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台职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54761008
  • 上传时间:2022-09-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2.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八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基本情况( 一) 专业建设背景台州市“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提升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特色装备制造、医药、资源再生、石化等支柱产业和家用电器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和海洋新兴产业等新兴产业,并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配套发展, 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与特色装备制造是台州市两大传统优势主导产业, 也是打造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排头兵,已被列入“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一是汽摩及配件, 目前台州地区现有汽车、 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 3000 多家,不乏聚集了像吉利、吉奥、钱江等知名龙头企业,产值达 402.18 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出口基地,年产量160 万台,占全国的 10%以上二是船舶修造有以枫叶船业、宏信船舶、皓友造船为龙头的船舶修造企业 48 家,造船能力 50 万载重吨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向一是模具,台州以“中国模具之乡” 闻名,有模具生产企业 8748 家,2008 年产值 197.63 亿元,占全部工业的 10.48%。

      二是泵业,台州是中国水泵出口基地,拥有企业1.2 万多家三是水暖阀门,被称为“中国阀门之都” ,集聚了大小企业多家四是缝制设备,台州以“中国缝制设备之都”享誉内外,是我国重要的服装机械生产出口基地,有生产企业 1450 多家,各类工业缝纫机、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电动裁剪机等,品种多达 200 多种,年产量 300 多万台套,占全国的 40%,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全国第一 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与特色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大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提供产业支撑服务专业人才需求 ) 二(台州地区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产业的升级改造, 产品创新,走产品高端化发展之路,为此引进了先进的设备与制造技术,这就急需一大批能够维护、维修、管理、消化先进技术及先进生产装备的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专门人才 人才资源是台州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 人才交流中心统计数据分析显示: 能解决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最紧缺人才; 在台州就业人口中, 台州人才总量达到 34.2 万人,居全省第五位,但人才占人口比例处在全省中偏下水平;专业人才高、中、初级职称结构比例矛盾比较突出,新型产业领域人才总量偏少,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

      人才素质偏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明显不足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连续多年位于用人需求榜前 3 名人才交流统计数据表明, 近年来台州市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整体持续增长,年均需求达 1000 人以上,其中引进人才约 40%,接受应届毕业生约 60%,人才交流供需两旺,其中大专学历人才的需求量最大 建设好机电一体化专业, 对发展台州制造业, 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台州地区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专业现状及特色1. 概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设立于 1999 年,目前在校生 679 人该专业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 2008 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又被台州市政府确立为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专项建设资金四年达 300 万元 2009 年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重要支撑的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确立为台州市高校重点建设学科; 同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又被确认为浙江省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 2010 年度机电一体化技术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特色专业 2011 年度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室被台州市科技局立项为台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专项建设资金 120 万经过一系列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技文双馨、和谐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台州机电企业,实施专业共建和人才共育,构建“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机为本,以光、机、电结合技术为重点,以机电设备数字化改造设计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为核心技能, 在多个维度上促进工学结合学习领域课程的职业能力阶段目标循环式螺旋递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重点,两个核心技能的“1112”、“多维循环、螺旋递进”高技能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3. 课程建设教学团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 将专业职业成长分为操作工制图员、 工艺员、维修装调工、技术员、技师、生产管理者等阶段,总结提炼出简单机械拆装等14 个典型工作任务、并由此构建了典型零件测绘与造型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初步完成了对机电专业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 完成了 5 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建设;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 3 门,省级重点教材 5 项,校级精品课程 5 门,省市级教改项目 4 个4. 实践实训建设( 1) 校内实训基地以“实训基地车间化、生产实训同步化、教学做一体化”为建设原则,遵循“学习过程工作化、 工作过程学习化、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 的教学实施标准,完成了“七个 2”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即 2 个虚拟平台:一是虚拟机构创新设计平台、一是虚拟数字化制造车间; 2 个重点实训室 : 一是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一是机电设备数字化改造车间; 2 个生产性实训车间:一是机加工实训车间、一是机电设备装调实训车间; 2 个基础实训室:一是机器人控制器制作实训室、一是微控制器技术实训室; 2 个校外样本实习基地: 一是安露清洗机样板实训基地、一是汇宝科技样板实训基地; 2 个门户级网站:一是工业机器人网站、一是工业缝纫机网站; 2 个共建研究所: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所、一是真空泵技术研发中心拥有各类实训设备总资产达 2000 万元2) 校外实训基地与 20 多家大中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汇宝科技、安露清洗机企业共同开发校企紧密合型作项目,在人才培养方修 , 建设了两个校外样板实训基地.订、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外顶岗实习项目建设、横向项目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互利双赢的合作5. 师资队伍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通过实施了 “五个一” 专任教师业务能力与实践技能培养工程,即一名专任教师:联系一个校外实习基地、 聘任一个兼职教师、承接一个企业横向项目、 合编一个教学案例或一本教材或开发一个企业顶岗实习项目、联系跟踪一组(5 名以上)毕业生,并提交跟踪分析报告, 建设成一支“教、做、研”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 25 名,其中博士 3 名、在读博士 3 名占 25%,硕士 9 名占 37.5%;高级以上职称 10 名,其中教授级高工 1 名,教授1 名,占 41.6%;双师素质 23 名,占 99%;职业资格证高级以上 19 名,占 80%,其中高级技师 5 名,专兼职教师比达到 1∶1,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6. 科研与社会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技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在地区制造业领域形成了一定口碑、技术服务品牌 目前有国家科技部服务中小型企业创新项目 1 项、省级项目 16 项、市级项目 7 项、专利 26 项,其中发明专利 1 项、横向项目 16 项,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达 150 万,为企业实现产值 1000 多万,“ZJQ600/400 低噪声气冷罗茨真空泵”和“ SJQ-2-590 高精度晶片大型多线切割机”两项研究成果被专家评审为国际先进水平 对外培训服务是专业建设为地区经济及产业服务的重要体现已组织了包括社会人员再就业培训、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活动计 1200 余人次7. 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100%;学生技能大赛屡获佳绩:省级数控大赛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台州市技能大赛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2 名,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三等奖 1 名,全国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技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浙江省机器人技能大赛第五名。

      名,1 能大赛三等奖.获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9 项培养和输送一批高质量中职师资,先后有15 名同学在浙江省内职业技术学校甚至高职院校担任技能教师8. 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 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经过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重新对机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定位, 从“以机为本,重在数控技术应用”逐渐转向“以机为本、光机电结合、突出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与机电设备数控化改造技能” 人才培养规格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条件支撑,还需建设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性实训车间 2)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机电一体化专业已经从企业引进了一批专家型和实践型兼职教师, 但与专业发展相比,数量仍然相对较少, 特别是能够长期、 稳定地担任教学工作的兼职教师不足;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与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需要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来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的视野需要扩大、 技术研发能力需要增强,需要派遣一批教师到国内外先进高校学习 3) 社会服务需进一步拓展学院地处民营企业集中、 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台州地区 台州地区企业对于高校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有强烈的愿望 机电专业社会服务有广阔的市场, 目前机电专业社会服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实现横向项目、 专利技术转让成果显著但是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需要在横向项目课题研究、 科研专利技术转让、 社会人员技术培训、产学研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更广阔深入的合作。

      4) 校企合作机制等待完善创新学院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了台州市工程师协会,构筑了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专家交流学习和技术服务的平台,成为学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渠道但在合作过程中,如何让企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 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实现双赢,取得实效当前需要考虑的课题 .二、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1. 总体目标科学规划专业发展战略,优化师资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制造业建设提供优秀的机电一体化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全面提升对台州市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特色装备制造的支撑和服务能力2. 具体目标立足台州、服务和辐射浙江,融专业于产业、引企业进课堂,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构建、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凸现工学结合特色, 实现新突破,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紧跟机电设备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 在机电行业内知名度高, 具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改造设计、生产车间管理、 生产加工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品牌专业3. 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台州市及周边相关产业, 对行业企业操作工、 制图员、工艺员、维修装调工、技术员、技师、生产管理者等岗位, 培养拥护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