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的关系.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6433992
  • 上传时间:2022-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国民收入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一、问题的提出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开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 济开展快速,这与居民消费的增长是分不开的,消费的不断增长,刺激了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的不断增长有着不行无视的作用;当然,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又会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探究中国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的关系,预料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开展趋势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理论综述1、国外探究现状国外文献有关中国居民消费进展了多方面探究,在西方经济学消费理论中,一般是将居民收入列为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肯定收入假说,提出居民收入是消费需求唯一影响因素,并且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以后的探究根本上是消费的收入效应,肯定收入假说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后来消费函数理论的探究方向1949年詹姆斯·杜森贝里提出了闻名的相对收入假说在该消费理论的探究中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探究成果他的相对收入假说提出,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二是受到自己以前曾经取得的消费水平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不行逆转”的消费;三是受到四周人消费水平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雷德曼在1957年发表论文《消费函数理论》中,提出了闻名的长久收入假说Friedman的长久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后来探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长久收入假说理论把居民的收入分为两局部:即长久性收入和短暂性收入并指出居民的消费行为主要是与他们的“长久性收入”有关,即可以预料的将来收入有关,而不是与他们的短暂性收入有关长久收入假说更注意居民对将来能够取得的收入预期,即自身将来的开展前景 2、国内探究现状 秦朵在《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总量探究》中利用动态模型理论,对我国1952年至11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进展了测算和分析,并利用我国居民总消费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文章指出在上世纪60年头到80年头,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我国居民消费的总需求是根本稳定的,居民的总收入和总需求之间存在着稳固的比例关系韩立岩在《中国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 一文中,将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相结合,对我国消费函数进展了探究认为收入与消费函数关系具有明显的分阶段性质,应当针对我国不同的开展阶段建立不同的消费函数模型;并且应当重点考虑我国居民消费心理和消费惯性对消费模式的影响,但是对消费心理和消费惯性虚拟变量进展度量;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也是影响消费函数的重要因素,它们绝定着收入与消费函数的内涵和形式。

      文章只是以标准分析为主,没有对上述变量进展计量分析三、模型设定探究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的关系,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一〕指标衡量 国民总收入〔GNI〕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常住单位在必须时期内收入初次安排的最终结果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二〕影响因素分析 居民的最终消费影响因素有许多从微观层面来看,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工资水同等状况等都能对居民的最终消费造成必须的影响但假设从宏观方面来分析,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模型形式设定 为了分析国民收入与最终消费的关系,选择“最终消费”为被说明变量〔用Y表示〕,选择“国民总收入”为说明变量〔用X表示〕 四、数据收集 表1.1为依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得到的1978~2022年的有关数据 中国国民总收入与最终消费〔单位:亿元〕国民总收入 最终消费年份 X Y1978 1979 11010 11011 11012 11013 11014 11015 11016 11017 11018 11019 110103645.22 4062.58 4545.62 4889.46 5330.45 51015.55 7343.75 9040.74 10274.38 12050.62 15036.82 17000.92 18718.322239.1 2633.7 3007.9 3361.5 3714.8 4126.39 4846.3 51016.3 6821.8 7804.6 10139.5 11164.2 12090.511011 21826.2 11012 26937.28 11013 35260.019 11014 48108.46 11015 510110.53 11016 70142.49 11017 78060.85 11018 83024.33 11019 88479.16 2000 101000.48 2001 108068.2 2002 119095.68 2003 134976.97 2004 159453.6 2005 183617.37 2006 215904.41 2007 266422 2022 316030.34 2022 340319.95 2022 3101759.54 2022 468562.38五、模型估计与调整〔一〕模型设定14091.9 17303.3 218101.9 29242.2 36748.2 43919.5 48140.6 51588.2 55636.9 61516 66933.89 71816.52 77685.51 87552.58 101357.53 113103.85 132231.87 153422.49 169274.8 194114.96 232111.55为了分析国民收入与最终消费的关系,做出如下图的散点图 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国民总收入〔X〕和最终消费〔Y〕大体呈线性关系,为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关系,建立以下回来模型:et=0.9564et-1 〔二〕参数估计运用eviews软件作简洁线性回来分析如下 表1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7/13 Time: 09:24 Sample: 1978 2022 Included observations: 34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5057.735 1060.192 4.770576 0.0000 X 0.489366 0.006663 73.45059 0.0000 R-squared 0.1014104 Mean dependent var 54565.55 Adjusted R-squared 0.1013919 S.D. dependent var 61192.64 S.E. of regression 4771.74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9.83583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Prob(F-statistic) 7.29E+08 Schwarz criterion-335.2091 Hannan-Quinn criter. 5394.1019 Durbin-Watson stat 0.000000 19.9256219.86645 0.166240依据上表的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为??1295.876?0.5266X Yii (1060.192) (0.0067) t=(4.7706)(73.4506) R^2=0.10141 F=5394.1019 n=34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国民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最终消费水平提高0.4894亿元,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相符合。

      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拟合优度:由表2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10141,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程度较好,模型中说明变量“国民收入”对被说明变量“最终消费”的说明程度较好 t检验:针对原假设H0:β2=0和备择假设H1:β2≠0,由表2可以看出,估 ?/SE?〕计的回来系数β2的标准误差为0.0067,计算t统计量得t=?〔?=73.0448,22当显著性水平ɑ=0.05时,查t分布表得t0.025〔32〕>t,所以拒绝H0:β2=0,接收H1:β2≠0,说明说明变量国民总收入对被说明变量最终消费有显著影响F检验:针对H0:β1=β2=0,给定显著性水平ɑ=0.05,查F分布表得到临界值F0.05〔1,3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