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业调绘说明书.doc
3页外业调绘说明1、 图纸清绘采用五色清绘(红、棕、蓝、绿、黑)A 红色(地类界、不依比例尺独立房屋、新增地物、临边相接的调绘面积线、片外说 明、等级公路)B 棕色(自然地貌、相应的名称注记)C 蓝色(水域普染、图内调绘面积线)D 绿色(水系、流向、相应的名称注记)E 黑色(剩余的用黑色)2、 调绘原则:(1)准确判断,描绘清楚,图式符号恰当,注记正确,对地物地貌的取舍,依图 面负荷量和保持实地特征为原则 (2)相片上影像的最大位移不大于相片上 0.2mm (3)新增地物,实地调绘或补测,并用红色笔圈绘,对于航摄后拆除的地物应用 红色笔加注“X” (4)地物地貌比高或深度:大于 2m 时,需测注比高、小于 3m 时,由外业量注 至 0.1m、大于 3m 时,由内业量注 (5)像片清绘可用简化符号表示相关地形、地貌、地物要素,但在上交成果时要 附上符号说明 (6)自由图边,调绘范围外扩 40m,除自由图边外,其他图边接边处理3、调绘要求:(1)三角点、GPS 点、水准点的调绘要以分式形式表示,分子表示点名、分母表 示高程,并在图历簿中加注说明,完好情况对于施工毁坏或无法寻找的点 位一律按破坏注记,并加注说明。
(2)居民地的调绘: 〈1〉对于(10-18 层)高层建筑和形态颜色较测区周围其他房屋有明显区别 并具有方位意义的突出房屋,清绘时用打双晕线法表示超高层(18 层以上)只划轮廓线,并注记楼层层数 〈2〉要求在图上能反映居民地的特征,外围轮廓的平面位置要准确,分清主 次街道当道路通过散列式居民地时,须准确反映道路通行情况 〈3〉当测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村庄毗邻成片时,需调绘出单个村庄的实际轮 廓(有黑色单实线表示) ,若区分困难时,要表示其公共轮廓和街道, 并在各村庄中心位置注记居民数 (3)道路调绘分为:大路、乡村路、小路、高速公路、铁路 〈1〉路堤,路堑比高 1m 以上且长度大于 50m 的要表示,比高大于 2m 的需 测注比高,只表示铁路,公路上与河渠相同的涵洞 〈2〉表示有等级公路、铁路、道路相通的居民地街区,无论街道宽窄均需表 示以保证道路连通,公路需注记公路技术等级及行政等级国道道路号 或道路简称,有专用名称的要注记名称,各等级道路在像片上要练成网, 遇到居民地、桥梁、隧道、涵洞等地物时不间断绘出(桥梁、隧道、涵 洞仍需表示) 〈3〉等级公路上的桥梁,实地有明显标记的需加注载重吨数,著名桥梁加注 名称、火车站、汽车站、公路收费站均应在相应影像定位点位置旁注记 名称。
(4)水系及附属设施调绘 调绘常年河的水涯线时,按影像是的水涯线位置,用绿色表示,并绘出 流向,河名等注记均用绿色清绘,面状水域处要涂蓝色 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涯线一般按影像的水位描绘若摄影时期为枯水 期或洪水期水位变化很大时,需按长年达到的水位来表示 废弃的水库要注记名称,绘出相应的大坝,溢洪道等相关符号; 河流断流和变化的地方按现状情况表示; 时令河用不固定水涯线表示(测绘时以其新沉积物上边界为水涯线,并 加注有水月份,在沼泽地区的湖泊水潭等,如果没有明显和固定的水涯线时 也用此符号) 单线河在外业调绘时应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名称准确调绘及注记其名称当干枯的河流有名称时,不论河道干枯或漫流干枯,均绘出干河床符号, 并注名称和交代清楚河流的来龙去脉 沟渠:当其宽度小于 1m 且修建不正规的可以酌情取舍,大于 1m 的逐 条表示,实地内顶宽 5m 以上的水渠、干沟用双线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河流、水渠穿过的隧道、水闸、瀑布、跌水、水文站、输水槽以及河渠 两旁的堤坝,需表示(注意表示河流与道路相交处的桥梁) 人工渠道应注意其连通成网,主要渠道要调注名称 调绘水库时,水库容量超过一千万立方米的水库及重要的小型水库,应 加注正常水位时的库容量,以万立方米为单位(水库库容量应以当地水利部 门出具证明材料为准) ,水库及以双线表示的河流上的拦水坝,滚水坝(溢 流坝) ,实地坝长大于 50m 或坝高大于 15m 的需注记坝长和坝的建筑材料。
居民地外围鱼塘、泵眼、贮水池、水井(量注地面至水面的深度) ,旱井 应注意实地准确调绘,遇到水井多的地区可适当取舍渡口全部表示,并加 注渡口的性质及载重吨位 (5)管线、垣栅及附属设施调绘电力线表示 10KV(含 10KV 以上的电力线电力线不间断绘出,转折 点,分岔处电力杆必须实地判掉,实地仅立有杆,塔尚未架线的不表示电 力线的终点应绘到变电站、室)电力线的电压伏数和名称注记按光线法则来 表示本测区地下光缆及地下电缆可不表示 (6)境界调绘本测区省、市、县境界调绘,收集民政部门勘界资料,乡(镇)境界收 集国土部门最新土地详查资料为依据,并进行核实,要注意界线资料的时效 性,当两级境界线重合时,只绘出高一级的境界符号,但同时注记至低一级 的境界名称国营农场、林场、牧场界、自然保护区界、国家森林公园界等境界线需 准确调绘植被调绘本测区植被调绘时,农作物调绘应分旱地、水地、蔬菜地及农作物经济 地,园地应分为经济林、成林、苗圃、灌木林等地理名称和植被调绘注记地名调注以实地调查为准市、县、乡、镇名称与自然名称不同时,自然 名称按副名注出,副名下划——黑线;行政村和自然村要区别注记,自然村 村名如(xxx 村)注记,以供内业区别。
实地变化或增补的名称应开具乡、镇以上,政府的证明,同时在图历文档 簿中做相应的记录,具有同一级行政隶属的若干块居民地,要分别调注其具 体名称城镇区域名称,注记详细程度要适中测区内名胜古迹、历史文化遗产、著名庙宇、旅游景点,不论地处城乡均 应实地调绘注记其名称,并按《图式》规定的符号或中心点表示,其中心 位置实地调绘时应区分,庙宇、土地庙并用相应符号表示(庙宇_____ 土地庙)由于近几年我国政府的移民工程的实施许多村庄合并迁移,原村庄废弃 或开垦调绘时,村庄位置处依现状表示,名称按地理名称注记 (7)图幅、整饰及编号编号按地形图分幅及编号执行图廓线用红色表示,破副,不能满幅的相邻的调绘像片,接边处用蓝色笔 表示调绘内容编码,注记有红色其他说明,注记用黑色图幅接边与成果上交严密接边,并经第二人检查、签名自由图边应保证成满幅图,并经第二 人实地检查、签名跨两幅图的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接边时要注意属性一致 (8)上交成果外业调绘像片图历簿(有乡镇的图幅应附人口数的相关证明)外业调绘接图表外业图幅接图表(图幅号、图名、地形类别)调绘成果质量评定表外业调绘、技术总结外业调绘、检查报告。
