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工作实务小抄.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09143061
  • 上传时间:2023-07-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考点1: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 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通用过程模式所涵盖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用于帮助个人,也可用于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故此,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就是一种用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对助人行动之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括通用过程模式显示和说明了,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因此,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为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组织起助人思想和行动,为社会工作价值、知识和技巧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框架,指示着助人活动的方向,是一个结构化的适用于所有社会工作领域和服务对象的一般性的实务方法 2、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在分析案主问题和提供服务方案时的基本理论依据社会工作实务涉及的理论依据,教材中提到了4个方面: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例如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知识”,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

      这些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实施都是最基本的,是认识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理论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重点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系统论的视角来统筹分析案主的问题及处境,并能从系统论的视角提供整合性的服务方案具体知识点要求掌握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形成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一方面,考生要掌握人类社会系统的特点,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每个子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踪复杂的网络 另一方面,考生要养成社会工作的系统分析视角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 (3)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实务常用的一个理论,考生要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核心概念,以及在该理论的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方式和实务方法 (4)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优势视角可增能理论实际上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理论视角该视角认为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

      3、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理论依据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视角和依据,在具体的分析方式方面,社会工作者尚需要熟练运用内外影响力范式、社会功能范式和生命周期范式等来分析案主的情境及其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方案 4、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主要分析元素,也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切入点,因此需要给予重点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具体包括: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考点2: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看做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实务过程是一个有弹性的、各阶段有时交叉重叠的、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其具体的特点有: 1、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 社会工作帮助个人和社会系统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需要经过一个操作实施的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改变的目的 2、运用综合方法 通用过程模式在理论取向上采取综合的立场,从各种知识和方法中选取最好和最适当的加以综合运用。

      这些知识和方法经过了实践检验,确实可信 3、工作过程阶段化 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划分为逻辑上前后相连的几个阶段例如,介入是在有了计划和签订服务协议之后进行的行动通用过程模式将助人过程区分为不同阶段并不意味着助人过程是截然分开的、各自独立的相反,分解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显示助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阶段可以交叉和重叠 4、工作任务阶段化 在通用过程模式中,助人的每一阶段对服务对象都是重要的,都有与之相联系的具体任务,社会工作者完成每一项任务也都需要专门的技巧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不好,会影响到完成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 5、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在每一阶段的工作中都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同时,通用过程模式还强调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强调对服务对象负责,让服务对象参与持续的、定期的评估和总结整合的社会工作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专业责任的履行 考点3: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通常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通用过程模式假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有面对面的接触,服务对象参与所有工作阶段。

      这在以个人为服务对象的个案工作中表现比较明显然而,就社会工作多样的工作场所来说,也会有与个案工作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青少年服务中心或居委会的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先评估社区的需要然后才策划工作方案,再接着寻求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即先有评估后有建立关系和接案的工作在某些危急情况下,例如发现儿童有可能被虐待时,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保护儿童,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的介入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助人过程还会在某一阶段被简化例如,在接案后就结案,或者将服务对象转介给另一个机构 2、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 尽管通用过程模式的各阶段有先后顺序,但这并不是说必须完成一个阶段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事实上,在助人过程没有结束前,哪一个阶段都不会真正结束这是因为,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工作时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修正原来的计划所以说,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社会工作者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进行跟进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通用过程模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不可能解决助人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它更像是一张地图,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引导;它只能作为助人过程中的路标,而不能将其看作是全部真实立体的助人场景。

      社会工作者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的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工作方法,调整工作过程 考点4: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通用过程模式强调运用各种系统资源,通过对其进行组合、调适,发挥和调动它们的潜力,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从而达到改变人与系统的目标根据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过程,通常将通用过程模式分成了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等4个基本系统,这4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基本框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知识点汇总表 知识点基本内容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1、服务对象系统2、改变媒介系统3目标系统4、行动系统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1、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任务2、完善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3、合理确定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4、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5、在实务过程中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6、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考点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3种情况:主动求助的、他人转介的、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服务对象真正接受机构服务之前,他们都还是“潜在的服务对象”考生在这里要具体分析这3类服务对象:自愿型服务对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不自愿或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3、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在某种情况下决定着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考生需要理解的是:初次求助的服务对象和求助多次或者有过多途径求助经历的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需要采取的技巧和介入的策略应有所不同  4、 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是指服务对象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并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协助和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  考点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接案是一个有结构的操作过程,遵循一定的步骤并使用专业的方法技巧,包括:准备、面谈、收集资料和记录考生需要掌握的各步骤的内容及技巧如下:  1、 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2)拟定面谈提纲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2、面谈  (1)面谈的目的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个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的人际互动  (2)面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④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面谈的技巧:?主动介绍自己  (4)面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3、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亲自向服务对象进行询问;向服务对象的相关人进行咨询;查阅服务对象的档案记录;进行家访等  4、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任务主要是要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对照机构功能看是否能够处理;通过了解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看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最终达到服务协议;同时确定服务对象要解决的问题的轻重与先后次序,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一些对服务对象有严重影响的问题。

        5、 建立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与情感的互动,目的在于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达到更适应的合作关系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包括:(1)同感2)诚恳3)温暖与尊重4)积极主动  6、 决定工作进程  在接案阶段,一般有如下几种可能:  (1) 终结服务这里要理解终结服务的具体情形  (2) 转介其他服务转介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转介  (3)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服务协议的内容包括: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服务协议的形式可以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在这里,考生不仅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