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店铁闸画出社区小故事小店铁闸画出社区小故事.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6430379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4M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72017年年3 3月月1 1日日 ((星期三星期三))B6■責任編輯:張岳悅■版面設計:謝錦輝視􀰙野PMQ元創方與內地 知名建築雜誌《城市. 環境.設計》合作舉辦 香港版「十年百名建築 展」,以公開徵集方 法,匯集過去十年間香 港與內地城市化進程 中,兩地各自50個出 色的建築項目,呈現一 眾建築師對城市與建築 的思考,亦藉此讓兩地建築師 和城市設計師相互對話 展覽由即日起至3月5日假 PMQ元創方舉行,展出項目 涵蓋類型範圍廣泛,包括城市 設計、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和 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在建 築學、環保、都市生活適應等 方面有不同的突破及呼應,例 如香港聖安德烈生命中心,透 過修復與增建,保留歷史建築 的面貌之餘,亦加強中心的實 際用途;另一項目是西九文化 區的M+展亭,以與自然環境 融和的藝術浮萍為主要設計概 念,不論外觀及物料均十分奪 目而內地的項目包括北京胡 同茶社,在舊有建築的屋簷下 加入一個扁平的「曲廊」,將 分散的建築合為一體,創造新 舊交替、內外穿越的環境,應 付實際需要;以及2010年上海 世博會萬科館以秸稈板為材 料,由七個「麥垛」外形的筒 狀建築組成,象徵了豐盛的生 命力,呼應世博會主題。

      據介紹,展覽的目的在於向 兩地的建築師、城市規劃師、 開發商、政府以及市民大眾, 呈現過去十年兩地快速發展造 城過程中,城市與建築實踐者 的多樣成果;並希望藉着展 覽,扶植更多的年輕設計師, 給他們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 活動策展人、香港大學建築系 助理教授高岩表示:「100個 項目,50個來自香港,50個來 自內地,將促成一系列不同群 體之間的對話,即香港和內地 的建築師之間,建築行業和市 民大眾之間,以及學者和職業 建築師之間的對話我們希望 藉助建築的圖譜,讓愈來愈多 的大眾意識到建築對於我們生 活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同時 展覽還包括一系列由業內知名 的專業學府及機構策劃的主題 論壇,而展場內「童建」孩 子專區將舉辦一系列親子建築 活動,在香港未來一代的心中 種下一顆建設美好人居環境的 種子「聽說讀寫, 漢字與你,還有一 百種可能」從幾 千年前結繩、獸骨 上的符號,倉頡造 字的傳說開始,漢 字自萬物形態而 來,隨着歷史的推 進而演變,包含着 中華文化的審美理念、思維邏 輯以及處世哲學,是至今唯一 仍在我們生活中使用並持續演 化的古代文字,蘊含着令人玩 味無窮的精妙及趣味,更有着 無限的未來可能性。

      漢字的一 切魅力,都可以在日前於饒宗 頤文化館開幕的「活字生香」 漢字文化體驗展中感受到,展 覽即日起免費開放至 6 月 30 日 在展覽的開幕剪綵儀式後, 主辦方邀請了一位小朋友上台 體 驗 開 幕 式 遊 戲 「 字 如 其 人」,各位主禮嘉賓及現場來 賓則即席於新春開筆中寫出了 今次的展題「活字生香」四 字 ,為展覽正式揭開序幕為 使參與者可以通過參觀、遊 戲、互動、DIY體驗等多種方 式感受漢字之美以及其文化底 蘊,展廳共分為六大區域,即 「主題區」、「漢字故事」、 「大美漢字」、「字在生活」 「漢字能量達人」及「小倉頡 DIY手作藝想空間」,更特別 引入人工智能(AI)的面部識 別和語音辨別系統等科技元 素,以增加年輕人對傳統文化 的興趣文化傳承需創新饒宗頤文化館名譽館長陳萬 雄介紹道:「設體驗館的計劃 由構思、規劃和得到落實足足 經過三年以上的時間,在經過 大半年的日夜兼程的努力才迎 來今天的開幕這是一個以立 體多元,集體驗、娛樂和學習 於一爐,以全新面貌讓人們認識和理解漢字的平台;這也是 一個從漢字無窮的世界,引導 人們認識和理解無窮中國文化 的平台」 全國政協常委兼中國書法家 協會主席蘇士澍說:「中華五 千年文化的傳承,很大一部分 是以文字作為載體代代相傳 的,而今年恰巧趕上香港回歸 二十周年,香港作為中國傳統 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超級聯繫 人,對兩邊的文化相容並蓄, 才有我們現在望出去的這一片 繁榮奪目。

      我們不否認西方先 進科學和文化在香港打下的烙 印,以及給香港帶來的進步 只是作為一名傳統文化人,我 深知祖師爺教會的方塊字,不 僅是一種表達的符號,更是做 人的道理和行事準則」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施子清 則認為,展覽將中國傳統文化 精髓——「漢字」與當下人們 的生活、科技手段、文化體驗 相結合,讓漢字文化更加平和 地走進生活,同時與香港本土 的飲食、語言文化相結合是非 常智慧的做法,因為文化的全 球化需要民族化、地域化相互 融合才能更為民眾所接受, 「我是書法愛好者,對漢字有 深刻的體驗和情感一筆一 畫、一揚一挫都是文化在筆尖 的流轉,更是對傳統的堅持 在堅持傳統中不斷創新,用海 納百川的態度對待文化的交流 與開放,是新時代文化傳承的 方向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活字生香」 展開幕 體驗漢字文化「十年百名建築展」 觀香港內地出色建築由青年藝術協會主辦的「城市閘誌」社區藝術 計劃,以藝術創作記錄口述歷史及地區故 事,將人與社區緊密連繫,建立社區居民的共同回 憶六個藝術單位Smile Maker、何文蕙、麥嘉 欣、黃志豪、黃建豪及黃詠楓用上半年時間親自在 灣仔、上環及西營盤落區與店主及街坊聊天,了解 區內的小店特色,追溯其前世今生,為二十間店 舖,包括茶餐廳、海味雜貨、活版印刷等,度身訂 做獨特的鐵閘畫作,平均每個鐵閘花費六小時至數 天,利用噴漆或油漆畫上一系列鐵閘藝術,述說店 主個性或店舖故事。

      小人物精神可敬青年藝術協會代表透露,是次計劃源於在土瓜 灣一個類似的計劃:「和當地舊式店舖老闆傾談的 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些故事其實是一段段彌足珍 貴的口述歷史所以我們決定用藝術把這些歷史記 錄下來,帶出每一個小人物都對社會有貢獻的道 理,並紀念上一代的辛勞,把他們的精神傳承下 來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加起來就變成香港的大故 事」她又希望藉此計劃推動香港的文化旅遊: 「其實香港不應該只有山頂、天壇大佛這些景點, 還有很多值得遊覽的小社區」 日前,Smile Maker更即席為上環「九記牛腩」 的鐵閘噴上老闆潘國興替客人「落單」的肖像畫, 畫像中潘國興更戴上了調皮的牛公仔手套,反映老 闆心境上的年輕潘國興表示,他兩個月前一聽到 是次計劃,就決定大力支持,而且給予了藝術家很 大的自由度:「一方面可以支持年輕藝 術家,另一方面其實香港是一個中西文 化合璧的地方,這裡也有很多外國遊客 路過,牛腩與塗鴉藝術這個中西配搭正 好反映了香港文化的特色」他又表 示,不擔心塗鴉會給人負面印象:「如 果塗鴉是指亂畫一通,那他們這群藝術 家絕不是漫無目的地畫相反,他們的 作品主題和意念都很清晰」小店店主熱情好客負責創作的Smile Maker則透露,最 原初的想法其實是想畫潘國興在斬牛腩,展現「九記牛腩」「老字號」的功架,不過後 來擔心「殺氣」太重,所以就改成現在這個比較活 潑的版本:「潘老闆還叫我們參考二樓他一張年輕 時拍下的照片,因為那時候的他比較英俊!」潘國 興一向給人直腸子的感覺,不過,Smile Maker說 老闆表面豪氣,但其實是個外冷內熱的人:「他也 會好客地請我們吃牛腩麵,只是我們太忙沒空 吃。

      」他們又指,老闆慷慨款待的事情也發生過在 其他他們有份參與鐵閘藝術創作的店舖,包括「蔡 太雜貨」,讓他們親切感受到社區小市民的無私與 熱情Smile Maker說:「有次我光顧蔡太買臘 腸,她只收了我40元,但明明買了那麼多,至少 要幾百元!她親切得像媽媽一樣」其實不只是店 主,連鄰里街坊也很關心這些鐵閘藝術,駐足欣 賞,反映了社區中事無大小彼此間都總是互相關 切「因為要等店舖打烊了我們才可以開始畫,所 以已經是凌晨時分了,但除了店主外,還有很多人 過來看記得他們還特意提醒我,蔡太的笑容應該 是露齒呢!」Smile Maker如是說訴說舊香港情懷除了「九記牛腩」外,還有其他小店參加是次 「城市閘誌」計劃,各自盛載了一段段上一代的香 港本土故事 坐落西營盤的豆品店「關興記」的老闆娘關太 能歌善舞又好客健談,更有「西營盤徐小鳳」的稱 譽,藝術家麥嘉欣便在鐵閘畫上老闆娘人像,街坊 見閘如見真人,洋溢社區的溫暖人情位於灣仔的內衣服飾品店「利工民」創立於 1923年,屹立至今,當中發生過不少歲月軼事: 有已移民的顧客每次回香港都到店舖大舉掃貨;有 員工曾於工展會封后奪得「工展小姐」寶座;有老 顧客帶自己的第二代來購物,更笑言將來的壽衣也 要穿「利工民」。

      聽過這些故事,黃志豪在鐵閘上 畫上其中一條著名產品線「金鹿」,與三代人手牽 手圍圈,代表一份傳承及親切溫暖的感覺 上環「德成海味」的鐵閘作品則由黃建豪及 Smile Maker攜手合作,由於店主熱衷於老香港情 懷,因此他們打破塗鴉的規格與限制,大膽以中式 山水畫風配合塗鴉技巧,繪出漁港的歷史情懷黃 建豪說:「鐵閘本身是沒有顏色的, 我們把他塗上米白色,模仿畫山水畫 用的宣紙」黃建豪直言:「替這些 小店創作塗鴉藝術有較大心靈滿足, 因為它們較有人情味,不像連鎖店那 麼機械化我也希望藉着這個計劃, 可以真正把藝術帶進社區」 「城巿閘誌」亦將推出流動應用程 式,普羅大眾可以隨時隨地查看二十 道鐵閘藝術作品的所在地、小店簡 介、四條主題導賞路線及本地文化小 故事,就算店舖日間營業把鐵閘藝術 畫作藏起來時,也不至於白走一趟冷冰冰、千篇一律的鐵閘可以變成充滿個性的藝術品嗎?「城市閘誌」讓香港人見證鐵閘改頭換面又重生的過程,「落閘放畫」,道出二十個社區富人情味的小故事文:香港文匯報記者陳添浚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塗鴉畫家以藝術記錄歷史塗鴉畫家以藝術記錄歷史 小店鐵閘畫出小店鐵閘畫出社區小故事社區小故事■■開幕主禮嘉賓進行開幕主禮嘉賓進行「「活字生香活字生香」」新春開筆儀式新春開筆儀式。

      ■■眾學生參加眾學生參加「「活字生香活字生香」」展覽導賞展覽導賞■■西九文化區西九文化區M+M+展亭以與自然環境展亭以與自然環境 融和的藝術浮萍為主要設計概念融和的藝術浮萍為主要設計概念 主辦方提供主辦方提供■■上環上環「「德成海味德成海味」」■■上環上環「「九記牛腩九記牛腩」」■■塗鴉藝術家黃建豪塗鴉藝術家黃建豪陳添浚陳添浚 攝攝■■塗鴉藝術家塗鴉藝術家Smile MakerSmile Maker (( 右右 )) 與與 「「九記牛腩九記牛腩」」 老老闆潘國興闆潘國興 (( 中中 ) 陳添浚陳添浚 攝攝■灣仔「蔡太雜貨」■西營盤「關興記」■灣仔「利工民」■■塗鴉藝術家塗鴉藝術家Smile MakerSmile Maker 即場為上環即場為上環「「九記牛腩九記牛腩」」 的鐵閘噴畫的鐵閘噴畫陳添浚陳添浚 攝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