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应用研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0786346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6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应用研究    【Summary】 赣南客家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各族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它的基本要素具有服饰形制上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制作材料上就地取材、服装配饰上突出民系特色和服饰图案上表达淳朴美好等特点赣南客家传统服饰文化虽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然在经济发展大浪潮下也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十九大报告提出實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赣南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焕发生机活力提供了发展机遇Key】 客家服饰;乡村振兴;赣南;客家文化TS941         A          2096-8264(2020)25-0068-02基金项目: 赣州市2020年社会科学资助项目赣南客家先民历经多次迁徙,每次迁徙都会与原著民发生碰撞与交流,赣南客家传统服饰文化集合了中原传统文化、古越族、畲族和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最终形成具有赣南地域特色的独特魅力的客家文化正是由于赣南客家传统服饰文化天生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从而使得它历经千年还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尤其是当前中央明确提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赢得了焕发生机活力的历史机遇一、赣南客家传统服饰的基本要素(一)服饰形制上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在服饰形制上依旧深深的印有中原文化的印记,史料记载,自先秦以来,中原传统服饰便是深衣大袍,宽衣博带,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宽松肥大。

      客家人的服装,无论是上衣还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古风此外,在整体装束上,大襟衫、唐装衫、夹祆、女性右衽大襟衫及礼帽、凤冠红头盖等都保持了中原汉族服装的特征由此可见,客家人以汉民族作为正统的思想根深蒂固,深深的融入到整个民系中来,并在其服饰上得到了体现二)制作材料上就地取材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主要是苎布、葛布、棉布以及少量丝绸,而染料主要是蓝靛赣南地区的地理气候适宜苎麻、葛、蓝靛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却不太适合进行种植棉花、饲养蚕桑《赣州府志》记载“苎:山产者,《尔雅》所谓薜山麻也;园种者,桌麻也;今通谓之苎麻园种培灌夙根,岁可三划,四五月曰头水苎,次发、三发以次而减可见苎麻一年可收割三次,在当时算是高产种植物产量大而形成了赣南地区家家户户都织麻的风俗,客家传统服饰中所用的棉和丝绸却多采购于外地,因此平时客家人穿着打扮以朴素的苎布和葛布所制衣裳为主客家传统服饰所用染料是盛产于南方的一种草本——蓝靛,从赣南客家博物馆中我们了解到,将蓝靛与石灰沉淀制成的染料,适合于染制贴身衣物,非常环保同治《赣县志》载:“靛,有大小二种,大蓝蒿苣而肥厚,微自如擘蓝色小蓝茎赤,叶绿而细密今为溅者多用小蓝,以染布帛。

      赣属耕山者种,赣邑尤多这种染料的使用与本土少数民族畲族有很大的关系,久居本地的畲族人对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熟悉,在了解到蓝靛这种植物后便进行了广泛种植,被人称为“菁客”天然而制的蓝色正是他们与世无争性格的反映客家人与畲族人在在相互频繁的生产经验和民族文化的交流后,也就逐渐的形成以蓝色作为共同的服饰颜色三)服装配饰上突出民系特色赣南客家民系在服装的配饰上有很多细节特色,但多为女子与孩童佩戴较多比如赣南客家女子常戴头上的包头巾也叫“冬头帕”, 以手工织制而成, 分披肩、护额、丝带三部分, 作用类似于中原地区的抹额, 冬天用于保暖,夏季用于遮阳包头巾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装饰物多在朝额头的一边, 以镶边和刺绣工艺为主还有赣南客家女子所用围身裙,也叫“掩腹”, 它是客家服饰较具特色的一款配饰围身裙最先是由一块方形布演变成现在的钟形围身裙钟形围身裙上部较小, 可以罩住胸部, 又不影响双臂的活动,下部比较宽大, 能盖住腹部, 宽度一直延伸到身侧, 颜色以蓝色或黑色为主围身裙作为花纹较多的一件配饰, 将装饰性和功能性发挥到了极致赣南客家童帽是赣南客家儿童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其装饰精美程度在赣南客家服饰中, 甚至在整个汉族服饰中也是非常罕见的,这和客家人特别重视子嗣繁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赣南客家人为了期望自己的孩子们平安长大, 于是将这殷切的希望寄寓于绣花童帽上童帽种类繁多, 根据造型可分为仿生童帽和一般童帽, 仿生童帽有狗头帽、狮头帽、虎头帽和莲花帽, 其中虎头帽和莲花帽较为多见除此之外还有客家妇女的“银簪”、“船型绣花鞋”,客家男女婚嫁衣(含凤冠、红头巾、礼帽、绣花云肩、金丝绣花百褶裙、镶花边高头裤、船形绣花鞋) 以及客家凉帽、绑腿等等都具有自己的民系特色四)服饰图案上表达淳朴美好客家人对大自然的崇拜源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生产生活都取之于自然,内心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恩,比如飞禽走兽、花草虫鱼和马牛羊等家畜此外,图案中也不乏葫芦、蝙蝠、牡丹、如意等,意喻吉祥如意,这些都体现出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客家服饰图案创作者的客家妇女,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培训,但会将日常事物进行抽象表达并与中原传统的几何图案进行结合,有时还施以诸如“多子多福”“招财进宝”“福星高照”等吉祥语二、赣南客家传统服饰面临的困境(一)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工艺濒临失传著名社会学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曾经指出,工业化社会的发展致使许多农村人丢弃过去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来到城市寻求发展,与此同时,与之息息相关的传统手艺将随之被遗弃。

      比如赣南客家的孩子已经没有戴虎头帽、穿绣花小布鞋带长命锁的习俗了,妇女也不再做手工的围身裙,这些传统的手工艺正濒临失传二)成衣市场崛起,新潮时尚元素冲击着传统服饰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纺织技术和化学染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全球文化的交融,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尚化和个性化越来越凸显赣南客家传统服饰在这股服饰现代化、时尚化的浪潮冲击下,最终淡出了客家人主流衣着的选择视野三、赣南客家传统服饰迎来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政策为赣南乡村建设带来了契机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展示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客家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尤为凸显,也给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建客家服飾博物馆,弘扬传承客家文化赣南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来振兴乡村经济中,经常可以看到农具农产品的展示陈列馆,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客家服饰文化博物馆的形式对本地本村客家服饰文化传统加以保护和传承在旅游者逐渐成熟以及旅游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大环境中,旅游的体验价值被更多地关注,旅游者越来越注重对原始性和真实性的参与体验博物馆可以从静态的传统客家服饰实物展示、客家妇女服饰的制作过程、穿戴、着装场合、相关礼仪等知识的影视记录片展示,到动态的现场服饰每个环节制作展示,加上原始纺织工艺、染蓝布料等互动游戏和客家服饰小物件如染手帕、做围身裙等DIY一系列活动,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赣南客家服饰文化有更为直接的了解,以加强后一辈的人文素养。

      二)客家地区人员动态展示,游客亲身感受服饰魅力要形成具有客家文化的乡村旅游特色,在旅游区工作的人员可以着客家服饰与旅游区融为一体,成为景区一景供游客欣赏,向游客展示绚丽多姿的客家民系服装服饰,弘扬传统服饰文化也可以借助于表演展示、戏曲歌舞等活动生动形象表现多姿多彩的客家服饰文化最好的展示是客家人对自己服饰的自信穿着,最佳的传承是客家人手把手的将一个一个服饰元素传授游客也可以穿上传统客家服饰留影、游览景区,亲身体验,加深印象与感受,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回味,扩大客家服饰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三)开发客家服饰旅游商品,改良创新挖掘传统特色服饰本身的精致、实用、美观、便携特点满足了旅游商品开发的所有要求,进行相应的特色开发,对赣南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所有商品坚持每个细节纯手工制作,每件商品均为独一无二这样的加工制作结合游客的体验,并让作品推向旅游市场售卖,让客家服饰更有文化、更具特色也更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开发商品不局限在服饰本身,可广泛将其文化与艺术特征应用到其他商品中,可利用传统的蓝衫、肚兜、大裆裤等元素,开发出青年人喜欢的T恤、或将传统服饰图案应用到工艺品上,也可以制作具有客家服饰文化元素的饰品或工艺品,如客家蓝布制作的发箍、发夹、钥匙包、耳环、布包等等。

      传承客家服饰蕴含丰富的文化与美学概念四)运用信息网络搭建平台,创建客家服饰商品输出走旅游道路振兴乡村经济,也要运用好互联网,在游客知晓了本地的客家文化后,也可以了解到本地旅游商品上的销售平台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在龙南市城区有一家批发店,每年下进行批发往乡下的改装冬头帕和客家童裤一万件以上,全市每年销售在四万件左右我们可以开发线上销售平台,将本地的所有客家文化商品进行展示销售,包括服饰的创新产品让赣南客家服饰文化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传播的更远,提升知名度,提高需求量,加强客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Reference:[1]甘应进,刘运娟,陈东生.客家服饰图案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1).[2]谢重光.客家妇女服饰探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3刘运娟,陈东生.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J].纺织学报,2012,33(07):16-119.[4]张锐媛,李嘉欣,陈喆玲等.客家蓝衫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J].戏剧之家,2015(20):278-282.[5]钟庆禄,陈丽娟.论客家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传承[J].客家文博,2016,12.[6]张天涛.赣南客家传统服饰的礼制特点和色彩纹饰[J].美术大观,2018(4):168-169.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