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doc
4页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1、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答: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将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便于经济的发展军事方面:北修长城,南开灵渠为了抵御匈奴,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2、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增强中央集权并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增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3、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②增强了汉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③促动了西域的开发;④对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 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答:“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动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5、 丝绸之路路线图: 长安 —— 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6、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① 迁都洛阳② 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学汉礼作用:魏孝文帝改革,促动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7、 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什么时候?人口的南迁对南方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东汉末年对南方的影响: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8、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秦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及影响:原因: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变成私产并出租,有了地主和农民,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影响: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10、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答: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
作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11、 评价秦始皇 答:功:(1)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2)采取措施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修长城,南开灵渠因而有人称他为“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 过:他统治暴虐例如“焚书坑儒”极大的摧残了文化;施行暴政,繁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刑法残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12、 评价汉武帝 答:功:汉武帝依靠自己的雄才伟略,励精图治,出现大一统的统治局面 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增强中央集权并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增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过: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连年征战,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成果1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14、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及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孟子 战国时期 道家:创始人:老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庄子 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孙子 战国时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5、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是什么? 答: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包括一切美德;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16、 孔子的教育成就是什么? 答:(1)创办私学(2)先进的教育思想:①注意因材施教;②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要有准确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④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 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答:①提出“春秋无义战” ②“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8、老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面之间能够互相转化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19、庄子的思想?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0、韩非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1、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之战 22、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②主观上: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3、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答:①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战争较少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24、江南经济开发的影响是什么?答: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25、江南经济发展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西汉时的江南经济贫穷落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繁荣富裕,尤其是农业和丝织业西汉时江南没有开发,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26、西汉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和亲:例如,汉初屈辱的和亲;昭君出塞战争: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去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漠北战役设置机构:前60年,设西域都护,专管西域地区事务,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②外貌上:保留了猿的特征,手脚分工明显③过群居生活④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距今3万年②仍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③会人工取火④过氏族生活⑤懂得交换、懂得爱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①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七千年②使用磨制石器③种植水稻④住干栏式房屋⑤会挖水井 ⑥会饲养家畜家禽⑦会制造陶器⑧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乐器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①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五六千年②使用磨制石器③种植粟④住半地穴式房屋⑤会饲养猪狗等动物 ⑥会制造彩陶⑦会纺线、织布、制衣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增强了统治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什么:① 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② 任用管仲实行改革 ;③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管仲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②改革军制 作用: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