2454实验结论:N a C l 溶于水时没有 现象;硝 酸 钱 ( N H 4 N O 3 )溶 于 水 时 温 度 : 氢氧化钠( N a O H )溶于水时温度小结:【 当堂演练】1 . 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里属于乳浊液的是( )A.牛奶 B.生理盐水 C.眼药水 D.白酒2 . 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拣,其原因是洗涤剂有( )A . 催化作用 B . 乳化功能 C . 吸附作用 D . 还原作用3、根据生活常识判断,下列物质与水作用能放出大量热的是( )A.白糖 B.味精 C.生石灰 D.洗衣粉4 ,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清洗剂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5, ( 2011•邵阳)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2)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灭. 其灭火原理是(3)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 ( 填" 乳化” 或" 溶解”)功能.( 4) 硬水洗涤衣物, 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 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日常生活中用工沸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课后提高】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酒中的溶剂是水B 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C 高镒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色溶液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质是氯化钠7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D 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8、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用以下三种方法洗涤沾有油污的餐具,哪种方法洗得更干净? 原因是什么?①用冷水浸洗 ②用热水浸洗 ③用加洗涤剂的水洗( 1)最干净的方法是 ③ :( 2)原因是9、有一瓶蒸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10、(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 水是常用溶剂,配制下列溶液时,以水为溶剂的是 ( 填序号) .①生理盐水②医用碘酒③硫酸铜溶液(2)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图. 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的水属T (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11、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会用到许多“ 药剂” .( 1 )过 氧 化 氢 溶 液 中 的 溶 剂 是 ;若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二氧化镒固体的试管中会剧烈反应,在 此 反 应 中 二 氧 化 镒 做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课 思 了课题二 溶 解 度(1)【 学习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涵义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及相互转化3、了解稀溶液和浓溶液【 自主学习】思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形成是不是一定量的溶剂里可以无限的溶解溶质呢?溶质溶解在溶解里,还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课堂探究】活动一:溶质溶解在溶剂里受那些因素影响的影响【 实验 探 究 11 NaCl的溶解思考:一定量的溶剂里,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溶质NaCl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固体溶解在水中还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实验 探究2]把上述实验中的氯化钠换成脚酸钾再进行上述实验实 验步骤向20mL水中加 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gNaCl搅拌再加入5 mL水搅拌现象结论综上所述:物质的溶解能力除受溶剂量的多少的影响,还受温度的影响活动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得到的溶液叫操作现象结论加 入5gKNO3搅拌再 加5gKNCh搅拌加热再 加5g硝酸钾搅拌冷却做—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 做 因此,在讨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指明“ 溶剂的量' ' 是多少,在什么“ 温度下” ,才是正确的;缺这两个量中的任何一个量, 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都是错误的 如20℃时,100g水中溶解了 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 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的量, 原来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所以“ 一定温度” 和“ 一定量的溶剂” 影响我们对物质的溶解能力的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综上所述,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表示如下: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一- - - - - - - -> 结晶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冷却【 当堂演练】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概念: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 )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2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3 、 现有下列方法: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水⑥蒸发水。
能用来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课后提高】5 . 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 . 溶质的质量 B . 溶剂的质量 C . 溶液的质量 D . 溶质与溶剂的比值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 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 对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无论条件如何变化都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B饱和溶液是指很浓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是指比较稀得溶液C饱和溶液不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会变成饱和溶液D在 定温度下往2 0 g 水中放入一些蔗糖, 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蔗糖剩余, 这时的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8 . 某硝酸钾溶液在2 0 ℃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则该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 溶液.9 . 一定温度时,氯 化 钠 的 饱 和 溶 液 比 不 饱 和 溶 液 ( 填“ 浓” 、“ 稀” 、或“ 无法确定1 0 、( B组)现有饱和食盐水和蒸储水各一瓶,请你用两种简单的方法加以区分。
课后反思】课 题 二 溶 解 度(2)【 学习目标】 :1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2 、会查阅溶解度曲线 自主学习】固体的溶解度:在— 二E ,某物质在_ _ ( 通常溶剂为水)里— —时所溶解的 ( g ) o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 0 0 g 溶 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④单位: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 种类) ②温度【 课堂探究】活动一:固体的溶解度的意义例如“ 在 2 0 ℃时,N a C l 的溶解度为3 6 g ”这句话的含义是:在 2 0 ℃时,在 1 0 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 6 克 N a C l , 或在2 0 ℃时,N a C l 在1 0 0 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 6 克练习:下列对“ 2 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 1 . 6 g ”的解释正确的是()A 2 0 ℃时,3 1 . 6 g 硝酸钾溶解在水中B 2 0 ℃时,1 0 0 g 溶液中含3 3 6 g 硝酸钾C 3 1 . 6 g 硝酸钾溶解在1 0 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 0 ℃时 , 3 1 . 6 g 硝酸钾溶解在1 0 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活动二:溶解度曲线1 . 如何绘制溶解度曲线2 . 溶解度曲线中的意义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1 ) 溶解度与温度存在 关系;( 2 )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 3 )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 溶解度;( 4 ) 大 多 数 固 体 物 质 溶 解 度 随 温 度 升 高 而 , 仞的 硝酸钾等。
( 5)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例如食盐⑹ 极 少 数 固 体 物 质 溶 解 度 随 温 度 升 高 反 而 如 氢 氧 化 钙 等 7 )线上的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溶液是;( 8 )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所 示 温 度 下 两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 9 )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且有部分;( 1 0 )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3 .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g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把物质分为:►0.01 1 10-----------------------------S/g20℃【 当堂演练】’6、如图:A、B、C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t3℃时A的溶解度为— ,P点的含义是( 2) N点为A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可通过等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3) tl'C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 ,降 温 到 会 析 出 晶 体 的 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最 终 所 得 溶 液 中 溶 质 量 分 数 由 小 到 大 依 次 为 .( 5)除去A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与B (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6)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7、在下列四图中,纵、横轴的单位分别相同时,有关氯化钠的的溶解度曲线(a)和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b)的关系示意图最基本合理的是( )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 0 C时,将40 g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A9、A、B、C、D、140 克 B 136 克 C100 克 D 40 克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大于11 ℃时,a溶液一定比c溶液浓t2℃时,将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l ° C ,析出等质量的晶体将tl°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其质量分数都变大【 课后提高】10.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现有时的a、b、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溶液为饱和溶液 B、a溶液中有晶体析出C、c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1、(2011. 广安)如右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 )A、B、C、D、20℃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中混有少量的b ,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的溶解度比b大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解度)L ,温度12、(11四川绵阳)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B、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 甲30C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O20 40 60D、50℃时 ; 分 别 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均得到饱和溶液【 课 后 反 思 】课 题 二 溶 解 度 ( 3 )【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气体溶解度的含义2、结晶和混合物分离【自 主学 习 】1、气体的溶解度生活中的事实:现象:(1). 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接近水面游动)?(2). 打开雪碧瓶产生大量气泡。
思考:(1) . 缺氧( 夏天温度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降低,鱼浮起可得到更多的氧气) ;(2) .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压强减小而减小结论: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影响因素:① 气 体 的 性 质 ② 温 度 ( 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 压 强 ( 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课 堂 探 究 】 :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Q ( 海水晒盐)降低温度(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课 后 提 高 】1. 汽水中溶解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称为碳酸饮料现象:(1)打开汽水瓶盖时, ,汽水泡沫会自动喷出请解释其中原因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现象:加热冷水时,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2、在常温常压下,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慢,速度减慢的根本原因是,要使上升的速度再加快和压强条件,不加入其他试剂,可以采取的措施是3、(2010攀枝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图中P点的含义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_ _ _ 乙 ( 填“ > ” 、“ =” 或20℃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 3)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上升速度逐渐减,如不改变温度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填序号,下同) ,溶液 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4 、( B组)一木块漂浮于5 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 如图A) 。
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随时间( t ) 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改变的方式是 ( 填升温或一降温)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 填增多或减少)当温度改变时( 不考虑由5 、 1 0 ℃时, K N O . 3 的溶解度为20 g , 则此温度下K N O 3 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是( )A、溶液: 溶质=4 : 1 B 、 溶液:溶质=5 : 1C、溶质:溶剂=1 : 5 D、 溶液:溶剂=5 : 46 、右图中A、B 、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在 t 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o( 2)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时,B和 C溶解度相同 3 ) t 3 ℃时 , A 、B , C的饱和溶液各Wg,冷却至口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没 有 晶 体 析 出 的 是 4 )要在A、B 、C d 混合物中分离C可用 的方法7 . 下列儿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只有②8 . 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某些盐湖里出产天然碱( 主要成分为纯碱晶体,并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 。
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的纯碱晶体应采用方 法 ( 杂质仅考虑氯化钠) .( 2)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①加热溶解;② ③ 过 滤 ④ 洗 涤 晾 干 3 )完 成 ( 2)中①〜③必备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 附铁圈,石棉网) 、烧杯、玻璃棒利 、等9 .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a 、 b 、 c 、 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①t 」 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 _ _ _ _ _ _ _ g/ 1 0 0 g水②t 2° C 时,25 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③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④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 、b 、c 、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 大 小 关 系 正 确 的 是 ( 选填下列编号) I . c >d = b > a I I . c =d >a = bI I I . c >a >b = d I V . c >a = b >d【 课 后 反 思 】课题三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 学 习 目 标 】1 、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简单计算2、通过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自 主学 习 】【 实验探究1 ]分别在1 号、2 号、3号试管中加入0 . 5 g、1 g、1 . 5 g固体硫酸铜,再分别倒入 1 0 m L 水,振荡溶解后,比较3 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实验现象:1 号试管中溶液颜色_ _ _ _ _ _ _ ; 2 号次之;3 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_ _ _ _ _ _ _ 实验结论:、o【 实验探究2】将刚才配好的硫酸铜溶液,取一支溶液倒入2 支空试管中,往其中一支加入水,振荡,观察颜色实验现象:颜色明显变浅实验结论:o综上所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都会影响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溶质的浓度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溶质质量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X 1 0 0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X溶液质量= +活动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 浓稀” 溶液的关系1 . 溶液的分类( 1 )从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把溶液分为:; 2)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把溶液分为:;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 浓” “ 稀” 溶液的关系活动三: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1 .; 2.; 3.; 4.o2、配制溶液需要的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典 型 例 题 】溶液的计算I . 己知溶质和溶剂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在 3个 盛 1 0 m L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 . 5 g、l g、1 . 5 g溶质,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 水的密度=l g- c m "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 1 . 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 6 %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 5 0 k 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课后提高】1 .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 0 g质量分数为5 % 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 )A ②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⑥2 . 用氯化钠配制1 0 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 0 %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4 溶解;2 称取氯化钠;3 过滤;4 量取水;6计算;6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⑥⑤②④①3 .某温度下,蒸干3 5 g氯化钾溶液,得 到 1 0 g, 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 . 配制5 0 0 m L 质量分数为1 0 %的氢氧化钠溶液( 密 度 为 1 . I g/ c m ? ) ,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5 、在 4 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 5 %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 入 1 0 g硝酸钾或1 0 g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课 后 反 思 】课题三 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2、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3、溶液的配制及简单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自 主学 习 】将 1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9mL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10mL水、搅 拌 ( 水的密度1g • cnT')求:1 . 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 . 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答:1 稀释前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分数是:稀 释 后 溶 质 质 量 是 、溶 液 质 量 是 、溶质质量分数是;2. 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 质 质 量 ,溶质质量分数结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加水的质量和对应溶液的质量 o【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 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家里做稀饭稠了,变稀的方法是加水,但加水前后稀饭中米粒数不变即稀释前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例 L 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 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 要把50g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解:设稀释后硫酸的质量为x5 晚 x96% = x x 2 期x=245g需要加水的质量是:245克 - 50克 =195克答 : 需 要 加 水 195go练习: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 38%的盐酸多少毫升( 密度为1. 19g・cnT')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把体积直接代入公式计算• 涉及到体积时:溶液质量= 溶液体积X溶液密度【 当 堂 演 练 】1.把 200g 20%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 200g)2 .把 3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g,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6%)3、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密度为l.lg/cn?), 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课后提高】1.把 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3. 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 需要38%的盐酸( 密度为1. 19g/mL) 的体积是多少?4、现欲配制10%的 NaCl溶 液 100g步骤具体作法计算氯化钠_ _ _ _ _ _ _ _ —g , 水_ _ _ _ _ _ _ _ _ _ ml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g 氯化钠,倒入烧杯中量取用量筒量取—— m l的水倒入烧杯中溶解用_ _ _ _ _ _ _ _ _ _ _ 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装瓶、贴标签把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_ _ _ _ _ _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现 有 8 0 g 质量分数为10% 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 述 硝 酸 钠 溶 液 中 含 溶 质 的 质 量 为 ,溶剂的质量为。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 硝酸钠,则 所 得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5、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A 的溶解液为m 克,此温度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P % ,则 m 和 p 的数值关系是( )A.p>m B.p 把 t「 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 a>b>c B. b>a>c C. b>a=c D. c>b>a5 . 下列各选项中说明酒精作为燃料的优点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性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6 . 将一定质量的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物 质ABCD反应前质量( g)6.43.24.00.5反应后质量( g)待测2.567.20.5A. A 和 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B .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64gC.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一定等于A、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 . 若 A 与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 1 , 则反应中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 17 . 目前, 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 如右图) 下列说法《 茸送的是()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B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42H2T+O2f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8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洗涤剂乳化餐具上的食用油后,得到的液体不是溶液B、农业上用食盐溶液选种,是因为食盐溶液能促进种子发芽C、白糖溶解在水中不见了,说明糖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中形成了溶液D、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度很快,是在因为溶液中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9 . 镁带在CO2中燃烧的反应为2Mg+CO2= i i 2M gO +C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Oa具有氧化性,镁带有还原性 B.物质只有跟氧气接触,才能燃烧C.这是一个置换反应 D.镁带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10 . 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此漫画情景的是()A. Fe+CuSO4=FeSO4+Cu B.CuO + CO =^= Cu + CO2冷 C. H, + CuO =^= Cu + H2O D.Fe+H2SO4=FeSO4+H2T二、填 空 ( 化学方程式每个2 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1 . 王佛松院士在《 展 望 2 1 世纪的化学》一书中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 任何物质和能量以至于生物, 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 即任何物质都对人类有益,同时也对人类有害 ”( 1)请你任选一种物质说明它的两面性,选取的物质是,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是,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是 2)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导致海洋的表面水体酸性增强,出现“ 酸化的海洋” 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酸化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②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 含 量 增 加 的 原 因 有 (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2 . 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七合物甲单 质 X/单 质 丫、化合物乙( 1) 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丫是红色固体,则 X是,如:( 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⑵ 在 常 温 下 若 乙 是 气 体 , 则 X 是, 如 : (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表达) 一3 . 根据以下铁的实际用途说明铁具有的性质 1)家用铁制的锅铲上部常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这说明铁具有 性 2)盛放石油产品( 如汽油、柴油等) 的油罐车振荡可以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油罐车尾部有一条拖地铁链。 这是利用铁的 性 3)脸盆、痰盂制品的表面烧一层搪瓷的目的除了美观外,主要是( 4 )钛和钛合金可以用来造轮船外壳,这是因为4 . 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DA点 所 示 溶 液 为 某 温 度 下 氯 化 钠 的 ( 选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 溶液 2) 将 B 点所示的溶液升高温度到40℃( 忽略水的蒸发) ,炉; 此 时 溶 液 中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将 ( 选填“ 变大”3$: 上. . . . . . : 或“ 变小” 或“ 不变” ) 35 J 一 . - ' …,0 40//X?( 3 ) B 点代表2 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 6 . 0 g , 若在2 0 ℃时 向 1 0 0 g水中加入4 0 g氯化钠, 充分搅拌后,会得到 g 氯化钠溶液5 .向铁粉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产生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1 )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滓( 2 ) 溶液的颜色通常是由溶液所含粒子的颜色决定的,由此你认为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便是由( 填, 五 2 + “ 、“ H + ” 或" S C V-* ' ) 引起的,理由是6 .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各小题:⑴如图A,敞口放置的酒精灯不会燃烧的原因是渚( 2 ) 如图B,长期敞口放置的酒精灯无法点燃的原因是。 3 ) 如图C,燃烧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会熄灭的原因是一( 4 ) 小木块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木块更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与三、实验与探究( 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 分,1 .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有关;木炭在氧气中_______________ 有关;刨木花比_______ 有关共 1 4 分)水( 1 ) 写出A装置中a、b 仪器的名称: 、 2 ) 用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C 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装应选 ( 填编号) ;用双氧水制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3 ) 若用B作制气装置,与 A相比,其优点是 等 写一点)( 4) 用 KC Q 和 M n C>2制,若选用A作发生装置,则 还 要 增 加 ( 填仪器名称) ,并把 A作如下改动: o2.下图是配制5 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 % 的 NaQ 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 ) ( A ) 处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2) ( D ) 处量筒的规格应选用 ( 选5 0 m L或1 0 0 m L) ;( 3) E 处玻璃棒的作用是 4) 如 果 ( B ) 处称量时物体和祛码的位置放反了( 1 g 以下用游码) ,而其他操作步骤都正确,则实际配得的N a 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保留1 位小数) 。 四.计算( 共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 60g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g第一次加入10gm第二次加入10g2.0第三次加入10g1.5第四次加入10g1.0第五次加入10g0.6第六次加入10g0.6( 1) 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0.6g固 体 的 成 分 是 ;这六次实验中,第 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表格中,m= 2) 计算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3) 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 2 s 的质量分数80% 20.4% )4.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62.8g与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生 成 8.8g气体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00g水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3%的氯化钠溶液A 克计算:( 1)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 2) A 的; ( 3 ) 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2g A=500g 10%第 十 单 元 酸 和 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1)【 学 习 目 标 】1、能说出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跟酸和碱溶液作用显示的不同颜色,并会用其检验溶液酸碱性。 2、能说出常见酸( 盐酸和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以及知道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自主学习】1 .我们曾经见过的几种酸 、 、 、 、 等2 .和 叫做酸碱指示剂, 它们能跟—或 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石蕊溶液遇酸变成_ _ _ _ 色, 遇碱变成—色, 酚配遇酸溶液_ _ _ _ _ 色, 遇碱溶液变成_ _ _ _ _ _ _ 色 .【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酸碱指示剂1 . 酸碱指示剂是指 的,在表格中写出相应的颜色酸性中性碱性石蕊试液酚献试液活动二:浓盐酸2 .盐酸( 化学式:)纯净的浓盐酸是_ 色、气 味 的 一 体 工业浓盐酸因含杂质 而呈_ _ _ _ _色浓盐酸有 性,在装有浓盐酸的瓶口会看到—,因而敞口放 置 的 浓 盐 酸 质 量 会 变 ,溶质质量分数会变 o活动三:浓硫酸3 .硫酸( 化学式:)浓硫酸为_ 色、—状、液体浓硫酸的特性:、、o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会变—,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会 变 4 .浓硫酸的稀释:因 为 浓 硫 酸 的 密 度 比 水,如将 倒入 中,则 会浮在的上面,而浓硫酸溶解时 出的大量热,无法,而使液体—而溅出伤人活动四:电离5 .酸、碱、盐的 可以导电( 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 、— 离子)6 .酸是指;碱是指。 盐是指 当堂演练】1 .能使无色酚儆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 )A .变成红色 B .变成无色 C .变成蓝色 D .不变色2 .小东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作指示剂的是( )植物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A牵牛花瓣红色紫色蓝色B胡 萝 卜橙色橙色橙色C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色D月季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3 .盛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则两瓶溶液 ( )A .质量都增加了 B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了C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 D .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4 .实验室常用浓H 2 sol 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利用了浓H £0 , 的 ( )A .脱水性 B .腐蚀性 C .难挥发性 D. 吸水性5 .现有一瓶蒸储水和一瓶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 .石蕊溶液 B . 氯化钢溶液 C . 酚酥溶液 D . 氢氧化钠溶液6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作干燥剂B .浓硫酸能够使蔗糖炭化,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 .用玻璃棒蘸着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白纸逐渐变黄,最后变黑D .清华学子用浓硫酸“ 伤熊”事件,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7 .实验室现有两个盛装溶液的外表完全相同的试剂瓶, 其中一瓶装的是浓硫酸, 另一瓶装的是稀硫酸,你如何将它们区别开?【 课后提高】8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 右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 ) 以 上 信 息 中 属 于 柠 檬 酸 物 理 性 质 的 是 2 ) 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 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品名雪碧汽水( 清爽柠檬酸)配料碳 酸 水 ( 水、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保持期18个月注意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课 堂 感 悟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2)【 学 习 目 标 】1 、初步总结酸溶液具有的一些相似化学性质,并能写出一些常见的金属、金属氧化物与常见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认识几种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C 1 和S O J 的检验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自主学习】1 . 写出镁、铝、锌、铁等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思考反应的共同之处?2 . 家里的铁制品生锈了,如何除去铁锈呢?除锈时能否浸泡时间过长?3 . 盐酸和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什么?4 .有两瓶标签模糊的无色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稀硫酸,你能用哪些方法区别它们?【 课 堂 探 究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活动一:酸的通性I . 酸的通性( 具有逋性的原因:酸 离 解 时 所 生 成 的 阳 离 子 全 部 是 )( 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 紫 色 石 蕊 试 液 变 ,不能使无色酚酸试液变色( 2 )金 属 +酸 一 盐 + 氢 气( 3 )金 属 氧 化 物 + 酸 一 盐 +水( 4 )碱 +酸 一 盐 + 水( 5 )盐 +酸 一 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举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举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举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举例: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活动二: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1 )盐酸用途 ①②③( 2 )硫酸用途①— — ②— — ③―活动三:cr和so产检验c「so/试剂【 当 堂 演 练 】1 . 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的是 ( )A . 稀硫酸 B . 水 C . 氢氧化钠溶液 D . 硫酸铜溶液2 . 泉州是白蚂蚁的高发地区,白蚂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 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蚂蚁腐蚀的是 ( )A . 钢筋 B . 铜制品 C . 大理石 D . 铝合金3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将石油加热炼制,以得到多种石油化工产品B . 不小心将食醋洒落在大理石地面匕 大理石地面被腐蚀C . 用铝制容器盛放酸性食物,铝制容器被腐蚀D . 把秸杆、杂草、人畜粪便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制沼气4 . 下列物质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 ( )A . C u C b B . F e z ( S O 3 C . A g N 03 D . M g C h5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 .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 . 用食醋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C .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 . 用洁厕精( 主要成分是盐酸)除去铁锈【 课后提高】6 . 下图是一种医用药品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标签上的内容回答有关问题学科主要成分:碳酸镁、氢氧化铝( 大片状)主治:胃痛、反酸、烧心等胃部不适症用法:咀嚼后咽下( 1 )请叙 述 “ 咀嚼”后咽下的好处( 答出一点即可) 2) 当胃酸( 主要成分为盐酸) 过多时, 服用该药片后, 在胃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21 世纪教育网②。 3)患有胃溃疡( 胃黏膜溃烂)的病人胃酸过多时,不宜服用含碳酸盐的抗酸药,其原因是学科 7 .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 a C O O , 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除去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盐酸的用量过多,会损坏铝壶,原 因 是 ( 写化学方程式)»8 . 1 5 0 g 稀盐酸跟一定量含少量杂质的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 杂质不溶解,也不参与反应) ,生 成 1 1 g 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稀盐酸跟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保留为0 . 1 % )( H - l, C - 1 2, 0 - 1 6 , C l- 35 .5 , C a - 4 0 , Z n - 6 5 )【 思维拓展】已知盐酸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比 0 ) 、氯 离 子 ( C 1 ) 、氢 离 子 ( H ) 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请你猜想在盐酸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你的猜想: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酸溶液呈酸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 离子。 【 课 堂 感 悟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 3)【 学 习 目 标 】1、能说出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在此基础匕认识碱溶液具有的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并能写出•些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与常见的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由一些物质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能够理解并说出不同的酸溶液或碱溶液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自主学习】1 .氢氧化钠固体应如何保存,为什么?使用氢氧化钠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2 . 写出于谦《 石灰吟》这首诗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 如何除去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 .有一些不法分子经常用氢氧化钙固体冒充氢氧化钠出售,如果你作为一名工商局的检验员,你有哪些方法识破他们的欺骗行为?【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颜色、状态—色固体, _ _溶于水( 溶解_ _ _ _ 热)_ 色粉末,―溶于水俗名—、—、_ _ _ _ _ _ ( 具有强腐蚀性)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制法用途活动二:碱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离 解 时 所 生 成 的 阴 离 子 全 部 是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一 色,使无色酚献试液变—色。 ( 2 ) 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水 举例:( 3 ) 酸+ 碱 f 盐+ 水 举例:( 4 ) 盐 + 碱 一 另一种盐+ 另一种碱 举例:【 当堂演练】1 .常见的重要的碱是、;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在氢氧化钠固体的表面形成溶液,因此氢氧化钠一定要 保存利用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这一性质,我们可以将氢氧化钠用作 剂2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 . C aC O:, 石 灰 石 碳 酸 钙 B . C aO 生 石 灰 消 石 灰C . C a(OH )2熟石灰 氢氧化钙D . N a O H 烧 碱 苛 性 钠3 .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A .紫色石蕊试液 B . NaC l溶液 C . B aC k溶液4 .欲除去NaOH 溶液中的杂质Na£ ” 可选用的试剂是A .稀盐酸 B . 氯化钙溶液 C . C O? 气体D . C uSO,溶液D .澄清石灰水5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烧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和纺织等工业B .熟石灰在电池工业上应用较广C .氢氧化钠用作建筑材料、漂白粉、处理污水、改良土壤D .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故可用酚麟来鉴别它们【 课后提高】6 .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理性质完全相同B .都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它们的溶液可用稀盐酸区分 D .它们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陆溶液变红烧碱潮解烧碱潮解烧碱潮解烧碱潮解0J7.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之平衡。 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皿 .A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B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定饱和,C .指针偏左,食 盐 溶 液 定 变 浓 ,D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8.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的包装袋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傩A的小纸袋, 上面写着 “ 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 思想同学请你和同学们 起对块状固体B 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2 )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 现 象 ( 填 “ 放热”或 “ 吸 热 请 你 设 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 3 )取块状固体B 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的白色固体C , 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起猜想 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 可 能 是 4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填下表) :实验方案( 或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②【 课堂感悟】课 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盐的定义和中和反应。 ( 重点)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难点)【 自主学习】1 , 常见的酸:、、、等2、常见的碱:、、、等3、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色,遇碱变一色;无色酚战溶液遇酸一色,遇碱变—色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盐酸与铝反应;⑵硫酸除铁锈 :⑶二氧化碳的检验:⑷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变质;【 课堂探究】活动一:中和反应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氢氧化钠和盐酸;⑵氢氧化钠和硫酸:⑶氢氧化钙和盐酸;2、由和 构成的化合物叫盐»3、叫中和反应写出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后 教 ( 完善自我,我能行! )1、如何判断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演示: 实验10-9,中和反应操作、现象2、分析盐溶液的构成粒子,常见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的化学式的写法活动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如果土壤呈酸性,可加适量的 中和;2、如果工厂的废水呈酸性,可加适量的 中和:3、人的 胃 液 中 胃 酸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胃酸过多病人可服用 性药物;昆虫叮咬人体时会分泌出蚁酸,形成肿块,可涂 性药物,如 当堂演练】1、改良酸性土壤时,碱性物质的选用;2、治疗胃酸过多药物的选用原则及小结含碱类物质:( 胃舒平)A1( OH) 3、Mg ( OH) 2 ( 不能用NaOH)含碳酸盐类物质: ( 骨粉' 碳酸钙片)CaCQt( 苏打片)Na£0八 NaHCO:,【 课后提高】1、写出下表中盐的化学式1Ca2,Na'Mg2*Al31Zn2,Fe»Cu2 下图是•当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胃泰X X X抑 酬I计量: 每次1〜 2片, 每天3次有效成分: 氢氧化铝请回答:( 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胃痛时吃几块苏打饼干( 含NazCOJ可减轻胃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向200g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儆,然后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 8%的稀硫酸,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求这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Na——23, 0——16, H——1, S——32)【 课 堂 感 悟 】课 题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 2 课时)【 学 习 目 标 】1、知道pH的相关规定,学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重点)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自主学习】1、nq中和反应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⑴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⑵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⑷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变质:【 课 堂 探 究 】活动一:p H 的相关规定1、常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2、pH的规定:pH 7 , 性性,pH越小,酸性越pH 7 ,[ 中性pH 7 , 碱性,pH越大,碱性越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小结:1 , 酸碱性——酸碱度——pH——酸碱2、关于pH的数值活动二:溶 液 pH 的测定1、阅读p61-62, “ 活动与探究”2、学生实验:测定一些溶液的p H ,填写课本表格小结:1、概括pH测定操作步骤:放、滴、比、得注意点:pH试 纸 不能先用水润湿, 要尽 快 ( 在半分钟内)读 数 ,取整数2 、引导学生适当记忆图1 0 - 1 7 一些物质的p H ( 水果、厕所清洁剂、肥皂)活动三:pH的应用1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⑴化工生产中的反应要在一定p H 中p H 的调节( 加酸\碱\水后p H 的娈化) 方法⑵农植物生长要在适宜的p H 中根据土壤p H 选择适宜种植的植物;土壤p H 的调节⑶雨水的p H 与酸雨⑷人体排出液P h 胃液的p H 2 、简介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当堂演练】三、巩 固 ( 测试自我,我细心! )1 、某洗涤剂的p H 为 1 2 , 向其中滴入2 滴酚儆试液,溶液的颜色呈( )A.红色 B .紫色 C.蓝色 1) .无色2 、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的近似p H 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醋苹果 酱油 西瓜 肥皂)12 3 4A.醋的酸性比酱油弱C.肥皂水的碱性最强5 6 7 8 9 10B.西瓜汁显中性1) .苹果汁显碱性pH)3 、把盐酸溶液逐滴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过量,溶液p H 的变化曲线为 (HCI滴入fit HC1滴入最 HCI滴入展 HCI滴入取AB C D4 、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 H :编号①②③④常用物质食醋白酒石灰水纯碱主要成分C H s C O O HC 2 H 5 0 HC a ( O H ) 2N a2 c 。 3p H371 11 0请按卜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组号填入空格处:( 1)属于酸的是一 属于碱的是_ 属于盐的是— — 2 )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蜚了,可用上述— —物质涂在皮肤上5、几种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的pH是 : 马 铃 薯 4 . 8 —5. 4 、黄瓜7 . 0 —8 . 0 、苹果7 . 1 —8 . 2 、桃、梨 7 . 3 —8 」在某火力发电厂附近,比较适宜种植的植物是【 课 堂 感 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