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夏法圣老居士学佛心得.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87076022
  • 上传时间:2022-05-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夏法圣老居士学佛心得——札记(一)1、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2、 谤法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要下无间地狱,非常厉害非常厉害3、 最严重的罪业就是谤法越是佛教徒越容易谤法4、 千万要注意:不可轻易的评论法上的高低5、 上根利智修渐法,他也是个圆解圆人修邪法,邪法也圆6、 真正是圆人的话,一•法圆是法法圆7、 对白己适应,应机的法门,就是最好的法门8、 佛友彼此Z间互为师友,都是佛陀的弟子9、 不能认为口己比别人强,“谦受益,满招损”始终把自己当做小学生,故为保险9、 离经一字,如同魔说10、 学佛的目的:就要把你不能接受的、不欢喜的这种心态要改变过來11、 逆缘者,好发心逆境发心容易,但是可变性大顺境发心的人,难,他是从理上入的, 他不轻易地再能够退转12、 心随境转就是烦恼丛生13、 逆境、逆缘、恶缘你要把它转变成自C修持的教材,把它当做善知识,要有报恩、感恩 想14、 只要你信愿俱足,持佛名号求生极乐世界,即便散念,都能往生15、 他力法门是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但“十念必生 愿”它有一个前提,不是我念十句佛号,我就能够往牛了,前捉是什么?发菩捉心,一向专 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牛极乐世界。

      16、 “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里面,“信自”非常难非常难17、 我们念的是白性佛,你念佛,你念的是这句佛号,佛也念您,你就是佛你念的阿弥陀 佛,就是念的你口己这就是“信理”18、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19、 “六信”,我们对以从恭敬他佛入手,“信他”容易真止的“恭敬”就是“听话”,“依 教奉行”就是最大的恭敬不违佛愿,不违佛志,这就是恭敬20、 何者为孝,順者为先21>众生知见,修一切善法,有有所求心22、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境界很髙,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不管是布施也好,修忍辱 也好,少分别可以吧!少执着一点儿行吧!我们逐步减少我们的众生的情见,把分别心逐渐 地转变成分别智23、 实际上,信、愿、行就是菩提心24、 信、愿、行就是:“信真、愿切、行专”信不真实,愿就不切,也不是真实的愿,因信 上偏了信上不正,越精进,偏差就越大,只有有智慧,才信的圆融,不至于偏,不至丁•邪25、 我们的愿耍真实,发虚愿、狂愿会障碍自己修道,同时还是一种妄语行是对愿的考验26、 真实的愿必定是精进用功,成就自己的愿27、 因果的关系就是个人的问题个人承担,不能转嫁到他人身上,但真实的发心,能真实的 起作川,就能真实地实现。

      实际上这还是佛菩萨的愿力的加持28、 心善心净、纯一的时候,恶缘不可能来,邪不侵正,但因果还是丝毫不爽29、 信、愿、行既是我们的菩提心在哪里休现?首先要有出离心30、 心不净,你到什么地方去都不行31、 在家和尚(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心清净、戒律严禁、发心纯正、悲心深切、一切利他、 体现佛陀的慈悲、愿力、方便32、 学佛应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33、 真信、切愿,即便散念亦必往生因为真信、切愿的话,就和佛菩萨的愿力相吻合了, 这里有个感应道交的问题,相应了,你念佛的时候,一声佛号一声心念佛就是念口性佛, 时时提醒自己,时时唤醒自己,使你时时刻刻与佛菩萨的愿力、慈悲、平筹、方便,与佛陀 的智慧相吻合,你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佛菩萨一切的功徳不町思议的加持力,这是冥冥当中得 到的34、 境界不可着,不可执,也不可信对任何善恶、顺逆,一切境界都不要管一心念佛不 求境界,境界不可执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35、 只要你不分别、不执著,你心愿具足,老老实一句佛号念到底,保证你万修万人去36、 夏莲居老居士给黄念祖老居士说,发菩提心有四句话说得非常非常要紧:“众生慧命, 系于一身;汝若不护,罪归汝身”即凡是有利于修我们自性的木智的一切修为,有这方而 的一切因缘,我们都要护持。

      一切众生与我是不一不二的,一•切众生的慧命也就是我自己的 慧命,都系在我一个人身上你若不护持他,不是众生的问题众生的一切善恶、一切因缘, 都和自己是直接的,是不二的众生的业就是自己的业,众生的罪就是自己的罪对一切众 生不以他人想,使心、佛、众生圆融一体37、 你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更甭说没有菩捉心还想往生,绝无可能38、 只要你想往生、想成佛,成佛的心切、真实,也可以说是菩提心39、 十方诸佛唯一的愿就是利益一切众生,以佛陀的慈悲、平等、智慧、愿力救度一切众生, 都能得到解脱,最后成就菩提道果40、 你说你菩捉心,你连个平等心都没有,更不用说慈悲心了,往往在利益冲突当中首先把 “我”字当头啊,这个“我见”太重,处处以“我”为中心,这样学佛很难得益41、 念佛的要领:“耳听常满”即清清楚楚地念这一句佛号,不但是念,而且还得清清楚楚 地听到我们的耳朵里去,这就叫“老实念佛”这是我们的真正的念佛对一切境界,一切 顺境、善、恶境界都不耍加以分别执着,只是这一句佛号你把握住了,念得淸清楚楚,听得 清清楚楚,这是个要领至于高声、低声、出声和金刚持,或者默念,这种在形式上,因人 而显,没有定法,要领就是“清楚”二字,“念得淸楚,听得清楚”。

      这就是“平常心念佛”, 不加分别、执着,这样就比较容易得力42、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能够专注一心,念这一句就是“制心一处”制心一•处”,没 有妄想杂念了,你念佛的心就是佛心,你所念的佛号就是心中的佛你如果继续川功,不加 分别,逐渐逐渐你会达到很殊胜的境界你不要分别执着就对了不管好的境界,坏的境界, 善的境界,恶的境界,统统不管,你就把握住眼前这一句佛号,这是非常要紧的,这一•句佛 号你能把握得住,把他坚持下去,能念的越多越好但不是滑口而过那种越多越好滑口而 过也是越多越好,因功徳不失真衣念佛上得到真实的法益的话,那就是刚才说的要领这 样继续念卜-去,白然而然心地能得到轻安,烦恼、妄想、障碍不用你去管,它自然消失自 身的感受,一旦进入绵密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没有其他任何感觉,只有这一句佛号了,什么 身相、四大,什么所念,你念佛想念、能念,什么能听所听,其正到了那个时候,这一切都 没了,不是说你没再念,你仍然在念,只是没有念的这个相,不是说你的这个身体没了,而 是你没有身体的这个感受了,这个吋候可能会出现非常殊胜的境界,这个吋候可能你什么都 不知道,但是一旦你追求这种境界,是永远不会再出现。

      只要平常心念佛,还可以出现一 旦有希求想,出现境界了,这个问题反而要注意,为什么?因“希求想”是众生知见,众生 知见是众牛的情执,只能与六道感通,佛缘就差多了43、 怎么避免空定?不但要淸淸楚楚地念,还必须得淸淸楚楚地听,而且越淸电越好,不要 滑口而过,这是念佛的要领只要你听,绝不入空定,只念不听,很有可能进入空定44、 越是文化层次高的人,越是容易产生一些疑惑信愿不真实、不恳切,他川功也就不得 力知识分子容易从理上接受,不愿意从事上入,他认为世上入的都是迷信,这种人一日.信 入,绝不退失即事上入者,境缘一变,就容易退心,理上入的,他就不再反悔45、 时时刻刻警觉口己,要把口己列为与佛菩萨同等的悲愿当中去,不能轻易地犯下不符合 戒律的违背不符合佛陀本愿的一些言行,或者给大家带來不利,或者是伤害46、 把自己当做阿弥陀佛,不是狂妄,要时时刻刻体现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智慧、平等, 以善巧方便利益众生的这种人的悲愿,不能给阿弥陀佛脸上抹黑,以此警觉白己少犯错误, 给白己一个不可冒犯的形象来约束白己拿阿弥陀佛来警觉白己,以这种心态来学佛47、 十方一切诸佛的心愿只有一个,普度一切众生,令-•切众生离苦得乐,最后得到彻底究 竟的菩提道果。

      48、 我们今天就是给大家提供一切方便、利益,使大家在修学道路上能够减轻、减少诸多的 障碍、魔恼,给大家提供方便、善巧这不是我们的能力问题,是我们的愿力的问题49、 佛陀的愿是尽虚空,一切众生都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得到佛陀愿力的加持,一旦我们的 愿和十方三世诸佛的愿相吻合的话,我们的愿就等同佛的愿,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自己关键 是真实发愿,真实发心因此愿力不可思议50、 念佛是正行,正行要抓紧,助行要随缘,正行不可侵犯,助行可有可无,因人而异对 多生多劫的业力的消除上,助行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正行和助行的位置要摆对,不能木末倒 置,只要佶得及,什么都不在话下51、 以戒为师,我们佛教徒修一切法门,戒是根木,不修戒,你也很难成就,所以以戒为本52、 我们是愚痴,众生就是愚痴,看不透阿弥陀佛的愿,没办法,阿弥陀佛替我们解脱了好 多的不太容易达到的那种条件,如果说这么简单、这么低的条件,就让你一向专念,你都做 不到53、 凡是与我们修学上,我选的法门还认识不深刻的吋候,信愿还不够坚定的吋候,还是需 要多涌经读论54、 能否往牛决定于我们真止发心念佛,是以信愿为根本、为前提,没有信愿什么都谈不上, 具足信愿,单持一句名号,即便散念都能往生,何况我们乂有专修,这都是靠的佛菩萨的加 持,是靠着我们平常用功念佛的功德,感应到十方诸佛菩萨在我们临终的时候,“令心不乱”, 心地平静了,这句佛号山于我们生前这一段时间的修持,这句佛号的功徳,加上佛菩萨的加 持,临终的时候心地平静了,这句佛号你自然会产生,再有,福报深厚的人,他会在临终的 时候遇到善友,替自己助念,给自己助念,给自己作为引导的开示,安抚自己的心态,让自 C平静下來,抓紧念佛,求生极乐。

      55、 会念,关键的是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句佛号不可思议功徳,这才是真实的东西一•句佛 号不可思议的功徳实际上是十方诸佛不可思议功徳,是不二的把佛陀的、十方诸佛的果徳 变成了我们今天念佛的因心,这就是因杲不二,生佛不二,心佛也不二没有佛菩萨的功徳、 没有佛菩萨的愿,光有我这心还不行,我们这是他力法门,有佛菩萨的愿力、功徳的加持 这个还必需有我们口己在修持上、认识上,把这一句佛号的不可思议功德融汇在我这一句佛 号里边,我念这一句佛号就是念十方诸佛不可思议的功徳,这样的相应、相融合,达到不二, 因果同吋,你念一句佛号的吋候,当下就是,可以这样讲你当下就是佛56、 白性念佛就是念自性佛57、 古德多次地鼓励人家:只要信得真,愿的切,即便散念亦必往生,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 的呢?完全没有必要,说你现在认为,哎呀我烦恼、执着、障碍很多,尤其到了最后四人瓦 解、病痛缠身的时候,不rh我自己呀,我想不起这一句佛号来,如果这个时候我再力•念纷飞, 胡思乱想的时候,这时候我死了怎么办?山于你的真信切愿与佛的本愿相吻合了,时时都能 相应的话,十方诸佛都在时时刻刻加持着你、庇护着你,在佛光的照射下,使你不会到时候 神魂颠倒,临终的时候佛菩萨会加持你,令心不乱,遇上善友再帮助自己助念,绝对能够得 到善境界。

      58、想利益众生,不是事相上给他一种示现,而是应该把佛法的真实义,所谓的佛之知见介 绍给广大众牛,让大家口行接受这些个道理,口行信入,口行修持,口行解脱,这是我们佛 法的基本态度你只要対一句佛号信得及,对佛菩萨的愿力信得及,対一句佛号就能往生信 得及,不追求境界59>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相应,心佛不二,佛的功徳与我们自 少的功徳不二,我们的求生Z愿与佛菩萨的悲愿、度我们的愿也是圆融不二,可以说是统统 不二,凶此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60、 如果我们能够在临终的时候,仰仗我们平时用功的功夫,我们信愿的具足,用功的功德 感应佛菩萨在故后令心不乱,接引我们往生,这是肯定的,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铁案大家 应该增加信心,可好多人信不及啊!关键是:是不是真正地用功,真正对一句佛号信得及 真止能够绵绵密密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