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鸟儿素查干敖包祭祀仪式程序.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17810337
  • 上传时间:2017-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7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鸟儿素查干敖包祭祀仪式程序\祭辞\祀词鸟儿素查干敖包祭祀仪式程序第一项:主持人宣布祭祀仪式开始第二项:诵祭词第三项:鸟儿素村代表致词第四项:来宾代表讲话第五项:族人,群众祭拜第六项:主持人宣布敖包园禁忌,祭祀结束查干敖包保护园禁忌百米内:禁方便,禁割草,禁放牧,禁遗火,禁狩猎,禁损树二)鸟儿素村祭祀查干敖包祭辞各位乡亲,各位来宾,你们好:“祭敖包”是从蒙古先民匈奴的“祭天”活动转化而来的意在承先人之传统拜谒长生天,增进民族的凝聚力根据文献中的记载,曾在土默特地区活动的游牧部族有十多个维系时间较长的有匈奴、突厥、蒙古等他们曾在天地间的草原上游牧,依赖自然,顺应自然,更敬畏自然于是,人们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中,开始了敖包的祭祀土默特地区祭祀敖包悠久历史敖包亦译鄂博脑包所谓鄂博者,即垒碎石或杂柴、牛马骨为堆,位于山岭或大道……如遇有疾病或祈福等事,辄惟鄂博是求寻常旅行,每过其侧,亦必跪祷,且垒石其上而后去敖包”在蒙古民族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构成了极其强烈的信仰人们每逢外出远行,凡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向“敖包”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然后才跨马上路呢1937 年以后,土默特地区的蒙古族民众就很少再祭敖包了。

      土默特地区的敖包祭祀盛于清朝鼎盛时期的康熙,乾隆年间,衰于清末,民国年间文化大革命中,蒙古族聚居村仅存的敖包也被造反派和红卫兵拆除,敖包祭祖活动,随之消失改革开放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土默特地区的敖包祭祀活动,逐步得以恢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鸟儿素村在风水之地重新恢复了敖包,成为鸟儿素村公祭之地在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三祭祀敖包,鸟儿素村的蒙古族村民,传承古老的民俗文化,唤醒后辈儿孙对祖先和家乡的热爱之心,汇聚全体族人,齐聚敖包前,祈求长生天保佑鸟儿素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各位乡亲,各位来宾:祭敖包,这是蒙古民族千年的传统,更是蒙古民族追赶的时代脚步,不忘历史,热爱自然,保护自然鸟儿素村,这个居住在背靠大青山,翘首黄河的村落的蒙古族先民们,曾经吃着肥美的手把肉,喝着醇香的马奶酒,住着银色的毡房,穿着温暖的皮袍,骑着彪悍的骏马,生存繁衍在蓝天白云之下,徜徉奔驰在这片充满诗情画意的茫茫大野之中,也曾经俯首叩拜在“敖包”前,祭祀祈福他们头顶苍天,脚踏草原,继承着祖宗的文化命脉这股殷殷命脉之血在英雄的蒙古族后人的血脉中流淌着,从而使鸟儿素村,在抗日战争中,成为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的重要据点之一。

      各位乡亲,各位来宾:愿煦暖的阳光带给“查干”沸腾火热的未来,愿“查干”携先祖之灵气,带给人们繁荣,康宁,平安,吉祥,让土默特美好的家园和谐永驻,民族团结,繁荣昌盛谢谢各位父老乡亲!谢谢各位来宾! 鸟儿素村查干敖包祭祀活动组委会2010 年 8 月 22 日(阴历七月十三)(三)鸟儿素村查干敖包祭祀词土默川上的悠悠朔风!为我们讲述亘古不变的千年故事土默川上流动的白云!让我们聆听回响于耳的先祖教诲土默川上的万丈碧空!印记鸟儿素村人民智慧和勤劳,穿越时空的无限情思!今天我们把古老神圣的查干敖包来祭祀!在至高无上九十九尊天神下,在巍峨至尊的大青山山神下,在乐善好施的土默川地神前,在细流潺潺的正沟水神前,在万草千树百花神明前,在护佑人间生灵的神祗前在中断百年恢复祭祀的敖包前我们鸟儿素村的蒙古人家,我们鸟儿素村各族兄弟姐妹,向天神、地神、山神、水神、树神,敬献洁白的哈达,奉献醇珍的美酒,献上纯洁的香烛,祭洒三三九次牛奶,父老乡亲身着盛装汇聚在这里,共同把祭典举行我们以圣杰虔诚之心,礼赞你的英名合掌胸前就地膜拜!鸟儿素村查干敖包祭祀活动组委会2010 年 8 月 22 日(阴历七月十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