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八号-概述.docx
6页神舟八号-概述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为无人目标飞行器神舟八号为改进型载人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飞控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升空后的神舟八号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第一次对接组合飞行12天之后,2011年11月14日20时,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2011年11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神舟八号 - 概述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艘无人飞船,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2005年底,神舟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成功 神舟六号返回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阶段,包括三步骤:第一步是航天员出舱,由神舟七号完成;第二步是交会对接,这是神八的目标;而第三步则是建立空间实验室。
基本信息 飞行器名称:神舟八号飞船 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数天内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对接任务,并返回地球 神舟八号 - 飞船结构 神舟八号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 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中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 神舟八号 - 构造参数 “神八”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 发射神舟八号飞船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全长58.3米,起飞质量497吨,运载能力为8130公斤 与以往飞船发射不同,这次交会对接任务要求飞船“零窗口”发射 神舟八号 - 技术特点 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全船一共有600多台套的设备,一半以上发生了技术状态的变化,在这中间,新研制的设备、新增加的设备就占了15%,主要变化是两个方面: 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为此新增加和改进了一些设备。
比如新研制了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和多种交会对接测量设备,用于交会对接自主控制的飞行软件、控制软件,也是全新设计和研发的为了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飞船上增加配置了平移和反推发动机同时,航天员的手动控制设备也进行了改进 现在的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神舟八号 - 发射计划 2011年10月26日上午,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开始进行垂直转运,标志着神八发射已进入倒计时[3] “神舟八号”飞船11月1日升空,与9月底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采用的是“零窗口”发射,这还是神舟飞船首次“零窗口”发射 “神八”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段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5] 神舟八号 - 四大看点 看点一 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
[6]升空后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地面人员控制将进行下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突破和验证组合体工作模式,并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八号飞船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进行第一次对接组合飞行12天之后,11月14号,神八将撤离天宫一号,再次进行对接[6] 看点二 飞船定型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在神舟八号基本定型,成为标准型空间渡船,其外形等基本要素都将保持不变 看点三 升空时间 神舟八号飞船在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10月31日当天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看点四 飞船类型 神舟八号发射目标飞行器,不载人 神舟八号 - 发射意义 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神舟八号 - 对接实录 首次对接 2011年11月3日00:34 飞船从5公里停泊点向400米停泊点前进 00:41 用于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经过第4圈和第13圈两次变轨,目前位于距地球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00:42 北京飞控中心预报:神舟八号飞船将于01时07分进入400米停泊点。
00:46 远距离导引段自神舟八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在地面测控通信系统的导引下,飞船经过5次变轨控制,于2日深夜飞抵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转入自主控制飞行状态 00:48 神舟八号万里追赶天宫一号天宫一号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发动机并不工作;而神舟八号则通过不断的变轨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01:01 飞船对接机构对接准备 01:03 神舟八号对接环推出 01:05 神舟八号对接准备完成 01:05 飞船第30圈,天宫第541圈,进入马林迪站和天链01星跟踪弧段内,飞船进入400米停泊点 01:06 地面对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推出和准备情况进行确认后,飞船再次前进 01:10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距离正不断缩短相对导航状态正常 01:10 空空通信正常 01:11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相对距离目前为270米 01:16 交会对接的接近段已经结束,即将进入平移靠拢段,飞船经过两天多的飞行,与天宫一号的距离只剩最后的140米 01:19 激光雷达导航 01:20 CCD导航 01:20 神舟八号从140米停泊点开始前进,正沿直线缓缓接近天宫一号 01:2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倒飞状态,神舟八号是正飞。
01:21 飞船正在接近30米停泊点 01:22 飞船激光雷达切近场合作目标 01:23 飞船自主进入30米停泊点,稍做停泊 01:27 飞船转最后靠拢 01:29 对接环接触 01:29 神舟八号对接机构上的5个环失衡传感器实时下传的数据表明,两个航天器已经成功接触 01:29 飞船尾部4台发动机随即点火,给飞船提供一个对接推力 01:29 对接机构捕获 01:29 飞船对接机构上的3把捕获锁与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的3个卡板器咬合 01:30 完成捕获飞船发动机旋即关机 01:30 两个航天器完成柔性连接,连接后仍能相互移动 01:30 飞船对接机构的机械缓冲系统完成缓冲和校正,在缓冲过程中,储存和消耗能量,校正对接换姿态,使其处于水平位置 01:30 对接锁锁紧开始 01:30 神舟八号对接机构的对接换环收回,拉近两航天器,两对接机构前端框面互相贴合 01:34 对接机构端面密封完成 01:35 两航天器完成刚性连接 01:35 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机构上各分布12个对接锁,每个锁由能活动的主动钩和固定的被动钩组成 01:36 对接机构锁紧完成 01:37 组合体启控。
01:38 组合体消除姿态偏差 01:41 组合体消除偏完成 01:42 北京飞控中心宣布:对接机构锁紧,天宫一号启控,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完成 第二次对接 2011年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