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定岗定员是一项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新编.docx
19页定岗定员是一项最为根底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一、定岗定员的含义 (一)定岗定员的根本含义 定岗定员是指在企业组织结构确定的条件下,采用科学方法确定企业岗位设置和各岗位人员数量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三定〞的统称,但三定的具体内容却随情况不同而有变化比方,在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三定〞是指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而在企业中“三定〞内容一般包括定岗、定编、定员;此外,还存在双定管理的称谓,是指劳动定额管理和定员管理这里将这些相关概念摆出来的目的是,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定岗、定员的具体指向 (二)定岗定员的本质织结构确定之后,如何实现业务流程的高效运作和部门职责的有效达成称谓首要问题,专业化分工那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方法因此,从分工角度看,定岗就是将部门职责和流程中相同或类似的一系列任务固定的由一个或一组人完成定岗的本质是分工,而定员那么在分工的根底上追求提高效率、降低本钱因而,岗位就是一系列相关联的工作任务的集合 亚当·斯密在其不朽著作国富论中所描述的制作别针问题生动的说明了分工与定岗之间的关系:如果每个工人都完成从抽丝、拉直、切断、削尖的制作别针的全过程,那么每人每天最多制作20根针;而如果将全过程分成假设干工序,每个工人完成一个工序,那么每人每天的产量提高的4800根。
定岗也就是按照专业化原那么将一个整体分解为假设干局部,然后将性质相同或类似的任务合并为一个岗位 每一组相同或类似任务构成一个岗位,但构成不同岗位的一组工作的总量却可能存在差异,有的一组任务可能需要多个人完成,有的一组任务那么可能还不能满足单个人每个工作日的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合理统筹各项工作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时就产生了定员问题定员就是为每个岗位匹配相应的工作人员,并保持各个岗位之间工作进度的协调 可见,定岗定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定岗定员必然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包括业务流程、技术条件、员工素质等)进行设计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定岗定员模式,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定岗定员问题,因而定岗定员也构成了一个普遍性难题 (三)我国企业定岗定员工作的开展过程 在方案经济阶段,企业定岗定员工作是由国家行政命令进行标准的这一时期主要学习了前苏联生产管理中劳动定额的方法,各行业一般都成立了劳动定额管理机构,企业也设置了专门的定额管理部门或岗位,定期修订定额和定员,这些都为企业定岗定员打下了很好的根底但是,这一时期的定岗定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突出强调一线生产人员的定岗定员而无视管理岗位的定岗定员,行政上一刀切也容易无视不同企业的具体特点。
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企业改革的重点在于开放搞活,定岗定员工作处于搁置状态,除石油、电力及其他大型行业企业还在坚持外,大多数企业连原有的工作根底和成果都丧失殆尽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管理类岗位的定岗定员在很多企业却还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尤其是大量新兴行业、新兴企业更是经常上演本文开头的一幕 二、定岗的影响因素和原那么 定岗的本质在于分工,因此企业在确定了组织结构之后,对部门层级以下的岗位设置,就是将部门职责和业务流程中相同或类似的任务合并同类项,确定为一个岗位,这是根本的原那么可见,定岗主要是基于专业化的经验式决策方法 定岗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和原那么: (一)主要影响因素 1、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实现价值的过程,通俗地讲,流程就是企业怎样“做事〞在不同企业,某一部门职责相同(即“事〞相同),但由于流程的差异(即“做事〞的方式),可能导致岗位设置不同 比方,一家企业的售后效劳部原来的业务流程是售后效劳接待人员接听客户维修 后,将信息分类后传递给技术人员,由于信息传递存在时间延迟,导致大客户不满;后来该公司将客户按照规模分类,大客户可直接联系售后效劳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技术效劳。
工作流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售后效劳部门的岗位设置 同时,定岗也是重新检讨业务流程的良好时机,企业重新审定岗位时,都要对业务流程进行假设干优化 2、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岗位设置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比方,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采用原来的人工办理方式,那么需要设置大量的办理员;随着机场采用登机自助办理设备,将逐渐减少这类岗位 技术在生产类岗位中表达为从手工向自动化的开展,在管理岗位中那么表达为新的管理方法、工具的不断出现,比方市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出现那么有赖于市场营销理论、人力资源理论的开展和完善 3、客户需求客户需求对岗位设置产生影响,比方,随着银行推出把戏繁多的理财效劳产品,很多客户在办理业务时都有茫然无措的感觉,也增加了客户办理 业务的时间,于是各银行在大堂设立了大堂经理,专门负责解答客户的各种问题,既方便了客户,扩大了业务,也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尤其是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越来越成为企业岗位设置的重要因素 4、员工能力理想的状况是,岗位设置只考虑标准化的情况,即应该怎样效率最优,但这种思路下的有些岗位设置只有“超人〞才能胜任,因此定岗必须考虑员工能力水平。
这里的意思不是要迁就员工能力,而是要考虑现实可能满足的状况 5、本钱压力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做法显然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本钱优势是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小企业也承受不起大企业的高额运营本钱有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指出,人工本钱是最直接可控制的本钱,因而本钱势必影响岗位设置 6、竞争对手的做法即竞争对手的岗位设置是怎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标杆法,竞争对手的岗位设置经验是现成的老师 (二)定岗的根本原那么 1、因事设岗岗位和人应是设置和配置的关系,岗位设置必须按照企业各部门职责范围设定,而不能颠倒很多企业也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因人设岗也并非绝无可取之处,但因人设岗只能针对少局部高端人才或国有企业为改革减少阻力而做出的战术安排等特殊情况,而不是普遍状态 2、协作原那么岗位设置强调专业化分工,但各岗位间有效的协调也尤为重要,因此,在分工根底上有效地综合,使各岗位职责明确又能上下左右之间同步协调,以发挥最大的企业效能 3、最少岗位原那么既考虑到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本钱,又要尽可能地缩短岗位之间信息传递时间,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衰减效应,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 4、客户导向原那么。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依据,因此岗位设置必须从客户角度考虑问题这里的客户不仅包括外部顾客,还包括内部客户 5、监控原那么在企业中,有些工作之间存在监控关系,如财务中的会计和出纳,必须分别设立 6、一般性原那么岗位设置应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 (三)岗位设置的新趋势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和管理实践的开展,岗位设置产生了一些新趋势: 1、岗位扩大化专业化分工使员工能力高度专一,提高了劳动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员工单调感、厌倦工作;同时高度的专业化不利于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从 而容易导致缺乏活力、抑制创新因此,很多企业在岗位设置时适当扩大岗位工作范围,从而防止以上问题 2、团队化工作方式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团队工作的模式,比方研发团队、市场筹划团队以及其他强调创意的团队,在团队工作中,只存在大致的分工,而没有绝对的岗位界限,团队成员更强调各自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按照能力而不是岗位发挥作用如果在团队中强调岗位,反而会破坏团队工作气氛,抑制团队工作优势 3、弹性岗位设置有人提出基于能力的岗位设置方法,其主要特征为:岗位工作目标和职责比较模糊,员工不必拘泥于岗位职责范围,从而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进而使企业具有应对市场变化的弹性。
这种形式在第三产业尤为突出,因为第三产业是高度依赖于人的,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对工作任务的影响非常巨大 这些都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岗位设置所表现出的一些新趋势,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尚不兴旺的国家,这些趋势目前还不是主流;而且,这些趋势都是在标准的专业分工岗位设置根底之上形成起来的,并非对分工的否认,而是对分工的开展 三、定员的根本工作步骤和方法 定员是公开透明的博弈程序和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的结合 因为没有任何工具和方法能够像尺子度量长度那样对一个岗位的劳动量进行完全的量化测量,即使泰勒开展的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虽然对于体力劳动较为有效,对于脑力劳动不无兴叹之感,况且目前企业中的很多劳动很难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截然分开也就是说,定员工作必然不能“绝对客观〞,由于管理者之间立场、利益的差异,定员中的主观成分必然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公开透明的博弈程序甚至比工具方法更重要 (一)企业定员的两种不同方式 一种是自下而上的逐级汇总,一种是自上而下的逐级分解据一般经验来看,自下而上方式往往由于缺乏总体规模限制而虚夸定员,最终仍要由公司高层强力压缩定员。
因此,自上而下方式从一开始就确定企业总体规模,并逐次分解,强调企业总规模和部门总规模对岗位定员作为岗位定员的总体限制,这样能使各部门自觉按合理水平确定定员 同时,任何企业都存在一个人员总体规模限制的问题,其极限是企业盈亏平衡点所决定的人工本钱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 (二)确定定员的步骤 1、确定一线业务人员总规模 企业业务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效劳或制造产品,因此可以根据企业业务规模或产量等量化因素较为直接的得到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设备定员对于生产企业,每台设备都存在额定的看管定额或操作机位,例如,纺织企业纺织工人数量确实定是根据纺织机看管定额水平确定的,计算方法如下:岗位定员=设备台数(台)/看管定额(台/人) 其他生产企业,可按照生产线设计时确定的机位来确定生产人员定员,比方印刷企业某型号凹印机额定人员定额为3人,即必须由3人才能开动,这实际上也是看管定额之一种 (2)对于效劳类企业,生产人员与效劳对象之间那么存在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以餐饮企业为例,就餐人数和效劳人员存在一定比例,按此比例那么可计算出效劳人员规模 (3)按照劳动效率定员。
根据企业总的设计产量和一般的人均劳动效率,那么可计算出生产人员总量,如在一定的自动化水平下,煤矿企业存在人均产煤量的指标 (4)按照人工本钱定员还有一种情况,可以按照人工本钱定员,如上面谈到的煤矿企业,可以用百万吨煤人工本钱含量计算出生产人员总量 一般来说,生产岗位定员是最方便量化计算的,也是最容易达成一致的利用以上方法,可以直接计算出不同岗位生产人员的定员标准 2、确定管理人员总规模 管理人员与生产岗位定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一般随行业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劳动越密集那么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越低,而资本和智力越密集那么所占比例越高每个行业都存在一个适宜的比例范围,企业可参考行业标杆企业、平均水平和自身情况合理确定该比例 西方兴旺国家政府和行业组织一般会定期发布相关该比例关系,而在我国那么还没有建立相应机制下表是美国劳动部发布的2022年银行业岗位及薪酬统计数据: 3、按照部门岗位设置,在各职能部门中合理分配管理人员总定员 在管理人员总定员确定后,按照组织结构确定的部门设置,将总定员分配到各部门中去可由人力资源部门代表企业定员工作小组提出一个讨论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