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态系统类型现状分析与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状况.docx
2页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青海省生态青海省生态 系统类型现状分析与人类系统类型现状分析与人类土地利用活土地利用活动状况动状况( (一一) )生态系统类型现状分析生态系统类型现状分析青海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多风、缺氧,日温差大,冬长夏短,四季不分明,气候区域分异大,垂直变化明显省内地域辽阔,受气候、地貌的影响,光照、热量、水分有很大差异青海省生态系统类型以草地为主,总面积为 38.23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52.9%其次为荒漠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为 26.84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37.2%,其中以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为主,集中分布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中西部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为 3.17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0.04%,集中分布于东部的兴海县、玛沁县、同德县、河南县、甘德县、久治县、班玛县一带,以及中南部的玉树、囊谦县局部地区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为 2.88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面积的 0.04%,水体集中分布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中西部局部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面积为 0.95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0.01%,其中以东部的同德、兴海、泽库县分布相对较多。
而聚落生态系统在全区分布最少,面积为 0.16 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区总面积的 0.002%,多集中于西宁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二二) )监测期内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状况监测期内人类土地利用活动状况2000-2005 年、2005 年-2008 年和 2008 年-2010 年三个时段青海省生态系统类型面积变化,2000 年-2005 年期间农田、水体与湿地、聚落与荒漠生态系统总面积呈明显增长趋势,而森林、草地总面积均呈明显减少趋势;2005 年-2008 年农田、水体与湿地、聚落与荒漠生态系统呈明显增加趋势,而森林与草地则呈明显减少趋势;2008 年-2010 年水体与湿地与聚落生态系统呈明显增加趋势,农田、草地、森林与荒漠生态系统呈明显减少趋势;2008 年-2010 年水体与湿地和聚落生态系统呈明显增加趋势,而农田、森林草地、草地呈少量的较少趋势,荒漠呈明显较少趋势从 2000 年-2010 年三个时间段的青海省发生变化的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看,青海省生态系统的转变主要发生在草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其次为聚落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上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草地准变成其他生态系统,如草地转变成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净减少 1054.56 平方公里。
2000 年以来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净增加 725.81 平方公里青海是我国沙漠化面积大、分布海拔最高、沙漠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沙漠化土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位,主要以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为主,变化主要表现为荒漠转变为草地、水体与湿地和聚落生态系统,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编著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北京数字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在时间过程上, 采用滴灌造林技术、治沙造林、人工草方格沙障等技术,经过多年不遗余力的治理,青海生的荒漠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净减少 247.15 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