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doc
5页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课型:唱歌课主要教学内容:1、律动与课题《欢乐的舞蹈》对应,整堂课围绕多种律动展开,如变换节奏、体态、幅度2、歌唱歌唱是主体,课堂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歌唱指导针对这首歌曲的特点,歌唱应以轻松自然为主具体的目标:咬字吐字干脆,喉头松弛不挤,“a”音注意高位置;每一个乐句收尾要弱,“吧”音稍竖立;前三乐句的渐强处理3、读谱主要是两层:一是节奏,连续的八分附点节奏,填上歌词后,有些词语是打破语言重音习惯的填词方法,像第三乐句二是音程跳进所形成的乐句模进,如何让学生能够自主感受并有意识的视唱4、表现围绕“幸福”主题进行教学课堂的成果可以设置为两层,第一层,学生会很愉快的进行齐唱,并且在演唱中可以体现出教师所要求的关于“唱、动、听”的准确信息,第二层,可以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作二声部为然后接第四乐句教材分析:1、《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4/4拍,大调式2、歌曲的速度稍快,情绪活泼,节奏紧凑旋律以发展的递进式乐句组成,在弱起节奏及附点八分音符的动力性节奏推动下,给人以活泼、稚气的跳跃式行进感,旋律以音程扩张的手法展开,在出现全曲最高音后,呈波浪式旋律结束在主音上。
3、歌词采用了儿童生活中的动作,边唱边做,使得歌曲生动有趣,游戏性强教学目标: 1、理解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幸福”情感2、能够松弛的歌唱,注意咬字吐字的位置,能够做好乐句的弱起弱收3、八分附点节奏感知,感知由弱起的5到1、2、3的跳进所形成的乐句模进教学重、难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能准备的演唱歌曲的第三乐句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拍手,问好1、小朋友请你跟我做A拍腿拍手拍肩拍腿(控制拍手的力度)B拍腿拍手拍手拍手(让学生注意三次拍手的扩张性) 2、我们请出音乐伴奏吧!1、 模仿教师的拍手2、 说说3、通过问好,拍手,让学生感受两种节奏的不同,记住节奏,为下面学习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做铺垫2、听伴奏拍手听歌曲能准确的拍出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通过实践,巩固节奏3、揭题:幸福1、 出示题目:《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2、 我们一起有节奏的念题目,你没有觉得更幸福啊3、 刚才许多同学都情不自禁的拍起来了,那我们就用刚才节奏跟着音乐来一次吧1、 听第一段范唱两遍后,把歌曲题目填完整2、 跟着老师有节奏的念歌曲题目3、 听范唱再次拍手通过有节奏的念题目让学生体会幸福的感觉。
多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4、谈话:幸福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同学们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就是放学后发现妈妈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给我过生日;幸福就是考试考一百分;幸福就是小朋友一起去人民广场放风筝通过谈话体会幸福的感觉,作情感铺垫5、用音乐表现幸福1、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条旋律,(一条下行,一条是歌曲中的主干音)听一听这两条旋律使你感觉更幸福2、 学习幸福的乐句3、做二声部的合作练习聆听两个乐句,说说幸福的乐句,并学唱,体会1、 通过比较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幸福乐句2、 培养学生初步的合唱能力6、学唱一二乐句1、 老师想送你们三个幸福,看看听听三个幸福有什么不同,发生什么变化2、 范唱第一段3、 “小小的幸福”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唱唱(学第一乐句)4、第二个幸福呢(学第二乐句)听教师范唱,说说三个幸福的区别,并一起学唱一二乐句,注意乐句的弱起与结尾的收通过聆听范唱比较三个幸福,让学生形象知道前三乐句是渐强处理,为更好表现歌曲做铺垫7、学唱第三乐句1、出示第三乐句的歌谱,请同学说说第三乐句与前面两句有什么不同吗?2、我们来听一听,歌里到底在说些什么?3、出示歌词,突出“以”和“表”两字,用手势指导学唱第三乐句4、我们一起把三个幸福串在一起吧1、 说说第三乐句不不同2、 聆听第三乐句3、 学唱第三乐句4、 完整演唱第一段多次提问让学生感觉到第三乐句与前几乐句的与众不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能更顺利得解决这首歌的难点。
8、表现歌曲1、 幸福的时候除了用拍手来表示,你还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出示大歌片)2、 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唱整首歌曲吧!3、 谈话:你想把幸福送给谁呢?(再次有表情的演唱)4、 这是一首日本歌曲,不过不呆呆唱的是日本小朋友的心中的幸福……1、 看着大歌片做做跺脚、拍肩、握手的动作2、 完整演唱歌曲3、 说说想把幸福送给谁4、 再次投入的演唱通过谈话——演唱——再次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更投入的演唱歌曲9、延伸活动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能看到幸福,你们看孩子的在幼儿园里过生日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个个充满着希望,让我们一起用歌声祝愿所有的幸福永远观看图片,知道身边的幸福无处不在!在“幸福”的感觉中轻松地结束本堂课,让学生回味无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