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Z最终理想解.ppt
35页最终理想解 Ideal final result23. 1 理想化简介3. 2 TRIZ中的理想化 3. 3 理想化水平3. 4 理想化方法3. 5 理想化设计 3. 6 最终理想解 3. 7 最终理想解确实定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33. 1 理想化简介1、 TRIZ解题思路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 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防止了传统创新设计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42、理想化理想化是科学研究中创造性思维的根本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在大脑之中设立理想的模型,通过思想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客体运动的规律一般的操作程序为:首先要对经历事实进展抽象,形成一个理想客体,然后通过想象,在观念中模拟其实验过程,把客体的现实运动过程简化和升华为一种理想化状态,使其更接近理想指标的要求。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53、思想实验理想化方法最为关键的局部是思想实验,或称理想实验思想实验是从一定的原理出发,在观念中按照实验的模型展开的思维活动,模型的运转完全是在思维中进展操作的,然后运用推理得出符合逻辑的实验结论思想实验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表达了理想化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新的理论往往与常识相距甚远,人们常常为传统观念所束缚,不易走向理论创新,因此,借助于思想实验来进展理论创新以及对新理论加以认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64、理想模型理想化方法的另一个关键局部是如何设立理想模型理想模型建立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最优化原那么,即在经历的根底上设计最优的模型构造,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现实存在的各种变量的容忍程度,把理想化与现实性结合起来理想中的优化模型往往具有超前性,这是创新的天然标志理想模型的设计并不一定非要迁就现实的条件,有时候也需要改造现实,改变现实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特别是需要彻底扭转人们传统的落后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理想模型的建立和实施创造条件。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75、思想实验实例伽俐略——惯性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相对论 卢瑟福 ——原子有核模型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理想化简介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83. 2 TRIZ中的理想化TRIZ理论中,在问题解决之初,先抛开各种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防止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如果将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做通向胜利的桥,那么最终理想解就是这座桥的桥墩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TRIZ——TRIZ中的理想化中的理想化中的理想化中的理想化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9理想系统就是没有实体,没有物质,也不消耗能源,但能实现所有需要的功能。
理想过程就是只有过程的结果,而无过程本身,突然就获得了结果理想资源就是存在无穷无尽的资源,供随意使用,而且不必付费理想方法就是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功能理想机器就是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理想物质就是没有物质,功能得以实现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TRIZ——TRIZ中的理想化中的理想化中的理想化中的理想化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几个常用名词的理想化表述几个常用名词的理想化表述103. 3 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1、理想化水平公式技术系统的理想化水平与有用功能之和成正比,与有害功能之和成反比理想化水平越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越强创新中以理想化水平增加的方向作为设计的目标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理想度理想度== Σ有用功能有用功能 Σ有害作用有害作用112、增加理想化水平的4个方向1〕增大分子,减小分母,理想化增加显著;2〕增大分子,分母不变,理想化增加;3〕分子不变,分母减少,理想化增加;4〕分子分母都增加,但分子增加的速率高于分母增加的速率,理想化增加。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理想度理想度== Σ有用功能有用功能 Σ有害作用有害作用123、实际工程中 ,理想化水平衡量公式 实际工程中 ,理想化水平衡量公式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理想度理想度== Σ有用功能有用功能 Σ有害作用有害作用+ Σ成本成本131〕通过增加新的功能,或从超系统获得功能,增加有用功能的数量;2〕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提升有用功能的等级;3〕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尤其是超系统中的免费资源,以降低本钱;4〕通过剔除无效或低效率的功能,减少有害功能的数量;5〕预防有害功能,将有害功能转化为中性的功能,减轻有害功能的等级;6〕将有害功能移到超系统中去,不再成为系统的有害功能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理想化水平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4、工程中,增加理想化水平的、工程中,增加理想化水平的6个方向个方向 143. 4 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1、局部理想化、局部理想化 局局部部理理想想化化是是指指在在选选定定的的原原理理上上,,考考虑虑通通过过各各种种不不同同的的实实现现方方式式使使系系统统理理想想化化。
局局部部理理想想化化是是创创新新设设计计中中最最常常用用的的理理想想化化方方法法,,贯贯穿穿于于整整个个设设计过程中计过程中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局部理想化常用到以下局部理想化常用到以下6种模式:种模式:1〕加强有用功能〕加强有用功能 2〕降低有害功能〕降低有害功能 3〕功能通用化〕功能通用化4〕个别功能专用化〕个别功能专用化5〕增加集成度〕增加集成度 6〕增加柔性〕增加柔性151〕加强有用功能通过优化提升系统参数、应用高一级进化形态的材料和零部件、给系统引入调节装置或反响系统,让系统向更高级进化,获得有用功能作用的加强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162〕降低有害功能通过对有害功能的预防、减少、移除或消除.降低能量的损失、浪费等,或采用更廉价的材料、标准件等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 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高温处理后作为下水道管城市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高温处理后作为下水道管道的制作原料,代替了水泥或塑料就是元素转换模式的产物。
道的制作原料,代替了水泥或塑料就是元素转换模式的产物 173〕功能通用化应用多功能技术增加有用功能的数量比方,具有MP3播放器、收音机、照相机、掌上电脑等通用功能,功能通用化后,系统获得理想化提升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184〕个别功能专用化功能分解,划分功能的主次,突出主要功能,将次要功能分解出去比方,近年来专用制造划分越来越细,元器件、零部件制造交给专业厂家生产,汽车厂家只进展开发设计和组装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195〕增加集成度集成有害功能,使其不再有害或有害性降低,甚至变害为利,以减少有害功能的数量,节约资源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06〕增加柔性系统柔性的增加,可提高其适应范围,有效降低系统对资源的消耗和空间的占用比方,以柔性设备为主的生产线越来越多,以适应当前市场变化和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12、全部理想化 全部理想化是指对同一功能,通过选择不同的原理使系统理想化全部理想化是在局部理想化尝试无效后才考虑使用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全部理想化4种模式: 1〕功能的剪切2〕系统的剪切3〕原理的改变4〕系统换代22全部理想化4种模式:1〕功能的剪切在不影响主要功能的条件下,剪切系统中存在的中性功能及辅助的功能,让系统简单化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3全部理想化4种模式:2〕系统的剪切如果能够通过利用内部和外部可用的、或免费的资源后可省掉辅助子系统,那么能够大大降低系统的本钱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4全部理想化4种模式:3〕原理的改变。
为简化系统或使得过程更为方便,如果通过改变已有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到达目的,那么改变系统的原理,获得全新的系统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5全部理想化4种模式:4〕系统换代依据产品进化法那么,当系统进入第4个阶段—衰退期需要考虑用下一代产品来替代当前产品,完成更新换代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63. 5 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 理理想想化化设设计计可可以以帮帮助助设设计计者者跳跳出出传传统统问问题题解解决决方方法法的的思思维维圈圈子子,,进进入入超超系系统统或或子子系系统统寻寻找找最最优优解解决决方方案案理理想想设设计计常常常常打打破破传传统统设设计计中中自自以以为为最有效的系统,获得耳目一新的新概念最有效的系统,获得耳目一新的新概念 理理想想设设计计和和现现实实设设计计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从从理理论论上上讲讲可可以以缩缩小小到到零零,,这这距距离离取取决决于于设设计计者者是是否否具具有有理理想想设计的理念,是否在追求理想化设计。
设计的理念,是否在追求理想化设计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27理想化设计案例——测量金属腐蚀度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理想化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 测试合金对酸液抗腐蚀能力时,盛酸液的容器内壁测试合金对酸液抗腐蚀能力时,盛酸液的容器内壁很容易被腐蚀,碎裂确定该问题的理想化最终结果?很容易被腐蚀,碎裂确定该问题的理想化最终结果?传统设计者传统设计者 铂金容器铂金容器 消耗资源消耗资源 消耗时间消耗时间28、分析和解:分析和解: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希望有容器盛装酸液以进展合金抗腐蚀能力的测试,但是又不希望因为希望有容器盛装酸液以进展合金抗腐蚀能力的测试,但是又不希望因为合金对容器的腐蚀而经常更换容器合金对容器的腐蚀而经常更换容器最理想的结果是什么?最理想的结果是什么? 不再使用容器〔即没有容器〕而到达测试合金的目的不再使用容器〔即没有容器〕而到达测试合金的目的。
到达理想结果的障碍是什么?到达理想结果的障碍是什么?没用容器时,酸液无法被保持而四处流淌没用容器时,酸液无法被保持而四处流淌出现这些障碍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出现这些障碍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合金无法浸泡在酸液中,无法测试需要贵金属做容器合金无法浸泡在酸液中,无法测试需要贵金属做容器不出现这些障碍的条件是什么?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不出现这些障碍的条件是什么?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有一种物体代替容器起到保持酸液的功能合金本身就是可用资源,可有一种物体代替容器起到保持酸液的功能合金本身就是可用资源,可以把合金做成容器,测试酸液对容器的腐蚀以把合金做成容器,测试酸液对容器的腐蚀29测量金属腐蚀度的理想方案测量金属腐蚀度的理想方案、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利用已有资源利用已有资源去掉容器去掉容器但能实现有用功能但能实现有用功能——盛酸溶液?盛酸溶液?腐蚀的有害作用自动消失腐蚀的有害作用自动消失这种方案有没这种方案有没有问题?有问题?303. 6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1、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 尽尽管管在在产产品品进进化化的的某某个个阶阶段段,,不不同同产产品品进进化化的的方方向向各各异异,,但但如如果果将将所所有有产产品品作作为为一一个个整整体体,,低低本本钱钱、、高高功功能能、、高高可可靠靠性性、、无无污污染染等等是是产产品品的的理理想状态。
产品处于理想状态的解称为最终理想解产品处于理想状态的解称为最终理想解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312、最终理想解的4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缺乏;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缺陷 当确定了待设计产品或系统的最终理想解之后,可用这4个特点检查其有无不符合之处,并进展系统优化,以确认到达或接近IFR为止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323. 7 最终理想解确实定最终理想解确实定1、最终理想解确定的步骤、最终理想解确定的步骤1〕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理想解是什么〕理想解是什么?3〕到达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到达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5〕〕不不出出现现这这种种障障碍碍的的条条件件是是什什么么?创创造造这这些些条条件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第第第第3 3章章章章 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最终理想解确实定最终理想解确实定最终理想解确实定最终理想解确实定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33最终理想解确定的案例——割草机 用割草机割草时,噪声大、产生空气污染、消耗能源、高速旋转的草飞出时,可能伤害到人。
确定该问题的理想化最终结果? 1)设计的最终目标是: 2)理想方案是: 3)到达理想化的障碍是: 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 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 6)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 最终解答:创造一种漂亮草种,这种草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就停顿生长,割草机不再被采用,问题彻底解决实例:实例:农场主有一大片农场,放养大量的兔子,兔子需要农场主有一大片农场,放养大量的兔子,兔子需要吃到新鲜的青草,但农场主不想让兔子走的太远而照看不吃到新鲜的青草,但农场主不想让兔子走的太远而照看不到,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源割草运回来喂兔子?到,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资源割草运回来喂兔子?1.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2.问题的理想解是什么?问题的理想解是什么?3.到达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到达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5.不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不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6.创造这些条件的可用资源是什么?创造这些条件的可用资源是什么?最终理想解确定的案例——农场兔子 知识回忆知识回忆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祝您成功!祝您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